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市場化進程的加快,大型集團公司獲得了巨大的發展空間,同時,大型集團公司對我國經濟發展起著重要的支撐作用。以美的集團為例,研究集團近年來快速發展的同時,內部控制體系出現的諸多問題,如觀念落后、對內部控制理解不足、缺乏健康環境、低風險應對能力等。分析了美的集團實際運營狀況,對其內部控制體系提出建議與應對措施,旨在為大型集團公司的內部控制提供理論支持。
關鍵詞:內部控制;管理模式;美的集團
中圖分類號:F275
作者簡介:王勤山,安徽省滁州市國有林發展中心 ,本科,中級會計師,中級經濟師。研究方向: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中小企業財務管理。
大型集團公司作為中國非公有制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規模較大、組織結構復雜、人員眾多內部管理難度較大,所以對大型集團公司內部管理控制進行深入研究具有雙重意義。首先,有助于完善我國大型集團公司內部控制的理論體系。盡管國內內部控制的理論研究已相對成熟,但在具體操作和實施方面仍存在不足。本研究旨在通過理論分析和實踐研究,制定符合各公司實際情況的內部控制體系,以滿足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其次,為大型非公有制企業提供實際可行的解決方案,為企業長期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一、 國內外研究現狀
國內外學者對企業內部控制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已經形成了比較成熟的理論體系。2004年,美國 COSO理事會頒布了《公司風險管理——整合框架》,在理論上提出了整合企業內控和企業風險管理。張慧芳提出,美的集團內部控制體系的構建應該涵蓋3個關鍵層面,即內部控制理論的整合、內部控制概念的明確定義以及內部控制的實施。黃文藝提出建立企業內控制度時應遵守的基本原則,并根據企業的具體情況,提供了有針對性的對策。美的集團應注重長遠發展,實現內部資源的有效協調,以推動內部控制策略的實施。
企業的內部控制,是一種不斷演化的、與企業內部治理體系的建立并行發展的動態過程。盡管中外學者在內部控制的定義上存在細微差異,但總體而言,內部控制被視為一種全面的風險管理過程。COSO框架作為認可度較高的內部控制體系,明確了內部控制在公司管理中的不可或缺性,旨在提供一種全面和結構化的方法管控風險,確保公司戰略目標的實現。COSO內部控制框架覆蓋了生產過程的各個關鍵環節,確保公司內部各項活動的有效執行和監控。
二、美的集團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
(一)美的集團介紹
美的集團成立于1968年,以家電為主營業務,隨著集團的發展壯大,業務逐漸擴展到物流等多個領域。如今,已成為中國規模較大的家電企業之一。該集團擁有超過13萬名員工,旗下擁有多個自創品牌,并在多個省份設立分公司,在越南等國家也設立了生產基地。
(二)美的集團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
美的集團內部管理理念相對滯后,其管理力度相對較弱,沒有重視內部控制的重要性,導致在決策制定和方案實施的過程中,缺乏參照標準,使得公司內部控制體系不夠健全。缺乏嚴格的管理和監督可能會增加運營風險,影響公司的整體績效和可持續發展。由于美的集團規模龐大,其內部管理和控制能力相對不足。一旦出現運營失誤,可能會對整個集團的利益造成重大損失。一些管理人員內部控制意識不強,當面臨重大問題時,往往無法及時有效地應對。
1.內部控制環境方面。美的集團在企業文化建設方面存在明顯不足。目前,我國企業管理人員還沒有完全意識到企業文化在企業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如果沒有企業文化作為指引,員工不會清楚地了解企業的發展目標和方向,難以激發工作熱情和形成共同的價值觀。
2.風險識別、分析和應對方面。美的集團的信息化水平相對較低,導致內部信息流通不暢,管理層難以及時獲取市場動態并靈活調整戰略,使集團容易受到外部環境變化的沖擊,加大了內部管控的風險。
3.控制活動方面。美的集團的組織結構相對復雜,導致內部管控缺乏整體性和系統性。各個部門可能在控制活動的規劃和執行上存在斷層,缺乏協同性,從而降低了控制的有效性。員工專業素養和風險意識的差異也會影響控制活動的有效實施;缺乏高素質的員工可能難以有效地進行內部管控,從而加大了潛在風險的發生概率。
4.權力高度集中,組織結構不合理。美的集團決策權掌握在少數領導者手中,難以形成有效的制衡和多元化意見。此外,股權分配也高度集中。組織結構不合理,削弱了內部監督和管控制度的有效性,信息傳遞和溝通機制也會因權力過于集中而失效,導致信息不暢通,決策難以及時傳達和執行。
缺乏有效的內部監督和管控制度可能導致潛在風險,從而增加公司的不穩定性。為實現長期可持續發展,美的集團需要重新審視其組織結構,推動權力下放和分權化,建立更為合理和有效的內部監督機制,加強信息傳遞和溝通,以確保公司能夠適應市場變化、降低風險,并取得長期穩定發展。
三、美的集團內部控制的改進策略
(一)與時俱進,創新管理模式
企業有效地發揮內控效能,需要建立符合新時代發展要求的內部控制體系。企業在進行內控管理時,應首先確定企業內控建設目標,廣泛搜集與企業相關的資料,建立科學的內在治理方式,加強對企業內部控制的管理,持續地對企業的內部控制結構進行優化,從而最大程度地降低企業內部控制的風險。
(二)加強對內部控制的理解和重視
在企業成長的進程中,要加強領導層和員工對內部控制的理解和重視,保證企業的內控管理水平,制定健全的內控體系,強化內控管理。另外,企業也應該制定風險評價制度,對每個運行環節進行評估,以減少內控風險對企業的影響,并為決策者提供有效的決策依據。
(三)建立健康的內部控制環境
企業在完善內控體系時,首先需要優化企業組織架構,營造良好的內部控制環境,包括建立與公司長期發展策略相一致的企業文化、重視內控報表的編制與審計、確保權力與責任的統一。通過健全的組織架構和良好的企業文化,公司能夠更好地實現內部控制,降低內控風險,為公司可持續發展創造有利條件。
(四)提高風險評估能力
企業在建立內部控制體系時,必須強化內部控制的管理。通過內部監察監測經營中存在的問題并及時作出警示。同時,企業需要明確各個部門工作人員的工作范圍和責任,消除信息不對稱,避免責任模糊,以促進部門之間的緊密合作,更好地協調和管理公司內部的資源和活動,確保公司制定的戰略能夠有效落實。
此外,公司還需要加強對內部審計的管理。內部審計是評估公司內部控制有效性的重要工具,可幫助識別潛在的風險和問題,并提供改進建議,推進內部控制體系的不斷完善。強化內部控制的建設和管理對于企業的持續穩定發展至關重要。明確各部門的工作范圍和責任,促進部門之間的合作,以確保公司戰略的有效實施。此外,加強對內部審計和風險評估的管理,有助于提升公司內部控制的有效性,確保公司能夠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內部控制體系的不斷完善有助于公司降低風險,提高競爭力,確保可持續發展。
(五)規范和完善公司內部控制活動和措施
為了提升公司的內部控制效果,需要規范和完善公司的內部控制活動和措施,包括提升基層工作人員的專業素養和能力,定期開展有效的培訓,使其能適應時代的變化和發展。此外,公司需要對業務流程進行合理規劃,降低業務運行風險。通過這些措施,公司可以更好地應對市場競爭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
(六)建立有效的信息傳遞和溝通機制
在內部管控的過程中,建立高效的信息傳遞和溝通機制至關重要。這不僅能提高員工的積極性,還有助于強化各部門之間的協作。通過建立完善的反饋渠道,迅速發現和解決問題,確保企業運營的順暢。一個有效的信息傳遞和溝通系統有助于促進員工之間的互動,鼓勵團隊合作,提高工作效率,以實現公司的戰略目標。通過建立反饋機制,員工能夠分享想法和觀點,為公司發展提供建議,幫助公司更好地應對挑戰。這種雙向溝通的機制有助于及時發現潛在問題,避免問題升級,提高公司的應變能力。
(七)完善內部監督制度,提升監督能力
要保證企業內部控制的有效性,減少決策者的主觀判斷,必須健全內部監督體系,提升內部監督能力。在企業進行內控制度設計時,充分聽取職工的建議,確保建立的制度更加科學、適用。與此同時,針對公司的內部管理戰略,應制定必要的監督管理制度,以提升公司內部控制的效果,促進企業的穩健發展。
四、結論
隨著中國經濟的迅速發展,大集團公司對國家經濟增長的貢獻日益顯著。為了進一步推動大集團公司的持續發展,本研究以美的集團為研究對象,深入探討了公司內部控制體系的相關概念和理論,包括企業定義、企業內部控制定義、企業內部控制與內部控制之間的關系等。分析了美的公司的內部控制現狀,企業的管理理念落后、管理者與員工對內部控制認識不夠、缺乏健全的內部控制體系等方面的問題。針對以上問題,本研究提出幾點對策:①順應時代發展要求,更新經營管理策略;②提升管理層和員工的內部控制意識;③營造良好的內控環境,加強對企業的風險管理;④改進企業的內控制度;⑤建立高效的信息交流機制;⑥完善內部監督制度,提高監督能力。期望能為美的集團等大集團公司提供有益的參考,幫助其加強內部控制,從而為其長遠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張慧芳.大數據環境下集團公司內部會計控制問題研究.商業現代化,2024(15):174-176.
黃文藝.企業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中國市場,2020(30):132-133.
馬朋娜,陳姍. 基于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的國企內部審計工作模式研究 . 對外經貿, 2023(10): 73-77.
周士超. 內部控制視角下企業如何完善財務管理模式 . 廣東經濟, 2024(3): 64-66.
羅喆. 礦業公司財務內部控制管理的創新路徑研究 . 商業觀察, 2023, 9 (34): 105-108.
蘇俊紅. 試論國有企業內部控制管理及風險防范 . 中國市場, 2024(7): 102-105.
楊智星,湯超洋. 信息環境下醫療耗材的賬目管理模式研究 . 中國鄉鎮企業會計, 2024(2): 172-174.
尚怡歌. 財務共享模式下企業內部管理控制機制研究 . 財會學習, 2024(3): 41-43.
黃嘉琦. 大數據時代化工企業會計管理模式研究 . 日用化學工業(中英文), 2024, 54 (1): 123-124.
責任編輯:田國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