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以臺山市特殊教育學校為例,分析特殊教育學校思想品德教育的基本特點與實施難點,著重探索在溝通機制不暢的環境下,特殊教育教師該如何打開特殊兒童的心房,開展德育工作。
一、工作困難
1.學生情況特殊,德育工作效果不強
特殊教育的學生因為天生的缺陷,多會有自卑、猜疑、低落的心理特點,這與我國思想品德教育的初衷背道而馳,老師也不適用較為強硬的手段來要求學生學到什么、做到什么,導致德育工作效果不強。
2.學校教育特殊,德育環境把控不足
單單依靠教師言傳身教的感染力度,不足以對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產生決定性的影響,還有很多周邊的影響因素是學校在教育工作中沒有思及到的,比如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影響,家庭對學生的影響等,德育環境的把控依舊不足。
3.學校學習特殊,德育溝通途徑不暢
有些學生在學校不愿意和教師溝通。面對這種情況,教師并沒有太好的辦法去打開孩子的心房,只能通過長時間的相處,希望能夠用行動來感化這些學生。
二、優化建議
1.重視德育工作,培養學生主動性
針對特殊教育學校德育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首要任務是調整學校教育工作的重心,確保德育工作得到充分的重視。臺山市特殊教育學校已經意識到德育的重要性,但當前的教育效果仍有待提升,這表明學校在德育方面還需繼續努力。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學校應首先強化教師的素質教育。教師是德育工作的主要實施者,他們的教育理念和方法直接影響德育工作的成效。因此,學校應組織教師認真學習最新的教育方針和政策,明確德育工作的目標和要求。同時,教師應針對不同學生的思想特點和實際情況,靈活調整德育工作的策略和方法,以確保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在強化德育的基礎上,學校還應注重美育和勞動教育的融合,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教育結構。通過美育,可以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和創造力,提升他們的文化素養;而勞動教育則能夠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社會責任感,幫助他們更好地適應社會生活。這種多層次、多角度、多渠道的教育可以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
2.加強德育活動的感染力
學??梢試L試多舉辦活動、多建立典型,不斷刺激學生的榮譽感,讓學生自覺向著正確的社會價值形象靠近。同時,學校應該進一步調整教育模式,豐富教師課堂的感染力,采用多種教育方法,使得課堂摒棄以往呆板陳舊的表現模式,以互動、生動的課堂環境感染每一位學生。對于學校中的一些特殊案例,教師也不能冷處理,要積極和他們溝通,利用周邊同學、家長和自己的力量打開他們的心門,釋放他們的天性,以表彰、鼓勵等方式,幫助學生建立自信心,樹立正確價值觀。
3.建立德育計劃,重視心理健康教育
在特殊教育的思想品德教育當中,如何塑造孩子正確的自我意識是十分關鍵的部分。學生在特殊教育學校學習就是希望能夠逐漸實現自我意識和社會環境的融合,這是一個漫長的成長過程,中間會不斷遇到各種各樣的麻煩。對于這些現實問題,學校要配合教師及時發現、及時調整,因為學生一旦遭遇挫折就容易產生自卑情緒,喪失正確認識自我的機會。因此,特殊教育的思想品德教育應該以心理健康教育內容為主,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和自尊心,學會自己評價自己,從而找到克服自卑感、發展自我的途徑。
三、結論
對于特殊教育學校的教師來說,思想品德教育方法一直是最為頭疼的問題,臺山市特殊教育學校著手于日常的教育活動,將思想品德教育內容細化到身體力行、言傳身教的教育模式當中,給予了教師在傳統課堂授課之外另一種引導學生學習的途徑。
但是,特殊教育學校的學生的個性特點與普通學校的學生相差甚遠,教師工作壓力還是比較大的。因此,在未來的學習里,教師可以提倡學生互相促進,讓具有較高能力的學生協助較低能力的學生發展,發揮同伴教育在德育工作中的實踐價值。希望在日后的教育學習中,學校能夠得到社會、家庭以及各個方面的更多支持,一步一個臺階,將特殊教育的德育之路走得更遠,更好。
責任編輯 王思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