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國進一步開展素質教育的背景下,對于學生體育活動的關注度越來越高,倡導教育工作人員積極的對體育活動進行探索,以此來提升學生的體質水平。但是從目前階段來看,發現我國青少年的身體健康狀況呈下降的趨勢,提升學生的體質水平已經成為現在教育工作者主要探索的問題之一。尤其是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而言,他們正處于身體發育的關鍵時期,適當的體育鍛煉對于學生整體發展具有積極的影響。同時,初中階段的學生面臨著升入高中的情況,家長與學校都將關注度放在學生的學業成績上,忽略了學生體育活動的設計,有部分初中教師認為開展體育活動會影響學生的學業成績,所以不愿讓學生進行體育活動,對學生的身體健康產生了負面的影響。基于此情況,此篇文章將從初中生體育活動的現狀出發,對初中生體育活動參與度與學業成績的關系進行探索,并給出具體改進措施,希望能夠給廣大的初中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有價值的參考意見。
關鍵詞:初中生;體育活動;參與度;學業成績
一、引言
在傳統教學思想的影響下,大部分的初中教育工作者較為注重學生的文化課成績,將大量的時間投入到文化課的設計中,而忽略了為學生設計完善的體育活動,使學生的體質水平提升較為緩慢。同時,在應試教育制度的影響下,大部分的初中教師與家長給學生安排大量的時間用于學習文化知識,使學生沒有時間開展體育活動,導致學生中出現高度近視、過度肥胖、身體體質較弱等等,對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產生了不利的因素[1]。在此情況下,我國教育工作者對初中學生體育活動參與度與學業成績的關系展開了調查,調查結果顯示:初中學生適當地參與體育活動不但能夠鍛煉學生的身體,提升學生的體質水平,而且有助于學生疏解學習的壓力,使學生能夠在面對學業中出現的難題時,以積極的態度去面對,對于學生的學業成績具有積極的影響。因此,初中教育工作者需要轉變自身的教學思想,以客觀的角度去看待體育活動,理性看待體育活動與學業成績之間的關系,為學生設計適當的體育活動,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2]。
二、初中生體育活動的現狀
(一)對于體育活動的關注度較低
在我國注重教育事業發展的現階段,人才的標準也越來越高,家長和教育工作者都較為關注學生的未來發展,而對于學生進行評價的標準主要是根據學生的學業成績,使得學生所承受的學業壓力越來越大。與此同時,在我國應試教育的體制下,學生的學業成績成了學生升學的關鍵部分,學業成績的高低直接影響到學生的未來發展道路[3]。因此,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而言,他們的學業競爭逐漸激烈,家長和教師將學生的時間都安排學習文化知識,以此來提升學生的學業成績,增強學生的核心競爭力。但是家長與教師對于體育活動的關注度較低,使初中學生的體育鍛煉時間被大量的學習時間所占用,學生沒有參與體育活動的時間與精力,造成初中學生的體質水平直線下降。
(二)體育活動內容較為枯燥
從目前階段來看,大部分的初中教師對于體育活動的關注度較低,不愿花費大量的時間用于設計體育活動,只是引導學生機械地練習體育動作,降低了學生對于體育活動的喜愛度,使學生不愿自主地參與到體育活動中,對學生的體育活動參與度產生了消極的影響[4]。在實際的初中體育活動中,大部分的初中體育教師缺乏對于課堂的改革與創新,一味的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所形成的體育活動內容較為枯燥,無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體會不到體育活動的趣味。特別是一些傳統教學思想較深的體育教師,在開展體育活動的過程中,對于學生的關注度不夠,將體育基礎知識與體育動作傳輸給學生就認為完成任務,沒有起到鍛煉學生身體的目標,也降低了學生的體育活動參與度。
三、初中生開展體育活動與學業成績的重要關系
(一)有助于增強學生的學習動力
體育活動的開展能夠讓學生通過參與一些體育鍛煉,緩解學業上的壓力,對自身的壓力是一種良好的釋放,減少學生由于學業上的困難而產生的焦慮。學生在體育活動過程中,通過較為激烈的體育鍛煉,讓學生感受到身心愉悅,能夠以積極的心態面對學業壓力,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從而增強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5]。同時,在體育活動中,教師對學生進行適當的引導,能夠讓學生學習到堅持不惜、永不放棄的精神,有助于增強學生的學習動力,對于學生開展學習活動具有促進作用,從而達到提升學生成績的教學目標。
(二)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
在初中階段的體育活動中,能夠發現大部分的體育活動都需要團隊之間的配合,通過教師的科學引導,能夠讓學生發掘到團隊合作的重要性,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在初中體育教師開展體育活動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充分的體現學生主體地位,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動作練習,使學生能夠感受到合作的重要性,從而為學生開展文化課學習奠定基礎。在此種體育活動的影響下,初中學生能夠更加注重班級的榮譽感,有助于提升學生對于班級的關注度,肩負起班級的責任,從而對學生的整體學習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6]。
(三)有助于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精神
在大部分的初中體育教學課堂上,教師設計的體育活動都是需要學生進行持續的運動,使學生發揮出自身最大的潛能,以此來鍛煉學生的身體。例如:在長跑體育活動中,學生需要不斷調整自身的身體節奏與心理態度,只有兩者進行良好地結合,才能夠使學生順利完成體育活動。在此過程中,學生需要以積極向上的心態去面對長跑,培養學生的耐力與心態,有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心態,將此種心態用于學業學習過程中,以此來提升學生的學業成績。
四、初中生以體育活動參與度促進學業成績提升的具體實施策略
(一)運用因材施教的原則,設計科學的體育活動
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而言,他們由于成長環境、個人特點、基礎知識等等的不同,使學生之間存在一定的差異性,教師需要認識到學生的不同,尊重學生的個性。在實際的初中體育活動中,教師需要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層次,為學生設計有針對性的體育活動,使學生能夠得到符合自身實際情況的鍛煉,以此來提升學生的體育水平,有助于提升學生在體育活動中的參與度[7]。同時,在初中開展的體育活動中,教師需要倡導學生積極地參與到體育活動中,能夠培養學生的運動意識,對于學生的整體發展產生積極的作用。在此情況下,初中體育教師與家長需要摒棄落后的教學思想,認識到體育鍛煉的重要性,為學生設置專門的體育活動時間,使學生能夠得到適當的鍛煉,有助于學生身心的健康成長,從而促進了初中學生學業成績的提升。在實際的初中體育活動中,體育教師需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運用因材施教原則對體育活動進行設計,讓學生都能夠在體育活動中得到良好的鍛煉,使學生以健康的體魄去開展學習活動,有助于促進學生學業成績的提升。
(二)創設豐富的體育活動,培養學生的運動意識
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而言,體育活動是學生進行身體鍛煉的主要渠道之一,對于培養學生的運動意識具有直接的影響,所以初中體育教師需要為學生構建有趣的體育活動,提升學生對于運動的興趣,有助于形成學生熱情運動的良好習慣。開展合理化的體育活動,能夠讓學生對運動產生較大的興趣,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體育參與態度,傳授現代有關體育參與度的科學理念,能夠具有增強學生學習積極性的作用。因此,在初中體育教師開展體育活動的過程中,需要以學生的興趣度為基礎,將學生感興趣的元素融合到體育活動中,為學生開展豐富的體育活動,學生能夠根據自身的喜好選擇體育活動,使學生的自主性得到充分的體現,有助于打破傳統體育活動的束縛。同時,初中體育教師還可以將信息技術運用到體育活動中,對原有的體育活動進行創新,讓學生能夠“玩”出新花樣,提升課堂對于學生的吸引力,有助于學生自主地參與到體育活動中,培養學生的運動意識,以此來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8]。
例如:在初中體育教師開展有關足球的體育活動中,教師可以為學生構建模擬足球比賽,豐富體育活動,增加體育活動的趣味性。首先,教師需要借助多媒體教學設備,讓學生對正規的足球比賽進行觀看,感受比賽現場的氣氛,使學生對足球比賽產生學習的興趣,有助于教師進一步開展教學活動。其次,體育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正規比賽的內容,開展模擬的比賽,讓學生扮演裁判、解說員、觀眾等角色,使學生能夠根據自身的情況選擇符合自身的角色,有助于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最后,體育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對足球比賽進行總結,培養學生的運動精神與積極態度,以此來促進學生學業成績的提升。
(三)轉變教師的教學思想,增強學生的綜合素養
教師作為開展教學活動的主要參與者之一,對于學生會產生較為積極的影響[9]。因此,初中學校需要重視對于教師教學素養的提升,使教師能夠轉變教學思想,為學生構建良好的教學活動,以此來增強學生的綜合素養。
首先,學校需要引導教師了解人才未來的發展方向,將其滲透到教學活動中,提升對于體育活動的重視程度,使學生能夠得到良好地發展。
其次,學校需要聘請一些專業的教授,為教師講解體育活動與學業成績之間的關系,讓教師能夠合理地看待體育活動,避免教師的教學思想成為阻礙素質教育的絆腳石。
最后,初中教師需要通過互聯網收集相關的教學材料,豐富教師的教學思想,讓教師能夠合理地開展體育活動,為學生構建具有趣味性的內容,提升學生的體育活動參與度,從而有助于增強學生的綜合素養。
(四)加強學校與家長的溝通,充分發揮體育活動作用
初中學生的體育鍛煉活動,不僅僅是依靠學校就能夠完成的,還需要家長的配合,通過學校與家長的良好配合,使學生身體得到良好的鍛煉,促進學生體質水平的提升。一方面,初中學校需要為學生創設多種多樣的體育活動,調動學生的運動熱情,提升學生在體育活動中的參與度。并且,學校需要為學生設置科學的體育活動時間,對學生體育鍛煉活動與學業課程學習進行明確的劃分,使兩者能夠協調發展。在實際的初中體育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將文化課的知識滲透到體育活動中,讓學生能夠一邊運動一邊了解文化知識,調動學生對于文化知識的探索欲望,以此來促進學生對于學業知識的學習。另一方面,家長需要配合學生制定的體育活動,為學生安排家庭運動時間,并監督學生開展學習活動,使學生能夠身心一同發展。
五、結語
綜上所述,初中教學活動中,體育是鍛煉學生身體素養,增強學生核心競爭力的主要渠道之一,是初中整體教學活動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之一。因此,初中教育工作者與家長需要以理性的思維去看待初中生體育活動參與度與學業成績之間的關系,為學生設計科學的運動時間與學習活動,使學生能夠積極地參與體育活動,充分發揮體育活動的作用,促進學生學業成績的提升。在此種學習安排下,初中學生能夠擁有較為強健的體魄與良好的學業成績,為學生未來的學習與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李驍天,蔣文豪.體育鍛煉、網絡游戲對青少年學業成績的影響——基于非認知能力的中介效應[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23,39(04):80-90.
[2]廖瀅瑩,劉輝,徐霞等.兒童青少年體質健康與學業成績的關系:有中介的調節模型[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22,56(03):70-78.
[3]羊迪.運動參與對小學生學業成績的影響[C]//中國班迪協會,澳門體能協會,廣東省體能協會.第八屆中國體能訓練科學大會論文集.吉利學院;,2023:6.
[4]黃錦烽,譚廣鑫,曾梓瑩等.運動干預對我國中小學生學業成績影響的Meta分析[C]//中國體育科學學會.第十二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專題報告(運動心理學分會).華南師范大學體育科學學院;深圳市福田區新洲小學;肇慶宣卿中學高中部;,2022:2.
[5]歐樂佳,熊洋.中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體質健康測試成績與體育課成績相關性分析[J].體育科技,2023,44(02):32-34.
[6]曠乾,劉靜雅.八年級學生體育、心理健康與數學學業成績的多維關系研究——基于廣西義務教育質量監測數據的實證[J].廣西教育,2023,(10):4-10+113.
[7]周洪其,姚雨藍,趙明明等.“雙減”:體育活動與學業成績能否兼得?[J].現代中小學教育,2022,38(12):32-36.
[8]杜園春.體育成績納入高中學業水平考試61.6%受訪家長最關注評分標準如何制定[N].中國青年報,2022-09-15(010).
[9]郭正茂,楊劍.中國家庭結構與中學生體育活動及其學業成績——基于兩種作用機制的考察[C]//中國體育科學學會.第十二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專題報告(體育社會科學分會).上海師范大學體育學院;華東師范大學體育與健康學院;,2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