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我國越來越重視學校教育事業的發展。我國很多職業院校都開設了學前教育專業,但部分院校的學前教育專業在對學生的培養過程中依舊只關注學生的書面成績,這導致很多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體育教學能力存在明顯不足,這極大地影響了學校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有鑒于此,文章闡釋了學前教育專業中體育教學發展的重要性,分析了影響學前教育專業體育教學發展的因素,并提出了有效的對策,旨在推動我國學前教育專業體育教學水平的提升。
關鍵詞:學前教育;體育教學;教學能力;培育策略;研究分析
一、引言
學前教育專業課程的組成結構中,幼兒的體育教學是非常重要的一項內容,體育教學對于幼兒的身心發展會產生直接的影響,而且現代教育事業發展迅速,多方主體對象對于全階段的教育工作都提出了嶄新且更高的要求,其中之一就是學前教育階段。為了促進學前教育事業的發展,就需要強化對學前教育專業人才的培養工作。鑒于現代學前教育專業中體育教學的不足,因此在后續的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培養過程中,需要強化學生體育教學能力,這樣才能切實提升學前教育的水平,這對于國內幼兒群體的學習和成長非常重要。
二、學前教育工作中體育教學的重要性
眾所周知,幼兒處于一個心理發育和生理發育的重要階段,在這一成長和學習階段,幼兒教師能夠發揮出重要的引導作用和教育作用,也被稱為是“兒童生活成長”的全能手,簡單來說,學前教育專業教師不僅需要豐富、專業的幼兒教育方面的知識理論,還需要具有良好的體育教學能力,引導、教育幼兒積極主動地開展體育活動,譬如:學前教育專業教師需要依據幼兒的生理、心理特點進行體育游戲的設計工作,一方面開展高水平的體育教學,另一方面還需要引導幼兒對運動器械、材料進行使用[1]。除此之外,還需要教授學生掌握相關的體育比賽方面的知識和內容。
毫不客氣地說,學前教育專業教師對于以上內容的掌握直接決定著學生的專業發展,并且對于幼兒的學習和成長會產生直接的影響,作為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同樣也需要認識到,自身的體育教學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需要給予高度的重視,這樣才能帶領幼兒群體開展不同類型的社會體育鍛煉,包含體育游戲、體育比賽和體育舞蹈等等,同時,還需要激發出幼兒進行體育活動的興趣,使得幼兒的身心發展具有良好的基礎。
三、學前教育專業學生體育教學發展的影響因素
在實際的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教育、培養工作當中,學生體育教學能力的培養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一個組成部分,針對近年以來的學前教育專業學生體育教學能力培養現狀進行了分析,具體情況如圖1所示:

通過展示的內容中不難看出,國內相關院校針對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體育教學能力培養缺乏創新屬性,幾乎都是理論教學加實踐方面的教學內容,而現代幼兒和幼兒家長等多方主體對象對于學前教育專業學生體育教學能力都提出了嶄新且更高的要求,而在這種教學方式之下,就難以開展針對性地學前教育專業學生體育教學能力培養工作。其中四分之一的時間進行幼兒體育方面的知識理論的教學,體育游戲時間所占比例為五分之一,普通的體育教學能力方面大概占據30%左右[2]。對其進行細致分析和總結后可以發現,當前國內學前教育專業學生體育教學能力培養方面缺乏特色和亮點,創新教學意識和能力與傳統體育教學相對缺乏,而當前幼兒、學前教育機構等對象對于幼兒體育教學的創新性方面的要求都是比較高的,長此以往容易使得學前教育專業學生體育教學能力與幼兒實踐體育教學出現脫節的現象,不利于國內幼兒體育教學工作的開展。
從圖1中的內容和數據中能夠發現,近年以來,國內的學前教育專業學生體育教學能力培養過程中,體育教學培訓和體育教學評價等等方面存在比較多的不足,具體的表現為實踐性教學引導和操作經驗上的不足,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依舊是知識理論教學為主導,個性化教學、創新教學占據次要地位,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也沒有得到很好的優化和完善。除此之外,目前準幼師接受專業訓練和規范評價的機會并不是很多,簡單來說,就是專業學生自身提升的機會比較少,不利于學前教育專業學生體育教學能力的持續性提升,在這種情況下,在后期的幼兒群體的體育教學過程中,其質量和效果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而在這種情況下,要培養出“體育能力強,能夠根據幼兒的需要進行創新和游戲改編的體育教學綜合性優質幼師”,是比較困難的。
四、學前教育專業學生體育教學高質量發展的可行策略
學前教育是最為重要的基礎性教育,對于幼兒的學習和成長都會產生直接的影響。而眾所周知的,幼兒是身體發育和成長最為重要的一個階段,而在學前教育過程中,體育教學是促進幼兒學習和成長最為有效的教學方式。因此,國內相關院校的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培養過程中,尤其需要重視學生體育教學能力的培養,并且突破傳統教育工作的限制,這對于國內學前教育事業的發展也是比較重要的,筆者建議主要采取以下幾方面的策略提升學前教育專業學生體育教學能力:
(一)重視師資隊伍建設
但凡是教育性質的工作,教師在其中承擔著重要的作用、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在學前教育專業學生體育教學能力培養過程中也是一樣的,因此在實踐教育工作過程中,需要重視院校的師資力量建設工作,提升高校學前教育專業教師的整體素質。為了實現這一點,國內相關院校針對學前教育專業教師需要定期定時開展培訓工作,并且設置相對應的激勵約束制度,約束制度的存在,主要是保障師資力量培訓的基本效果,激勵制度的存在,其主要作用在于使得更多地負責學前教育的專業教師愿意參與到培訓工作當中。
為了切實實現學前教育專業學生體育教學能力的提升,在專業教師的培訓教學過程中,需要重視體育教學能力方面的培養。在培訓的過程中,需要引導專業教師深入基層的幼兒園課堂,了解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并且對教材、教材外的體育教學元素進行深刻地挖掘,從而使得高質量、高水平幼兒體育教學深入到基層真實課堂教學工作[3]。除此之外,必要情況下,還可以在外界積極主動地引入高水平的學前教育專業教師師資力量,并且秉持著擇優錄取的基本原則,使得更多、更專業、水平更高的學前體育教育專業人才進入到院校當中,從而就能夠促進學前教育專業學生體育教學能力得到對應的提升。
(二)明確體育課程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和教學過程是教育領域的兩個重要概念。學前教育專業體育教學想要獲取預期的教學結果,首先要確立正確的教學目標,然后才是抓好教學過程。因此,基于核心素養視角的職業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體育教學改革的第一步就是要明確體育教學的目標和方向,將學生體育核心素養培養標記立靶,圍繞學生核心素養發展來落實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評價等各個方面,提升學生的運動能力,促進學生健康行為養成,培養學生良好的體育品德[4]。基于核心素養視角的體育教學目標具體如下:
1.確立提高學生運動能力的教學目標
運動能力體現于學生的身體素質、運動技能水平和運動認知能力等方面。以籃球運動為例,學生個人的力量、彈跳能力、耐力等能力是學生的身體素質,學生的上籃、運球等是學生的運動技能,而學生的戰術理解能力、戰術執行能力就是學生的運動認知能力。運動能力目標要求學生不斷提升自身的身體素質,積極運用所學的運動技能和運動認知能力去參與各項體育活動。為了提升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運動能力,各職業院校應倡導學生主動參與體育活動,幫助學生制定個性化的日常鍛煉計劃,培養學生自主鍛煉的能力,使學生能熟練運用課堂所學的健身知識和技能完成日常鍛煉。與此同時,職業院校可以定期組織各項體育競賽和娛樂賽,鼓勵學生踴躍參與其中展示自身所學的體育運動技能,磨練自身的技藝,提升自身的運用技能水平。
2.確立學生健康行為養成的教學目標
學生的健康行為主要包括學生的日常鍛煉習慣、健康知識掌握水平和健康管理能力。學生健康行為養成的教學目標要求學生應當具備終身體育的意識和自主健康管理能力,能熟練掌握和運用運動損傷防控、飲食健康等相關健康知識進行日常生活。職業院校應開設體育健康相關理論課程,通過具體案例告誡不良習慣的危害,要求學生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并優化校園的學習和生活環境,營造濃厚的體育鍛煉和健康生活氛圍,潛移默化地促進學生健康行為的養成。
3.確立學生體育品德的培養目標
體育品德是一個十分寬泛的概念。無論是團隊協作、相互尊重的體育品格,還是不屈不撓、勇于超越的體育精神,都屬于體育品德的范疇。為了達成學生體育品德培養的教學目標,職業院校應充分挖掘體育文化、體育課程、體育運動中的德育元素,將德育融入實際體育教學中,使學生在增強體能、磨礪技藝的同時深刻感悟到蘊含在體育中的寶貴品格、精神和道德。
(三)增加體育教學課時,開設幼兒體育教學方向的選修課程
國內學前教育專業教育工作受到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是比較嚴重的,目前多數院校的學前教育專業教育依舊以知識理論教學為主,評價方面也是以書面成績為主要的評價方式,這嚴重限制了學前教育專業學生體育教學能力的成長。
因此,為了實現高水平的學前教育專業學生體育教學能力培養工作,一方面需要增設體育教學課時,使得相關的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能夠知曉體育教學能力的重要性,從而在意識和行為兩個方面強化自身幼兒體育教學能力的提升,增設體育教學的課時之后,也能夠明顯提升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良好情況下,能夠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習慣,這對于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自身的學習和成長至關重要。
其次,還可以開設幼兒體育教學方向的選修課程,目前幼兒、幼兒教育機構等多方主體對象對于體育教學的要求呈現出多元化、個性化的趨勢,因此在培養學前教育專業學生體育教學能力的過程中,可以進行實際調查工作,針對多方主體對象的幼兒體育教學的要求和需求進行深刻的分析和研究工作,以此為基礎開設特定的體育教學選修課程[5]。譬如:幼兒時期的體育教學多數情況下都是以體育游戲為載體的,為此,在設置選修課程時就可以開設幼兒體育游戲開展方面的課程,這樣也有利于促進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參與課程學習,并且有效地滿足了多方主體對于幼兒體育教學多方面的要求和需求。
(四)深化家校協同
在傳統的培養學前教育體育教學過程中,之所以未能良好的效果,其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家校協同的深度不夠,協同體的構建也很成問題。為此,在后續的培養學前教育專業學生體育教學能力過程中,需要強化專業學生與幼兒家庭溝通和交流的能力,這樣既有利于完成學前教育專業學生體育教學能力的培養,同時還能夠深化家校合作,使得幼兒家庭知曉體育教學的重要性,就能夠配合學前教育專業學生開展高水平的體育教學,這也是現階段深化家校協同體育教學的有效方式。因此,在后續的培養學前教育專業學生體育教學能力過程中,需要具有針對性地強化學生與幼兒家庭溝通的能力,進而完成家校協同的體育教學工作。
五、結語
綜上所述,強化學生體育教學水平是新時代職業院校學前教育專業體育教學改革的必然舉措,對于強健學生體魄,磨礪學生意志,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有著重要意義。各職業院校應加強對于體育教學工作的重視,堅定落實立德樹人的教育根本任務,明晰體育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途徑和實踐意義,明確培養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體育教學目標,從運動能力、健康行為、體育品德三方面引領學生成長,優化體育課堂教學設計,提高課程教學的創新性和趣味性,完善體育教學相關制度,給予體育教學建設足夠的人力、物力、財力支持,營造良好的體育教學環境,為學生創造良好的體育活動條件,重視師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激發師生的教學和學習欲望,從而逐步構建出全新的學前教學專業學生體育教學體系,推動學生體育核心素養形成和體質健康提升協同發展。
參考文獻:
[1]張思敏.提升學前教育專業學生體育教學技能的研究[J].冰雪體育創新研究,2023(12):157-159.
[2]宣暄,戚燦燦.影響高校學前教育專業體育實踐教學體系構建的相關因素分析[J].商丘師范學院學報,2022,38(12):99-101.
[3]熊德,朱賀萌.學前教育專業師范生體育教學能力提升策略研究[J].冰雪體育創新研究,2022(19):99-102.
[4]紀中文.淺議中職學前教育專業體育教學的影響因素及建議[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9(01):70-71.
[5]李海燕.論學前教育專業學生體育教學能力的有效培養[J].當代體育科技,2018,8(35):104+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