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資本市場上,負債經營是一種很常見、很有效的財務手段,被現代公司所普遍利用,助力很多公司取得了不菲的業績。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中,有很多公司都是借助對財務杠桿的有效利用,突破困境,創造效益,實現做大做優做強。通常,能夠保持收入穩定增長的公司,其資產負債率保持在35%--45%左右都是比較正常的。但是,公司有效利用財務杠桿創造效益、提升市場競爭力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比如,財務杠桿利用率低、常見問題不能徹底解決以及如何分析與防范財務風險等等,都應該給予必要的關注度。本文對此試做論述。
關鍵詞:財務杠桿原理;利用率低原因;常見問題分析;風險分析
一、引言
在資本市場上,風云變幻是常事,新生力量會不斷涌現出來。在復雜的商業環境和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公司單憑一己之力要求得更大發展非常困難,其他比如技術方面暫且不論,單就發展資金一項而言,絕大多數公司都需依靠“借船出海”、“借雞下蛋”來進行打拼,因此,財務杠桿在資本市場上的廣泛應用,是一件再常見不過的事情。財務杠桿的利用原理是,“在長期資金總額不變的條件下,公司從營業利潤中支付的債務成本是固定的,當營業利潤增多或減少時,每一元營業利潤所負擔的債務成本就會相應地減小或增大,從而給每股普通股帶來額外的收益或損失。”“借船出海”、“借雞下蛋”雖然能夠為公司解決發展資金不足的問題,然而,需要指出的是,財務杠桿利用卻是一把雙刃劍,在給公司帶來正面、積極影響的同時,也會給公司帶來帶來負面、消極的影響,比如,當公司的總資產利潤率大于利率時,財務杠桿給公司帶來的影響是正面的、積極的;反之,當公司的總資產利潤率小于利率時,那么財務杠桿給公司帶來的影響則是負面的、消極的,所以,財務杠桿雖然可以發揮借力的作用,但是還要利用好占比結構,否則,財務風險就會不期而至。
二、財務杠桿利用率低的原因
所謂“財務杠桿”,是指“由于債務的存在而導致普通股每股利潤變動大于息稅前利潤變動的杠桿效應。”計量公司財務杠桿的主要指標是財務杠桿系數,財務杠桿系數即“普通股每股利潤的變動率相當于息稅前利潤變動率的倍數。”
其計算公式為:財務杠桿系數=普通股每股利潤變動率/息稅前利潤變動率=基期息稅前利潤/(基期息稅前利潤-基期利息)
其中,同時存在銀行借款、融資租賃,且發行優先股的公司,其財務杠桿系數的計算公式為:財務杠桿系數=息稅前利潤/[息稅前利潤-利息-融資租賃積金-(優先股股利/1-所得稅稅率)]
為什么會出現公司財務杠桿利用率低的問題呢?
比較直接的原因主要來自三個方面:
其一是由公司的資金狀況導致:比如,在公司擁有足夠自有資金的情況下,出于對債務成本的考慮,一般是不會過多進行外部融資的,由于公司自身有足夠的內部資金來維系其正常運營和進行擴大再生產,對外部融資的需求有所降低,因此,這種情況下公司財務杠桿的利用率就會處在相對較低的狀態。
其二是由公司的舉債經營能力導致:比如,如果公司在商業信用、抵押物價值、還款能力等方面出現了問題,導致了舉債能力上的不足,這種情況下,由于公司難以有效進行外部融資,無法通過舉債來增加資本規模,財務杠桿的作用受到了制約,因此,公司就會出現財務杠桿利用率較低的問題。
其三是由經營策略與風險偏好導致的:首先是在經營策略方面,比如,如果公司采取的是穩健的經營策略,為減少財務風險,盡可能地使用自有資金進行運營管理和投資活動,有意降低對財務杠桿的依賴,這當然也降低了對財務杠桿的利用率;其次是在風險偏好方面,比如,如果公司決策層、管理層屬于保守型,缺少“冒險精神”,那么就會通過降低舉債額度來降低風險,可見,公司決策層和管理層對于風險的偏好,也會影響到公司對財務杠桿的利用率。
三、財務杠桿利用存在的常見問題
利用財務杠桿可以及時有效解決公司在發展中遇到的資金問題,為公司注入“新鮮血液”,幫助公司在資本市場上爭取競爭優勢。但是,鑒于財務杠桿利用是一項復雜的工程,因而會有很多問題經常發生,且不宜杜絕。其中比較具有代表性的問題如下:
其一是公司經營中不穩定因素的存在,增加了財務杠桿使用效果的不確定性。這是因為,公司經營狀況會受到內部經營機制和外部宏觀經濟政策等多種因素的影響,會出現多種不確定性的情況,進而也會導致在財務杠桿使用效果上的不確定性。比如,當公司處在行業領先地位的時候,會通過提高資產負債率來增加收益;反之,當公司處在行業不利地位的時候,經營的不穩定性會被拉高,盈利能力會受到影響,公司的財務風險也會隨之增加。
其二是公司不合理融資結構的存在,會導致對財務杠桿利用“低負債資本結構”和“高風險資本結構”的兩極分化。比如,在低負債的資本結構方面:在公司平均息稅前利潤率明顯高于銀行貸款利率的情況下,其盈利能力是相對穩定的,應該通過增加負債來提高財務杠桿,從中獲取更多收益,但是如果公司為了降低財務風險而選擇低資產負債率,那么公司就會喪失很多在財務杠桿利用方面的收益;而在高風險資本結構方面:雖然負債可以降低公司的財務成本,但是,如果公司的負債率過高,那么就會加大公司的財務風險,即使是對于那些經營狀況和融資狀況較好的公司來講,如果在沒有有效的風險預測和控制機制的情況就一味地提升公司的資產負債率,那么公司肯定要承受較高的財務風險的威脅。
其三是忽視財務風險的存在而導致的公司財務杠桿損失。“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要舉債經營,就必須要付出對價。借款是要支付利息的。比如,如果公司出現了經營不善的情況,償債能力下降,那么公司就要為此付出更大代價;并且,公司財務杠桿收益并不會隨著公司對財務杠桿利用的增多而增多,如果公司不注重對財務杠桿合理利用的把控,就有可能會因此而遭受更大地經濟損失。
四、財務杠桿利用風險分析
資本市場是競爭者的市場,有競爭就會有風險的存在,各種風險在資本市場上無時無刻不在,財務杠桿風險也無出其右,所以,從長遠計,加強對財務杠桿利用風險的分析和防范,在公司內部應該常態化的存在。
其一是掌握財務杠桿風險的形成。財務杠桿風險,是指“公司運用負債融資及優先股籌資后,公司投資者和普通股股東所需負擔的額外風險。”但是如果公司想擴大經營規模,就需要增加負債資金和優先股資金,這時公司和普通股股東所要承擔的風險,就會高于未使用負債和優先股籌資的情況,提高的幅度由負債資金和優先股資金的比重來分配。
其二是掌握財務杠桿風險的衡量。財務杠桿風險大小是通過財務杠桿系數來進行衡量的,系數越大財務杠桿風險也越大,系數越小則財務杠桿風險也越小。其中,對于股份制公司,其財務杠桿系數的計算公式為:財務杠桿系數=普通股每股收益變動率/息稅前利潤變動率。
其三是掌握財務杠桿風險的表現。表現在兩個方面,一個方面是,如果公司的息稅前利潤率低于債務資本的稅后利息率或者是出現了虧損,而公司支付的債務利息卻不會減少,那么股權資本所有者就會遭受額外的損失;另一個方面是,在公司資本規模和資本結構一定情況下,如果公司的息稅前利潤出現了下降,那么公司的股權資本收益則會以更快的速度下降,公司股權資本所有者將因此而蒙受經濟損失。
其四是掌握財務杠桿風險的防范。包括三個方面:
一是保持公司債務風險與經濟收益的相統一,在經營形勢不利的情況下,要逐步降低財務杠桿,以降低風險;在經營形勢有利的情況下,要適當提高財務杠桿,以增加收益。
二是調配好長期債務和短期債務的結構,即:用長期債務滿足長期資金,用短期債務滿足短期資金,否則,就會給公司帶來較大的財務杠桿風險。
三是合理安排籌資渠道,比如,在高杠桿卻仍需投資的情況下,公司可以通過股權融資或上市來籌集資金,以避免因融資渠道單一化而增加財務杠桿風險。
參考文獻:
[1]財務杠桿在國內企業中的應用研究. 吳誠.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2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