【摘要】本文探討了將軍工技術與課程思政有機融合,優化高職院校國防教育課程體系的思路與實踐。文章分析了高職院校國防教育課程內容現狀,指出其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并提出優化策略。同時,文章強調了軍工技術在國防教育中的作用與價值,以及課程思政的必要性與實施路徑。最后,文章探討了軍工技術與課程思政的整合機制,并展望了未來高職院校國防教育課程體系建設的發展方向。
【關鍵詞】軍工技術|高職國防|課程思政
一、高職院校國防教育課程內容現狀分析
國防教育作為高等教育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培養學生國防意識、增強國防觀念、提高國防技能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來,隨著國防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高職院校在國防教育課程設置、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與實踐,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高職院校的國防教育課程體系建設仍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思政元素融入不足:現有的國防教育課程內容較為側重軍事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培養,對思政元素的融入不夠深入,缺乏對國防建設重大意義、愛國主義情懷等方面的引導和教育。
教學內容過于籠統:部分課程內容缺乏針對性,未能結合不同專業特點和學生需求進行設計,導致教學效果不佳。
教學方法單一:傳統講授式教學方式難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缺乏互動性和實踐性。
課程資源匱乏:部分高職院校缺乏優質的國防教育資源,如實踐基地、師資力量等,制約了國防教育課程的發展。
二、軍工技術在國防教育課程中的作用與價值
軍工技術是國防建設的重要支撐,在增強國防實力、提高國防效能等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將軍工技術融入高職院校的國防教育課程,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加豐富、系統的國防知識和實踐技能培養,促進國防教育的全面發展。
(一)軍工技術可以為國防教育課程注入新的活力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現代戰爭的形態日益復雜化,武器裝備的技術含量不斷提高。將軍工技術納入國防教育課程,可以幫助學生了解最新的軍事技術發展動態,增強對國防建設的認知。例如,無人機、人工智能、生物技術等軍工領域的前沿技術,如果融入國防教育課程,必將引起學生的強烈興趣,大大提高課程的吸引力。
(二)軍工技術可以促進國防教育課程與專業教育的有機融合
高職院校的專業設置涵蓋制造、電子信息、航空航天等多個領域,這些專業與軍工技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將軍工技術有機融入國防教育課程,不僅可以強化學生的國防意識,還能幫助他們深入認識專業知識在國防建設中的應用價值,增強學習的針對性和實踐性。同時,學生也可以在學習國防教育課程的過程中,發現自身的專業優勢,為未來從事國防相關工作奠定基礎。
(三)軍工技術可以為國防教育課程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源
高職院校所在地的工業基礎較為雄厚,不少區域都有軍工企業或科研機構,這些都可以為國防教育課程提供實踐場所、師資力量、教學資源等支持。學生可以通過參觀實習、專家輔導等方式,深入了解軍工技術的最新動態,提高實踐能力。同時,這些資源也有利于促進學校與軍工企業的合作,為學生就業創造更多機會。
將軍工技術融入高職院校的國防教育課程體系,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國防意識和實踐能力,為國防建設輸送更多優秀人才,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三、課程思政在國防教育中的必要性與實施路徑
課程思政是新時代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體現了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在高職院校的國防教育課程中融入課程思政元素,有利于增強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提高他們的思想政治素質。
(一)課程思政在國防教育中的必要性
國防教育作為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要傳授專業知識和技能,更要注重學生思想品德的培養,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世界觀。通過課程思政,可以引導學生深入認識國防建設的重大意義,增強對國家和民族的責任感、使命感,為國防事業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同時,課程思政還有助于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培養他們的民族自豪感,增強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認同。
(二)課程思政在國防教育中的實施路徑
一是在課程內容設計上,在傳授軍事理論知識的同時,注重引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闡釋新時代國防建設的重大意義。同時,結合典型人物事跡,加強愛國主義教育,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二是在教學方法上,采取案例分析、情境再現、專題討論等互動式教學方法,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增強教學的親和力和感染力。三是在實踐環節上,鼓勵學生參與國防知識競賽、軍事技能展示等活動,增強他們的使命擔當。四是加強師資培訓,提高教師的思政教學能力,為課程思政的落實提供有力保障。
在高職院校國防教育課程中融入課程思政元素,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增強他們的社會責任感,為國防建設培養更加合格的人才。
四、軍工技術與課程思政的整合機制探討
將軍工技術與課程思政有機融合,是高職院校優化國防教育的關鍵。首先,要整體設計,將兩者納入國防教育改革框架,制定實施方案,加強協作。其次,課程內容要深度融合軍工技術與思政教育,通過案例分析和實踐體驗等方式幫助學生認識軍工科技發展的重要性。第三,教學模式需要理論結合實踐,組織參觀軍工企業、參與創新實踐,并邀請行業專家授課。第四,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高教師的軍工知識和思政教學能力。第五,建立全面評價體系,從知識技能、思想品德、實踐能力等多維度綜合考核學生,并納入日常管理。這不僅豐富了國防教育課程內涵和提升教學質量,更培養了學生的愛國情懷和使命擔當,為國防事業輸送優秀人才。
五、優化高職院校國防教育課程體系的策略
針對高職院校國防教育課程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進一步優化課程體系,提高教學質量。
(一)健全課程設置,增強針對性
根據不同專業特點和學生需求,設置更加細化、針對性的國防教育課程。在軍事理論課程中,注重結合熱點問題,深入解讀國防政策和軍事戰略;在軍事技能培養中,針對不同專業特點,設置相應的實踐訓練內容,如航空專業的無人機操作、信息安全專業的網絡攻防等。同時,鼓勵學生根據自身興趣和特長,選擇多樣化的國防教育選修課程,滿足個性化需求。
(二)創新教學方法,提升教學效果
在教學方式上,可以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如虛擬仿真、微課視頻等,增強課程的吸引力和趣味性。同時,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組織學生參觀軍事設施、實習軍工企業等,增強學習的感性認知。此外,還可以邀請軍事專家、科技人員開設講座,與學生進行深入交流。
(三)構建優質師資隊伍,提高教學水平
國防教育課程建設離不開高素質的師資保障。一方面,加強對現有教師的培訓,提高他們的軍事理論知識、軍事技能操作以及課程思政教學能力。另一方面,引進具有豐富軍事實踐經驗或軍工技術背景的專業人才,充實教學團隊。同時,鼓勵教師積極參與軍事訓練、軍工企業實踐等,不斷提升自身素質。
(四)拓展實踐資源,豐富課程內涵
高職院校應充分利用區域內的軍事設施、軍工企業等資源,為學生提供更多實踐機會。通過參觀學習、實習實訓等,讓學生親身體驗軍事訓練和軍工技術創新,增強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同時,還可以鼓勵學生參與創新創業大賽、專題研究等,發揮主動性和創造性,為國防事業貢獻力量。
(五)加強校企合作,促進資源共享
高職院校應與軍隊、軍工企業建立長期合作,共同改革國防教育課程。企業為學校提供師資培訓、實踐基地和設備支持,學校向企業輸送國防技術人才,為國防建設做貢獻。通過校企深度融合,實現資源共享和優勢互補,提升國防教育實效性。
六、結語
將軍工技術與課程思政融合,優化高職院校國防教育課程體系,是當前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這不僅豐富國防教育內涵,提升教學質量,還能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和使命感,為國防建設輸送優秀人才。未來,高職院校應推進國防教育課程創新,打造“軍工+思政”特色體系。具體措施包括加強頂層設計,理論與實踐結合,利用區域軍事資源和軍工企業;提升師資素質,引入行業專家和退役軍人;注重過程考核與結果評價,建立科學的教學督導制度。通過這些改革,高職院校將為國防建設培養更多優秀人才,為國家發展做出貢獻。中國軍轉民
參考文獻
[1]郭嫣嫣,宋鵬.新時代高職院校加強國防教育的路徑研究[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4(04):64-66.
[2]李平.基于軍民融合的制造技術生產性實訓基地建設探索[J].產業與科技論壇,2021,20(03):279-281.
[3]林繼昌.融媒體視域下高職院國防教育創新研究[J].知識文庫,2023(09):142-144.
【作者簡介:王義霞, 蘇州工業園區工業技術學校(江蘇聯合職業技術學院蘇州工業園區分院),助教,本科,研究方向為思想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