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群文閱讀是高中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策略,在閱讀一組文學作品的過程中,學生能感受不同時期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學風格,從而開闊眼界,培養審美趣味,提升文學欣賞水平。群文閱讀是指學生在一系列的文學作品閱讀中,對文學的內涵和意義有深刻的認識,并對作品的歷史背景、社會環境、人文精神等進行探索,以此提高學生的思辨能力和文化素質。在高中語文課堂上,群文閱讀有助于學生對文學產生獨到的認識與感受,促使學生對文學作品進行深度思索與探究,提高學生的綜合分析與批判思維。基于此,本文對高中語文教學中群文閱讀的策略展開探討。
【關鍵詞】高中語文;群文閱讀;策略
在新一輪課程改革中,高中語文教學既有新的機遇,也面臨著新的挑戰。在這一背景下,傳統的“單篇精讀”教學模式已日益顯示其局限性。信息時代的來臨,學生接觸的語篇種類、數量都大大增多,這就需要學生具備較強的閱讀能力、信息甄別能力和批判性思維能力。為了滿足時代發展的需要,教師也在積極探索新的教學方式。群文閱讀是近年興起的一項新的教學策略,已逐漸引起人們的注意。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可以在比較、分析和整合過程中,提高整體閱讀能力,養成多視角思考的習慣。這既滿足新課標對學生核心素養的要求,又給予教師更大的教學創新空間,促進了高中語文教學的深化和發展。
一、深度研讀文本,合理選擇主題和文章
(一)理解作者意圖
通過對文本的深入閱讀了解作者的意圖,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作品內容,掌握文學語言的特征,提高文學欣賞水平。以《沁園春·長沙》為例,在教學過程中,學生通過對《沁園春·長沙》的深入閱讀,可以加深其對毛澤東詩歌創作思想的認識和對其感情的把握。通過對詩歌中的細節描寫、抒情描寫及象征手法的解讀,學生逐步體會到作者要表達的思想感情。毛澤東在這首詩中表達了對長沙的深厚情感,抒發了他對故鄉的深切思念。詩歌中充分表現了毛澤東對故鄉長沙的深厚感情。在這樣細致的描寫中,學生能更深切地體會到作者對故鄉的無限依戀,從而體會到作者所抒發感情的真誠與深沉。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對其進行細致分析,從而加深對其思想感情的認識。學生通過分析詩歌各個意象隱含的意義與象征,逐步體會作者想表達的感情與想法。毛澤東以《沁園春·長沙》抒發他對長沙的情感,既有思鄉之情,也有對革命理想的熱情與信仰。這樣的情感傳遞,可以促使學生對作品中所蘊含的文化底蘊與時代背景產生深刻認識,進而更好地把握作者的創作意圖與情感抒發。
(二)建立閱讀策略
在正確地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之后,教師就可以制定閱讀策略,幫助學生明確閱讀目標,從而提高他們的閱讀效率和理解能力。在具體教學中,教師可選取《沁園春·長沙》《沁園春·雪》《沁園春·情若連環》等詩歌進行“沁園春系列詩詞”的群文閱讀,并指導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通過對比三首詩歌的主題、表達方式,學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詩人的寫作意圖。例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沁園春·雪》中毛澤東為何選雪為題材,又怎樣通過雪抒發自己的思想感情。通過三首詩在表達形式、題材等方面的比較,學生逐步形成對不同題材作品的解讀策略,進而加深對詩歌作品的認識與鑒賞。通過對比分析法,既能提高學生的文學欣賞水平,又能培養學生對詩詞的深入思考與領悟,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在這樣的教學方式下,學生在探究與對比中,逐步體會詩歌的表達與意蘊,進而擴展對作品的認識與鑒賞。
二、構建閱讀情境,培養學生閱讀興趣
(一)引入生活情境
教師創設真實的生活情境,使學生能把課堂知識聯系現實生活,提高他們的閱讀興趣和理解能力。把教材內容和生活經歷有機地聯系起來,使他們更容易與作品產生共鳴,從而增強閱讀熱情和代入感。在講授《燭之武退秦師》《荊軻刺秦王》《廉頗藺相如列傳》時,教師可以創設一種生活情境,使學生在自己熟知的情境中進行學習。在《燭之武退秦師》一課中,教師可設計一場外交會談,讓學生分別扮演趙國與秦國的使臣,通過辯論的方式,模仿燭之武勸說秦王退兵的過程。借由角色扮演,學生不但可以認識到燭之武的勇敢與智慧,還可以體會古代外交的復雜。其次,在講授《荊軻刺秦王》時,教師可創設一種針對刺客的訓練情境。在此情境下,通過小組討論、角色扮演等方式,了解荊軻刺殺秦王的動機及采取的行動對策,如果你是荊軻,你會在什么時候、用什么方式去暗殺他呢?這樣既可以加深學生對荊軻境遇與其死前的決絕的認識,又可以啟發他們進行創新思考。最后,在講授《廉頗藺相如列傳》時,教師可創設一個治國策略討論的情境,讓學生選擇趙國在面臨內外交困的情況下采取的戰略抉擇。學生可以通過扮演廉頗、藺相如等角色各抒己見。在交流中,學生可以了解廉頗、藺相如的個性與謀略,并了解他們最后合作的重要性。創設這樣的生活情境,不但可以加深學生對課文的了解,而且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參與度。
(二)引入互動情境
在課堂教學中,互動情境可以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參與意識。在交流中,學生不但可以互相啟發,而且可以在討論、協作中加深對文章的理解。在講授《燭之武退秦師》《荊軻刺秦王》《廉頗藺相如列傳》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小組合作、研討,加深對課文的認識。例如,教師以小組為單位組織學生進行交流。在講授《燭之武退秦師》一課中,教師可創設一種互動式的辯論情境,使學生能更好地參與辯論,讓學生以秦國使節和趙國使節的身份進行交流。每個小組都要拿出論據,證明自己的論點,并在辯論中加深對燭之武的認識。在這種交流中,既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又可以鍛煉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在講授《荊軻刺秦王》時,教師可創設一種交互式情境,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教師將學生分為各個小組,每個小組分別表演荊軻刺殺秦王的情境。小組成員要結合教材內容及個人領悟,編出相應的對話與行動,以角色扮演的形式表現荊軻在戰場上殺敵的勇氣與謀略。在這種互動中,學生能更直接地體會到荊軻的英雄氣概與智謀,發展創意與表達能力。在講授《廉頗藺相如列傳》時,教師可創設一種情境,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情境學習,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國家政策。學生分組扮演廉頗、藺相如、趙王等人物。每個小組都要在會上展示他們的戰略與觀點,并經過討論與辯論取得一致。在這種交互式的情境中,學生不僅能體會到廉頗、藺相如等人的智謀與謀略,還能鍛煉團隊意識與交流技巧。這樣的情境創設,既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又可以加深學生對文本的理解。
三、問題驅動導學,促進學生思維發展
問題驅動式教學法是現代教育中一種重要的教學方法,它通過設置富有挑戰性的問題,使學生能自主地進行探索、思考和解決問題。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方法,既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可以培養學生的批判思維能力。尤其是在群文閱讀教學中,學生可以在多個角度、多個層次的閱讀與思考中,提高自己的理解與分析能力,從而達到對文本的深入闡釋,從而擴展思維。
教師可以把《諫太宗十思疏》《答司馬諫議書》《阿房宮賦》《六國論》等四個語篇結合起來進行群文閱讀,以“問題為導向”的方式,引導學生展開深度討論與研究。
(一)問題引導閱讀
首先,教師可以問一個主題性問題:在表述政見與歷史經驗時,這些文章之間的相同點是什么?這樣的提問既能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內容,又能讓他們在閱讀過程中不停地思索、對比。教師還可以對這個問題做進一步提煉。例如,《諫太宗十思疏》《答司馬諫議書》兩篇都是以什么樣的方式規勸君主的?《阿房宮賦》《六國論》等作品是怎樣透過史實體現作者的政治思想的?在這樣的問題指導下,學生能更多地注意文章的細節及作者的表述,從而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深層含義。
(二)對比分析
在教學中,教師要指導學生對課文進行對比分析。如講授《諫太宗十思疏》《答司馬諫議書》等時,教師可組織學生進行小組研討。魏征《諫太宗十思疏》中勸諫的手法較多,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則更為直率。在這種對比中,學生可以了解在不同的時代背景下,作家的性格如何影響其語言表達。
(三)批判性思考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設計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批判性思考。例如,教師可以提問,如果用現在的眼光來看,那些課文里的思想還能成立嗎?在學習過程中,應注意將其與當代社會的現實聯系起來,并對其實踐意義進行批判思考。在此過程中,學生不但可以加深對課文內容的了解,而且可以鍛煉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產生批判思維。
(四)歸納總結
在上述教學活動的基礎上,教師指導學生歸納。例如,教師可以安排小組討論或寫一篇文章的任務,讓學生歸納四個作家如何用不同的方式來闡述自己的政見和教訓、經驗。借由歸納,學生整理與鞏固讀與思的結果,并提高整體的分析與表現能力。
通過以上的教學實例,采用問題驅動式引導法進行群文閱讀,既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在不斷地閱讀、比較、分析、總結的過程中,學生逐步養成批判思維和獨立思考的能力,全面提高核心素養。
四、結束語
群文閱讀是高中語文教學一項新的研究課題,已經顯示了它的優越性與潛能。透過多篇課文的比較,可以開闊學生的眼界,加深對課文的認識,同時也可以鍛煉他們的批判思維與提高綜合分析的能力。在這一過程中,教師的指導是非常重要的,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科學、合理的閱讀任務,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思維能力。群文閱讀既是一種教學方式,也是一種倡導學生主動探究、主動參與的教育觀念,以達到讓學生“自主學習”“終身學習”的目的。
【參考文獻】
[1]茍曉明.群文閱讀視域下高中語文大單元教學策略[J].讀寫算,2024(23):17-19.
[2]杜彬鵬.淺析群文閱讀中的讀寫結合優化策略[J].語文世界,2024(21):50-51.
[3]趙微微.核心素養導向下的高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策略[J].作文,2024(24):41-42.
[4]陳華珍.高中語文教學中群文閱讀模式的應用[J].家長,2024(17):141-143.
[5]張江琴.從單元視角探索高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的有效策略:以“統編版”教材必修上冊為例[J].新課程研究,2024(S1):37-39.
[6]魏華.多樣態閱讀在高中語文中的應用策略研究[J].教師,2024(15):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