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數字經濟通過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技術的廣泛應用,促進資源配置的效率提升和產業鏈的深度重構,但隨之而來的數據泄露、網絡攻擊、隱私侵犯等安全威脅同樣日益加劇,從而導致網絡空間的安全形勢愈發復雜。信息系統的脆弱性、網絡攻擊的隱蔽性以及跨境數據流動帶來的合規性風險等問題,使得傳統的安全防護模式已難以應對新的挑戰,從而要求安全防護的動態性和靈活性進一步提高。
關鍵詞:數字經濟;網絡信息安全;基本現狀;發展趨勢
一、引言
數字經濟作為基于數字技術和數據資源的經濟形態,其特性在于數據的海量生成、快速流通和高效利用。在此過程中,數據泄露、網絡攻擊、惡意軟件等網絡安全威脅層出不窮,給網絡信息安全帶來嚴峻挑戰。當前,傳統的防護技術已難以應對數字經濟環境下日益多樣化和智能化的安全威脅,信息安全風險的防范與治理亟需新技術和新模式的支撐。網絡信息安全的保障不僅關乎個人隱私、企業競爭力,更影響國家安全、社會穩定和全球經濟的健康運行。
在此背景下,智能化的網絡安全解決方案逐漸成為應對復雜威脅的重要手段,通過大數據分析、機器學習與深度學習等技術,不僅能夠提高威脅檢測與響應速度,還能實現對未知威脅的預測與預防。因此,深入分析數字經濟時代的網絡信息安全發展趨勢,將有助于推動相關領域的理論創新與技術突破,從而為數字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的安全保障。
二、數字經濟發展政策基礎
“十四五”時期,數字中國的發展趨勢在國家政策的推動下顯著加速,數字經濟與網絡信息安全的深度融合成為重要方向。數字經濟被提升至國家戰略層面,在政策指引下,數字經濟的蓬勃發展進一步推動了產業數字化轉型。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云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智能交通等領域廣泛應用,通過深度學習算法和大數據分析,從而提升生產流程、城市管理和交通調度的智能化水平。同時,在“十四五”時期,國家在數字經濟方面的法律保障將進一步推動數字經濟的發展。
2021年5月27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數字經濟及其核心產業統計分類》,為數字經濟的發展提供明確的指導。通過政策、技術和法律的多方合力,數字經濟與網絡信息安全將實現更緊密的融合和更高效的協同發
展[2]。
三、數字經濟時代網絡信息安全現狀
(一)網絡信息安全威脅形式多樣化
數字經濟時代,網絡信息安全威脅形式日益多樣化,成為全球范圍內的重要研究課題。數字經濟依托信息技術和互聯網的廣泛應用,以推動社會各領域的數字化轉型,但也帶來復雜多變的安全威脅。
從技術層面分析,系統安全漏洞始終是網絡信息安全的一大隱患。由于軟件設計的復雜性和動態性,設計者難以在開發過程中預見所有實際使用中的安全問題,從而導致系統在使用過程中可能暴露出各種安全漏洞,為攻擊者提供可乘之機。此外,黑客攻擊已成為網絡信息安全領域的一大難題。隨著網絡技術的普及和攻擊手段的不斷升級,黑客通過利用各種技術手段對目標網絡進行滲透和破壞,從而嚴重威脅網絡信息的完整性和可用性[3]。同時,病毒入侵同樣是網絡信息安全中不可忽視的威脅。病毒作為惡意程序,通過自我復制和傳播,對計算機系統造成破壞,并可能導致數據泄露或系統癱瘓。病毒入侵不僅影響用戶的信息使用便捷性,還能夠導致重大經濟損失和社會影響。
從非技術層面來看,用戶操作失誤同樣可能導致網絡信息安全問題。由于用戶安全意識不足或操作不當,從而導致信息泄露、數據丟失或系統崩潰等后果。例如,用戶在使用公共Wi-Fi時未采取加密措施,或在非官方渠道下載軟件,都可能引入安全隱患。此外,人為倒賣網絡信息也是當前網絡信息安全領域的一大問題。不法分子通過非法手段獲取用戶個人信息或企業機密信息,并進行倒賣牟利,從而嚴重侵犯用戶的合法權益和企業的商業利益。
(二)關鍵基礎設施與新領域安全問題被關注
關鍵基礎設施與新領域安全問題直接關聯著數字經濟的命脈和網絡空間的穩定性。關鍵基礎設施作為數字經濟的基石,承載著社會運轉的重要職能。電力、通信、交通等關鍵基礎設施的安全穩定,對于保障社會正常秩序和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然而,隨著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關鍵基礎設施面臨的網絡攻擊和威脅也日益增多,諸如分布式拒絕服務攻擊(DDoS)、勒索軟件攻擊等,均會對關鍵基礎設施造成重大損害,進而影響到社會的穩定和經濟的發展。
與此同時,新領域安全問題也逐漸進入人們的視野。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新技術的廣泛應用,不僅推動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也帶來全新的安全挑戰。物聯網設備的海量增長,使得網絡攻擊面急劇擴大;云計算服務的普及,使得數據在云端存儲和傳輸的風險增加;大數據技術的應用,則使得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問題成為亟待解決的難題[4]。新領域的安全問題,不僅威脅著個人和企業的利益,還可能對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造成重大影響。
四、數字經濟時代的網絡信息安全發展趨勢
(一)網絡信息安全向數字安全外延
數字經濟時代的到來,促使網絡信息安全呈現出新的發展趨勢。數字化轉型催生大量數據的生成、傳輸、存儲和處理,其對網絡信息安全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數字經濟背景下,傳統網絡信息安全的定義已無法涵蓋新型安全需求,網絡信息安全正在向更廣泛的數字安全領域外延。數字經濟的核心是數據的價值創造與流動,其使得數據的完整性、保密性、可用性和真實性成為關鍵問題。區塊鏈技術、人工智能和大數據分析等技術在數字經濟中的應用,使得數據的實時性、動態性和復雜性大幅提升,也對網絡信息安全的防護機制提出新的挑戰[5]。數字身份管理、零信任安全架構、多層次防御體系等新興技術正在成為數字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數字經濟環境下,網絡信息安全已不再局限于傳統的防火墻、入侵檢測和病毒防護,而是涵蓋從數據采集、存儲到處理、傳輸的全生命周期的安全保障。以人工智能為基礎的威脅情報分析和預測性防護技術,能夠及時識別潛在威脅并采取預防措施,從而有效提升網絡信息安全的主動防御能力。
此外,法規政策的完善和國際合作的加強,也是保障網絡信息安全的重要方面。GDPR等法規的實施,使得數據隱私保護和安全合規成為企業的重要責任。跨國數據流動和全球化的經濟環境,使得網絡信息安全問題具有國際性,國際的合作與信息共享成為應對全球網絡安全威脅的重要手段。在數字經濟的發展過程中,企業、政府和學術機構需共同努力,建立多層次、多維度的安全防護體系,以推動網絡信息安全技術的創新與應用,從而保障數字經濟的健康、持續發展。
(二)技術創新與產品創新齊頭并進
數字經濟的迅猛發展帶來海量的數據流動與交換,數據的價值不斷被挖掘和利用,使得數據安全成為網絡信息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網絡信息安全技術的創新主要體現在密碼學、區塊鏈、人工智能、大數據分析等領域。此類技術通過提供更強的加密算法、更智能的威脅檢測、更高效的數據處理能力提升網絡信息安全的整體水平[6]。例如,基于區塊鏈的分布式賬本技術,通過去中心化和不可篡改的特性,能夠有效防止數據被篡改和泄露。人工智能技術在網絡信息安全中的應用,主要體現在威脅情報分析和自動化防御方面,通過深度學習和機器學習算法,可以實時識別和響應復雜的網絡攻擊,提升網絡信息安全的主動防護能力。大數據分析技術則通過對海量數據的快速處理和分析,以幫助識別潛在的安全威脅和異常行為,從而提高網絡信息安全的預警能力。
產品創新則是在技術創新的基礎上,通過將先進的網絡信息安全技術應用于具體的產品和解決方案,以滿足數字經濟時代的多樣化安全需求。以數字身份管理為例,傳統的身份認證方式已經難以應對當前復雜的網絡環境,基于生物特征識別、多因素認證和零信任架構的數字身份管理系統逐漸成為主流[7]。系統通過集成先進的生物特征識別技術,如指紋識別、面部識別、虹膜識別等,結合動態口令、多因素認證等方式,提供更高的身份認證安全性。同時,零信任安全架構通過嚴格的身份驗證和訪問控制,確保只有經過認證和授權的用戶和設備才能訪問網絡資源,從而進一步提升網絡信息安全水平。
(三)數據安全助推產業新發展
數據作為數字經濟的核心要素,其安全性直接影響到數字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和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的廣泛應用,極大地推動產業的數字化轉型,同時帶來數據安全方面的復雜問題。在數字經濟時代,數據安全的保障不僅直接影響到產業的發展,還關系到國家安全、社會穩定和個人隱私保護。為應對挑戰,政府需從技術、管理和法律等多層面采取措施,從而構建全面、立體的數據安全體系。網絡信息安全產業鏈涉及范圍廣泛,包括上游的基礎技術、中游的網絡安全產品和服務,以及下游的多領域應用。上游的基礎技術主要包括工控機、服務器和集成電路等設備,中游的網絡安全產品與服務主要分為硬件產品、軟件產品和安全服務。下游的應用領域廣泛,網絡安全在通信、金融和醫療等關鍵行業中極為重要。隨著數字經濟新業態和業務模式的快速發展,在技術創新和政策落實等多重因素的共同推動下,中國的網絡信息安全產業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并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持續增長。
在數據安全方面,從數據的生成、傳輸、存儲、使用到銷毀,每一環節都面臨安全威脅。因此,構建全面的數據安全策略,以確保數據在整個生命周期中的安全性,是實現網絡信息安全的關鍵。在數據傳輸過程中,數據加密技術和安全協議的應用可有效防止數據被截獲和篡改[8]。在數據存儲階段,采用分布式存儲和訪問控制機制,可提高數據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數據使用過程中,數據脫敏和隱私計算技術可在保護數據隱私的同時,確保數據的有效利用。在數據銷毀階段,采用安全擦除技術,以確保數據無法被恢復,從而徹底消除數據泄露的風險。“東數西算工程”的推進,使得各行各業更加重視數據全生命周期的安全。數據作為數字經濟的重要資源,其安全性直接影響到數字經濟的發展質量[9]。從數據市場來看,無論是綜合型安全企業還是專業數據安全公司,均在加速布局數據安全相關市場。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數字經濟的蓬勃發展重塑了網絡信息安全的生態系統,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和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的廣泛應用,推動了經濟的發展,但同時也帶來了數據隱私泄露、網絡攻擊頻發等新挑戰。因此,構建高效、健全的網絡信息安全體系,充分利用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來提高威脅檢測、風險評估和應急響應的能力。
作者單位:徐有芳 甘肅省張掖市河西學院
參考文獻
[1]關于印發《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協同創新體系算力樞紐實施方案》的通知發改高技〔2021〕709號[EB/OL].(2021-05-24)[2024-05-23].
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1-05/26/content_5612405.htm
[2]國家統計局令第33號.數字經濟及其核心產業統計分類(2021)[EB/OL].(2021-05-27)[2024-05-23].
https://www.gov.cn/gongbao/content/2021/content_5625996.htm
[3]侯艷玲,謝興昶,洪之坤,等.數字經濟時代網絡信息安全基本現狀與發展趨勢[J].山東工業技術,2023(3):60-64.
[4]郭小玲.數字經濟時代網絡信息安全防護策略[J].網絡安全和信息化,2023(8):6-7.
[5]王一卜,薛昭軍,李善榮.甘肅省數字經濟發展與網絡信息安全產業發展對策研究[J].中國高新科技,2021(20):109-111.
[6]邢宇航,王利濤.智能化時代信息安全威脅及建議[J].網絡安全技術與應用,2022,(06):152-154.
[7]薛秀茹.數字經濟時代網絡安全產業高質量發展研究[J].哈爾濱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22,12(02):65-70.
[8]袁勝.齊向東:數字經濟時代的新型網絡安全體系建設方法[J].中國信息安全,2020,(10):24-27.
[9]范淵.未來網絡空間的主戰場:數字安全[J].中國信息安全,2022,(03):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