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在行業、技術、消費者需求等多重因素影響下,家電與家居的融合化趨勢正不斷發展。通過對家庭生活方式和近期產品案例的分析,文章提煉出家電家居融合趨勢下家電的設計策略,如無縫嵌入、靈活適應、情緒氛圍、融入智能、場景套系等,并以壁畫電視為實例進行設計探討。
關鍵詞:家電家居融合;家庭生活方式;設計策略;壁畫電視;環境氛圍
中圖分類號:TB4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0069(2024)15-0096-04
引言
在科技進步、用戶需求升級、產品競爭加劇的共同推動下,家電與家居融合的趨勢日益顯著。物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的持續進步,為家電家居融合提供了技術支撐,使二者的融合與創新變得更加可行。疫情推動人們對家的關注,家電和家居產品之間的融合能夠更好地滿足用戶對便利、舒適生活的追求。面對激烈的產業競爭,廠商正通過將家電與家居產品進行融合,為用戶提供更加全面的解決方案,增加產品附加值,提升市場競爭力。文章立足于家電家居融合趨勢,重點分析家電產品的設計策略,并以壁畫電視為例進行設計探討。
一、家電家居融合趨勢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居家活動和訴求的不斷拓展,家的意義正在不斷重構。如,客廳從傳統的會客場所回歸家庭本身,更多地扮演著孩子和寵物的游樂園、成人的健身房、全家人的觀影廳等多重角色,成為家庭生活活動中心。作為傳統烹飪場地的廚房,正衍生出烹飪學習、情感交流、社交聚會等多元活動,成為全家的情感互動驛站。
基于對家生活方式、家電和家居產品用戶需求的持續追蹤研究,文章從空間、場景、價值上理解用戶對家生活的需求。從空間上看,家的外延從室內擴展到戶外。露營風潮,讓人們開啟了“搬家式”露營,在戶外享受“家”的舒適,進行社交互動、領略自然之美。從場景上看,人們的居家活動場景拓展主要可分為八大類(表1):休閑娛樂、飲食烹飪、睡眠起居、醫養健康、家居清潔、養護陪伴、學習辦公、安全守護等。從價值訴求上看,家不僅是物理的居住空間,為用戶的各類活動提供了功能價值支持。家還是心靈的居所,提供精神價值,用來盛放自我、連接家人,追求成長和成就,享受樂趣和溫暖,獲得療愈和重塑活力。
在家體驗升級的生活形態趨勢下,家電與家居也隨之變化,攜手滿足用戶在不同空間下的場景價值需求[1]。在2023 年的米蘭家居展和2024 年的美國消費電子展(CES)上,在客廳空間,Yo2、Arte Veneziana 等品牌的家居配飾正通過情感化設計、自然有機的裝飾形態等,為空間注入沉浸想象和生活趣味。LG、海信、長虹等品牌持續推出壁畫電視,為空間帶來藝術美觀感受。在衛浴空間,Ideagroup、Mobil Crab 等品牌推出了柔和色調和低飽和度顏色的衛浴產品,以營造舒適和放松的環境氛圍。在廚房空間,Molteniamp;C、Sira cucine 等品牌采用混材拼接的設計方式,使廚房的功能分工指示區分更鮮明。此外,EMU、Airforce spa 等品牌還展示了輕便易于移動、自由組合的戶外廚房產品。
不僅如此,家電與家居二者的界限正逐漸模糊、走向一體化,節省家居空間的同時,以整體搭配為用戶帶來了和諧美觀的環境風格體驗。現代風、新中式、簡約風、奶油風……家的流行風格在變化,當下用戶更中意符合自己生活方式的設計,拾取最適合元素表達個性化審美。在2024 年的中國家電及消費電子博覽會(AWE)上,海爾三翼鳥展出智慧家電家居一體化定制平臺,包括家電平嵌式設計、家電隱藏式設計、家電融入家居場景動線設計、智家大腦管家式服務、AI 無感交互等要點,用戶可根據自己的需求一站式定制智慧家居解決方案。
二、家電家居融合下的家電設計策略
(一)無縫嵌入
嵌入式原則是在確保空間有效利用和美學融合的基礎上,不斷創新技術和注重人性化設計,以滿足當今用戶對品質生活的追求。無縫嵌入的核心在于使家電產品不再孤立地存在于家居環境中,而是自然地融入家庭,在形式上變為建筑、家居、家具的一分子,從而為用戶提供功能使用和情緒審美的雙重價值。嵌入式家電品類正不斷拓展,除廚電(如冰箱、洗碗機、蒸/ 烤箱、咖啡機、紅酒柜)外,還有清潔產品(如洗衣機)、影音娛樂產品(如電視)等。
嵌入式產品設計時,設計師需更多考慮產品本身之外的因素,如櫥柜尺寸、電源線長度、插座厚度、水管和排水問題、產品散熱等[2]。以嵌入式冰箱產品為例,大容積冰箱通常需額外定制櫥柜;冰箱背部的插頭、水管厚度會對其嵌入的平整度產生影響;兩側縫隙大小不但影響美觀,還會影響冰箱開門的角度及抽屜與隔板的使用便利性;更新換代后,重新購置到相同尺寸的冰箱也存在不小難度。因此,細致分析產品的具體環境屬性、提升家電產品的一致性和互換性,是嵌入式冰箱設計的重要關注點。
(二)靈活適應
家庭生活場景和用戶需求趨于多元化,在設計家電產品時應為用戶提供從外觀設計到功能特性的多樣化選項,并注重產品的擴展能力和升級潛力。
目前,家電產品為了提升其靈活適應性,主要圍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創新:1)采用模塊化和定制化設計,為用戶提供包括顏色、材質、尺寸和功能在內的多樣化選擇[3]。如三星Bespoke 繽色鉑格冰箱打破了傳統冰箱在顏色和容量上的局限性,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家庭規模、家居風格和功能需求進行個性化的布局與組合、面板和顏色的選擇。2)通過多功能集成的設計以適應家庭中不同成員的需求和多生活場景的需要。如LG StandbyMe 作為一款移動無線立式電視可供用戶在不同家庭空間隨意移動使用,同時,影視、音樂、健身、電子書等功能也能滿足不同的使用情境。LG StanbyME Go更是將屏幕放進了公文包,采用集成了屏幕、支架、揚聲器、電池等的一體化設計,將電視的使用空間從室內拓展到戶外,迎合當下的戶外生活方式。
(三)情緒氛圍
具有感官吸引力、能帶來良好情緒體驗的家電設計方式日益興起。從視覺、聽覺、嗅覺、觸覺、味覺等多感官維度進行設計[4],能更直觀、迅速傳達多元化的信息,并為用戶帶來更細膩逼真的體驗,有助于建立產品和用戶的強連接[5]。該設計已應用在電視、投影儀、顯示器、點唱機、音箱、冰箱、空調、循環扇、香薰機等多種家電上。
家電為用戶所塑造的場景環境氛圍包括自然風光、節慶聚會、藝術展覽、壁爐、舒眠、音樂會、電競等類型,激發了用戶的情緒感受和體驗共鳴。如LG 的多彩心情系列冰箱,可自定義變色面板,擁有全景透視窗及氛圍燈,滿足個性化氛圍需求。艾美特、歐萊克、西屋等在循環扇或暖風機中通過加入香薰、壁爐火焰和氛圍燈的設計,提升用戶情緒體驗。此外,場景氛圍的塑造也并非靜態的[6],已有產品方案整合AI 技術后根據場景形成自動化匹配和切換。如Lumary 開發的AI 智能算法智能燈套裝,允許Zigbee 嵌入式燈和電視背光與電視、電腦或投影儀實時同步顏色,創造身臨其境的動態觀看體驗。
(四)融入智能
在物聯網、人工智能、云計算、邊緣計算等新技術的推動下,智能家居行業步入快速發展期,家電產品智能化成為一種必然趨勢。
從產品本身看,家電產品的智能化設計,一方面,要考慮產品可借助Zigbee、低功耗藍牙BLE Mesh 等具備自組網、低功耗、安全性、拓展性等優勢的通訊協議便捷地接入智能家居系統[7]。另一方面,要提升產品自身的智能化水平,尤其是借助人工智能技術增強產品核心功能優勢。如三星電視通過AI 芯片及音畫質增強算法強化電視畫質表現、模擬空間音場效果,打造更極致的影音體驗。
從系統層面看,家電產品應置于整個智能家居系統當中,以場景為依托,以需求為本質,結合用戶所處情境提供主動服務[8]。為實現這一目標,智能產品將不僅僅依賴用戶的操作指令,而應借助人工智能技術主動感知環境變化、預測用戶想法、預判用戶行為[9],自主決策并提供精準的個性化服務。這種主動服務是因人而異、無感介入的,如華為全屋智能在助眠模式下,臥室主照明燈緩緩熄滅、窗簾自動關閉、智能音箱播放白噪音幫助舒緩情緒,系統監測到用戶入眠后,系統功能則自動關閉。
(五)場景套系
套系家電以往多是高端產品的集合,而如今,年輕化、時尚風格套系家電頻頻出現,說明家電套系化設計理念已開始向多圈層用戶普及。例如,海爾的白巧、世家套系,不僅有冰箱、空調等傳統白色家電,也有洗碗機、凈水器等廚衛家電,還包括掃地機器人、空氣炸鍋、破壁機等受年輕人青睞的“網紅”產品。三星的“畫壁”小套系由The Frame 畫壁藝術電視和Music Frame 畫壁藝術音響構成。多家空調品牌還推出了柜掛套系,如格力的國風和摩登π、科龍的小耳朵等。
套系化設計的關鍵詞包括成套方式定制、外觀套系化、體驗套系化等。成套方式定制是指結合不同人群的生活場景、風格偏好、使用訴求等要素設計成套方式,為用戶提供多樣化的選擇。外觀套系化是指立足品牌視角為多品類產品做設計語言統一,以增強套系陣列辨識度與品牌形象。體驗套系化是指構建跨設備間統一的交互體驗,并在功能上形成家電之間相互的補充、聯動與配合。
三、壁畫電視設計實例
家電家居融合趨勢下,電視正在從傳統的內容演播中心演變為現代家庭的娛樂中心,并成為了家中的藝術裝飾品。壁畫電視的興起正是這一變化的縮影。
(一)設計流程
壁畫電視(星箔)設計采用了RSDT 全鏈路設計研發流程。這是基于設計思維理念與企業實際訴求所提煉出的指向科學創新的決策導引流程,包含研究、定義、設計、測試等階段(圖1)。研究階段,主要基于目標用戶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訴求,圍繞產品挖掘真實需求;定義階段,通過場景牽引的方式發散概念創新點集群,并將產品創新點組合形成有機的整體;設計階段,不以外觀設計和界面設計簡單劃分硬件與軟件,而是圍繞價值主張將系統性設計貫穿始終;測試階段,將多輪測試靈活嵌入到不同設計研發節點中,修正偏差,支撐決策。
(二)用戶需求
星箔電視以“品質精享”為代表人群。畫像分析維度上,主要從人口學特征、價值觀與生活方式、消費形態、產品傾向等維度進行分析。“品質精享”人群的典型特征如下:1)Y 世代人群為主,受教育程度高,職業發展好,從事戰略性或高級管理等類型工作;2)有格調、有情趣,認同精致且內斂的生活方式,關注產品設計感和品牌文化表達;3)有藝術品消費行為,重視藝術品收藏價值;4)對便捷生活的需求強烈,偏好智能物聯(AIoT)產品;5)傾向購買或定制高端家電,享受杰出產品品質的同時也契合個性家居需求。
用戶需求提煉的主要方法為電商評論爬取及分析。主要步驟如下:1)借助八爪魚采集器對市面上具有代表性的多款壁畫電視的近期電商評論進行爬取,清洗后得到2033 條有效數據;2)構建壁畫電視產品專屬詞典,借助KH Coder 文本分析軟件,對評論進行分詞、詞頻統計及共現網絡分析等,聚焦形成壁畫電視的特色需求點;3)基于需求的典型詞,利用統計軟件,估算出每類壁畫電視需求的用戶評論數;4)對負性評論進行文本編碼,總結出壁畫電視的典型問題。其中,產品專屬詞典是指在通用詞典之外,基于特定產品分析主題而定義的特征詞集合。類型包括品牌名稱詞、產品屬性詞和用戶反饋詞等。
主要結論如下:壁畫電視用戶尤為關注產品的家電家居融合特性,具體包括外形美觀、機身超薄、緊密貼墻安裝、壁畫模式(如靜態名畫、動態氛圍、時鐘等)及產品帶來的家居藝術品位等(圖2)。用戶反饋的壁畫電視典型問題,一方面,壁畫的產品意象,讓用戶更為關注電視邊框定制設計,部分用戶對某些廠家隨機贈送的畫框顏色并不滿意,如顏色不好看或與家居裝修不搭配;另一方面,緊密貼墻安裝上,部分用戶已遇到問題,如線纜管理不佳影響貼墻效果、不知道要預先考慮埋管走線或預埋的50 管位置沒找準、漏算插座尺寸導致電視無法居中安裝等。
(三)體驗價值及設計亮點
1. 體驗價值
體驗經濟的興起,揭示著用戶體驗正成為價值的重要載體。基于關聯式體驗價值結構模型,體驗價值可從主動/ 被動價值、外在/內在價值維度劃分,組成2×2 的四象限價值矩陣[10]。
電視產品為用戶帶來的體驗價值正從更多的被動價值和外在價值,逐漸轉變為更多的主動價值和內在價值。星箔電視(圖3)為用戶提供的體驗價值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1)無感融入(主動- 外在價值):通過緊密貼墻、定制邊框、線纜隱形管理等方式,產品“無感”融入家居,助力“品質精享”人群根據自身心意打造家居環境。2)個性互動(主動- 內在價值):產品具有用戶感知和內容生成能力,能為在信息科技時代成長起來的“品質精享”人群主動提供個性化的內容和信息互動體驗,創新了交互方式、簡化了用戶操作、帶來了互動樂趣。3)情感愉悅(主動- 內在價值):產品的美好外觀和沉浸內容,營造出良好家居場景氛圍,為有格調、有情趣的“品質精享”人群帶來精神愉悅和情緒共鳴。
2. 設計亮點
(1)基于人工智能的壁紙生成及環境信息互動,增強個性氛圍及情感連接
AI 壁紙為用戶帶來了個性化家居氛圍,同時也增強了用戶與電視的情感連接。星箔電視搭載了“云帆”AI 大模型,基于其文生圖能力,用戶可根據自己的喜好和需求,在電視上快速創作4K 壁紙,定制獨一無二的家居場景氛圍。系統預置壁紙設計,則采用了人工智能生成式的輔助設計方式,AI 開闊的設計思路為特色壁紙的繪制形成了良好支撐。同時,根據新奇感分類理論(NoveltyCategorization Theory)[11],AI 設計壁紙暫不屬于用戶已有的心理類別/ 認知結構,是未經歷過、不熟悉的事件,還將促進用戶產生新奇感,從而引發興趣和情緒體驗。此外,與AI 協同設計時,提示詞結構在不同壁紙主題下略有差異:除共性的畫面、清晰度、尺寸等描述維度外,如靜物壁紙可增加特寫,照片壁紙可增加相機、角度,微縮景觀壁紙可增加立體、移軸等特征維度。
基于環境信息互動,星箔電視還進行了環境屏體驗設計,為用戶帶來及時、高效、人性化的互動新方式。1)靜態環境屏,以呈現靜態信息展示為主,及時呈現和提醒用戶注意來自家庭、設備、生活的相關信息;2)動態環境屏,以環境及情緒渲染為主,展現動態的時間及風光景致;3)互動環境屏(圖4),體現了內容與人、環境的互動,包括基于動態感知的自動息屏與喚醒、基于用戶行為識別的動態內容互動、感知環境亮度及氣候環境變化而發生的畫面亮度變化及實時服務信息更新等。
(2)星辰設計語言,“寫實”與“寫意”的平衡
星箔電視以“品質精享”為目標畫像,以“溯本源”為CMF 設計主題(圖5),以“星辰”設計語言強化審美意義(圖6)。電視設計既往多以傳達本質功能價值為主(“寫實”),星辰設計語言的運用,讓電視設計從形式化的視覺層面拓展到審美化的心理層面,大幅提升了精神價值的傳達(“寫意”)。同時,“寫實”和“寫意”的設計方式在星箔電視的設計語言中并非二元對立,而是相互呼應、合理統一,既體現了電視的核心特征,也自然地喚起了用戶對寧靜星空的聯想,進而感知到產品傳達的浪漫藝術。
星箔電視以灰、黑色為主色,適度點綴金色,傳遞出內斂、輕奢、雅致的格調。典型設計點包括:1)分體主機表面的星移紋理;2)低音單元的星環造型及星紋出聲孔設計;3)開機鍵由真實火箭蒙皮鍛造而成;4)邊框的星光點陣;5)后蓋的星格紋理;6)星盤遙控器等。
(3)機身及壁掛架設計,打造緊密貼墻效果
壁掛已成為主流的電視安裝形式。據抽樣調研數據,相比座式安裝,選壁掛安裝的用戶占比超70%。當前市面電視多采用纖薄機身+ 小背包的設計,配合傳統壁掛架,上墻后電視與墻壁縫隙大,疏離感強。
為實現電視與墻面和諧共生的觀感,為用戶帶來極致貼墻效果,一方面,星箔電視采用了“四邊無凸起、前后雙平面”的六面純平設計,還定制了超薄音響單元及電源器件,搭載新型超薄半導體器件、超薄高頻低損變壓器等,最終將機身厚度縮減為24.9mm;另一方面,星箔電視所設計的超薄壁掛架,采用鋼絲掛鉤卡入的安裝方式,先將鋼絲掛鉤固定在電視背部,后將其卡入墻壁端支架的U 形卡扣內,最終將電視與墻壁之間的距離控制在5mm 左右。
(4)線纜管理創新設計,細微處也見隱性美學
電視線纜管理是在傳統電視設計中常被忽視,但在壁畫電視設計中又至關重要的方面。通過對小紅書等網絡平臺近50 位真實用戶分享的電視壁掛場景的分析發現:1)在電視墻預埋50 管走線,將線纜和插座盒子隱藏在電視柜體之后,正成為流行的隱形收納安裝方式;2)懸浮電視柜、地臺(地柜)兩種新型電視柜在新裝家庭中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其中,影響電視線纜設計的4 個重要數據,估算結果如下:1)50 管上端口的預留高度約85-110cm;2)電視安裝高度,中心位置離地約110cm;3)多數懸浮電視柜體離地約20cm,柜體高約20cm;4)新型電視地臺或地柜離地約15-25cm。
因此,星箔電視后蓋采用局部下沉式設計,以適應不同的50 管預留高度,讓用戶便捷理線,保證電視與墻壁的貼合;同時,電視線纜長度也進行了估算優化,以減少線纜長度不夠的情況發生。通過這樣的設計方式,為用戶實現隱形美觀的線纜管理體驗。
結語
家電家居融合趨勢下,家電與家居產品隨著用戶生活方式的變化而變化,共同滿足他們在多樣家空間下的場景需求。同時,家電與家居二者的界限正逐漸模糊、走向一體化,既節省了空間,又為用戶帶來家居搭配的和諧美感。
在該融合背景下,家電產品的設計策略應重點關注無縫嵌入、靈活適應、情緒氛圍、融入智能、場景套系等方面。同時,設計師還需考慮特定家電的使用環境和場景屬性,靈活應用設計策略并展開針對性研究和設計,以為用戶帶來更優質的家電家居使用體驗,并有助于推動傳統家電領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陳姝穎,周睿.信息時代背景下的家電產品“家居化”設計趨勢芻議[J].工業設計,2015,(11):73-75.
[2]戴柯.安裝嵌入式家電要注意的問題[J].大眾用電,2021,36(07):91.
[3]張欣,錢曉波.智能廚房電器標準化定制設計策略研究[J].設計,2024,37(09):48-51.
[4]Schifferstein H N J,Desmet P M A. Tools facilitating multi-sensory product design[J].The Design Journal,2008,11(2):137-158.
[5]李蔓麗.多感官設計理念在產品中的表達[J].包裝工程,2012,33(20):94-97.
[6]馮韻珊,裴悅舟.基于情境感知的家居智能照明產品系統設計策略研究[J].設計,2024,37(07):76-79.
[7]朱明碩.智能家居系統的發展趨勢和應用分析[J].智能建筑電氣技術,2024,18(01):143-147.
[8]龍淼.智慧家庭場景體驗主動交互策略研究[J].設計,2023,36(09):134-137.
[9]王瑞.基于自然交互方式的智能產品設計研究[J].機械設計,2019,36(S1):29-33.
[10]Mathwick C,Malhotra N,Rigdon E. Experiential value:conceptualization,measurement and application in the catalog and Internet shopping environment[J]. Journal of retailing,2001,77(1):39-56.
[11]F?rster J,Marguc J,Gillebaart M. Novelty categorization theory[J]. Social and Personality Psychology Compass,2010,4(9):736-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