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分析新時代對高職院校體育教育專業教師能力要求,提出教師政治素質與職業道德水平提升是教師核心能力發展的根本,運動技術理論及相關知識的發展、深化是最基本能力,體育教育與運動訓練實踐能力是關鍵能力。通過分析當前體育教育專業教師面臨的現實問題,提出提高核心能力提升路徑,即堅定立德樹人、以體育人的職業理想信念,把個人發展融入到學校發展,加強科研和培訓,加強社會實踐。
關鍵詞:體育教育專業;教師;核心能力;提升
Research"on"Ways"to"Improve"the"Core"Competencies"of"Teachers"Majoring"in"Physical Education"in"higher"Vocational"Colleges"in"the"new"Era
LU Shitian,Li Xiurong
(Guangxi"Sports"Professional"College," Nanning"Guangxi,"China"530012)
Summary:"This"article"analyzes"the"competency"requirements"for"teachers"majoring"in"physical"education"in"higher"vocational"colleges"in"the"new"era,"and"proposes"that"the"improvementnbsp;of"teachers’"political"quality"and"professional"ethics"is"the"foundation"for"the"development"of"teachers’"core"abilities."The"development"and"deepening"of"sports"technology"theory"and"related"knowledge"is"the"most"basic"ability."Physicalnbsp;education"and"sports"training"practical"abilities"are"key"abilities."By"analyzing"the"current"practical"problems"faced"by"teachers"in"the"physical"education"profession,"we"propose"a"path"to"improve"core"competencies,"that"is,"strengthen"the"professional"ideals"and"beliefs"of"cultivating"a"person’s"morality"and"building"through"sports,"integrating"personal"development"into"school"development,"strengthening"scientific"research"and"training,"and"strengthening"social"practise.
Keywords:" major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core competencies; practise
中圖分類號:G807.4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24.29.000
基金項目:2021年廣西體育高等專科學校校級科研課題(tzkyyb202102)。
備注:無
作者簡介:陸世添(1973—),男,大學本科,副高級-副教授; 研究方向為體育教育與運動訓練。
普通作者:李秀榮(1976—),女,碩士研究生,中級-講師; 研究方向為運動人體科學。
基金項目:2021年廣西體育高等專科學校校級科研課題“新時代高職高專體育教育專業教師職業核心能力提升途徑研究”(tzkyyb202102)
作者簡介:陸世添(1973-)男,大學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與運動訓練
李秀榮(1976-)女,碩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運動人體科學
引言
“教師承擔著傳播知識、傳播思想、傳播真理的歷史使命,肩負著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時代重任”[1],在推動青少年文化學習和體育鍛煉協調發展,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鍛煉意志、健全人格,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提高國民體質,助力體育強國建設等方面,體育教師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全面發展德智體美勞,熱愛體育,在鍛煉中培養意志,擴大體育人才選拔面,助力體育強國”[2],意味著高職院校體育教育專業培養的各階層的體育工作者必須是高質量的復合型體育教師和教練員,才能適應國家提倡的全民健身戰略和體育強國的建設。作為教育改革的主力軍,高職院校體育教育專業教師只有不斷注重自身素養、能力提升,才能適應教育改革的要求。
1教師核心能力內涵
針對于教師能力的概念,學界解釋是眾多的,“教師能力是教師擁有并帶到教育教學情境或活動中去,直接影響教育教學活動的效果和質量,決定教育教學活動的實施和完成的多種素質綜合而構成的能力”[3],“教師能力是指教師在教育活動中形成并表現出來的、帶有明顯職業特點的特殊能力,它體現教師在履行教師職責的適應程度和承受水平,是教師從事教育活動所需的一種無形的能動力量”[4],任何能力系統應該有最關鍵最根本的能力,并且這種能力能統帥作用并決定自競爭中處于優勢的能力,也就是核心能力。
核心能力的概念源于經濟學界對企業戰略理論的研究而提出并發展起來的,其重要理論是針對于企業的過度多元化和過度規模化,強調核心能力為導向重構企業發展戰略。“企業獨特技術和發明獨特營銷手段的能力”,“企業的核心能力是企業持續競爭的優勢之源”,而后教育學界借用這個概念對教師核心能力作出了界定[4]。王光明、吳立寶提出,“教師核心素養和能力是指教師接受和參與教師教育、從事教育教學活動以及投身于教研活動中形成和發展的、能適應社會發展需求、符合教師職業要求,并能促進自身專業發展的具有統帥作用的專業品格和能力”[5]]。可見,核心能力具備以下特征:一是教師能力中最根本、最關鍵的能力,二是適應社會發展,三是起主導作用并在競爭環境中占據優勢的專業能力[4]。經過前人對核心能力概念論述的分析,結合當前高職院校體育教育專業發展新要求,筆者認為體育教育專業教師核心能力是指體育教師圍繞著培養德技兼備的復合型體育人才而進行的體育教育、運動訓練等教學活動中形成和發展的、能適應社會發展需求、符合體育教師職業要求,并能促進自身專業發展的一種持久能力。其核心內涵是,引導學生建立體育職業理想信念、自主學練、自我發展。
2新時代高職院校體育教育專業教師核心能力架構
為適應新時代對教師隊伍的新要求,助力體教融合深化改革戰略,助力高職院校體教專業群、課程建設的提質升級,筆者認為體育教育專業教師需要提升的核心能力至少包含以下三方面:一是政治素質和職業道德發展的能力,二是運動項目教學與訓練理論知識及課程思政理論知識進一步深化和發展的能力,三是體育項目基礎技術的教學與訓練的實踐能力。三者并不是獨立的,而是緊密聯系在一起形成核心能力。
2.1思想政治素質和職業道德水平是體育教師首要發展的根本能力
德技雙修是廣大體育工作者的基本要求。在體育工作中,放大體育綜合效應、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承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傳播中華體育精神,或培養新一代青少年兒童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養成熱愛體育、在體育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的社會主義接班人,是廣大體育工作者的時代任務。對于高職院校體教專業教師來說,想把學生培養怎樣的人,自己就應該成為怎樣的人。體育教師要深入學習黨的重要思想和政策,保持堅定的政治立場,牢記教師職業道德,嚴格規范自己的言行,始終把傳承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弘揚中華體育精神、培養德技并兼的高質量復合型體育人才作為己任,嚴愛相濟,以身垂范,以高尚人格、模范行為帶動學生,成為學生尊重的楷模。因而體育教育專業教師如何提高政治素質、職業道德水平是首要任務。
2.2運動項目教學與訓練、思政理論知識進一步深化是必要能力
體育總局、教育部關于印發深化體教融合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意見的通知提出,“加快體育高等院校建設、豐富完善體育教育體系建設。加強體育基礎理論研究,發揮其在項目開展、科研訓練、人才培養等方面的智庫作用”[2],這意味著原有的體育教育專業體系、教學體系不僅要深化體育基礎理論知識,而且要向科研訓練方向拓展。例如,教學與訓練的內容的調整、重構,訓練方法與世界先進水平的接軌,都需要體育教師專業知識深度和廣度的進一步拓展;同時,隨著職業教育改革的進一步推進,思政教育的進一步鋪開,課程思政的建設需要對相關的心理學、哲學、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華體育精神等基本知識及內涵的深刻把握,只有這樣,才能為講活、講透體育故事、體育文化奠定知識基礎。這就要求體育教育專業教師知識體系必須要跟隨時代的要求與時俱進,不斷地優化和重組。
2.3體育教學與運動訓練實踐能力水平提升是關鍵能力
“教育實踐是教師以一定的教育理念為基礎展開的、以學生培養為核心的各種行為和活動方式”[4],教師只有在體育教學與運動訓練實踐中促使學生自我習練、自我發展,其核心能力才體現真正的價值。體教專業教師的實踐主要是圍繞著專業建設、課程建設、課程實施等方面展開的一些列各類教師教學與訓練、比賽、培訓等活動,而最直接作用于學生的則是體育教學與運動項目訓練,其包含一系列的教育、教學、管理和評價等活動體系,培養的學生是否達到高質量復合型體育人才的要求,除了考察體育教育專業教育、教學與訓練體系是否合理外,關鍵在于教師在實踐中是否能夠引導學生練習主動性、訓練自覺和自我發展意識。這要求體育教育專業教師必須正確定位自身的發展目標,具備把學生培養成高質量人才的教學與訓練的實踐能力。
3新時代體職院校體育教育專業教師面臨的現實問題。
學生最終的成才與否與教師在日常的教學與訓練監控、管理、引導等活動息息相關。本文分析學生在運動項目理論學習、技術學練、項目教學與訓練實踐的表現,進而分析高職院校體育教育專業教師核心能力的狀況。
3.1課堂內外引導學生自主學練、自我發展上未能形成有效的模式
根據對某高職院校體育教育專業學生課堂教學與訓練情況的調查,結果顯示:其一,在以運動項目理論為主的課堂上,體育教育專業學生缺席、睡覺的現象還時常發生,學生總體掌握理論知識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體現在運動術語表達能力,項目教案撰寫能力等有待提高,盡管近年來提倡把理論的系統性學習轉為模塊化任務式學習,并嘗試融入在技術授課當中,而不作為單獨的知識體系進行授課,但由于體育教師跨學科知識相對匱乏,對于該科目的運動文化、歷史故事未能講活、講透,致使理論講授缺乏足夠的吸引力,這要求教師不單在教學技巧、教學策略上需要進一步斟酌,跨學科知識更需要進一步拓展和深化。其二,運動技術課堂上,相對于理論課堂,學生在學習積極性、活躍性上明顯增強,說明學生有輕理論而重技術的傾向。但有一種現象是,學生技術練習量明顯欠缺。須知,運動技術基礎動作需要課外大量的重復練習才有可能達到高質量的動作規范度,顯然,多數學生在這方面的自主練習積極性是缺乏的,這說明其技術動作習練上的精益求精精神有待提高,對掌握基礎技術高質量的規范度的意義還認識不深刻。
提高學生學練積極性、主動性,除了需要教師依照準入技術技能標準來落實嚴格考評制度等措施外,更重要的是教師要從動機上激發學生練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培養其高質量自我發展意識,激發職業理想精神。
3.2基層體育教學和運動訓練執教能力、經驗、創新的缺失
體育教育專業的教學實踐主要包含體育教育和運動訓練的實踐,近年來,隨著職業教育改革的推進,通過改進、優化實習方式來加強學生教學實踐已經成為提高人才質量的一個有效舉措,如近年提出多主體協同育人等理念。但對于體育教育來說,多主體協同育人尚未能形成長效的機制。因而長時間以來,學生的教育實踐依然以傳統實習為主要方式,即體育教育專業畢業生一般是采取最后一學年進行為期兩到三個月的集中實習期,其余時間即畢業生回爐或者把主要精力去找工作,這種模式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集中管理和指導。筆者通過對近年實習單位對實習生實習情況的反饋信息整理得出,其中的不足體現在,一是基礎體育技術、技能掌握不牢固,例如口令運用、隊列組織等基本技能有所欠缺;二是課堂紀律管理能力不強;三是難以獨立承擔青少年運動訓練的執教任務。實習生實踐能力的高低,將直接影響畢業后的就業競爭力,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隨著畢業生數量增多,實習單位分布廣,導致實習監督與指導存在一定的難度;另一方面,體育教育專業教學體系依然有所欠缺。但根本原因應跟體育教育專業教師基層教學和青少年運動訓練的執教、創新能力與經驗的缺失有很大的關系,導致在日常對學生教學與訓練的指導未能最貼近基層的實際。
4體育教育專業教師核心能力提升途徑
4.1堅定立德樹人、以體育人的職業理想信念
體育是一門以實踐為主的學科,德育價值隱于教學實踐當中,學生通過體育習練和比賽培養規則認同、頑強拼搏、團結互助、審美旨趣等體育品德,經過日復一日的實踐內化成自身價值準則,轉移到生活中,形成個人的品質特征[6-8]。體育教育專業教師需要強化自身責任,堅定職業理想信念,準確把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涵,充分認知中國體育的輝煌成就;另外,要深入學習和借鑒古代先哲、當代教育家和體育家的教育思想、體育思想,了解他們為教育事業、體育事業奉獻一生的事跡,來扎實內心的教育情懷。課堂上講深、講透、講活體育歷史、體育故事,傳播體育文化,弘揚體育精神。以實踐檢驗自身理想信念的純潔性,對學生有耐心,默默等待,喚醒和看護,靜待花開。時刻自評、自省日常課堂當中是否做到區別對待,是否做到關心每一個學生,是否認真而耐心引導學生。個人只有不斷的實踐和檢驗,才能真正提升思想政治和職業道德水平。
4.2教師要把個人能力提升融入到學校發展
教師能力提升應該以學校總體發展的大局出發、相契合并同向同行,做到方向正、目標正確,潛心問道要與關注學校、社會發展相統一;學術自由與規范相統一,同時要扎根學校實際需要,扎根社會現實需要。首先,個人要建立總體目標和總體計劃,個人發展可分為起點和成長期、成熟期、精英期,每個階段確立目標,計劃,詳細實施計劃、對實施過程進行階段性診斷、改進。第二,強化教學團隊命運共同體意識,通過團隊協作提高核心能力,如通過教材建設、教法研討、教學內容重構等教學改革的教研活動,融入團隊,提高能力,一個人的力量畢竟有限,如果課程甚至專業團隊內只有少數人在努力,無利益于專業和課程的發展,顯然,團隊群策群力比一個人的力量的效果大得多,團隊內各成員的核心能力提高了,意味著團隊整體核心能力加強,那么,在共同攻克教育改革上的難題上就會戰無不勝,這有利于課程建設、專業建設的發展、學校的發展。共同利益、共同擔當、共同使命的團隊意識是當代教師不可或缺的。只有這樣,個人發展才得到得到保障。
4.3通過科研和培訓提高職業核心能力
科研和培訓是教師不斷充實自己完善自己的重要措施。隨著新時代對教育改革新要求不斷的提出,教師自身知識和技能也要與時俱進。首先,在深入研究的過程中,會發現教育的基礎理論、對前人先哲們留下的寶貴教育遺產理解不足,發現與教育相關的教育科學、心理學、管理學、哲學、文化、歷史等知識的欠缺。同時,能夠學習優秀學者們對研究的邏輯縝密性,實事求是的態度。因而,作為個人,應積極申報校級、區級的各項科研課題和教改課題,通過校內外專家的評審,了解自己的不足之處,進而改進,并且可以借助學校的條件和保障順利完成研究。第二,針對于體育教育教師的培訓主要有體育科研能力培訓、體育課程思政建設、課堂教學能力比賽、現代教練員培訓等,通過培訓,了解現代職業教育發展的最新前沿,了解體育專家們的最新研究方法和途徑,了解現代信息技術技術在體育中的應用。通過以上途徑,最終提高體育教育與訓練的能力。
4.4積極參加社會體育實踐
校外實踐主要包含青少年運動訓練執教實踐、中小學體育教學、體育活動實踐、賽事組織運行和執裁實踐等。新時代要求培養的畢業生是復合型德技兼備的體育教師和教練員,那么,體育教師也必然要求是德技兼備的復合型體育教師。社會體育俱樂部、基層體校,各階層中小學的目標任務不同,因而管理運行方式有所不同。首先,一般社會體育俱樂部是以經濟效益為主要目標,那么其訓練必然要滿足不同家長的需求而進行,除了訓練本身,與家長的溝通至關重要;第二,體校則以實現運動成績最大化為終極目標,同時兼顧文化知識的教學。而在基層中小學則跟前兩者不同,其體育活動的開展顯然與高校體育教育專業有很大的差別,那么,體育教育專業教師的實踐目標應根據自身的現實需要而側重點不同,體驗、觀摩、或調研。第三,參與社會體育賽事的組織和制裁工作。在全民健身和體育強國建設戰略下,體育需要突破自身“封閉式”的發展格局,加強與其他領域的合作,各層次各類別的體育賽事以豐富多樣的形式舉行以滿足人民的需要,最大限度放大體育的綜合效應,這意味著需要大量的體育專業人才。作為體育教育專業教師,通過不斷的學習和實踐,結合自身的科研工作和培訓,形成扎實的訓練理論和實踐經驗,方能正確引導學生日常的學習和訓練,培養更多符合社會體育需求的高質量人才。
5結語
體育教育專業教師是高職院校、體育職業院校體育教育與運動訓練專業高水平發展的中堅力量,其職業核心能力高低很大程度上決定著體育專業畢業生質量高低。體育教育專業教師要堅定立德樹人、以體育人的職業理想信念,把個人發展融入到學校發展,加強科研和培訓,加強社會實踐。教師只有自身職業能力得到提升,才有可能培養出德技兼備的復合型體育教師及教練員。教師能力的提升是一個復雜系統工程,不僅需要個人堅持不懈的努力,也離不開學校和社會的重視和支持。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EB/OL].( 2018-1-20).(2024-7-26). https://www.gov.cn/zhengce/2018-01/31/content_5262659.htm
[2]體育總局.教育部關于印發深化體教融合 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意見的通知[EB/OL].(2020-8-31).(2024-7-26).http://www.moe.gov.cn/jyb_xxgk/moe_1777/moe_1779/202009/t20200922_489794.html
[3]鄭其添,李冠乾. 教師的能力結構[M].廣州: 廣東教育出版社, 1996.20.
[4]朱超華.教師核心能力發展與教師管理模式變革的研究[D].廣州:華南師范大學, 2006.
[5]孫杰遠.助力中國式教師教育現代化建設的扛鼎之作——評《教師核心素養和能力建設研究》[J].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24,46(01):133.
[6]陳怡瑩,郭振,張琬婷,劉波. 從“Sportsmanship”的源起與發展看體育家精神的本質內涵[R]. 第十一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 中國體育科學學會. 2019:6530-6532.
[7]周妍,李啟迪.近現代著名教育家蔣夢麟體育觀核心要義、歷史影響與當代啟示[J].體育學刊.2022,29(5):23-28.
[8]陳林梅.民國時期留美教育家群體體育觀研究[D].桂林:廣西師范大學,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