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創新小學英語作業設計,對學生鞏固所學知識、培養語言能力、提升思維品質、激發學習興趣等方面有重要意義。然而,由于部分教師對英語作業設計重視程度不夠,導致在設計作業時存在一些問題,影響了作業功能的充分發揮。為此,小學英語教師要積極轉變傳統的作業設計觀念,精心設計作業,提高作業設計質量,凸顯作業的針對性、層次性、多樣性和趣味性,注重個體差異,豐富作業形式,拓展作業內容,最大限度地發揮作業的功能,促進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落實,提高英語教學質量。
關鍵詞:小學英語;作業設計;創新策略
作業既是學生英語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學生鞏固、消化所學知識的重要途徑,對培養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起著重要作用。然而,目前在小學英語作業設計中仍存在一些問題,影響了英語作業功能的發揮,不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制約了英語教學質量的提高,阻礙了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發展?;诖耍W英語教師要更新教學觀念,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精心設計作業,注重作業的趣味性、實踐性和層次性,充分發揮作業的功能,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讓學生能保質保量完成英語作業,喜歡學習英語,進而提高英語教學質量。
一、小學英語作業創新設計的作用
1. 鞏固課堂所學知識
語音、詞匯、語法、句型等知識是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主要內容,也是學生課堂學習的重點和難點。在設計作業時,教師可以設計模仿跟讀、朗讀、學習音標等類型的作業,引導學生準確發音,掌握英語的語音、語調;設計單詞抄寫、詞匯匹配、詞義連線等類型的作業,幫助學生積累課堂所學詞匯;設計補全句子、改錯、造句等類型的作業,讓學生在實踐中掌握語法和句型知識。設計這些作業可以幫助學生理解英語的語法規則和基本句型,加深學生對語音、詞匯、語法、句型的理解,進一步鞏固所學知識。
2. 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
在小學英語作業創新設計中,教師可以設計英語演講、英語辯論賽、英語小品、表演課本劇等類型的作業,培養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設計閱讀英語新聞、英語雜志等閱讀類作業,提高學生的英語朗讀水平和閱讀理解能力;設計寫英語日記或設計英語廣告的作業,培養學生的英語書面表達能力。這樣,通過設計多樣的開放性作業,能夠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等語言能力。
3. 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
思維品質指人的思維個性特征。思維品質的提升有助于學生學會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在小學英語作業設計中,教師可以結合教材閱讀材料設計故事續寫類作業,引導學生跳出固定框架,根據自己的理解,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高質量完成作業;設計思維導圖類作業,讓學生利用思維導圖,標識出教材中的重點詞匯、語法和句型,鍛煉學生的思維,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有利于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
4.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生生性好動,喜歡新鮮事物。教師可以從不同的角度精心設計作業,讓學生嘗試完成形式多樣的作業,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還能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教師可以設計動口“說一說”作業,讓學生改編課堂所學的單詞或句型,串聯成意思完整的句子,這種類型的作業充滿了新鮮感,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設計動手“畫一畫”作業,如學習了顏色的單詞后,讓學生將代表各種顏色的事物畫出來,再寫上單詞,制作單詞卡片;可以設計親子合作類作業,布置一些讓家長和學生合作完成的實踐性作業,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英語,感受英語學習的樂趣。
二、小學英語作業設計中存在的問題
1. 英語作業量過大,機械、重復性作業過多
如何控制作業量,是很多教師容易忽視的問題。在設計作業時,部分教師往往出現布置作業量過大的情況,設計的作業大多以抄寫單詞、背誦課文為主,過于注重對詞匯和語法的記憶,很少設計在具體語境中運用英語的作業。這樣的作業不僅增加了學生的學業負擔,還可能引發學生產生厭學情緒,降低學習效果。另外,機械、重復性的作業限制了學生的思維發展,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維,更不利于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水平。
2. 忽視學生個體差異,缺乏針對性和層次性
設計作業時,部分教師未能顧及學生實際,往往采用一刀切的方式,給全體學生布置統一的作業,作業缺乏針對性和層次性,既不符合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也不符合學生個性化發展的需求,無法使每名學生在各自的水平上得到應有的發展。對于英語學習基礎扎實的學生,統一的作業過于簡單,缺乏挑戰性,不利于激發他們學習和創造的潛能;對于英語學習基礎薄弱的學生,統一的作業有一定的難度,容易挫傷他們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使他們失去學習英語的興趣。
3. 英語作業形式單一,缺乏多樣性
受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部分教師急功近利,在設計英語作業時注重書面作業而忽視了口語作業,注重教材知識的記憶,而忽視了實踐運用,導致學生機械操練的時間多,自主學習和思考的時間少。大部分作業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脫節,缺乏實踐性,未能給學生提供在具體語境中用英語交流的機會,學生的語言能力得不到有效鍛煉。在考試中,學生或許可以取得理想的成績,但是置身于具體的語言環境中時往往會不知所措,甚至出現語無倫次的現象。
4. 英語作業內容單調,缺乏趣味性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標準》)指出,能夠樹立正確的英語學習目標,保持學習興趣,主動參與語言實踐活動;學會自我管理,提高學習效率,做到樂學善學。但是,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部分教師在設計英語作業時著眼于鞏固當天所學的語言知識,注重讓學生抄單詞、記句型、背課文,或者完成配套練習冊和試卷。作業內容枯燥乏味,缺乏創新和變化,限制了學生思考和探索的積極性,束縛了學生的思維發展和創新能力的培養,降低了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
三、小學英語作業創新設計的策略
1. 精心設計作業,提高作業設計質量
(1)轉變教學觀念。
針對目前小學英語作業量過大,機械、重復性作業過多的情況,教師要積極轉變傳統的作業設計觀念,擺脫以往只追求學生英語成績的功利心理,真正認識作業設計的重要性;要深入研讀《標準》和教材,圍繞主題,依托語篇,精心設計作業,努力提高作業設計的質量。另外,學校要積極開展以“作業設計”為主題的校本教研活動,探討作業設計中存在的問題,交流成功的經驗,減少布置機械、重復性作業,重視作業質量,凸顯作業的診斷、強化功能,共同提高作業設計水平。
(2)體現主體性。
在設計作業時,教師要提供豐富多樣的作業資源,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能主動思考,滿足學生的知識學習需求,使作業不再成為學生的負擔。同時,作業設計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心理特點,了解學生的英語學習水平,建立符合學生已有知識結構和基本技能的作業架構,突出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將英語作業量控制在學生能接受的范圍,在此基礎上設計一些概括性強、覆蓋面廣的作業,減少重復性內容,做到重點突出、適量適當,以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2. 注重個體差異,設計有針對性和層次性的作業
學生在性格特點、家庭背景和學習能力等方面存在差異。在設計作業時,教師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個性化差異,結合學生的不同個性和基本能力進行多元作業設計,凸顯作業設計的針對性和層次性,讓每名學生都能認真完成作業,培養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例如,在教學人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英語(PEP)》(以下統稱“人教版教材”)五年級下冊Unit 2“My favourite season”時,需要學生掌握spring,summer,autumn,winter,season,because,vacation等重點詞匯和“Which season do you like best?”“Because there are ...”等基本句型。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如下英語作業:(1)背誦并默寫本單元的詞匯和句型;(2)設計一組英語句型練習,熟練運用“Which ... do you like best?”“Because there are ...”等句型;(3)嘗試運用本單元學習的5 ~ 8個單詞寫一段意思完整的話;(4)運用所學知識,給異地的朋友介紹自己家鄉四季的特點,不少于50詞。其中,(1)(2)是必做作業,(3)(4)是選做作業。這樣設計差異化的分層作業,可以讓學生有自主選擇作業內容的空間,使每名學生的潛能得到充分發揮,讓他們能在做作業的過程中提高英語水平。
3. 豐富作業形式,突出作業形式的多樣性
(1)設計合作型作業。
教師可以結合教材內容設計合作型作業,讓學生通過小組討論、分工搜集信息,合作完成英語作業,提高學生的溝通能力、協作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在教學人教版教材六年級上冊Unit 2“Ways to go to school”后,學生掌握了有關交通工具和信號燈等相關詞匯。為此,教師可以設計制作交通安全宣傳海報的合作型作業。在小組合作中,先討論交通安全常識,再將學生分工。有的學生負責圖案設計構思,有的學生負責搜集交通安全相關知識,有的學生負責英語文字,有的學生負責繪畫等。通過合作制作海報,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創造力、信息處理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還能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培養團隊合作精神,提高學生完成作業的效率。
(2)設計思維導圖作業。
思維導圖是一種有效的學習工具,能夠幫助學生對知識進行系統化的整理和記憶。為了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教師可以設計思維導圖作業,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英語知識。例如,在教學人教版教材四年級上冊Unit 6“Meet my family!”后,教師可以布置繪制思維導圖的作業,讓學生將家庭成員按樹形思維導圖的形式排列,借助工具書將家庭成員的職業、興趣愛好用英語寫出來。提倡學生用不同顏色的筆標記人物之間的關系,并標記哪些單詞是從人教版教材中學習的,哪些單詞是自己查閱工具書得到的。利用思維導圖,能將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清晰地呈現出來,構建一個清晰、明確的知識框架,培養學生英語邏輯思維的同時,強化學生對單詞的理解與記憶,進而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
(3)設計課外閱讀作業。
英語閱讀量不足,詞匯量積累不夠,導致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有待提高?;诖?,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適當設計一些課外閱讀作業,增加學生的閱讀量,豐富學生的詞匯積累。教師可以選擇適合學生英語水平的課外讀物,如有一定故事情節、趣味性較強的繪本,吸引學生主動閱讀,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
4. 拓展作業內容,突出作業的趣味性
(1)設計繪畫和手工作業。
繪畫和手工都是學生較為喜愛的動手活動。教師要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靈活設計英語作業,突出作業的趣味性。例如,在教學人教版教材三年級上冊Unit 3“Look at me!”后,學生學習了表示五官的詞匯,如face,ear,eye,nose,mouth,教師可以設計繪畫作業,讓學生動手畫一畫人的頭部和五官,并標記上正確的英語詞匯,涂上自己喜歡的顏色。這樣,通過畫畫和標記英語名稱,既能讓學生牢固掌握所學詞匯,還能使枯燥的詞匯記憶變得生動、有趣。另外,教師還可以設計英語卡片制作的手工作業。教師可以在重要節日讓學生動手制作賀卡、明信片,畫出他們喜歡的圖畫,并用簡短的英語表達自己的祝福。這種“畫一畫”“做一做”的作業充滿了趣味性,符合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點,不僅能使學生有效鞏固所學英語知識,還能培養手工制作能力,讓學生在創作中感受學習英語的樂趣。
(2)設計角色扮演類作業。
角色扮演游戲是一種非常有趣的活動,將其運用到英語作業中,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例如,在教學人教版教材四年級下冊Unit 6“Shopping”后,教師可以設計角色扮演類作業,要求學生分別扮演顧客和售貨員,去商店購買衣服、鞋子、帽子,并運用課文中的“Can I help you?”“Can I try it on?”“How much is it?”等相關句型,買到自己喜歡的物品。通過完成這樣的作業,不僅能讓學生在游戲中鞏固所學知識,深化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還能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給英語作業增添了無限趣味。
總之,優化英語作業設計,有利于提高英語課堂教學質量。為此,小學英語教師要積極轉變傳統作業設計觀念,有的放矢地進行作業創新設計,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全面落實英語核心素養培養,提高英語課堂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尚利娜. 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英語作業設計策略[J]. 教育觀察,2022,11(26):115-117.
[2]顧甜甜. 小學英語作業設計的多元化策略[J].山西教育(教學),2023(9):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