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針對傳統中職教育教學資源不足、教學模式單一、缺乏實踐創新等問題,本文提出引入泛雅平臺來創新教學模式。并以中職數控車床加工技術課程為例,分析挖掘泛雅平臺的應用優勢,通過教學實踐證實利用該平臺教學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教學質量,提升中職學生的數控車床加工技術水平。
關鍵詞:泛雅平臺;中職數控車床加工技術;課程教學;教學資源;仿真技術
中職數控車床加工技術課程是培養具備數控車床加工技能和理論知識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重要課程之一。但目前教學方式上還存在一些問題,如教學內容與市場需求脫節、教學方法單一、缺乏實踐操作等[1]。為提升教學質量,教師利用泛雅平臺來創新教學模式,實現教學互動,在線解答學生的問題,了解并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從而更好地指導學生學習。
一、泛雅平臺相關概述
泛雅平臺是由超星集團推出的一款基于互聯網技術的教學平臺,其結合了現代信息技術和教育教學理念,通過應用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為教育機構、教師、學生和家長提供了一個互動、高效、便捷的在線教學環境。泛雅平臺涵蓋了在線課程、學習資源、教學管理、互動交流等功能[2]。通過泛雅平臺,學生可以在線學習、在線測試、在線交流,實現自主學習和個性化學習。同時,教師還可以通過平臺進行在線備課、在線授課、在線輔導,提高教學效果。泛雅平臺教學頁面如圖1所示,其功能特點包括如下幾點:
1.多樣化的教學資源。泛雅平臺擁有海量的教學資源,包括各類課程、課件、教案、題庫等,以滿足不同學科、不同層次的教學需求。同時,平臺還支持多種教學資源格式,如視頻、音頻、PPT等,方便教師和學生的使用。
2.個性化的教學管理。泛雅平臺提供個性化的教學管理功能,包括課程管理、學生管理、成績管理等。教師可以根據教學需求,靈活設置課程結構、教學內容和教學進度,方便學生進行自主學習,進而實現個性化發展。
3.互動性的教學環境。泛雅平臺支持多種互動形式,如在線討論、實時答疑、在線測試等,方便師生之間的交流和互動。同時,平臺還支持多種社交媒體的應用,如微信、QQ等,方便學生之間的協作和交流。
4.智能化的數據分析。泛雅平臺可以通過大數據分析技術,對學生的學習行為、成績等數據進行實時分析和挖掘,為教師提供精準的教學指導和個性化建議。同時,平臺還支持數據可視化展示,方便教師和學生快速了解教學情況和學習進度。
二、中職數控車床加工技術泛雅課程建設
(一)“Blocks”式項目建設
“Blocks”式項目建設是一種將職業教育與企業需求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在中職數控車床加工技術泛雅課程建設中采用“Blocks”式項目建設,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專業能力和實踐能力。該項目建設模式以企業需求為導向,將課程內容劃分為若干個模塊化的“Blocks”,每個“Block”對應一個具體的技能要求或項目任務。學生可以在每個“Block”中通過理論學習和實踐操作,逐步掌握與數控車床加工技術相關的知識和技能。
1.基礎模塊:介紹數控車床的基本知識、操作規程和安全注意事項。
2.加工工藝模塊:講解加工工藝流程、刀具選擇、切削參數等[3]。
3.編程模塊:學習G代碼編程,了解常用指令和編程技巧。
4.實踐操作模塊:通過實際操作,讓學生掌握數控車床的基本操作技能。
5.綜合項目模塊:設計多個綜合項目,將理論知識應用于實際操作中,以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二)教學內容設計與整合
泛雅課程建設的教學內容設計與整合應當全面考慮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和職業能力的提升。
1.專業知識與技能。應當包括數控車床加工原理、操作規程、編程技巧等。通過理論課程和實踐操作相結合的方式,使學生掌握數控車床加工的基本知識和技能。
2.數控編程與仿真。學生應當學習數控編程語言、編程思維和邏輯,掌握數控編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同時,引入虛擬仿真技術,使學生能夠在虛擬環境中進行數控編程和仿真操作,以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
3.制圖與CAD/CAM應用。學生應當具備學習機械制圖、理解和閱讀工程圖紙的能力,并掌握CAD/CAM軟件的應用技巧,能夠利用計算機輔助設計和制造技術進行產品設計和工藝優化。
4.質量檢測與質量管理。培養學生的質量意識和工藝控制能力,使其能夠進行零件尺寸測量、質量檢驗和工藝評估,以確保加工質量符合要求。
5.工程項目實踐。引入實際的工程項目,模擬真實的車床加工過程,讓學生在實踐中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解決實際問題,以此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4]。6.泛雅課程整合。將其他學科的知識和技能融入數控車床加工技術中,如數學、物理、材料科學等,以加強學生的跨學科能力和綜合素質。
(三)課程資源優化建設
針對數控車床加工技術課程,教師需要在泛雅平臺上進行相應的資源優化建設,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教學視頻:錄制并上傳關于數控車床操作、編程、調試和維護的詳細視頻,使學生可以隨時隨地學習。
2.動畫演示:制作關于數控車床工作原理、程序編寫和加工過程的動畫,幫助學生更加直觀地理解課程內容。
3.實踐案例:搜集并整理實際生產中的數控車床加工案例,包括零件圖紙、編程代碼和加工過程等,引導學生將理論知識應用于實踐中。
4.在線測試與答疑:設置針對各個知識點的在線測試,以便學生自我評估學習效果。同時,提供在線答疑服務,及時解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5.虛擬仿真:利用虛擬仿真技術,讓學生在模擬的環境中進行數控車床的操作練習,以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
6.學習社區:建立一個學習社區,鼓勵學生分享學習心得、討論問題,以提高學生的學習參與度和學習效果。
三、基于泛雅平臺的中職數控車床加工技術課程教學實施
(一)“數控車床加工技術”課程教學目標設計
換裝進階教學課程目標設計內容是中職數控車床加工技術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旨在通過不斷換裝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逐步掌握數控車床的加工技能和工藝,提高學生的操作水平和綜合素質。以美國企業藍領、白領、粉領、金領四個進階目標為基礎,為大家呈現一個全面、系統、實用的課程。
1.在藍領階段,教師將重點教授學生數控車床的基本操作技能,包括機床結構、工作原理、操作規程等內容。學生將通過實踐操作,熟練掌握數控車床的基本操作技能,為后續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2.進入白領階段,教師將教授學生數控車床的編程與工藝知識。學生將學習數控編程語言,掌握數控加工工藝,了解材料性能、刀具選擇等方面的知識。通過這一階段的學習,學生將能夠獨立完成簡單的數控車床加工任務。
3.在粉領階段,教師將進一步提升學生的高級技能。學生將學習復雜零件的加工工藝、高級編程技術、機床維護與保養等方面的知識。同時,教師還將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學生未來的職業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4.在金領階段,教師將重點培養學生的管理與領導力。學生將學習企業管理知識、團隊管理技巧、領導力培養等方面的內容。通過這一階段的學習,學生將具備成為一名優秀企業家的基本素質和能力。教學任務設計如圖2所示。
(二)教學過程實施案例
在導入新課時,教師可以先通過泛雅平臺的視頻或課件,向學生展示軸類零件的加工過程和編程方法,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后,教師可以提出一些問題,引導學生思考軸類零件的加工和編程需要注意的要點,為后續的教學打下基礎。在知識講解環節,教師可以結合泛雅平臺的教材和課件,詳細講解軸類零件的加工和編程知識。在泛雅平臺上,常用的編程語言包括CNC語言、G代碼等。這些語言在軸類零件的編程中具有廣泛地應用。通過學習這些編程語言,學習者可以掌握軸類零件的加工流程和參數設置。此外,泛雅平臺還提供了豐富的軸類零件編程實例,包括車削、銑削等不同加工方式的實例。通過對這些實例的解析,學習者可以深入了解軸類零件的加工過程和關鍵技術,進而提高編程能力。在軸類零件的編程過程中,掌握一些實用的編程技巧可以提高加工效率和精度,例如合理選擇切削參數、優化走刀路徑等。泛雅平臺總結了這些技巧,供學習者參考和借鑒,并提供了豐富的軸類零件加工實例演示,包括不同類型、不同規格的軸類零件加工過程。通過觀看這些演示,學習者可以直觀地了解軸類零件的加工過程和技術要求,進而提高實際操作能力。
(三)虛擬仿真技術的應用
在泛雅平臺可實現刀庫換刀虛擬仿真技術。該技術通過模擬數控車床的實際操作過程,為學生提供了一個直觀、形象的加工環境。首先,泛雅平臺需要建立一個虛擬的數控車床模型,該模型包括機床本體、刀庫、控制系統等各個部分。通過精確的數學建模和物理模擬,教師可以真實地再現數控車床的加工過程。在虛擬仿真模型中,學生可以通過控制刀庫的換刀動作,模擬實際的加工過程[5]。當學生選擇不同的刀具時,虛擬仿真模型會自動計算出最佳的換刀路徑和時間,并實時更新機床的狀態。在換刀過程中,虛擬仿真系統還會模擬實際的切削聲音、震動等效果,讓學生有更加真實地操作體驗,在虛擬環境中體驗到真實的加工過程,加深對換刀原理的理解。在虛擬仿真過程中,學生可以通過實時監控機床的狀態和加工過程,及時發現并解決問題。例如,當發現刀具磨損嚴重時,學生可以及時調整切削參數或更換刀具,以保證加工質量和效率。其次,泛雅平臺的虛擬仿真系統還具有實時監控和評估功能。當學生進行操作時,系統會實時記錄學生的操作步驟和時間,并根據預設的評分標準評估學生的操作。這種評估方式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操作技能,還可以為教師提供教學反饋,幫助教師改進教學方法。
(四)考核與評估
泛雅平臺的數控車床加工考核內容主要包括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兩個方面。理論知識考核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實踐操作考核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
泛雅平臺采用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包括在線測試、實操考核、作品評價等。通過這些考核方式,教師可以全面評價學生的學習成果和實踐能力。泛雅平臺將根據教學目標和學生實際情況,制定一套科學的評估標準。評估標準包括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成果、實踐能力等多個方面,以確保評估結果的客觀性和準確性。泛雅平臺會及時將評估結果反饋給學生和教師,幫助學生了解自己的學習狀況和不足之處,為教師提供教學改進的依據。同時,平臺還會定期對評估結果進行分析和總結,為教學質量的持續改進提供支持。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基于泛雅平臺的中職數控車床加工技術課程教學實施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通過泛雅平臺的應用和輔助教學,有效提高了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學習效果,推動了中職教育的數字化轉型和升級。
作者單位:楊輝 江蘇省金壇中等專業學校
參考文獻
[1]劉海斌,程玉芳.基于超星泛雅和BOPPPS教學模式的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設計[J].物流技術,2023,42(9):141-144.
[2]宋黎明,孫曼,張行.基于超星泛雅平臺的混合式教學探索與實踐——以“電工技術基礎”課程為例[J].工業和信息化教育,2023(3):41-44.
[3]孔月.基于泛雅平臺的混合式教學模式探索研究——以數控技術專業課程為例[J].造紙裝備及材料,2022,51(10):218-220.
[4]孫遠敬,李建輝.基于泛雅網絡平臺《數控技術》學習過程評價體系的建立與應用[J].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2):151-156.
[5]陳業航,夏騰輝.基于Unity3D的數控車床拆裝虛擬仿真實驗課程探究[J].教育觀察,2023(4):7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