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和科技的進步,信息技術已經廣泛地應用于人們的生活、工作和學習中,為社會帶來了巨大變化。將信息技術與教育融合已成為教育領域的必然趨勢,尤其是將其與學科教學相結合,可以推動教育教學的改革與創新。將信息技術與初中英語教學融合不僅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習積極性,還能體現學生主體地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并有助于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素養。因此,研究如何將信息技術與初中英語教學融合,旨在發揮信息技術的作用,促進英語教學改革,并為創設高質量的英語課堂奠定基礎。
關鍵詞:互聯網;初中英語;有效融合路徑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信息技術開始廣泛應用于教育教學領域。這種應用可以有效改善傳統教學缺陷,輔助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發揮作用,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读x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明確強調將信息技術全方位融入英語學科中,充分發揮其優勢作用,以提升教學效率和質量。因此,教師需要將信息技術與英語學科融合,探索有效的路徑,為高質量的英語學習提供有力的參考,創建高效的課堂氛圍。
一、初中英語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有效融合的重要性
(一)為初中英語教學帶來了全新的教學資源
在互聯網時代,教師可以利用網絡輕松獲取豐富的教學資料、視頻、圖片等學習資源,將其應用于教育教學中,為學生提供更廣泛的學習資源。通過在英語課堂中應用信息技術,教師和學生可以借助網絡教學平臺進行在線學習和互動討論,促進師生和生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創新能力。
(二)為英語教學提供多樣化教學手段和方法
傳統的教學模式多以教師為中心,學生只能被動接受知識。然而,將信息技術應用于教學中,可以打破這種模式,形成豐富多樣的教學方式。例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軟件創造豐富多樣的課件,通過視頻、音頻、動畫等形式開展教學,真正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同時,教師還可以借助電子詞典、語音識別軟件等工具來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和方法,讓英語教學更富有趣味,真正激發學生學習熱情。
(三)有效提高初中英語教學的效果和效率
將信息技術應用于課堂中,能為教學提供良好支撐。對學生來說,他們可以隨時隨地地獲取學習資源,自主選擇學習方式,這使得學習與生活更好地結合在一起。對教師而言,信息技術能夠輔助他們在線批改作業、實時監測學生學習情況,及時發現學生問題,并采取個性化的指導措施。通過這種方式,能夠有效提高英語課堂的教學效果和學習效率,為高質量的課堂奠定基礎。
二、信息技術與初中英語教學融合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的教學觀念較為落后
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特別是將信息技術應用于教育教學中,已經讓人們認識到傳統的教育理念與方法無法適應當下學生的需求。信息技術在教育中的運用,不僅能構建全新的教學環境、改變傳統灌輸式教育,還能優化課堂效果。然而,在實際教學中,英語教師普遍根深蒂固于傳統教育觀念,未能充分認識到信息化技術在英語課堂中的價值,未能將信息技術與英語課堂有效結合,仍然固守傳統的死記硬背教學法。這種單調乏味的教學方式導致學生難以集中注意力,進而影響了他們的學習效率。
(二)教師信息化教學素養不高
信息技術在英語學科中的應用的確對教師的信息化技能與專業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教師需要具備良好的信息素養,才能為信息技術與英語教學的有效融合奠定良好基礎。在教學中,教師若具備良好的信息素養,能夠運用剪輯技術、處理圖片和音頻等技能,制作吸引人的課件,讓學生能全身心參與到課堂中。然而,實際情況是,許多初中英語教師的信息化素養并不高,缺乏信息處理技能,導致信息技術與初中英語教學的融合受到阻礙。這直接影響了英語教學信息化建設,難以打造出高質量的英語課堂。
(三)忽視學生課堂的主體地位
新課改的理念強調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并要求教師根據學生的學習需求進行引導,以實現預期的教學目標。然而,在實際情況中,由于傳統教育觀念的束縛,許多初中英語教師仍然采用傳統的授課模式,憑借自身主觀意識和教學經驗進行教學,而忽視了學生在課堂上的實際需求。這種做法導致學生只能被動接受知識,難以實現英語核心素養的教學要求。
三、信息技術與初中英語教學有效融合途徑
(一)構建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語言的學習與良好的語言環境密不可分。因此,教師在英語教學中應充分利用信息技術來準備課程,使學生能在優質的教學環境中快速投入到英語學習中,為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通過創設教學情境,教師可以使英語教材內容以直觀、生動、具體的形式呈現給學生,將學習內容與日常生活緊密聯系,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他們主動參與到課堂活動中。在這樣的背景下,學生更愿意積極表達自己的觀點,這有助于培養他們良好的語言交際能力,同時提高英語課堂的教學效率。
例如,在教授 “If you go to the party, you'll have a great time!” 中的 Section B1a-2c 部分時,教師需要營造一個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為此,可以引入歌曲 “If You Are Happy”,旨在減少學生的緊張感,讓他們迅速融入課堂。學生在聆聽音樂的過程中,能夠自然而然地理解“if”的用法。隨后,當學生聽完歌曲后,教師可以提出問題:“What will you do if you are happy?” 這樣的問題可以激發學生的深度思考,喚起他們的探究欲望。
通過這種教學模式,學生不僅能夠進一步感受到英語學科的魅力,還能更加熱愛英語學習,主動投入課堂。此外,這也鼓勵學生觀察生活中的細節,促進所學知識的遷移與內化,從而提高英語學習的效率。
(二)依托技術,創設輕松愉悅氛圍
教師在教授單詞時,應將信息技術的應用融入其中。利用這一技術,設計和制作高質量的教學課件,這些課件結合了圖片、文字和聲音等元素,呈現出動態化的教學內容。通過使用此類課件,可以有效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促使他們將精力集中在課堂上,同時調動學生的視覺和聽覺感官,以不斷強化單詞學習的效果。
例如,在教授 “Why do you like pandas?” 這個單元時,教師在介紹詞匯時應運用信息技術,以確保教學效果事半功倍。以 “elephant” 為例,當講解到此單詞時,教師可以在課件中展示一些生動的非洲草原大象圖片,并在課件中加入大象的吼叫聲,一旦點擊即可聽到大象的聲音,從而加深學生對單詞的印象。這種設計能讓學生全神貫注于課堂,從視覺和聽覺等多個層面為學生留下深刻印象,增強對詞匯的記憶效果。
此外,教師還可以利用希沃白板技術,特別是其“蒙層”功能,在教學時巧妙地將所涉及的動物或物品圖片部分遮擋,只留下邊角,引導學生進行猜測。通過這種“蒙層”猜單詞游戲,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增強師生間的互動,使師生關系更加和諧,同時讓課堂氛圍更加活躍。這種創新性的教學方式不僅有助于提升學生的詞匯量,還能培養他們的觀察力和思維能力,對提高整體英語教學質量具有積極意義。
(三)設計導圖,改進和優化學習方式
思維導圖以其生動、直觀和強發散性的特點,在教育教學中發揮著顯著優勢,能有效提升教學效果。特別是對于初中生來說,將思維導圖融入教學過程,不僅符合他們的認知規律,還能培養他們的創新思維與能力,拓寬思維空間。因此,初中英語教師應在教學中全面運用思維導圖,并將其與信息技術有效結合。
首先,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學會從閱讀材料中精準提煉核心語言結構,幫助學生初步理解課文的整體框架,鍛煉其概括與分析能力。緊接著,通過設計問題、挑選關鍵詞等活動,鼓勵并引導學生自主構建思維導圖。這一環節有助于學生梳理文章脈絡,在自主學習中收獲更多知識。
以“Pollution has causes too many problems”為例,教師可以結合教材中的圖示,將“noises”作為主題,引導學生深入挖掘其中的內容。在閱讀過程中,學生需結合課文大意,繪制思維導圖,將“噪音污染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及“噪音污染產生的原因”等信息體現在導圖中。借助思維導圖的引導,學生能深入實際閱讀文章,真正理解噪音帶來的污染、噪音形成的原因及其負面影響等。
此外,教師還需充分利用具有信息關聯的思維導圖,引導學生回顧學習過的文章內容,了解文章的結構和情節,清晰表述課文內容。這一過程不僅有助于鞏固所學知識,還能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通過這種教學模式,學生能夠全面理解課文教學內容,輕松掌握相關教學材料及其中蘊含的英語知識,從而增強對英語的興趣,進一步提升英語學習的信心,為學生綜合素養的全面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四)借助技術,促進師生互動與合作
在互聯網背景下,信息技術的發展為師生互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教師和學生之間能夠進行有效的互動,教師也可以在課堂上應用信息化手段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對于初中英語教師而言,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可以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構建高效的師生互動課堂。首先,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為學生搭建一個良好的師生交流平臺。通過這個平臺,教師可以使用現代化的教學方法與學生進行交流互動,例如通過視頻、語音等方式實現有效溝通。其次,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為學生創建適宜的學習環境。在授課過程中,教師可以將多媒體設備放置在講臺上,并通過這些設備展示教學內容。在使用信息化手段進行課堂教學時,教師需要注意保持課堂紀律和教學秩序,確保教學效果。此外,教師還可以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例如,讓學生觀看英語動畫片或英文電影,以增強他們的學習動力。同時,教師可以根據教學經驗設計既有趣又富有知識性的教學內容,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五)啟發思維,拓展英語學科知識
在互聯網背景下,初中英語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有效融合能夠激發學生思維,拓展英語學科知識,并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教師可利用互聯網資源引導學生通過多種方式了解更多英語文化知識,促進對英語學科知識的掌握。
教師可將英語電影或動畫片上傳到互聯網平臺,讓學生通過平臺觀看視頻資源,為他們拓展英語學科知識提供途徑。此外,引入電子課件和在線學習平臺能為學生提供更個性化的學習體驗。教師可根據學生的不同水平和需求設計針對性的電子課件,使知識點呈現更直觀、易懂。學生也可利用在線學習平臺進行自主學習和練習,通過多媒體互動和游戲化學習方式培養自主學習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這種個性化學習方式不僅提高學習效果,還能讓學生在探索知識過程中感受成就感和樂趣。
(六)資源共享,豐富英語學習資源
在英語學科教學中,教師應充分發揮互聯網的優勢,利用龐大的資源庫為學生提供優質學習資源。具體而言,在開展英語教學時,教師應將多媒體技術作為課堂教學主要手段,讓學生通過計算機和互聯網自主學習,這對于提升初中英語課堂效率具有重要意義。例如,在講述“Family”相關的內容時,教師可以利用互聯網平臺為學生提供相應的視頻材料。在播放視頻時,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出相關問題,如“What’s your family?”學生通過問題了解了父母與子女之間的關系,以及父母對子女的愛。然后,教師再引導學生進行思考,使他們在思考過程中更加深刻地體會到父母對子女的愛。通過這種方式,教師能夠為學生提供豐富的英語學習資源,使學生能夠自主學習英語知識和內容,促進學生綜合能力和素養的提升。
四、結束語
在互聯網背景下,初中英語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有效融合可以將現代化教學手段與傳統方法相結合,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提高教學效率與質量。通過融合信息技術與英語教學,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將英語知識呈現給學生,幫助他們在學習過程中掌握英語知識與技能,從而提高學生的英語能力,為其靈活運用英語奠定良好基礎。
鑒于此,在將信息技術與初中英語教學融合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在實踐中不斷探索,以更好地結合兩者。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課堂上掌握更多知識,從而打造出高質量的英語課堂。
作者單位:姜展良 山東省青島市即墨區啟新中學
參考文獻
[1]劉芃.合作學習在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J].好作文,2023(18):40-42.
[2]嚴敏.初中英語教學與信息技術2.0的整合應用與研究[J].試題與研究,2023(24):7-9.
[3]陳紅紅.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實踐研究[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23(16):103-105.
[4]胡德剛,楊曉梅.基于主題意義探究的信息技術與初中英語聽說教學深度融合實踐路徑[J].教學月刊·中學版(外語教學),2023(Z2):53-58.
[5]管春華,王怡歡.信息化2.0背景下提高初中英語課堂互動有效性策略[J].中學生英語,2023(30):57-58.
[6]張蕓姬.在線作業平臺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以“一起作業網”為例[J].亞太教育,2023(1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