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了解高職學生就業焦慮現狀,并探究就業“內卷化”、社會支持對高職學生就業焦慮的影響。采用狀態—特質焦慮自評量表(STAI)、自編“內卷化”和社會支持評定量表進行問卷調查,隨機抽取浙江同濟科技職業學院1254名高職學生為調查對象,采用統計方法研究高職學生就業焦慮水平及其影響因素。結果表明:女生的就業狀態焦慮水平顯著高于男生;沒有找工作經驗的高職學生就業焦慮水平高于有找工作經驗的高職學生;高職學生感知到的“內卷化”程度越高,其就業焦慮水平就越高;社會支持水平越高,學生就業焦慮水平越低。由此可知,高職學生普遍存在就業焦慮,可以通過減少“內卷化”、強化社會支持緩解高職學生的就業焦慮。
關鍵詞:高職學生;就業“內卷化”;就業焦慮;社會支持
隨著高等教育的普及和就業市場的競爭加劇,高職學生就業“內卷化”嚴重,就業形勢日益嚴峻,面臨的就業焦慮問題愈發凸顯。就業焦慮是個體面對就業問題時,因感知內在意識與客觀現實存在差距而產生的擔憂、緊張等負面情緒的綜合反映。適當的就業焦慮可以使高職學生產生動力,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提升他們的就業準確度,從而更好地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然而,過度的就業焦慮則可能給高職學生帶來很多負面影響,如注意力難以集中、盲目追求熱門職業或隨波逐流等,不利于其思維的理解判斷和分析問題,進而影響到其就業情況和心理健康問題。因此,對于高職院校學生來說,保持適當的就業焦慮是有益的,但過度的焦慮則需要引起足夠的重視和關注。本研究旨在深入剖析高職學生就業焦慮的現狀,從“內卷化”和社會支持角度出發探討其背后的原因,進而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
一、研究方法
(一)研究對象
本研究抽取浙江同濟科技職業學院1254名學生作為被試進行問卷調查,回收有效問卷1185份,有效回收率為94.5%,其中大一654份,大二348份,大三183份;男生831份,女生354份;獨生子女485份,非獨生子女700份;城市282份,農村903份;簽訂就業協議書246份,未簽訂939份;有找工作經驗620份,無找工作經驗565份。
(二)研究工具與方法
本研究共采用三個量表,分別是斯皮爾伯格的狀態—特質焦慮自評量表(STAI)、肖水源的社會支持評定量表和自編就業“內卷化”量表,其中自編就業“內卷化”量表通過“你覺得高職學生就業‘內卷化’嚴重嗎”和“你覺得高職學生就業‘內卷化’對你就業有影響嗎?”,兩個問題考察高職學生感受到的就業“內卷化”程度,共兩個條目,采用1~5級評分,分數越高,表明感知到的“內卷化”程度越大。該量表信效度良好,信度為0.79。
本文采用SPSS19.0專業統計軟件進行統計處理,包括描述分析、獨立樣本t檢驗和偏相關等方法。本文中N為總人數,***p<0.001,**p<0.01,*p<0.05。
二、結果分析
(一)高職學生就業焦慮水平分析
焦慮總分均值得分說明:40—80分是健康的、80—100分是存在焦慮狀況、100分以上表明焦慮問題極為嚴重。在實際的調查中,高職學生的焦慮總分均值為99.06分,接近嚴重焦慮。其中得分在80分以上的學生占全體的92.91%,得分在100分以上的學生占全體的31.22%。
結合上述數據我們可以看出,職高學生的就業焦慮問題較為普遍,且焦慮嚴重的比重也較大。以性別、獨生與否、生源地、年級、是否簽訂就業協議、是否有找工作經驗為自變量,就業焦慮總分、狀態焦慮總分、特質焦慮總分為因變量,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發現:
1.不同性別的高職學生就業焦慮水平差異顯著,狀態焦慮總分的性別差異顯著,女生的狀態焦慮總分顯著高于男生;但焦慮總分、特質焦慮總分在性別上差異不顯著,見表1。

2.高職學生就業焦慮總分、狀態焦慮總分、特質焦慮總分在是否有找工作經驗上差異均異常顯著,無找工作經驗的高職學生就業焦慮水平明顯高于有找工作經驗,見表2。

3.就業焦慮總分、狀態焦慮總分、特質焦慮總分在獨生與否、生源地、年級、是否簽訂就業上差異均不顯著。
(二)“內卷化”對高職學生就業焦慮水平的影響
為分析高職學生感知到的“內卷化”嚴重程度和就業焦慮水平之間的關系,本文考察了各年級高職學生兩者之間的相關。
控制年齡,對就業焦慮水平和感知到的“內卷化”嚴重程度做偏相關,結果發現:就業焦慮總分、狀態焦慮總分、特質焦慮總分和感知到的“內卷化”嚴重程度均相關異常顯著(r=0.27***,r=0.26***,r=0.25***)。也就是說,高職學生感知到的“內卷化”程度越高,其就業焦慮水平越高。
(三)高職學生就業焦慮水平與社會支持的關系
為分析社會支持和就業焦慮水平之間的關系,本文考察了各年級高職學生社會支持和就業焦慮水平兩者之間的相關。
控制年齡,對就業焦慮水平和社會支持做偏相關,結果表明:就業焦慮總分、狀態特質焦慮總分、特質焦慮總分和社會支持均負相關異常顯著(r=-0.30***,r=-0.28***,r=-0.29***)。因此,高職學生社會支持水平越高,其就業焦慮水平就越低;反之,社會支持水平越低,就業焦慮水平就越高。
三、結論與討論
(一)高職生就業焦慮水平與人口學變量之間的關系
本文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考察了性別、是否獨生、生源地、年級、是否有找工作經歷、是否簽訂就業協議等因素對高職學生就業焦慮水平的影響,研究結果顯示:
1.不同性別的高職學生在就業焦慮水平上差異顯著,即女生的狀態焦慮水平高于男生,但在焦慮總分和特質焦慮總分上差異不顯著。這可能跟女生心思細膩、敏感,更容易在求職過程中產生自卑、焦慮等負面情緒有關,也可能與就業中性別歧視、專業與就業市場的匹配度、家庭與社會期待等因素有關。
2.是否有找工作經驗的高職學生在就業焦慮水平總分、狀態焦慮總分、特質焦慮總分上差異均異常顯著,沒有找工作經驗的高職學生就業焦慮水平明顯高于有找工作經驗的高職學生。這與李珊(2013)研究結果一致。可能因為有找工作經驗的高職學生通過實習等途徑建立了行業聯系,對就業信息更為敏感,而沒有找工作經驗的高職學生獲取就業信息的渠道有限,感到更加無助和焦慮。還可能存在個人自我效能感低、期望與現實的落差和對自己社交與適應能力的擔憂等因素。
3.高職學生就業焦慮水平在是獨生與否、生源地、年級、是否簽訂就業上差異均不顯著。值得關注的是,本研究中高職學生就業焦慮水平普遍較高,但三個年級高職學生的就業焦慮水平差異不顯著。這也說明在“內卷化”背景下,高職學生對未來就業的焦慮水平較高,感知到的就業壓力較大。
(二)高職學生就業焦慮水平與就業“內卷化”的關系
有研究發現大學生內卷化會增加其身心壓力。本文還考察了高職學生就業焦慮水平與就業“內卷化”的關系,結果顯示:高職學生感知到的就業“內卷化”嚴重程度與就業焦慮水平顯著相關,感知到的就業“內卷化”越嚴重,就業焦慮水平越高。就業“內卷化”不僅是一種社會現象,更是個體心理狀態的反映,它通過多種機制作用于個人,加劇了對就業前景的擔憂和不安。
(三)高職學生就業焦慮水平與社會支持的關系
研究還發現,社會支持水平與大學生就業焦慮水平呈顯著負相關,社會支持水平越高,就業焦慮水平越低。可能是因為社會支持不僅為高職學生提供了實質性的幫助,更重要的是營造了一個積極、鼓勵的環境,幫助他們建立信心,有效管理情緒,從而有效降低了就業焦慮水平。這說明,社會支持對于緩解高職學生就業焦慮有重要的、積極的影響。
四、對策建議
(一)正視性別差異,開展針對性就業指導
男女生在職業價值觀、人際交往和語言表達等各方面均存在差異,高校應正視性別差異,做到就業指導差異化。在就業指導課程中,應針對不同性別在就業市場上可能面臨的特定挑戰,設計專門的技能培訓課程。同時,建立性別多樣化的成功案例庫,展示各行各業中不同性別成功人士的故事,作為激勵和榜樣。此外,還可以加入性別平等和反歧視的教育內容,幫助學生了解職場性別平等的重要性,學習如何識別和應對工作中的性別偏見和歧視。
(二)提供實習機會,提升自身能力
學校與企業建立緊密的合作關系,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習機會。加強對實習生的指導和支持,提高其實際工作能力。鼓勵學生在校期間積極參與實踐活動,如參加社團、競賽等。鼓勵學生通過實習和實踐活動,獲得更多的實踐經驗,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綜合素質,從而提高其自信心和競爭力。
(三)破局“內卷化”迷霧,理性看待就業
“內卷化”現象導致學生在學習和就業過程中面臨巨大的壓力。學校可以開設職業規劃和就業指導課程,學生在學習就業知識的同時,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職業觀,避免盲目追求熱門行業和職位。此外,學生可養成良好的習慣,學會合理安排時間,保持工作與生活的平衡,學習有效地應對技能,緩解壓力和焦慮,避免過度勞累。以此減少就業“內卷化”對學生的影響,使其能夠更加理性地面對就業市場。
(四)構建社會支持網絡,提供情感支撐
社會支持不足也是導致高職學生就業焦慮的原因之一。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外活動,拓展自己的興趣愛好和社交圈子,在分享經驗和資源的同時,為其提供情感支持。通過構建和強化社會支持,不僅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就業資源和實際幫助,還能在心理層面給予他們足夠的支持和鼓勵,從而有效減輕就業壓力,提升他們的就業信心和成功率。
五、結語
高職學生普遍存在就業焦慮問題,尤其在就業“內卷化”日益加劇的背景下,我們需要采取綜合策略來優化應對方案。可以從性別差異、社會支持、就業“內卷化”和加強自身能力等多方面共同入手。只有這樣,才能有效緩解高職學生的就業焦慮,助力其順利步入社會。
參考文獻
[1]趙娟娟.高職學生就業焦慮與干預措施探析[J].廣東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1,19(01):47-50.
[2]洪一丹.高職畢業生就業焦慮與教育對策[J].科教導刊,2021(21):163-165.
[3]李珊.河南省高職學生就業焦慮問題及其對策研究[D].湖北工業大學,2013.
[4]姜波.網絡流行語“內卷”對大學生的影響及突破路徑探究[J].漢字文化,2022(20):182-184.
[5]翟亞敏,左訓雅,謝威士.高校畢業生就業焦慮現狀及對策分析——以合肥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中國大學生就業,2023(04):42-48.
本文得到以下項目支持:2023年度校一般科研項目“‘內卷化’視角下的高職院校學生就業焦慮現狀及對策研究”(FRF23YB055)。
(作者單位:浙江同濟科技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