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企業內部控制評價的對象是企業內部控制的有效性。本文將AHP層次分析模型和模糊綜合分析模型綜合使用,得到ZT公司內部控制指標體系中各因素的權重數值及其有效性評價綜合得分,依此反映ZT公司目前內部控制現狀和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一些改善建議。
關鍵詞:內部控制;有效性評價;層次分析模型;模糊組合分析模型
一、內部控制的含義及意義
內部控制是在一定的環境下,內部控制的主體為了達到其特定目標所采用的一系列的管理程序和方法,其目的在于確保企、事業單位業務活動的有效進行、資產的安全與完整、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合法性、完整性和及時性。由此可見,企業內部控制滲透于企業經營發展全過程中,企業規模越大其重要性越顯著,是企業管理體系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組成部分。
二、企業內部控制的有效性評價體系
既然企業內部控制是現代化企業管理必不可少的手段,那么如何評價一個企業內部控制是否健全并是否發揮了其應有的作用呢?企業可以從控制過程角度和控制目標的角度來評價內部控制有效性。內部控制的有效性可分為資產目標內部控制的有效性、戰略目標內部控制的有效性、報告目標內部控制的有效性、合規目標內部控制的有效性、經營目標內部控制的有效性。由此可見,企業內部控制評價的對象是內部控制的有效性。
三、ZT公司內部控制有效性評價模型構建及分析
1.ZT公司內部控制有效性評價指標構建
本次研究緊緊圍繞ZT公司內部控制目標,采用200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等多部門印發的《企業內部控制規范》中所認定的企業內部控制制度5大組成要素,即內部環境、風險評估、控制活動、內部監督、信息與溝通來進行該企業內部控制有效性評價研究。這5大內部控制要素作為第一級評價指標,每個要素又各自分解為若干分要素作為二級要素指標,共計18個指標。
2.ZT公司內部控制有效性評價模型分析
本研究主要采用AHP層次分析模型、模糊綜合分析模型,運用SPSSAU18.0在線數據分析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分析,得出該公司內部控制有效性分析結果,供企業參考。
(1) 一級評價指標AHP層次分析
依據層次分析模型原理和分析方法,本文通過對ZT公司調研,邀請了10位行業管理運營專家對所構建的內部控制指標體進行打分,每一項都給出具體的打分標準,先讓專家各自打分,然后將收集的打分結果取平均值作為層次分析模型判斷矩陣構建的依據,得到一級評價指標體系判斷矩陣。通過SPSSAU處理該矩陣,得到其AHP層次分析結果。根據AHP層次分析模型要求,同時對這個結果進行一致性檢驗,結果如表1所示。
(2) 二級指標體系AHP層次分析
與上述一級指標體系研究方法一樣,依據專家們對所構建的指標體系中各指標進行打分,對ZT公司內部控制要素的每個二級指標體系進行AHP層次分析。因為都與一級評價指標AHP層次分析過程完全相同,下面只列出各要素的二級指標體系AHP層次分析結果(見表2—表6)。
①內部環境二級指標AHP層次分析
②風險評估二級指標AHP層次分析
③控制活動二級指標AHP層次分析
④內部監督二級指標AHP層次分析
⑤信息與溝通二級指標AHP層次分析
四、模糊綜合評價法模型構建
為了進一步將上述評價要素體系定量化,最終ZT公司內部控制的有效性評價,獲得一個科學定量化的分析結果,本研究繼續采用模糊綜合評價法模型對目前得到的數據進行處理。本文仍然運用SPSSAU18.0進行模糊分析。
1.評價指標體系和評語集
本次模糊綜合評價法的評價指標仍然采用ZT公司內部控制有效性評價所構建的指標體系。本次模糊綜合評價法構建的層次結構指標體系,即5個一級指標和各自分別對應的二級指標共計18個,下面依次對兩個層次指標體系進行模糊綜合評價法分析。這里需要說明的是,所有二級指標數據一起進行一次模糊綜合評價即可。
本次研究所構建的各層評價指標的評語集分別為 U={優秀,良好,一般}。對三項評語集{優秀,良好,一般}分別賦以85分、65分、45分。
2.二級指標體系的模糊綜合評價分析
在上文二級指標體系AHP層次分析中已經得到各二級指標的權重值,依此可以構建二級指標的權重向量矩陣;按照所構建的評語集,通過對專家問卷匯總結果確定各二級指標對應的隸屬度,各層級評價指標與之相對應的評語則形成權重判斷矩陣。
有了上述兩個矩陣,運用SPSSAU直接進行模糊綜合評價權重計算,得出評價的綜合得分,如表7所示,該分析結果用于表示各指標的綜合評價情況。本次SPSSAU計算方式采用加權平均型模糊算子,綜合利用了所有指標權重信息。
3.一級指標層次的模糊綜合評價分析
上文的一級指標體系AHP層次分析中已經得到一級指標的權重值(見表1),依此可以構建一級指標的權重向量矩陣;按照二級指標模糊綜合評價分析結果,即表7所示,可以構建一級指標的權重判斷矩陣。
同樣對上述兩個矩陣運用SPSSAU直接進行模糊綜合評價權重計算,即可得出本次評價的綜合得分為71分,介于優秀和良好之間。本次SPSSAU計算方式也采用的是加權平均型模糊算子,綜合利用了所有指標權重信息。
五、ZT公司內部控制有效性現狀及改善建議
本文通過AHP層次分析模型和模糊綜合分析模型的配合使用,得到ZT公司內部控制指標體系中各因素的權重數值及其有效性評價綜合得分,將ZT公司內部控制指標體系中各要素及其內部控制有效性評價進行了定量分析,從指標體系要素權重值和得分值結果反映出ZT公司目前內部控制現狀和存在的問題,本文依此提出一些建議。
1.ZT公司內部控制整體有效性現狀
ZT公司內部控制有效性評價綜合得分為71分,介于優秀和良好之間,說明該公司內部控制有效性目前整體還不錯,該公司有效性屬于內部控制基本良好,存在少量缺陷。
首先,從分析結果來看,內部環境要素在ZT公司內部控制有效性分析中比其他4個一級指標都高,達到38%的權重值,然而其綜合評價得分最低(68分),說明公司需要進一步改善自身的內部環境。其次,風險評估因素在ZT公司內部控制有效性中權重為26%,其綜合評價得分與綜合得分持平(71分),說明公司在風險評估過程方面還有一些缺陷,管理層需要加以防范。最后,內部監督因素權重值雖然只有11%,但得分也排在五要素中的倒數第三(74分),需要管理者進一步重視內部監督各項工作的規范性。
2.ZT公司內部控制改善建議
(1) 優化企業內部控制環境
內部環境這一指標權重最高,但分值卻在一級指標末位。詳細來看,內部環境要素中有三個方面需要改善,一是誠信和道德價值觀的溝通,權重值36%,得分卻只有60分,表明目前ZT公司的這一項工作出現了問題。這就要求企業重視文化建設,要形成具有影響力且企業員工共同認可的價值觀;二是勝任能力的重視,權重值26%,得分69分,表明公司人員的能力與崗位匹配方面還存在不足;三是管理層的理念與經營風格,權重值18%,得分71,也反映了企業文化建設方面的欠缺,管理層的經營理念與經營風格應該與企業文化所倡導的整體價值觀相統一。
(2) 細化企業風險評估工作
風險評估要素中識別風險的重要性,權重值52%,這足以說明對ZT公司來講,這個要素至關重要,但是該項的得分僅有70分,說明目前該公司對識別風險的重要性還認識不夠,對行業的競爭程度意識不足,與之相關的識別經營環境(權重值30%,得分69分)同樣也說明這個方面存在風險。
具體改進措施需圍繞強化企業內部管理人員的風險意識、注重對風險的分析、細化風險評估的相關工作三個方面開展:一是可適當優化公司風險分析與風險評估方法,分析與測算時可將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結合;二是公司可以引入專業風險分析人員并進行相關培訓,提升風險分析人員的專業水平,以適應公司的發展需要;三是對公司業務中的關鍵風險點及風險部位進行分析,對此予以重視,同時兼顧效益原則。
(3) 強化內部審計部門建設
內部監督中內部審計部門(權重值27%,得分69分)的建設也需要重新梳理。首先,要提高內部審計人員的專業素質,如此才能保證內部審計的質量。一名合格的內部審計人員應具備的知識范圍包括審計、稅法、經濟法和會計知識,還要涉及風險管理、內部控制等管理方面的知識。其次,要保持公司審計機構的獨立性,在進行內審機構的設置和內審人員的配備時,要注意避免權責交叉,分清隸屬,避免公司其他部門及個人對內審機構的干預,使內部審計部門得以充分發揮其職能,可以客觀地對公司的經營風險、內部控制以及公司治理情況進行評價和監督。
(4) 改善授權審批體系
控制活動中授權審批的權重值26%,得分69分,低于這項要素的綜合評價值(75分),說明公司的授權審批管理和實施存在需要優化的環節。關于授權審批的具體實施,可以分為幾個步驟進行。第一步是為企業全體員工明確授權審批的觀念;第二步是確定授權審批體系的相關機構;第三步是梳理授權審批事項,同時確定各審批事項申請、審核和批準的流程; 第四步建立授權審批體系的追責機制及反饋機制。
參考文獻:
[1]林紹仙.加強企業內部控制、提高企業效益實踐探究[J].中國集體經濟,2023(11):77-80.
[2]許瑜,馮均科.企業內部控制有效性評價體系的構建[J].財會月刊,2020(18):96-101.
作者簡介:范文麒(1990.06— ),女,漢族,廣西桂林人,碩士研究生,理財師,研究方向:企業內部控制,金融風險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