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中數學教學中促進學生深度學習包含兩方面內容,一是教師要用恰當的方法引發、促進學生深度學習;二是指向立德樹人,指向核心素養,要求教師要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立足這兩方面內容,本文展開詳細地分析,先闡釋初中數學教學中深度學習的價值,接著提出幾點促進學生深度學習的策略,以期充分發揮深度學習的教學優勢,提升初中數學課堂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初中數學;深度學習;教學策略
深度學習是相對于淺層學習而言的,其區別于一般意義上的學生的自學,更強調教師的引導和幫助.初中數學教學中,促進學生深度學習是提升數學教學質量、助力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舉措.深度學習的實現需要教師采取合理的引導措施,促進學生將已有經驗與新知識相互轉化,幫助學生判斷和建構學科基本結構,發展學生高階思維.為此,在實際教學中,初中數學教師要創造性地將教學內容轉化為具有挑戰性的學習主題,并采取多種措施引導學生全身心投入和體驗學習過程,讓學生“親身”經歷知識的發現與建構過程,從而提升學習效率,促進學生成長發展,落實核心素養要求.
1" 初中數學教學中深度學習的價值
1.1" 推動課程改革走向深入
課程改革不僅是現代學習方式的更新,也是社會人才培養方向的重要指標.深度學習理念指導下的初中數學教學,要求教師要在學科知識傳授的基礎上,培養學生關鍵能力,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發展.深度學習理念符合現代教育發展要求,注重教師教學理念和方法的創新,強調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是推動課程改革走向深入的有力手段[1].
1.2" 促進學生高階思維培養
在過去的教育中,教師雖然天天和學生打交道,但是卻不關心也不了解學生在各個階段的身心發展規律,他們不知道學生是如何學習的,也不知道學生喜歡怎樣的學習方法,盲目教學使得學生只是進行簡單的記憶和理解,學習效率較低.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深度學習要求教師要引導和幫助學生,讓學生主動去“經歷”知識發現、發展的過程,讓知識成為學生學習的手段而不是結果.在深度學習中,學生會超越簡單的記憶和理解,朝著分析、綜合和創造的層面發展,從而實現高階思維的發展.
1.3" 提升初中數學教學質量
學習是學生將新知識與自己已有知識經驗建立聯系的過程,這個過程中涉及內在積極體驗和思維發展,要求學生能夠對所學知識進行有深度的理解和加工,從而達到深度學習的目的[2].以深度學習理念指導的初中數學教學,摒棄了以往通過機械記憶和重復練習開展的數學教學模式,鼓勵學生通過提出問題、分析案例、進行推理等過程,深入理解數學概念背后的邏輯關系和本質特征,使學習不再停留于表面,而是觸及知識的內核,加深了學生數學學習的深度,強化了對學生綜合數學能力的培養,有助于提升初中數學教學質量.
2" 初中數學教學中促進學生深度學習的策略
2.1" 立足教學內容,設定深度教學目標
深度教學目標的設定能夠有效促進深度學習的實現.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深入分析教材內容,準確把握本節課甚至整個章節的核心知識點與思想方法,從而立足整體挖掘數學知識背后的邏輯聯系,提煉核心知識點,設定深度教學目標[3].在具體教學中,教師要了解初中數學的學科性質,明確數學的教學目標不單是讓學生記住數學公式、定理,而是幫助學生理解其推導過程、使用條件及背后的數學原理,從而形成對數學概念的深刻理解,進而指導深度學習的高效開展.
例如" 以蘇教版八年級數學上冊第3章中的“勾股定理”教學為例,教師分析教材內容后,了解到本節課內容圍繞勾股定理開展,旨在讓學生體驗勾股定理的探索過程中,了解勾股定理的多種證明方法,并能借助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發展學生分析推理能力.教師在設定教學目的時,要考慮深度學習的“深”在哪里,設定什么樣的目標才能實現深度學習.在此基礎上,教師需要了解深度學習成果不是體現在學生最終成果上,而是將一切優秀教學的精華進行概括和提煉,讓學生站在“巨人”肩膀上,以思考代替記憶,以對學科知識本質的清晰理解和觀察代替重復練習,從而達到深度學習目的.
為此,初中數學教師可以設定本節課的深度教學目標為:(1)鼓勵學生在發現、歸納、驗證、實踐中體驗勾股定理的探索過程,在實踐中驗證勾股定理的多種證明方法;(2)在簡單的勾股數計算中總結規律,并逐步探索較為復雜的勾股數,能計算、證明勾股數;(3)發現和解決生活中有關勾股定理的問題,感受數字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通過深入研究教材,設定深度教學目標,能夠以目標為導向,引導學生逐步深入數學學科知識核心,促進學生知識的內化、能力的提升和素養的全面發展.
2.2" 創設教學情境,激發深度學習動力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創設情境有助于激發學生的深度學習動力,使學生在熟悉的情境中主動探索、積極建構知識,實現由表層學習向深度學習的轉變.為此,教師要結合教學內容,為學生構建一個貼近學生生活且富有趣味性的情境,將抽象的數學概念、定理、公式等融入情境中,讓學生在思考探索中自然而然地經歷觀察、思考、猜想、驗證、推理等過程,從而深刻理解數學知識的本質及其背后的邏輯關系,實現深度學習的目的.在這樣一個生動有趣的環境中,學生的能動性得到了很大的發揮,使得每個學生都能積極參與其中,探索數學的奧秘,感受數學學習的樂趣,營造積極的課堂學習氛圍[4].
例如" 以蘇教版八年級數學上冊第6章中的“一次函數”教學為例,教師分析教材內容后,了解本節課內容圍繞一次函數和正比例函數的概念、特點開展.在七年級數學學習中,學生已經學過了用字母表示數,了解到字母表示數的意義,并初步學會了如何探索具體事物之間的關系和變化的規律.在開展“一次函數”這節課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引入學生常見的給車加油的生活場景,并讓學生思考:如果加油站加油槍流量為15L/min,汽車油箱此時是空的,那么汽車油箱中的油量變化與加油時間存在怎樣的函數關系呢?如果此時汽車油箱中有4L油,那么汽車油箱中的油量變化與加油時間存在怎樣的函數關系呢?
在這個貼近學生實際生活的情境中,學生借助之前學過的數學知識,用y(L)來表示目前汽車油箱中的油量,用x(min)表示加油所用的時間.如果汽車油箱沒有油,則函數關系為y=15x,如果汽車油箱中有4L油,則函數關系為y=4+15x,在思考和列函數關系式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強化對一次函數概念的理解,也可以深入了解一次函數在生活中的具體應用,為接下來的教學打下良好基礎.通過構建合理的教學情境,能夠激發學生的深度學習動力,使學生在主動參與、積極探究的過程中完善自身數學知識體系的構建,獲得豐富的學習體驗,為學生今后的數學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2.3" 提出問題鏈,引發學生深度學習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深度學習的實現要求教師圍繞教學內容,提出一系列具有內在邏輯關系的問題串,在相互關聯的問題引領下讓學生逐步進入知識點核心,實現讓學生理解、分析、綜合運用知識的目的[5].具體來說,教師要提煉教學核心,圍繞這個核心知識點設計一串問題鏈,讓學生在問題的解決中利用數學思想和方法,通過直觀想象、邏輯推理、分析運算經歷問題解決的過程并得出答案,再經歷問題解決過程獲得新的答案,從而逐步由表層走向深層,提升學生學習效果.
例如" 以蘇教版八年級數學上冊第1章中的“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條件”教學為例,教師分析、提煉教學內容之后,了解到本節課的核心教學內容為幫助學生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條件,并能解決簡單的推理驗證問題.在教學中,教師要明確本節課的教學目標不僅是讓學生從淺層知識記憶出發了解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還要掌握其推理過程,并能舉一反三,在知識綜合運用中解決相關問題.教師考慮到深度學習的實現需要鏈接學生已有知識經驗,引導學生建立兩者的聯系,從而使學生將新知識納入自身的知識體系中.
為此,教師向學生提問:“上節課我們學到了全等圖形,怎么識別全等圖形呢?大家還記得嗎?”學生回答:“大小、形狀相同,能完全重合在一起的圖形是全等圖形.”在喚起學生舊知的基礎上,教師接著提問:“我們今天新課的內容是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條件,你們覺得全等圖形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一樣嗎?”面對這個問題,學生就需要進行思考和驗證,無論是全等圖形還是全等三角形,能夠完全重合必定是全等的.在重合的基礎上,教師結合學生之前學過的定理-“全等三角形的對應邊相等,對應角相等”引入問題:“我們已經知道,全等三角形的對應邊相等,對應角相等.那么反過來思考,兩個三角形有幾條對應邊或幾個對應角相等,才能判定其為全等三角形呢?”在此基礎上,學生可以通過動手實踐、分析、驗證得出:“邊角邊”滿足“角邊角”“角角邊”“邊邊邊”“斜邊、直角邊”條件可以得出兩個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通過圍繞核心內容設計問題鏈,引導學生逐步深入思考和探索,可以讓學生經歷知識發現、理解、分析、應用和綜合的全過程,完善學生知識體系的構建,實現學生深度學習的目的.
2.4" 設計深度練習,遷移應用中深化思維
深度學習的實現需要教師超越簡單的數學概念記憶和習題重復練習,為學生設計深度練習,讓學生在實踐練習中強化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從而真正實現學以致用的目的.在具體教學中,教師可以設計具有層次性、開放性且針對性較強的練習題,激發學生的探索欲,促使學生主動思考、嘗試多種解題策略,并在過程中不斷反思與調整,實現知識遷移,幫助學生深刻理解數學作為一門工具學科的價值和魅力.同時,教師在設計深度練習時,還要引導學生進行深度思考,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假設,進行論證和反思,形成自己的見解和解決方案,發展學生高級思維,培養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
例如" 以蘇教版八年級數學上冊第6章中的“一次函數”教學為例,經過上述分析,了解到本節課知識內容圍繞一次函數和正比例函數的概念和特點開展.教師在總結分析本節課知識內容之后,對正比例函數概念內容的題型進行了提煉,并為學生設計深度練習題:找出下列函數中y是x的正比例函數:y=-3x2、y=3x、y=13x、y=x-5.面對這種題型,學生需要明確正比例函數的定義,即一般情況下,如y=kx(k是常數,k不為0)的函數為正比例函數,k是比例系數.y=-3x2不符合,其為二次函數;y=3x,不符合正比例函數概念,符合反比例函數概念;y=x-5不符合,這是一次函數.通過借助有效的習題練習,可以將多種題型混合在一起,讓學生在多元化思考中感受不同類型函數的差異,從而強化對所學內容的理解,實現學生高效學習目的.
3" 結語
初中數學教學中,促進學生深度學習是適應課程改革要求、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舉措.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認識到深度學習開展的必要性,并以新課標理念為抓手,立足學生當前學習需求,在教學中通過設立深度教學目標、創設合理的教學情境、提出核心問題以及設計深度練習等手段,培養學生深度學習能力,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為學生今后的學習成長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王增海.初中數學教學中促進學生深度學習的策略[J].數學學習與研究,2024(25):54-56.
[2]陳興才.“核心問題”視域下促進學生深度學習的策略——以初中數學教學實踐為例[J].數理天地(初中版),2024(14):64-66.
[3]郭大棟.淺談促進學生深度學習的策略——以初中數學例題教學為例[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23,8(08):86-88.
[4]甘濟銀.初中數學教學中引導學生進行深度學習的策略[J].天津教育,2023(03):65-67.
[5]丘金壽.小學數學教學中促進學生深度學習的有效策略[J].名師在線,2021(26):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