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版)》明確提出,要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并營造一個生動且充滿活力的教學氛圍。智慧課堂因其具備的多元化、開放性和創造性特點,與這一課程標準不謀而合。文章從深度閱讀的角度出發,探討了在智慧課堂背景下,如何貫徹新課標的教學指導思想,如何以學生為中心,以目標及問題為導向,同時融合智慧課堂特有的信息技術手段進行課程設計,旨在增強學生的語言綜合應用能力,并全面塑造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
【關鍵詞】 智慧課堂;小學英語;深度閱讀;教學策略
一、小學英語深度閱讀教學的背景
在常規的小學英語閱讀課堂上,教師通常采用“朗讀——解析——練習”三步教學法。然而,這種單調的教學手段往往難以激發學生對英語閱讀的興趣,同時也妨礙了深層次閱讀交流的開展,進而對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全面發展產生了不利影響。隨著信息技術的日益普及,智慧教室這一新型現代化教學模式應運而生。英語教師得以利用多樣化的信息化工具來開展豐富多彩的閱讀課程,這種教學方式深受小學生的歡迎。
二、智慧課堂環境下小學英語深度閱讀教學策略
(一)借助微課教學,優化課前預習活動
微課視頻,以其簡短精練、高度針對性的特點,為學生的課前預習提供了極大的便利。這些視頻不僅讓學生在課堂之外能夠自由安排學習時間,還通過視覺與聽覺的聯合作用,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微課的豐富多樣性和互動性,使得學習不再枯燥乏味,而是變得生動有趣。深入閱讀不僅僅是理解課文表面的意思,它更要求學生進行深入的分析、推理及評價。微課的輔導為學生提供了預先了解課學習內容的機會,為課堂上的深入閱讀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此外,微課還讓教師有機會了解學生的預習程度,從而設計出更具針對性的課堂教學方案,實現教學的個性化。
以小學英語譯林版三年級上冊Unit 2 “What’s your name?”story time為例,教師設計了一節針對性強的微課作為學生的課前預習資源。微課開始時,通過一段動畫展示了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Mike背著書包走進學校,與同學們熱情地打招呼并詢問對方的名字。動畫中,每個同學的回答都清晰地呈現了“My name is …/ I’m…”的核心句型。隨后,微課暫停,并出現字幕引導學生參與互動:“現在輪到你啦!請試著說出你的名字吧!”學生跟讀并模仿動畫中的對話,完成自我介紹的練習。接著,微課展示了幾張不同人物的圖片,每張圖片下方都附有對應的名字和空白對話框,要求學生點擊圖片,選擇正確的句型并填入自己的名字進行回答。這樣的互動練習既增加了學習的趣味性,又有效地幫助學生鞏固了新學的詞匯和句型。微課以一段溫馨的結束語收尾,鼓勵學生將所學知識應用于實際生活中:“同學們,現在你已經學會了如何詢問和回答名字了。嘗試著在課前與你的家人或朋友進行對話練習吧!如果你有任何問題或疑惑,歡迎在課上與我們分享。”通過這樣的微課預習活動,學生不僅能夠在課前對課文內容有初步的了解,還能在自主學習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從而提升思維品質,為課中的深入學習和討論做好充分準備。
(二)創設教學情境,有效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教學情境的創設,其核心在于模擬真實或虛擬的語言環境,使抽象的語言知識變得具體而生動。這一方法對小學階段的學生非常重要,他們的語言能力和認知能力正處于快速發展期。通過創設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教師不僅能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還能幫助學生架起知識與實際生活之間的橋梁。在這樣的情境中,學生能夠直觀地感知語言的使用,深入理解語言的意義,并進行實踐運用,從而全面提升他們的閱讀能力和語言綜合運用能力。在智慧課堂的背景下,多媒體技術和AIGC(人工智能生成技術)為教師提供了更靈活、更多樣化的教學手段來創設教學情境。例如,教師可以利用這些技術生成有針對性的視頻、動畫、圖片等,模擬真實的語言交際場景,不僅增強了課堂的趣味性和互動性,還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動機和閱讀興趣,促使他們更深入地理解和運用所學知識。
以小學英語譯林版三年級上冊Unit 4“This is my friend”單元教學為例,本單元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掌握如何向他人介紹自己的朋友以及描述他們的外貌與性格特點。為更有效地達成這一目標,教師可以策劃一項名為“友誼大會”的互動教學活動。具體而言,教師可以借助智慧教室的先進媒體設施及AIGC技術,通過學生熟悉的卡通形象(如喜羊羊、美羊羊等)生成一段聚會的動畫短片。在短片中,卡通人物互相介紹他們的朋友,使用諸如“This is Xi Yangyang. He’s my friend.”等句型。這樣的短片不僅可以吸引學生的興趣,還容易引發他們聯系自身生活經歷,從而喚醒舊知,形象地學習到如何用英語來介紹自己的朋友。隨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分成小組,每組分配不同的角色,如聚會主持人、待介紹的朋友等。每個小組需要用英語進行朋友介紹,并簡要描述他們的長相和性格。這樣的角色扮演活動不僅讓學生在實際語境中練習了英語口語,還提升了他們的語言自信。此外,為了進一步增強學生的閱讀熱情,教師可以設計一系列閱讀練習,如為每個小組提供描述不同朋友的短文,并要求學生閱讀后完成相關的理解練習。
(三)在線剖析細節,強化閱讀理解能力
在智慧課堂的背景下,教師能夠充分利用數字化資源和技術手段,對語篇內容進行細致入微的分解和分析,從而幫助學生更深入地理解文本的結構和語言細節。對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由于他們的認知能力和閱讀技巧尚在發展中,因此,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來提升他們的閱讀理解能力尤為重要。通過在線剖析細節,教師可以靈活地運用多媒體工具,如視頻、音頻和交互式練習等,來幫助學生更好地把握課文內容,特別是那些隱藏在文本深層的細節和語境意義。首先,教師可以借助智慧課堂的數字化平臺,展示課文的關鍵細節,包括重要的詞匯、句型和語法結構,并進行深入細致的講解。這樣,學生就能更加清晰地理解課文的重點和難點。其次,教師可以通過設計互動式練習,如填空、配對和選擇等,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細節分析,幫助他們更好地記憶和理解課文中的細節。這種互動式的學習方式不僅能增強學生的記憶效果,還能培養他們的批判性思維能力,使他們在閱讀過程中能夠主動思考、分析和解決問題。最后,教師還可以結合圖片、音頻等多媒體資源,為學生創造一個更加直觀、生動的學習環境,幫助他們更輕松地理解課文內容,同時增強他們的語言感知能力和閱讀興趣。
以小學英語譯林版三年級上冊Unit 5“She’s my mother”這一單元為例,教師可以利用智慧課堂的在線工具進行細節剖析,幫助學生深入理解課文中的人物關系和家庭成員的稱謂。本單元的主要目標是學習如何介紹家庭成員并描述他們的特征。因此,在細節剖析過程中,教師應重點引導學生理解并運用家庭成員相關詞匯,以及正確使用“Who’s she?”和“She’s my…”等核心句型進行日常對話交流。具體而言,教師可以先利用智慧課堂的互動白板功能,展示課文中的對話內容,并對其中的關鍵句型進行分解和分析。例如,教師可以突出顯示對話中的句子“Who’s she?”和“She’s my mother.”,并詳細解釋這些句型的用法和意義。然后,教師可以利用在線標注工具,逐字逐句地講解對話中的細節,特別是人稱代詞的使用和家庭成員稱謂的理解。為幫助學生更好地記憶每個家庭成員的稱謂,教師可以插入一些有趣的動畫或圖片。接下來,教師可以設計一系列有趣的在線互動練習來鞏固學生的理解。例如,可以設置一個“family tree”的互動游戲,讓學生根據教師給出的提示,拖動不同的圖片或單詞到相應的家庭成員位置。這種互動練習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加深對家庭成員稱謂的理解和記憶,還能讓他們在愉快的游戲中學習語言,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和能動性。
(四)融合課外資源,拓寬閱讀文化視野
深度閱讀不應局限于課內教材,而應充分融合課外資源,以幫助學生構建更加豐富和多元的知識體系。課外閱讀材料的選擇范圍廣泛,可以涵蓋英語原版繪本、兒童小說、英文動畫片、英語兒歌,以及與課文內容緊密相關的文化背景資料等。這些多樣化的資源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助力他們更深入地理解語言在不同情境下的應用,進而增強其跨文化意識和思維品質。在智慧課堂的環境下,教師得以利用互聯網及多媒體技術的優勢,為學生提供更為豐富和個性化的學習資源。學生可以通過在線資源接觸到更多的語言材料,例如觀看英文兒童節目或動畫,聆聽英語母語者的朗讀,甚至參與在線的英語閱讀活動。這些活動使學生能夠更直觀地感受英語語言的魅力,拓寬國際視野,并增強文化包容度。此外,課外閱讀材料的選擇應與課堂教學內容緊密相連,確保學生能夠在已有的知識框架內進行深度理解和拓展。例如,在教授某一特定主題時,教師可以精心挑選相關的英語繪本或文章作為課外閱讀材料,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關的語言和文化知識。
以小學英語譯林版三年級上冊Unit 7“Happy Birthday!”為例,教師可以通過整合課外資源,幫助學生更深入地理解和運用本單元的內容。本單元以“生日”為主題,這一話題對小學生來說既熟悉又有趣。教師可以引入與“生日”相關的課外資源,如英語生日歌曲、繪本Maisy’s Birthday以及關于不同國家如何慶祝生日的短片,來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具體而言,教師可以先播放一首簡單的英文生日歌曲,如“Happy Birthday to You!”,引導學生一起唱歌,并通過歌曲學習如何用英語表達生日祝福。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設計一些互動環節,如在唱歌過程中詢問學生“How old are you?”,并鼓勵他們互相提問,從而增強生生互動。這種互動不僅有助于學生鞏固所學的數字和表達年齡的句型,還能使他們在真實的語言情境中遷移運用所學知識。接著,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閱讀繪本Maisy’s Birthday,這本書講述了小老鼠Maisy如何與朋友們慶祝生日的故事。在閱讀過程中,教師應鼓勵學生注意書中的文化細節,如不同的生日習俗和慶祝方式。最后,教師可以播放一個關于世界各國生日慶祝方式的短片,讓學生了解到不同文化中的生日傳統,從而進一步拓寬他們的文化視野。通過這些課外資源的整合與應用,學生不僅能夠更深入地理解“生日”這一主題,還能夠在豐富多樣的語言環境中提升英語閱讀能力和跨文化意識。
(五)運用思維導圖,搭建知識結構框架
思維導圖,作為一種強大的可視化工具,在幫助學生有效組織和分析知識結構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進而促進深度閱讀能力的提升。它將語言學習的各個元素,如詞匯、語法、句型及文化背景等,以直觀的圖形形式展現,使學生能夠清晰地看到這些元素之間的內在聯系。這對構建一個系統化、條理清晰的英語知識結構具有不可估量的價值。此外,思維導圖的應用還極大地促進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鼓勵他們根據自己的理解和思維方式,對所學內容進行個性化的組織和總結,從而開辟出一條適合自己的學習路徑。在智慧課堂的環境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電子白板、平板電腦等多媒體設備,引導學生共同參與思維導圖的構建過程。這種合作與交流的方式,不僅有助于學生深入探討和分享對知識的理解與見解,還能在互動中激發新的思維火花。
以小學英語譯林版三年級上冊Unit 8 “I can do this for you”的復習課為例,教師可以巧妙地運用思維導圖來幫助學生分析和理解本單元的知識結構。本單元的核心主題是學會用英語表達在日常生活中個人能夠為他人做的事情,這是一個既實用又富有教育意義的話題。在復習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先在電子白板上繪制出思維導圖的主干,以本單元的核心主題“I can do this for you”作為中心節點。然后,從這個中心節點向外擴展出三個主要分支,分別對應著本單元的三個重要目標:1. 讓學生在舉家團圓的情境中初步形成關愛家人的意識;2. 進一步學習核心語言知識時產生用行動給家人帶來快樂的意愿;3. 在制作“家庭才藝展示節目單”中綜合運用核心語言,分享交流親情互動的情景,形成共建幸福家庭的態度。接下來,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根據思維導圖的單元結構,逐一回顧和填充具體的知識點。學生可以將這些與主題緊密相關的動詞短語填入相應的思維導圖分支中,通過這種可視化的方式,學生可以更加直觀地理解整個單元的核心主題,并能夠在真實情境中靈活地運用所學的核心語言知識。
三、結語
智慧課堂環境下的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為提升學生的語言能力和文化素養提供了全新的路徑。通過深度閱讀策略,如課前預習、情境創設、在線剖析和課外資源融合,學生能夠在多樣化的學習體驗中提高閱讀理解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隨著智慧課堂技術的不斷發展,小學英語閱讀教學將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為學生的全面成長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 孫瑞. 基于智慧課堂的小學英語繪本閱讀互動教學策略[J]. 校園英語,2023(34):178-180.
[2] 代艷梅. “雙減”背景下的小學英語智慧課堂構建[J]. 教育藝術,2023(03):43-44.
[3] 王濱. 打造“智慧課堂”提升小學英語趣味性[J]. 讀寫算,2023(27):14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