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雙碳”政策推動企業綠色轉型,很多企業都在實施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Environmental,Social,Governance;ESG)戰略。文章以L公司為例,綜合運用文獻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實地調研法、統計分析法研究ESG戰略實施對企業的影響,主要從L公司ESG實施現狀、ESG實施對公司的作用、ESG戰略實施存在的問題、提升ESG戰略水平的對策等方面進行研究。結果發現,L公司ESG戰略實施存在ESG與財務信息關聯度不高、ESG報告的客觀性有待提升、ESG報告的標準不統一等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提出積極樹立ESG理念、增強ESG信息的獲取和分析能力、提升ESG信息披露質量等對策。
[關鍵詞]“雙碳”;ESG戰略;可持續發展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24.14.024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0194(2024)14-00-04
0" " "引 言
近年來,全球溫室氣體排放和氣候變化等環境問題日益凸顯,促使各國政府積極出臺“雙碳”政策以推動低碳經濟發展。這一政策對企業經營活動和發展戰略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企業在環保、社會責任、治理等方面承擔更多責任并追求可持續發展。ESG戰略作為一種企業管理和發展理念,逐漸成為企業應對“雙碳”政策、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路徑之一。本文以L公司為例,探討“雙碳”政策背景下企業如何實施ESG戰略以適應新的環境和社會要求,以及實施ESG戰略對企業經營活動的影響。通過分析L公司的具體舉措和成效,揭示企業在面對挑戰的同時,如何通過ESG戰略為自身創造價值,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
1" " "文獻回顧
賽妮·娜哈(Saini Neha)等人研究了可持續價值鏈下的ESG披露和企業財務績效之間的關系,發現ESG作為可持續制造戰略指標,對企業的經濟績效產生了積極影響[1]。李秀萍等人研究發現ESG實踐與財務績效之間存在正向關系,ESG實踐能夠提升企業價值[2]。李瑾研究發現,ESG評級高的企業相較于評級低的企業具有更高的股票平均回收率,這是由于良好的ESG表現能夠獲得額外收益[3]。任紫嫻等人運用面板模型展開研究,發現企業的ESG表現與企業的經濟增加值(Economic Value Added,EVA)存在較為顯著的正相關關系[4]。倪筱楠等人研究發現,良好的ESG表現可以增加企業現金流和分析師關注,降低企業債務違約風險,從而提高企業的財務績效[5]。潘姿含和陳雅敬研究發現,ESG戰略可以提升企業可持續發展水平,助推其經濟高質量發展[6]。
2" " "L公司ESG戰略實施現狀分析
L公司成立于2000年,經過多年的發展壯大,如今已成為中國廚房電器行業的領軍企業,在發展歷史、市場份額、生產規模等方面均處于行業前列。作為公認的領先品牌,L公司始終以現代科技為支撐,致力于塑造中國廚房的未來。L公司專注于生產吸油煙機、燃氣灶、蒸烤一體機、消毒柜、集成灶等家用廚房電器產品,為消費者提供多樣化選擇,以滿足不同需求。L公司不僅注重產品質量和創新,還重視服務和用戶體驗,致力于為客戶提供更優質的購物體驗和售后服務。自2015年起,L公司開始發布社會責任報告,其環境行為信用評級一直保持誠信企業水平,評級一直為綠牌。自2021年起,公司開始進行ESG報告披露,其中2021年評級為A級,2022年評級為A+級。在2023年,L公司榮獲“同花順A股家用電器行業ESG領先企業前十名”和“中國上市公司ESG百強企業”稱號。選擇L公司作為案例具有相當的代表性和指導性。L公司ESG實踐具體如下。
2.1" "環境方面
L公司設立了應急管理委員會,負責指導、檢查和督促環境保護工作。L公司還建立了完善的環境管理制度,涉及環境、健康與安全(Environment,
Health,Safety;EHS)考核、廢棄物管理、職業健康安全管理績效監測和環境因素評價等。L公司2022年的環保投入達1 050萬元,比前兩年分別提高了733.47%和923.89%,顯示出L公司對環保工作的高度重視。另外,L公司建立了氣候變化管理體系,定期披露溫室氣體排放量和排放密度,評估公司應對氣候變化的績效水平,制定了量化氣候目標和改進方案。L公司在廢水、廢氣、廢棄物等污染管理方面采用科學的處理方法,建立廢水處理系統,實現部分回用;優化廢氣處理設施,確保各項排放物指標符合地方和行業標準;同時嚴格分類處理廢棄物。L公司在各個環節推進節水工作,建立用水管理制度,改進生產工藝,減少報廢,推行無紙化綠色辦公,并張貼節水宣傳貼紙,以增強員工節水意識。
2.2" "社會責任方面
L公司在社會層面的實踐,包括維護員工權益、產品責任、社會公益等方面。2018—2022年L公司員工數量和員工本科及以上學歷人數占比如圖1和圖2所示。2018—2022年L公司員工人均薪酬情況如表1所示。
從圖1中可以看出,自2018年以來,L公司的員工數量逐年增加,截至2022年已達到5 095人。
從圖2中可以看出,擁有本科及以上學歷的員工比例也在逐年提升,從2018年的21.23%增長至2022年的33.51%。這表明L公司作為廚電行業的領軍企業,承擔著一定的社會就業責任,同時高學歷員工比例的增加也反映了公司對人才吸納的重視。
表1數據顯示,L公司2018—2022年的員工人均薪酬整體上呈現持續增長的趨勢,從2018年的17.35萬元/人增長至2022年的19.70萬元/人,增長了13.54%。2020年略有下降,主要原因是受到社會環境變化影響,公司整體經濟情況不佳。此外,L公司十分關注員工培訓和發展。2020—2022年L公司的ESG報告顯示,公司為全體職工提供了相關培訓,并逐年增加培訓時長。L公司特別重視員工的安全培訓,安全培訓人次從2020年的2 277人次增加至2022年的4 809人次。這表明L公司關注員工福利及其安全健康發展,體現了公司在人力資源管理方面的重視和承諾。
另外,L公司在公益投入方面也持續增加。2020年公益投入金額為403.58萬元,2021年增至422.26萬元,到2022年更進一步,增加至624.29萬元。與2021年相比,2022年的公益投入增長了47.84%,顯示出公司在履行社會責任和踐行公益方面的積極行動。從圖3中可以看出,L公司的研發費用在2018—2022年呈逐年增長趨勢,這表明公司越發重視滿足消費者對產品質量、功能和技術等方面的高要求。這種持續增加的研發投入顯示了公司在創新和產品發展上的努力,以滿足市場需求并提升公司競爭力。
2.3" "公司治理方面
L公司嚴格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以及《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等相關法律法規和規范性文件的要求,建立了包含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以及經營層的“三會一層”現代企業組織制度和運行機制。表2統計了2018—2022年L公司獨立董事人數。
如表2所示,L公司2018—2022年的獨立董事人數始終保持在3~5人,這表明公司在決策方面更加公平和合理。此外,L公司注重信息披露工作,在2022年共發布了4份定期披露報告和49份臨時披露報告。
3" " "ESG戰略實施對公司的作用分析
3.1" "降低成本,提升公司聲譽
隨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特別是在2020年9月提出“雙碳”目標后,社會對環保的認識不斷提高,消費者對產品環保要求也日益嚴格。公司加大環保領域的投入,從環境管理、污染防治、資源節約等方面實施環保舉措,有助于提升公司形象,贏得更多投資者的青睞,增加股東和銀行機構的投資。此舉不僅可以降低融資成本,還能減少因環保問題不達標而產生的處罰成本。此外,公司的環保實踐與國家的“雙碳”政策和高質量發展理念相契合,有助于獲得政府的環保補貼和支持,為公司發展提供有力支持。政府的支持也為公司的環保舉措提供了更廣泛的認可和宣傳渠道,進一步提升了公司的聲譽和品牌價值。
3.2" "提升工作效率,增強獲利能力
積極保障員工權益,關注員工發展與健康,注重人才的引進與培養,有助于提升員工的歸屬感和使命感。這可以激發員工更高的工作積極性和投入度,提高工作效率和技術水平。持續加強員工培訓與發展,有助于提升員工的綜合素質,增強團隊的創新能力和競爭力。這種人才管理方式有助于提高公司產品質量和競爭力,推動公司營業收入增加,進而提升整體經營利潤水平,促進公司長期穩健發展。以L公司為例,其營業收入在2018—2022年持續增長,2022年達到103億元,較2018年增長38.72%;凈利潤也呈現增長趨勢,2022年達到15.58億元,較2021年增長15.49%。因此,L公司實踐ESG有助于提升工作效率,增強公司盈利能力,進而實現可持續發展。
3.3" "減少經營風險,提升公司價值
公司通過建立合理的組織結構,確保設立了合理數量的獨立董事,并定期進行多渠道信息披露,提高了決策的透明度和合理性。這有助于減少消費者、投資者等利益相關者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問題,建立起信任和透明的溝通機制。定期的信息披露和ESG實踐不僅向外界傳遞出公司良好的經營業績信號,還加強了投資者和供應商對公司的信任。這種信任關系不僅增強了公司對供應商的議價能力,提升了公司的市場份額,而且有助于降低經營風險,進而提升公司的整體價值和競爭力。
4" " "L公司ESG戰略實施存在的問題分析
4.1" "ESG與財務信息關聯度不高
L公司公開的信息報告顯示,L公司的很多ESG指標都與財務沒有關系,無法對企業的ESG實施進行量化,不能立即給企業帶來收益和效益,雖然現有研究發現企業實施ESG對企業的財務績效和價值會有影響,但是與財務績效沒有關系的ESG很難讓投資者看到ESG實施給企業帶來的價值和意義。在“雙碳”目標下,L公司也發布了綠色低碳實施方案,但是這些方案中的舉措導致的融資需求、資產變動、折舊計提等內容并沒有在L公司的ESG報告中體現。
4.2" "ESG報告的客觀性有待提升
L公司按照上市公司的規定發布了ESG報告,報告內容相對比較完整,但是從客觀性來看有所欠缺。ESG報告應該真實、全面披露企業環境、社會責任和公司治理方面的信息,以展示其可持續發展和透明度。但是在L公司的ESG報告中,大部分都是企業正面的報道和信息,關于企業的負面消息少之又少。另外,企業ESG報告中部分數據的計算方法和數據來源不清楚,因此,ESG報告中數據的有效性和真實性有待進一步提升。
4.3" "ESG報告的標準不統一
從目前我國上市公司的ESG報告情況來看,盡管從政策監管層面要求上市公司進行ESG信息披露,但是相關監管部門還沒有出臺統一的標準進行指導,在缺少指導和標準的情況下,企業就會選擇性地進行ESG信息披露和報告,會造成企業與投資者、消費者、政府之間存在信息不對稱和不透明的情況,影響到利益相關方的利益。此外,沒有統一的標準進行指導也會造成ESG報告中數據的計算方法千差萬別,導致企業與企業之間的ESG報告差距巨大,無法進行行業內的橫向比較和行業間的縱向比較。
5" " "提升公司ESG戰略實施水平的對策建議
5.1" "積極樹立ESG理念
隨著國家提出“雙碳”目標,政府出臺了各種環保激勵政策,許多企業開始追求除財務績效外的非財務績效,努力實現可持續發展。然而,仍有一些企業以追求股東利益最大化為目標,忽視生態環境保護。部分管理者為追求短期利益,在環保和社會責任方面不投入。同時,部分企業員工缺乏環保意識和社會責任感,在生產過程中使用環保質量不達標的原材料,損害消費者利益。對此,企業應強化管理者意識,加強員工培訓,將ESG理念與高質量發展理念相結合。監管部門也應加強監管,建立獎懲機制,嘉獎表現良好的企業,處罰ESG理念執行較差的企業,以激勵企業管理者和員工重視ESG理念的貫徹落實[7]。
5.2" "增強ESG信息的獲取和分析能力
增強ESG信息的獲取和分析能力對投資者來說是關鍵的一步,可以幫助投資者更全面地評估企業的ESG表現。一方面,投資者需要確保他們能夠獲取到準確、及時的ESG信息,這可以通過監管機構、第三方評級機構、媒體報道等渠道獲取。投資者可以借助各種工具和平臺,如ESG數據提供商、ESG評級報告等,獲取詳細的ESG信息。另一方面,對ESG投資進行更深入的評估和監督意味著投資者需要進行更全面的分析,不僅要考慮公司的財務表現,還需要考慮其在環境、社會和治理方面的表現。投資者可以制定相應的投資策略,考慮ESG因素對投資組合的影響,從而更好地管理風險和獲取長期回報[8]。
5.3" "提升ESG信息披露質量
企業履行ESG實踐后,應向社會真實、具體地披露其在環保、社會和治理方面所采取的行動和取得的成績,確保披露信息的質量。然而,目前因缺乏統一的披露標準,各行業企業披露信息參差不齊,降低了企業之間的可比性,使得橫向和縱向比較困難。部分企業披露的信息質量較低,缺乏可信度,這樣的披露毫無意義。為解決這一問題,監管部門應當制定統一的ESG報告披露標準,明確披露內容和流程,為不同行業設定相應的披露機制,以提升同行業之間的可比性。與此同時,對表現較差或披露不規范、不真實的企業進行處罰,促使企業加強ESG實踐,建立健全的ESG信息披露機制,以提高信息披露的質量[9]。這樣的舉措有助于增進投資者和利益相關方之間的信任,推動企業更加積極地履行ESG責任,促進整個市場可持續發展。
6" " "結束語
文章通過對L公司案例的研究,發現企業踐行ESG理念對企業產生了積極影響,并提出了相關建議。研究結果表明,L公司在開展一系列ESG實踐后獲得了良好的聲譽,降低了融資成本和經營風險,提高了員工生產效率,增強了在供應鏈中的議價能力。同時,這些實踐也有助于提升消費者和投資者的信心,不僅增加了企業的經營利潤,還增強了企業的競爭力,促進了企業長期價值的提升,使企業實現了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因此得出結論:企業的ESG實踐對企業發展具有積極作用,各利益相關方應積極促進ESG生態系統的完善,以實現更加健康、可持續發展。
主要參考文獻
[1]SAINI N,SINGHANIA M.Environment-Social-Governance disclosures nexus between financial performance:A sustainable value chain approach[J].Conservation amp; Recycling,2022.
[2]LEE S P,ISA M.Environmental,social and governance (ESG) practices and financial performance of shariah-compliant companies in malaysia[J].Journal of Islamic Accounting and Business Research,2022(14):295-314.
[3]李瑾.我國A股市場ESG風險溢價與額外收益研究[J].證券市場導報,2021(6):24-33.
[4]任紫嫻,顧書暢,楊雨竹,等.ESG表現與企業財務績效關系實證研究[J].經營與管理,2021(11):26-32.
[5]倪筱楠,溫佳瑜,張鍵.企業ESG表現能降低債務違約風險嗎[J].財會月刊,2023(16):27-33.
[6]潘姿含,陳雅敬.“雙碳”背景下踐行ESG戰略對企業的影響:以海爾智家為例[J].現代營銷,2023(9):92-94.
[7]李婷婷,邵爭艷,熱衣蘭·買合木提江,等.雅戈爾ESG信息披露及對企業績效的影響研究[J].國際商務財會,2023(16):42-47,58.
[8]王琳,方園,汪長英.ESG表現對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影響研究[J].會計之友,2023(13):74-81.
[9]桑原,姜梅雨.ESG表現與企業經營風險[J].價值工程,2023(5):16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