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旨在探討整本書閱讀教學法在賀州市平桂區民族學校瑤族學生中的應用效果與影響。通過對賀州市平桂區民族學校瑤族學生閱讀現狀的深入分析,結合整本書閱讀教學的實施策略,以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快樂讀書吧”中的《童年》整本書閱讀教學為例進行了實證研究。結果表明,整本書閱讀教學法顯著提升了瑤族學生的閱讀興趣、閱讀理解能力及文化素養。
關鍵詞:整本書閱讀;閱讀教學;瑤族學生;小學語文;賀州市平桂區
基金項目:本文系賀州市平桂區教育科學規劃2024年度課題“整本書閱讀教學的研究——以賀州市平桂區民族學校瑤族學生為例”(立項編號:pgktC029)的階段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彭彩云(1984—),女,廣西壯族自治區賀州市平桂區民族學校。
賀州市平桂區民族學校的學生主要是瑤族孩子,他們多來自地理位置相對偏遠的鄉鎮,教育資源相對匱乏。在這樣的背景下,教師如果采用傳統的閱讀教學模式,側重于對課文片段的解讀與分析,不僅難以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也難以滿足他們全面發展的需求[1]。
本研究聚焦于賀州市平桂區民族學校的瑤族學生,旨在探索一種更為有效的閱讀教學方法——整本書閱讀教學法。希望通過整本書閱讀教學拓寬學生閱讀視野,鍛煉學生思維,提升學生情感認知水平,實現學生閱讀興趣和閱讀能力的雙重提升[2]。同時,本研究期望通過這一創新的教學實踐,為改善少數民族地區閱讀教學現狀提供有益的思路和借鑒,為其他少數民族地區閱讀教學的改革和發展提供有益的參考和啟示。
一、賀州市平桂區民族學校瑤族學生閱讀現狀分析
筆者基于對賀州市平桂區民族學校瑤族學生閱讀現狀的深入調研,總結了幾個顯著的問題。首先,學生的閱讀興趣普遍較低,缺乏閱讀的熱情和積極性,這直接影響了他們的閱讀效果。其次,閱讀資源相對匱乏,無論是讀物的種類還是數量,都難以滿足學生的閱讀需求,這限制了他們閱讀視野的拓寬。最后,閱讀教學方法單一,缺乏創新和針對性,傳統的講授式教學仍然占據主導地位,未能有效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和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這些問題共同制約了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亟須教師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決。
二、整本書閱讀教學策略
針對賀州市平桂區民族學校瑤族學生的閱讀現狀,結合小學語文六年級“快樂讀書吧”中的《小英雄雨來》《愛的教育》《騎鵝旅行記》等經典作品,提出一系列提升瑤族學生閱讀能力和文化素養的整本書閱讀教學策略。
(一)精選閱讀材料,貼近文化與生活
在閱讀材料的選擇上,教師需要特別注重讀物與瑤族學生文化背景和生活經驗的契合度。閱讀材料的選擇是整本書閱讀教學的基礎[3]。結合瑤族學生的文化背景和興趣愛好,教師應精心挑選那些既符合他們認知水平,又能激發他們閱讀興趣的讀物。教師選擇的讀物應包含民族文化、歷史故事、科普知識等多個領域內容,以拓寬學生的視野,增強他們的文化認同感。同時,教師還應注意讀物的閱讀難易度,確保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既能獲得成就感,又能不斷挑戰自我,提升閱讀能力。例如:《小英雄雨來》作為一部反映抗日戰爭時期兒童英勇事跡的作品,能夠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情懷;《愛的教育》則通過一系列溫馨感人的小故事,傳遞了愛與善良的美好品質,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情感認知能力和道德觀念;《騎鵝旅行記》以奇幻的冒險故事為載體,能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這些讀物不僅內容豐富、情節吸引人,而且與瑤族學生的生活實際緊密相連,有助于提升他們的閱讀興趣和文化認同感。
(二)創設多元情境,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為了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教師需要創設生動有趣的閱讀情境。這可以通過多媒體教學手段實現,如利用圖片、音頻、視頻等多媒體資源,為學生呈現一個立體、生動的閱讀世界[4]。此外,教師還可以組織角色扮演、情景模擬等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感受到閱讀的樂趣,進而更加主動地投入閱讀中。例如:在《小英雄雨來》的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播放相關的歷史紀錄片,讓學生更加直觀地了解抗日戰爭時期的故事;在《愛的教育》的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角色扮演的方式,讓學生親身體驗故事中人物的情感和道德抉擇;在《騎鵝旅行記》的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虛擬現實技術,讓學生置身于奇幻的冒險世界之中。
(三)引導學生深度閱讀,提升其理解能力
深度閱讀是整本書閱讀教學的核心。在引導學生進行深度閱讀時,教師可以采用提問、討論、總結等方式,幫助他們深入理解文本內容[5]。通過提問,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關注文本中的細節,培養他們的觀察力和思考力;通過組織討論,教師可以引領學生進行思維碰撞,促進他們交流觀點;通過開展總結活動,教師可以幫助學生梳理文本脈絡,提升他們的概括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總之,采用提問、討論、總結等方式,教師可以有效地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培養他們的批判性思維和創新能力。例如:在《小英雄雨來》的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雨來為什么能夠成為小英雄,他的勇敢和機智體現在哪些方面;在《愛的教育》的閱讀教學中,教師可組織學生討論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蘊含的道德觀念,以及這些道德觀念對現實生活的啟示。
(四)培養閱讀習慣,奠定終身學習基礎
良好的閱讀習慣是學生提升閱讀能力的重要保障。為了培養瑤族學生的閱讀習慣,教師可以為學生制訂個性化的閱讀計劃,或根據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興趣愛好,為他們推薦合適的讀物,并設定合理的閱讀目標和時間。教師還可以開展豐富多彩的閱讀活動,如讀書分享會、閱讀競賽等,為學生提供一個展示自己閱讀成果的平臺,激發他們的閱讀熱情[6]。如在《小英雄雨來》《騎鵝旅行記》的閱讀教學中,教師可鼓勵學生撰寫讀書筆記和讀后感,通過分享和交流來提升自己的閱讀理解和表達能力。
三、實證研究
(一)研究背景與目的
旨在通過實證研究,探討整本書閱讀教學法在提升賀州市平桂區民族學校小學六年級學生閱讀興趣、閱讀理解能力及文化素養方面的效果。選取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快樂讀書吧”中的經典文學作品《童年》作為整本書閱讀教學的內容,進行為期一學期的實證研究。通過對比實驗前后學生的閱讀成績、閱讀興趣等指標,評估整本書閱讀教學法的有效性,并收集學生的反饋意見,為進一步改進教學方法提供科學依據。
(二)研究對象、方法及過程
精心選取了賀州市平桂區民族學校小學六年級兩個班級共100名學生作為研究樣本,每個班級50人。其中一個班級被指定為實驗組,采用整本書閱讀教學法進行《童年》這部經典文學作品的教學;另一個班級則作為對照組,繼續沿用傳統的閱讀教學方法來教授相同的內容。這兩個班級在性別比例(實驗組:男26人、女24人;對照組:男25人、女25人)、年齡分布(平均年齡均為12歲)以及學習成績(實驗前閱讀測試平均分:實驗組72分、對照組71分)等方面均具有高度的相似性,這確保了研究結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這樣的設計旨在通過對比兩個班級在實驗前后的變化,來評估整本書閱讀教學法的實際運用效果。
1.實驗設計
本研究采用了對比實驗設計,旨在通過對比僅改變一個條件而其他條件不變情況下的實驗結果來揭示某一變量的影響。在實驗開始前,教師對兩個班級的學生進行了基線測試,以確保他們在閱讀興趣和閱讀理解能力等方面無顯著差異。實驗組和對照組在實驗期間分別接受了不同的閱讀教學,在實驗結束后,教師進行了學生閱讀成績、閱讀興趣等關鍵指標的測試[7]。這種設計能夠直觀地反映整本書閱讀教學法相較于傳統教學方法的優勢和不足。
2.教學實施
實驗組采用了整本書閱讀教學法,這一方法涵蓋了精選閱讀材料、創設閱讀情境、引導深度閱讀和培養閱讀習慣等多個環節。具體來說,教師首先為學生精選了《童年》這部與該校瑤族學生相契合的經典文學作品,并通過多媒體教學手段、角色扮演等方式創設了生動有趣的閱讀情境,以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在閱讀過程中,教師還通過提問、討論和總結等方式引導學生深入理解文本內容,培養他們的批判性思維和創新能力。同時,教師還為學生制訂了個性化的閱讀計劃,鼓勵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經過一學期的實施,實驗組學生的閱讀興趣和閱讀理解能力顯著提高。
對照組則繼續沿用傳統的閱讀教學方法,主要側重于對《童年》片段的解讀與分析。教師按照教材的要求,詳細講解和分析《童年》中的部分章節,但缺乏整本書閱讀教學法中的情境創設、深度引導和習慣培養等環節。實驗結束后,對照組學生的閱讀興趣和閱讀理解能力雖有提升,但幅度較小。
3.數據收集與分析
為了確保研究結果的準確性和客觀性,本研究采用了多種數據收集方式,包括前后測問卷、閱讀成績記錄、問卷調查和訪談等。一是前后測問卷。在實驗開始前和結束后,分別向學生發放了前測問卷和后測問卷,以評估他們在閱讀興趣、閱讀理解能力等方面的變化。實驗結果顯示,實驗組學生在閱讀興趣、閱讀速度和閱讀理解能力等方面的提升幅度均顯著大于對照組。二是閱讀成績記錄。記錄了學生在實驗期間的閱讀成績,包括閱讀理解題的得分、閱讀速度的提升等。數據分析顯示,實驗組學生的閱讀成績平均提高了15分,而對照組學生僅提高了5分。三是問卷調查。在實驗結束后,向學生發放了調查問卷,以收集他們對整本書閱讀教學法的反饋意見和改進建議。問卷結果顯示,實驗組學生對整本書閱讀教學法的滿意度高達90%,并認為該方法有助于提升他們的閱讀興趣和閱讀理解能力。四是訪談。隨機抽了部分學生進行訪談,以深入了解他們對整本書閱讀教學法的感受和看法。訪談結果顯示,實驗組學生普遍認為整本書閱讀教學法使他們更加喜歡閱讀,覺得閱讀變得更加有趣和有意義。
本研究得出了整本書閱讀教學法在提升學生閱讀興趣、閱讀理解能力及文化素養方面具有顯著效果的結論。具體而言,實驗組學生的閱讀興趣和閱讀理解能力分別提高了20%和15%,而對照組學生則分別提高了10%和5%。此外,實驗組學生在文化素養方面的提升程度也表現得更明顯,如對文學作品的理解更加深入、對人性和社會問題的認識更加全面等。這些結果進一步展現了整本書閱讀教學法相較于傳統教學方法的優勢,并為教師進一步改進教學方法提供了科學依據。
(三)研究結果分析
通過上述實證研究,整本書閱讀教學法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成效。首先,提升學生閱讀成績。實驗結果顯示,實驗組學生在實驗后的閱讀成績顯著高于對照組。實驗前后的閱讀成績對比顯示,實驗組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詞匯掌握量等方面均有顯著提升。其次,增強學生閱讀興趣。問卷調查和訪談結果顯示,實驗組學生的閱讀興趣顯著提高。他們表示,整本書閱讀教學法讓他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文本內容,感受到了閱讀的樂趣,從而更加愿意主動閱讀。再次,提升學生文化素養。實驗組學生的文化素養獲得了顯著提升。他們通過閱讀《童年》等經典文學作品,不僅拓寬了視野,還加深了對人性、社會、歷史等問題的理解,提升了文化素養和審美能力。最后,收集學生的反饋與建議。通過問卷調查和訪談,教師收集了學生對整本書閱讀教學法的反饋意見。大多數學生表示,整本書閱讀教學法讓他們更加喜歡閱讀,覺得閱讀有趣和有意義。同時,他們也提出了一些改進建議,如希望教師能提供更多樣的閱讀材料、增強閱讀活動的趣味性等。
四、總結
本研究表明,整本書閱讀教學法的實施在賀州市平桂區民族學校瑤族學生中具有顯著效果。通過實施整本書閱讀教學法,學生的閱讀興趣得到了激發,閱讀理解能力得到了提升,文化素養得到了提高。因此,建議將整本書閱讀教學法推廣至更多少數民族地區學校,以改善閱讀教學現狀,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和綜合能力。同時,針對瑤族學生的特殊文化背景和閱讀需求,教師應進一步豐富閱讀材料,創新教學方法,完善閱讀評價體系,以推動少數民族地區閱讀教學事業的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陸靜.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與實施策略[J].陜西教育(教學版),2022(10):34-35.
郁靜茗.淺談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的實施策略[J].新課程研究,2022(17):120-122.
辛帥.基于深度學習的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策略研究[J].文教資料,2023(24):110-113.
李慧霞.核心素養下的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探究[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下旬刊),2021(10):248-249.
劉旻.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創新策略探究[J].啟迪與智慧(上),2022(9):100-102.
曹楓.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的優化策略[J].留學,2023(24):56-57.
劉春梅.思維導圖在小學整本書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學周刊,2021(29):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