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對學校思政課建設作出重要指示,強調(diào):新時代新征程上,思政課建設面臨新形勢新任務,必須有新氣象新作為。延安棗園小學作為一所具有深厚紅色文化底蘊的學校,始終將思政課建設作為黨領導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并積極探索創(chuàng)新。在此過程中,逐漸形成了“123”特色思政課改革創(chuàng)新模式,有效推進了思政課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
塑造“一個特色”,厚植愛國主義情懷。在思政課建設中,學校將愛國主義教育貫穿始終,堅持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利用地域紅色資源組織豐富多樣的愛國主義教育活動。每年清明節(jié),學校都會整合教材中的相關內(nèi)容,組織六年級全體師生赴“四八”烈士陵園祭奠先烈,組織四、五年級全體師生步行至“為人民服務”講話臺緬懷張思德同志,沉浸式地學習領會“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同時,學校整合教材中的革命文化和革命故事,每學期組織少先隊員走進延安八一敬老院、延安棗園革命舊址等地進行研學實踐,重溫革命故事與革命記憶。此外,學校經(jīng)常開展“愛祖國 愛家鄉(xiāng)”主題演講比賽、唱紅歌比賽等,以此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激發(fā)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熱情。
融通“兩類課程”,推動協(xié)同育人。學校加強三級三類骨干教師隊伍建設,融合多學科優(yōu)秀師資,讓“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銜接協(xié)同。在具體實踐中,學校基于思政課程的學科融合性,通過骨干教師公開課、黨員教師示范課、優(yōu)秀班主任班隊課和師德標兵宣講課等多種課例,將思想政治教育內(nèi)容和目標潤物無聲地融入各科教學的全過程。近年來,學校積極推動“思政課大練兵”活動,并將其納入教育教學的常規(guī)考評機制。
堅持“三位一體”,深挖“三個課堂”育人潛能。首先,學校在嚴格執(zhí)行國家課程標準的基礎上,大膽創(chuàng)新課堂組織形態(tài),豐富課堂教學內(nèi)容。例如,以思政課大講堂的形式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生讀本》進課堂。大講堂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手段開展,全校主會場與各班分會場線上線下同步進行,實現(xiàn)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全校的普及。其次,學校充分利用校園內(nèi)外的各類教學資源,豐富思政課的教學內(nèi)容與形式,并立足思政校本課程開發(fā),推動校內(nèi)“流動的思政課”建設。例如:結(jié)合國家重大事件、紀念日、時事熱點等,精心設計國旗下的“思政課”;開設校園勞動實踐基地,讓學生體驗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延安精神;等等。最后,學校積極組織學生走出校園,利用社會大課堂開展紅色研學旅行,讓學生親身體悟大國發(fā)展歷程。例如:走進延安博物館,與歷史對話;走進延安科技館,開展文化、科技、旅游體驗活動;等等。
(作者單位:延安棗園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