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商式評價打破了以往評價中偏重成人“管理”方便的傾向,堅持多元主體參與和多方協商評定的原則,參與協商的主體是學生、家長、教師、同伴以及其他見證者,保證了評價的客觀、適切,為被評價者提供了自我觀察對照的視角。自指向小學生自我教育的協商式評價,立足學生綜合素養提升,涵蓋18項評價指標,尊重兒童差異性,在學生必備品格、關鍵能力上著力,在尊重和相信的前提下,通過關鍵行為的正面強化,讓兒童審視自我、完善自我,發揮主動性和積極性實現自我教育與主動成長。
實踐路徑
系統架構。指向小學生自我教育的協商式評價最終指向培育美德少年,其評價指標來源于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我們結合學生成長中的實際問題,提煉出18個評價指標,梳理出18種美麗豆豆勛章,兒童根據所得信用幣的多少申請相應勛章,一學年集齊16至18種豆豆勛章,即可獲得美德少年勛章。
內容體系。構建“491”協商內容體系,抓實9類(個)好行為,4個核心好習慣(傾聽、閱讀、書寫、勞動),1個高階好能力(跨學科學習)。9類(個)好行為囊括愛心、誠信、孝心、勤儉、好學、友愛、整潔、堅持等良好品質;4個好習慣,著眼學生終身受益的勞動、閱讀、書寫、傾聽;1個好能力是指跨學科項目化學習能力。
操作體系。按周組織9類(個)“好行為”評價,按月組織4個“好習慣”和1個“好能力”評價,如果家長、教師等其他評價者與學生自評的結果不一樣,可以討論、交流、反思,最終由學生選擇自己的評價。學生可以每月申請勛章,教師在月末查閱學生評價情況。豆豆勛章由學生自我管理,教師和家長應輔導和幫助學生進步,同時對學生自評中的弄虛作假行為擁有一票否決權。
文化氛圍。學校著力打造以“靈秀書香”為主題的校園文化,建設班級成長共同體,設立“誠信讀書吧”“美德信用超市”,書籍、雨傘、雨披等全部實現自主取用,自主歸還。每一個班級都是大家互敬互愛互幫互助的集體,學生在民主、和諧的環境里舒展身心。
干預體系。為及時發現評價過程中學生產生的問題,我們設置學生“好行為”三級干預措施。學校在《手冊》中為家長列出“學生行為表現”“可能的行為動機”及家長“采取的措施”供家長使用。如果學生某一表現行為一周連續3次被家長記錄,家長需要第一時間聯系班主任,由班主任進行診斷、指導和教育;如果班主任層面無法解決,則由學校政教處組建的學生成長指導委員會進行跟蹤指導。
成效
指向小學生自我教育的協商式評價實踐以來,學生找到了自己為自己負責,自己為自己評價的樂趣和自由,他們可以按照真實的成長節奏去自然成長,而非為了得到一個虛高的評價去刻意表現。習慣于管控的老師開始探索學生發展的內在規律,一些嶄新的理念逐步融入教師的教育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