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本文通過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訪談法和數理統計法對洛陽市社區體育公園的建設現狀進行了調查研究,結果表明洛陽市社區體育公園建設存在配置不均衡、存在安全隱患、組織管理體制與運行機制尚需完善、體育社會指導員數量不足、信息服務不暢通等問題。建議:充分發揮市場化機制作用,優勝劣汰,應加大對社區健身場地設施的整合和開發力度;完善管理考核體系,建議政府給與政策上的支持和資金傾斜;構建社區體育公園消費一網通;加強社區體育公園健身指導員的配置。
關鍵詞:洛陽市" 社區體育公園" 現狀" 建議對策
中圖分類號:G8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8902-(2024)-16-011-3-TBB
隨著我國經濟不斷加快發展與全民健身計劃不斷推進,人們對于健康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居民進行體育鍛煉的意識也在全面增強,社區體育公園作為人們日常健身的重要場所,成為人們日常生活高頻率使用的健身場地,對居民的生活質量和身心健康水平的提升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為加快推進社區體育公園建設,推動體育服務進社區,不斷提升公益性基礎性全民健身服務供給水平,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體育健身需求,洛陽市委市政府從2022年全面啟動社區體育公園項目,先后出臺了《洛陽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推進社區體育公園建設的意見》《洛陽市社區體育公園規劃建設導則及布局規劃》《洛陽市體育服務進社區工作方案》《洛陽市社區體育公園健身中心運營考核獎補資金管理辦法》,以期到2025年底,全市形成覆蓋全民、類型多樣、特色鮮明、普惠性強、滿足全民健身需求的社區體育公園體系,建成城鎮社區“10min健身圈”。本文試圖通過對洛陽市體育公園發展現狀及存在問題進行研究分析,結合體育公園存在的不足,以及著力推動體育強國建設,將體育公園建設與人民健康、體育發展相結合,探索洛陽市體育公園發展的優化路徑,以期推動洛陽市全民健身事業進一步發展。
1、研究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洛陽市社區體育公園。
1.2、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
通過河南科技大學圖書館查閱中國期刊網、萬方數據庫、超星數字圖書館等搜集整理社區體育公園相關文獻資料,為本研究打下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2)問卷調查法。
通過參考前人已有研究以及文獻查閱,制定《洛陽市社區體育公園建設滿意度》體育公園鍛煉者調查問卷,共計發放220份問卷,回收問卷210份,問卷回收率95.5%,有效問卷200份,問卷有效率90.9%。
(3)訪談法。
根據研究的需要,本研究實地訪談了洛陽體育局相關部門領導、洛陽市部分社區體育公園管理者、洛陽市部分社區體育公園健身的居民,全面了解洛陽市社區體育公園建設的現狀和居民需求。
(4)數理統計法。
利用Excel將調查問卷的數據進行了統計整理。
2、洛陽市社區體育公園建設現狀
2.1、洛陽市社區體育公園的數量和類別
按照規劃建設體系社區體育公園分為A、B、C三類。A類社區體育公園,以運動健身功能為主,兼具文化、生活服務等功能,室內健身中心面積4000m2左右,服務半徑為縣城全域或城市區全域。B類社區體育公園,以運動健身功能為主,可根據實際情況,靈活嵌入其他服務功能,室內健身中心面積2000m2左右。C類社區體育公園,以室外運動健身功能為主,可根據實際情況,配套建設室內健身中心,靈活嵌入其他服務功能,因地制宜選址和確定建設規模。目前洛陽市建成的社區體育公園A類7個、B類24個、C類153個,全市社區體育公園總數達到184個。洛陽市社區體育公園建設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面對人民群眾日益增長多元的生活需求仍略顯不足。
2.2、洛陽市社區體育公園的區域分布
由圖1可得知洛龍區和老城區體育公園總體分布較為廣泛,澗西區和瀍河區體育公園建設分布相對較少。根據各區域特點可總結出社區體育公園建設規劃特點為:住宅區周邊平整、日照充足、背風向陽的場地或空間,方便居民到達使用;選址周圍還要排除高壓線路、河道改線等限制因素。由于澗西區和瀍河區人員密集、交通繁瑣,可供規劃面積較少,所以社區體育公園建設分布相對較少。
2.3、洛陽市社區體育公園健身設施配置
通過調研發現洛陽市社區體育公園健身設施配置主要包括:籃球、足球、門球、乒乓球、羽毛球、網球、健身器械、全民健身路徑等一些群眾基礎較好、喜聞樂見、易于操練的大眾項目。其中A類主要以大型室內運動場館(健身房、游泳館、網球館、瑜伽室、少兒體適能中心)為主;B類主要以室外籃球、足球、羽毛球、網球場為主;C類主要以室外健身器材、健身步道為主。總體來看大型健身房、游泳館、排球場地還較少:缺少室內運動場地,大部分人認為社區體育公園內的體育設施能夠基本滿足全齡段人群日常體育鍛煉需求,但還有一部分人認為體育設施還要進一步完善和豐富。
2.4、洛陽市社區體育公園經營管理模式
(1)統一管理,分級養護。
中心城區社區體育公園的綠化、照明、市政等設施由城市管理部門負責管理。A類、B類社區體育公園按照誰建設、誰運營、誰管理的原則進行管理養護,市城市管理局做好指導配合工作。C類社區體育公園由屬地政府負責管理養護,建立檢測維修快速反應機制,確保設施器材安全完備及場地運行良好。
(2)多元主體,市場運營。
洛陽城鄉建設投資集團作為投資運營主體的“洛陽市文博體育公園項目”、由洛陽城投集團作為投資運營主體的“洛陽市體育中心項目”、由洛陽國晟集團和河南鄧亞萍體育基金作為投資運營主體的“200個洛陽社區體育公園項目”等。開放中的社區體育公園,室外體育活動場地均為免費,室內健身中心能夠在開放時間分時段或者全部時段,按照“免費”和“公益”兩種惠民模式運營,如有些社區體育公園,周一到周五上午免費運營,下午公益運營(即365年卡低收費)。經過實際調研發現許多室外場地缺乏管理和維護存在損害和破損現象;并且A、B類大型項目市場運營缺少活力。
2.5、洛陽市社區體育公園建設資金來源
(1)財政資金。
各縣區政府把社區體育公園建設項目資金列入財政預算,加大財政支持力度。市財政局出臺專項獎補政策,調動縣區體育公園建設積極性。
(2)政策性資金。
洛陽市體育局根據國家七部委《關于推進體育公園建設的指導意見》精神,積極爭取國家和省級專項政策資金支持,同時結合老舊小區改造、公園游園提質改造等建設項目,整合利用上級獎補、本級配套等資金,還積極爭取體彩公益金、政府專項債、政策性銀行資金。
(3)社會資金。
通過項目投融資謀劃、社區體育公園科學設計、建設項目投資與收益平衡機制,通過打捆整合非盈利性與盈利性項目等方式,吸引體育產業投資基金、商業貸款等社會資金參與投資建設;積極探索運用冠名資助、捐贈等方式,吸引企業、社會組織及個人資金支持,吸引市場主體參與項目后期維護投入和擴大經營收益,最大限度地拓寬資金渠道,減輕政府投入壓力。
2.6、洛陽市社區體育公園社會體育指導員配置情況
洛陽市社會體育指導員數量在2023年底達到35149人,每千人擁有社會體育指導員4.97名。每個社區健身站點均有2-4名不等數量的社會體育指導員,長期活躍在群眾身邊提供健身指導,而且很多社區體育指導員都是義務指導服務的并且依靠的是離退休體育工作者或者是體育愛好者。另外,洛陽市每年從各個單項體育協會選拔優秀的社會體育指導員成立全民健身志愿服務隊。但因人口基數過多導致許多健身鍛煉人員無法獲得及時的專業指導,導致發生因健身技能及認知不足發生許多傷病,從而嚴重影響人們進行體育鍛煉的積極性。
2.7、洛陽市社區體育公園的維護情況
良好的場地設施保障不僅有利于外在形象建設,也有利于提高鍛煉者對體育公園的滿意度。通過調查可以看出,體育公園內均配置負責環境衛生和場地整潔的保潔人員,體育公園面積較小的基本上每天能夠保障打掃,養護頻率更高,而面積較大的公園由于人手配置等原因養護不夠及時,存在垃圾清理不及時、一些設施損壞、圍攔網破損等問題。
2.8、洛陽市社區體育公園的使用情況
根據調研數據分析,體育公園內的鍛煉參與者性別構成較為均衡,但男性略多于女性,比例分別為58.6%與41.4%。這一差異可能源于女性在家庭責任上的投入較多,如家務勞動和育兒等,從而限制了她們參與體育活動的時間。從年齡分布來看,老年人與青年人是鍛煉的主力軍,合計占比達63.1%,這主要因為老年人擁有充裕的閑暇時間,幾乎每日都會前往公園鍛煉,而青年人則可能出于健康管理和興趣愛好等動機。相比之下,中年人因職業壓力繁重,空閑時間有限,參與度相對較低。
在鍛煉頻率上,大多數鍛煉者傾向于每周到訪體育公園1-2次,這一比例高達71.7%,顯示出一定的規律性但不夠頻繁。而每周鍛煉3-4次的人群占23.3%,表明仍有一部分人保持著較高的活躍度。就鍛煉時長而言,每次持續1-2h是主流選擇,占比73.1%,隨后是2-3h,占24.2%,顯示出鍛煉者普遍能夠合理安排鍛煉時間。
從鍛煉動機分析,健身與愉悅身心是最主要的目的,合計占比66.1%,體現了公眾對于健康與心理狀態的重視。親子游樂則以21.2%的比例緊隨其后,顯示出體育公園作為家庭活動場所的潛力。
在項目偏好上,籃球和跑步因其廣泛的群眾基礎和便利的場地設施,分別成為最受歡迎的項目,占比分別為28.2%和22.1%。相比之下,網球、門球等項目因受眾較小且場地資源有限,選擇人數相對較少。這進一步強調了體育公園在資源配置和項目規劃時需充分考慮項目的普及性、群眾基礎和設施條件。
2.9、群眾對洛陽市社區體育公園的滿意度
從體育公園位置、智慧化建設、軟硬件環境、鍛煉氛圍、設施維護、安全防護等幾個維度進行了調查,從調查得出,群眾滿意度主要體現在很滿意和比較滿意達到53.5%,不太滿意與不滿意的占20%,一般滿意度的人群較少,說明洛陽市社區體育公園建設在有些方面還存在不足,不能夠滿足鍛煉者多元化的需求,還有待進一步提升。
3、結論與建議
3.1、結論
洛陽市當前已建成的社區體育公園,在基礎設施構建上頗為完善,運營模式展現出靈活多變的特性,顯著體現了公益導向,有效促進了體育服務的普及與深化,極大地激發了民眾的參與熱情,滿足了廣大健身愛好者的基礎需求。此舉不僅顯著提升了洛陽市公共體育服務體系的質量與效能,還有力地助推了全民健身運動的深入實施。
然而,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需正視存在的問題:資源供給效率有待提升,尚不能全面覆蓋鍛煉者日益多元化的需求;設施維護機制不健全,缺乏專職維護人員,導致設施損耗加速,影響了使用體驗;公園內部在體質監測、健身指導及體育資訊等方面的供給不足,社會體育指導員的入園指導頻次有限,體育信息更新緩慢;此外,專業的運營管理團隊稀缺,市場化運營手段運用不充分,制約了公園運營模式的創新與多元化發展,多數公園在經營業態上顯得較為單一,缺乏活力與多樣性。因此,未來洛陽市的社區體育公園建設需在鞏固現有成果的基礎上,進一步優化資源配置,提升供給效率,加強設施維護與更新,豐富服務內容與形式,強化社會體育指導力量,同時積極引入專業管理團隊,探索市場化運營模式,推動公園向更加成熟、多元、可持續的方向發展。
3.2、建議
大力利用舊房改造等一些政策向人員聚居區進行社區體育公園的建設,改善社區體育公園建設存在分布不均的現象,努力建設成“片區、社區、小區”三級公共服務體系;補充運動設施數量以及日常室內運動活場所提升居民的運動體驗;專門設立相關機構對于社區體育公園的損害維修進行統計和督促,提高居民的使用率;加強組織管理體制與運行機制的完善,擴充體育社會指導員數量,滿足人們健身指導需求,并且可以和周邊體育相關的大學相聯系形成互幫互助的局面。學生通過體育公園的指導來實踐自己所學知識,同時也解決了體育公園社會體育指導員缺失的問題。打造試點案例,形成一套可復制推廣的經驗模式,推廣運營經驗,引入市場競爭,提倡優勝劣汰完善考核體系,通過競爭上崗,把更加有實力、有能力的主體篩選出來,引入項目,擴大項目惠民影響力。提升管理標準,實現全市體育公園健身消費一網通。充分發揮政府主導作用,積極動員社會力量參與,用好市場化手段,探索靈活多樣的投融資模式和建設運營管理機制,形成政府主導、多方參與、資源整合、共建共享的格局。
參考文獻:
[1]洛陽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推進社區體育公園建設的意見.洛政〔2022〕47號.
[2]蘭倩.健康中國建設背景下成都市體育公園建設現狀與對策[D].成都體育學院,2018.
[3]周銘揚.新時代我國社區體育公園建設的價值、實踐與發展路徑——基于常州經驗的審視[J].體育教育學刊,2022,38(6).
[4]國務院關于印發全民健身計劃(2021-2025年)的通知[J].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報,2021(23).
[5]徐麗萍,王文龍,孫銘珠,等.全民健身背景下體育公園建設機遇、困境與優化路徑 [J].體育文化導刊,2022(10).
[6]徐苗,張莉媛.社區體育公園的健康公平性及其空間要素研究——以重慶中心城區為例[J].風景園林,2022,29(5).
[7]Messiah Sarah E.,D'Agostino Emily M.,Patel Hersila H.Changes in cardiovascular health and physical fitness in ethnic youth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 participating in a park‐based afterschool programme for two years[J].Journal of applied research in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 jarid,2019,32(6).
[8]Paul,Valeria.Rural zones, parks, greenbelts, landscapes horizontal ellipsis ?Assessing the shifting role and treatment of open spaces in metropolitan planning using the Barcelona experience(1953-2019)[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lanning and Management,2021,64.
[9]Hye-Yeon Kim,Jeong-Soo Park,Jae-Soo Kim.Variation of Subjective Responses by Acoustic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of the Community Sports Facilities with Lightweight Panel[J].Journal of The Korean Society of Living Environmental System,2015,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