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同步放化療與序貫放化療分別聯合拓展型舒適護理對非小細胞肺癌患者臨床療效、安全性及預后的影響。方法 回顧性分析2020年10月至2022年4月綿陽市中心醫院收治的91例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臨床資料,按照不同放化療方法將其分為序貫組(45例,序貫放化療聯合拓展型舒適護理)與同步組(46例,同步放化療聯合拓展型舒適護理)。兩組均接受4個周期化療及1個周期放療,并隨訪12個月。比較兩組患者治療結束后臨床療效,治療前和治療結束后細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鱗狀上皮細胞癌抗原(SCC-Ag)水平、卡式功能狀態(KPS)評分、肺功能指標,以及治療期間放化療并發癥發生情況和隨訪期間局部復發、遠處轉移情況。結果 治療結束后,同步組患者客觀緩解率(ORR)高于序貫組,等級資料優于序貫組;相比治療前,治療結束后兩組患者血清CYFRA21-1、SCC-Ag水平均下降,且同步組均低于序貫組;治療結束后,兩組患者KPS評分、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FEV1)、用力肺活量(FVC)、最大通氣量(MVV)水平均較治療前升高,且同步組均高于序貫組(均Plt;0.05);治療期間兩組患者各項并發癥發生率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gt;0.05),隨訪期間,同步組患者局部復發、遠處轉移率均低于序貫組(均Plt;0.05)。結論 同步放化療聯合拓展型舒適護理用于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可有效提升臨床療效,降低腫瘤標志物水平,改善肺功能,提升其健康狀況,改善患者遠期預后,且不增加不良反應的發生。
【關鍵詞】非小細胞肺癌 ; 同步放化療 ; 序貫放化療 ; 舒適護理 ; 細胞角蛋白19片段 ; 鱗狀上皮細胞癌抗原 ; 肺功能
【中圖分類號】R97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3718.2024.11.0106.03
DOI:10.3969/j.issn.2096-3718.2024.11.034
序貫放化療是非小細胞肺癌綜合治療的常見方案,結合了放療和化療各自的優勢,能夠殺死局部腫瘤細胞,控制腫瘤進展,但序貫放化療治療周期較長,最終效果不甚理想[1]。同步放化療于治療初期同步進行放療、化療,近年研究表明,同步化療也具備較好的控制腫瘤發展的效果,但需考慮患者能否耐受放化療毒副作用,完成治療療程[2]。拓展型舒適護理從多方面入手,綜合提升非小細胞肺癌患者放化療舒適度,建立患者對放化療治療方案積極的認知,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3]。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討同步放化療與序貫放化療分別聯合拓展型舒適護理對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治療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20年10月至2022年4月綿陽市中心醫院收治的91例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臨床資料,按照不同放化療方法將其分為序貫組(45例)與同步組(46例)。序貫組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24例;年齡34~67歲,平均(55.96±4.04)歲;腺癌32例,鱗癌13例;病程2~9個月,平均(5.61±1.27)個月。同步組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26例;年齡37~66歲,平均(56.43±4.18)歲;腺癌34例,鱗癌12例;病程2~8個月,平均(5.83±1.06)個月。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組間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⑴符合《中華醫學會肺癌臨床診療指南(2018版)》 [4]中非小細胞肺癌的診斷標準;⑵臨床分期為Ⅲ a~Ⅳ期;⑶滿足放化療指征。排除標準:⑴合并肝、腎功能障礙;⑵急性感染期;⑶合并其他惡性腫瘤。本研究經綿陽市中心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后執行。
1.2 治療與護理方法
1.2.1 治療方法 化療方案:于化療周期第1、5 d靜脈滴注80 mg/m2依托泊苷注射液(江蘇恒瑞醫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2025583,規格:5 mL∶0.1 g),于化療周期第3~5 d靜脈滴注75 mg/m2順鉑注射液(云南植物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53021740,規格:2 mL∶10 mg),21 d為1個化療周期。放療方案:避開脊髓開展三維適形放療,將原發病灶、同側肺門、縱膈淋巴結引流區域作為靶區,放射劑量為56~60 Gy,2.0 Gy/次,5次/周,以5~6周為1個放療周期。序貫組給予序貫放化療,結束4個化療周期后2周再進行1個周期的放療。同步組給予同步放化療,放療與化療同時進行。兩組患者均接受4個周期化療及1個周期放療。
1.2.2 護理方法 兩組均于治療期間接受拓展型舒適護理。主要包括:⑴形象舒適照護。幫助患者做好心理預設,可引導患者使用假發維護自身形象。⑵并發癥舒適照護。講述放化療治療的效果及必要性與臨床收益,引導患者從容接受,并對已經發生的肺部放射性損傷、骨髓抑制等并發癥的患者給予相應照護。⑶心理舒適照護。受肺癌疾病影響,大部分患者存在恐懼、抑郁、迷茫等負面情緒,因此護理人員應充分尊重接納患者所表達的信息及訴求,使其產生良好的心理安全感。兩組均隨訪12個月。
1.3 觀察指標 ⑴臨床療效。治療結束后評估臨床療效,分為完全緩解(CR):腫瘤病灶完全消失,并維持4周;部分緩解(PR):病灶最長徑的總和縮小≥30%,并維持4周;穩定(SD):病灶最長徑的總和縮小lt;30%或擴大lt;20%;疾病進展(PD):病灶最長徑增加≥20%或出現新病灶,客觀緩解率(ORR)=[(CR+PR)例數]/總例數×100% [5]。⑵細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鱗狀上皮細胞癌抗原(SCC-Ag)、卡式功能狀態(KPS)評分[6]。于治療前、治療結束后采集患者空腹靜脈血3 mL,離心(3 500 r/min,15 min)提取上層血清,以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血清CYFRA21-1、SCC-Ag水平。同時以KPS評分評估患者健康狀況,滿分100分,得分越高代表患者健康狀況越好。⑶肺功能指標。于治療前、治療結束后采用肺功能檢測儀(山東博科保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型號:BK-LFT-I)測定患者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FEV1)、用力肺活量(FVC)、最大通氣量(MVV)。⑷安全性及預后。記錄兩組患者治療期間放射性食管炎、胃腸道反應、骨髓抑制、放射性肺炎)發生率及隨訪期間局部復發(腫瘤在原發癌相同的部位或其附近再次生長)、遠處轉移率[經X線(珠海和佳醫療設備股份有限公司,型號:HGYX-III-DR)檢查結果顯示病灶轉移至骨骼、肺、腦等器官]。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6.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數資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比較采用秩和檢驗;計量資料使用S-W法檢驗證實服從正態分布,以( x ±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治療前后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Plt;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治療結束后,序貫組CR、PR、SD、PD分別為2、14、20、9例,同步組分別為6、24、13、3例,同步組患者ORR(65.22%)高于序貫組患者ORR(35.56%),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Z=2.997, χ2=8.006,均Plt;0.05)。
2.2 兩組患者CYFRA21-1、SCC-Ag水平及KPS評分比較 相比治療前,治療結束后兩組患者血清CYFRA21-1、SCC-Ag水平均下降,且同步組均低于序貫組;治療結束后,兩組患者KPS評分均較治療前升高,且同步組高于序貫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lt;0.05),見表1。
2.3 兩組患者肺功能指標水平比較 相比治療前,治療結束后兩組FEV1、FVC、MVV均升高,且同步組均高于序貫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lt;0.05),見表2。
2.4 兩組患者安全性及預后比較 治療期間兩組患者各項并發癥發生率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gt;0.05);隨訪期間,同步組患者局部復發、遠處轉移率均低于序貫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lt;0.05),見表3。
3 討論
針對中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序貫治療相較于單純放療和化療可提高臨床治療效果,但化療治療于放療前全部完成,在后續放療過程中,由于部分腫瘤細胞已被殺滅,腫瘤病灶體積縮小,腫瘤組織血氧供給充足,易導致殘留腫瘤組織增殖加快,且序貫治療需較長治療時間[7]。
同步放化療方案通過化療藥物注射可對患者腫瘤細胞進行殺滅,同時還可提升腫瘤細胞對放療的敏感性,增強放療治療效果;同時放療進一步增強了腫瘤細胞對化療藥物的敏感性,加強了藥效,兩者協同增效,提升臨床治療效果,同時避免了腫瘤細胞的增殖和轉移[8]。經放化療同步治療后,腫瘤組織對肺及肺靜脈的壓迫減輕或解除,腫瘤組織對患者機體及肺部的損傷得到一定修復,肺功能指標因此出現好轉[9]。拓展型舒適護理可幫助患者對非小細胞肺癌及放化療的相關內容形成正確認知,提升其治療過程中的生理、心理舒適度,保證患者生活質量,進而輔助提升治療效果[10]。本研究中,治療結束后,同步組患者ORR、FEV1、FVC、MVV水平均高于序貫組,同步組局部復發及遠處轉移率低于序貫組,這提示同步放化療聯合拓展型舒適護理治療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可提升其臨床療效,改善肺功能,有效改善患者遠期預后。同步聯合使放化療作用相互增敏,增強了對腫瘤細胞的殺滅能力,但對正常細胞的毒性亦同時增強,但持續時間短于序貫放化療,而序貫聯合對正常細胞影響較小,但持續時間較長。本研究中,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無明顯差異,這提示同步放化療不會增加不良反應的發生。
CYFRA21-1、SCC-Ag是診斷非小細胞肺癌及預后評估的重要指標,其水平上升往往意味著腫瘤的發生、發展。化療過程中同步進行放療能夠提升患者對化療藥物的敏感性,促使其藥效提升,輔助殺滅微小、隱匿性較強的病灶,拮抗腫瘤細胞克隆,抑制腫瘤細胞的復制與增殖,進而降低其血清腫瘤標志物含量,促使其健康狀況提升[11]。本研究中,治療結束后同步組血清CYFRA21-1、SCC-Ag水平低于序貫組,KPS評分高于序貫組,這提示同步放化療聯合拓展型舒適護理治療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可有效降低其腫瘤標志物水平,提升其健康狀況。
綜上,同步放化療聯合拓展型舒適護理用于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可有效提升臨床療效,降低腫瘤標志物水平,改善肺功能,提升其健康狀況,改善患者遠期預后,且不增加不良反應的發生,臨床可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梁亞海, 劉美蓮, 王永存, 等. 序貫放化療與同步放化療對Ⅲ A-N2期非小細胞肺癌的療效比較[J]. 癌癥進展, 2021, 19(7): 687-689, 714.
王瑜, 張琳琳, 胡憲強, 等. 同步放化療與序貫放化療對非小細胞肺癌患者近期療效、預后及毒副反應的影響[J]. 解放軍醫藥雜志, 2022, 34(8): 16-19.
李云霞, 崔紅軍. 拓展型舒適護理在晚期非小細胞肺癌老年患者化療中的效果觀察[J]. 河北醫藥, 2021, 43(11): 1758-1760.
中華醫學會, 中華醫學會腫瘤學分會, 中華醫學會雜志社. 中華醫學會肺癌臨床診療指南(2018版)[J]. 中華腫瘤雜志, 2018, 40(12): 935-964.
楊學寧, 吳一龍. 實體瘤治療療效評價標準: RECIST[J]. 循證醫學, 2004, 4(2):85-90, 111.
李群, 徐鵬, 熊明. 中西醫結合治療對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療效、毒副作用及KPS評分的影響[J]. 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 2019, 28(9): 991-993.
孟鐸, 張坤. 同步放化療與序貫放化療對NSCLC患者臨床療效、肺功能與血液學毒性的影響[J]. 川北醫學院學報, 2023, 38(4): 526-529.
張爽, 胡月華, 婁桂珍. 同步放化療治療Ⅲ期不可切除老年非小細胞肺癌的臨床效果及預后因素分析[J]. 實用癌癥雜志, 2022, 37(5): 769-771, 776.
任麗麗, 宋藝玲, 陳赟, 等. 序貫放化療與同步放化療對肺癌患者放射性肺炎發生的影響及其與肺功能關系分析[J]. 河北醫學, 2021, 27(10): 1657-1661.
李紅杰, 徐曉霞, 張丹, 等. 拓展型舒適護理聯合激勵式心理干預在肺癌化療患者中的應用[J]. 齊魯護理雜志, 2023, 29(9): 63-67.
朱早紅. 同步放化療治療中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療效與安全性分析[J]. 實用中西醫結合臨床, 2022, 22(23): 16-19.
作者簡介:葉某某,大學本科,主管護師,研究方向:放射護理。
通信作者:任素蓉,大學本科,主任醫師,研究方向:腫瘤臨床。E-mail:224969496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