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核心素養的視域之下,不斷強調學生思維能力、學習能力、審美能力等方面的核心素養培養,因此小學核心素養培養逐漸受到人們的重視。小學語文課程是基礎教育重點課程,小學階段是學生形成語文素養的關鍵期,小學語文學習為學生后續學習提供保障,閱讀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當積極探索閱讀教學的有效實踐策略,以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要求作為切入點,充分激發學生的閱讀積極性,從而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
關鍵詞:核心素養 小學語文 閱讀教學
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現狀現狀
(一)教師對核心素養指向下的教學目標認識不到位
現在大部分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師,語文教學課堂上會把重點放在課文的講解方面,對于核心素養的培育并沒有過多的重視。除此之外雖然有一部分教師會積極展開核心素養培育工作,但由于其對于核心素養并沒有過多的了解,所以就導致該工作的開展根本無法達到預期效果。而造成這些問題產生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第一,現在大部分教師經過長時間的教學,已經形成了一套自己獨有的教學思維,所以其很難在短時間內把核心素養與自己的教學涉及進行有效融合。第二,大部分語文教師對于核心素養與“三維目標”直接的關系并沒有清晰的了解,所以教師在開展該項教育工作的時候也只是流于表面形式。
(二)忽視核心素養的培養
在傳統觀念的影響下,小學語文教師的精力主要放在課內教材與考試成績,往往忽視了新課標對小學生提出的核心素養培養要求,使學生缺乏主體體驗。隨著年級的增加,語文教師需要教授的知識點和內容更多。教師為了完成教學目標,較容易忽視閱讀教學對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作用,普遍側重閱讀技巧,比如背誦、套用等。這些情形下,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往往沒有達到預期,而且相差甚遠,甚至厭倦語文閱讀,總是感到困難和吃力,很難真正領會文中所含的更深層次意義,缺乏對語言及文本的審美意識。
二、核心素養下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基本策略
(一)重視語文核心素養在課堂中的滲入
教師作為小學階段為學生設計相關課程的指導者,需要從根本上先對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策略產生足夠的重視,才能在課堂進行過程中突出體現出來。特別對于人教版教材的教學過程中,可以設置學生自由朗讀的環節,使學生在朗讀過程中感受自己的語音語調或者面部表情的變化,從而更好的理解課文所表達的思想感情?;蛘呓處熢谥v解某一課課文時,可以抽時間將課本的背景知識以及相關作者經歷來對學生做一個闡述,豐富學生們的語文知識素養,以及在布置作業時,重點設置仿寫、續寫的題目要求,培養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以及思維邏輯能力,幫助學生能夠在自己的語文學習過程中產生濃厚的興趣以及良好的學習成果。
(二)深挖語文教材,展現語文核心要素
語文要素融合了語文教育研究工作者對語文教材的認識和解釋,以及對內涵價值的歸納和總結。語文要素依托語文教學而存在,既以語文教材為基礎,又以教材教學為載體。語文教師只有在充分且全面解讀語文教材的情況下,才能充分體現語文教學的價值,也才能開展更為高效的閱讀教學。 比如,五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內容主要是帶領學生回憶童年的故事,重溫童年故事發生時的情感。因此,在教學《祖父的園子》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品讀文章中描寫園子內部風景、事物場面的句子和文段,從細枝末節中體會作者對祖父的情感表達。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重視對學生閱讀興趣和閱讀情感的培養,通過多樣化的閱讀方法,豐富學生的閱讀情感,開闊學生的閱讀視野。
(三)多元閱讀,讓核心素養落到實處
小學生剛剛接觸閱讀教學,對閱讀還沒有自己的理解,此時教師的教學方法對于學生喜惡情緒的形成起到十分重要的影響。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的著重點首先是學生興趣,其次才是閱讀技巧,對于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要從多元化閱讀教學模式入手,核心素養下的多元化閱讀教學是指在閱讀內容上讓學生接觸不同風格的文章,在閱讀方式上開展各種閱讀活動豐富閱讀形式,培養學生興趣,學生覺得閱讀有趣,就會關注閱讀、喜歡閱讀。
例如,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當然要迎合學生閱讀偏愛類型,帶領學生閱讀寓言、童話等極具故事色彩、引人入勝的的文章,但也應拓展學生的閱讀范圍,帶領學生接觸寫實類、記事類文章,讓學生發現更多元的文學作品,也為愛好不同的學生找到自己心儀的閱讀類型。同時教師可以舉辦“我說故事你來猜”“說出你的閱讀趣事…閱讀達人演講大賽”“我最喜歡的書中人物”等閱讀活動,讓學生將自己的閱讀經歷分享出來,閱讀中有如此多的趣事,閱讀有這么多張面具,學生又如何能不愛閱讀?多元化閱讀幫助學生培養閱讀興趣,讓學生對閱讀,更對語文感興趣,正迎合核心素養下的情感與態度目標的建設。
總之,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頭戲,核心素養理念引領基礎教育的發展方向。核心素養下閱讀教學更加生活化,核心素養理念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融合也順應了時代的要求。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要踐行學科核心素養,重點培養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用優秀的精神指導生活方向。此外,還要重視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拓展學生的思維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