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2024年,我國債券市場規模穩定增長,國債收益率整體震蕩下行,國債市場成交活躍。國債期貨跟隨現貨市場走勢,成交及持倉規模均穩中有升,市場運行平穩規范,功能發揮更加充分。當前,外部環境不確定性因素依然較多,要始終堅持將服務實體經濟作為建設國債期貨市場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扎實推進國債期貨產品創新、投資者結構優化、對外開放,為加快建設金融強國,助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關鍵詞:國債期貨 高質量發展 國債收益率 功能發揮
2024年,外部風險挑戰增多,全球金融市場波動加大。我國經濟結構優化升級不斷推進,宏觀政策逆周期調節力度加大,流動性合理充裕,國債收益率整體震蕩下行,國債市場成交活躍。國債期貨跟隨現貨市場走勢震蕩上漲,基差維持在合理水平,成交及持倉規模均穩中有升,投資者結構進一步豐富,交割理性順暢,市場運行平穩規范,市場功能進一步深化。
2024年我國國債期貨市場運行情況
(一)國債收益率整體震蕩下行,國債市場流動性提升
2024年末,2年、5年、10年、30年期國債收益率分別為1.14%、1.42%、1.68%、1.91%,較年初分別下行111BP、102BP、88BP、93BP。2024年國債收益率走勢大致可以劃分為以下4個階段(見圖1)。
第一個階段是2024年初至3月6日。市場機構開年加大債券配置力度,隨著降準降息政策發布,債券市場情緒有效提振,市場機構對長期、超長期國債的配置需求增加。2月,30年期國債收益率跌破2.5%,低于同期1年期中期借貸便利(MLF)利率。
第二個階段是3月7日至9月23日。在經濟趨向回升、資金面平穩寬松、市場機構配置需求較強等背景下,國債收益率繼續下行。政策層面多次提示關注長期收益率變化,長端收益率下行幅度小于短端。9月23日,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下行至2.04%,30年期國債收益率下行至2.14%。
第三個階段是9月24日至9月末。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加力推出增量政策。其間,市場風險偏好抬升,債券市場迎來一波短暫快速調整行情。9月末,10年期、30年期國債收益率分別回升到2.15%和2.36%。
第四個階段是10月初至12月末。市場風險偏好回落,在貨幣政策基調由“穩健”調整為“適度寬松”之后,市場預期帶動國債收益率下行,其中10年期、30年期國債收益率均跌破2%,年末分別下行至年內最低點1.68%和1.91%。
2024年,在國債發行量增加、國開債與國債利差收窄的情況下,市場機構加大國債配置和交易力度,國債成交量顯著提升,超越國開債成為最活躍券種。2024年國債日均成交4986億元,同比增長約52%。在不同期限國債中,長期、超長期國債成交量增長較為明顯。從成交額來看,2024年,2年、5年、10年、30年期國債期貨可交割券日均分別成交324.15億元、298.33億元、2185.20億元、938.60億元,與2023年相比,分別下降0.20%、增長31.04%、增長97.94%、增長101.63%;從換手率來看,2年、5年、10年、30年期可交割券換手率均值分別為1.06%、1.31%、5.69%、5.20%,與2023年相比,分別下降0.15個百分點、上升0.08個百分點、上升2.72個百分點、上升2.44個百分點。
(二)國債期貨價格緊跟現貨價格震蕩上行
國債期貨價格緊密跟隨現貨價格震蕩上行(見圖2)。2024年末,2年、5年、10年、30年期國債期貨主力合約結算價分別為102.97元、106.51元、108.91元、118.82元,較2023年末分別上漲1.62%、3.86%、5.89%、16.83%。各期限國債期貨與對應現券的價格相關系數分別為97.51%、99.54%、99.86%、99.80%,全年日均基差分別為0.029元、0.095元、0.112元、0.457元,期現貨價格走勢高度一致,基差水平
合理。
(三)國債期貨成交規模上升,市場流動性總體平穩、充足
2024年國債期貨日均成交22.88萬手(見圖3),較2023年增加4.01萬手,同比增長21.25%,年內單日成交量峰值為9月27日的61.25萬手,國債期貨成交規模增幅小于國債現貨。2024年,2年、5年、10年、30年期國債期貨主力合約日均買賣價差分別為0.002元、0.005元、0.005元、0.011元,均保持在1個最小變動價位(tick)附近,市場流動性總體平穩、充足。
(四)國債期貨持倉規模穩中有升,成交持倉比保持穩定
國債期貨持倉規模穩中有升,2024年日均持倉49.16萬手(見圖4),較2023年增加9.24萬手,同比增長23.15%,年內日終持倉量峰值為11月25日的56.50萬手。各期限國債期貨日均成交持倉比分別為0.53、0.45、0.36、0.69,與2023年相比,分別下降0.09、下降0.05、下降0.03、提升0.04,成交持倉比維持在合理水平。
(五)中長期資金入市業務進一步深化,投資者結構更加豐富
2024年,國債期貨市場機構投資者日均成交、持倉規模占比分別為73.40%和91.48%,市場的機構化、專業化特征凸顯。隨著第三批保險機構參與國債期貨業務成功落地,投資者結構更加豐富。中長期資金參與國債期貨業務進一步深化,以商業銀行、保險資金、公募基金、年金基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為代表的中長期資金主要運用國債期貨開展賣出套期保值,其在國債期貨市場上的合計成交、持倉規模占比均較2023年有所提升。
(六)交割平穩順暢,久期較短債券成為最便宜可交割券
2024年,國債期貨全年交割量為50607手,同比增長25.37%,4次交割整體平穩順暢。2024年債券收益率整體震蕩下行,各期限國債收益率均長期低于國債期貨票面利率3%,久期相對較短的債券成為國債期貨最便宜可交割券(CTD),2年、5年、10年、30年期國債期貨4次交割券種均接近可交割券剩余期限范圍的下限1。
2024年我國國債期貨功能發揮情況
2024年,在國債現貨市場交易活躍、波動有所增加的背景下,國債期貨的運用場景更加豐富,其“服務”和“穩定”功能發揮得更加充分,有力地促進了資本市場和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一)服務國債發行,助力財政政策提質增效
2024年,財政政策精準發力,國債發行規模上升,全年共發行國債12.4萬億元2 ,同比增長12.73%,其中,1萬億元超長期特別國債于5月啟動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久期較長,對利率波動敏感度高,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第一時間將30年期特別國債納入國債期貨可交割券范圍。部分承銷團成員運用國債期貨進行套期保值,有效管理了超長期特別國債從招標到上市交易期間的利率波動風險,增強了債券承銷能力,為超長期特別國債的順利發行提供有力支持。
(二)服務地方債發行,助力地方經濟發展
地方政府債券(以下簡稱“地方債”)在支持地方基礎設施建設、促進區域經濟發展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地方債發行定價主要參考同期限國債收益率,二者具有較強的相關性。2024年,我國發行地方債9.8萬億元,同比增長5.38%。國債期貨有助于承銷團成員管理地方債利率波動風險,實現“投標—中標—現券處置”全過程風險敞口中性,有效提升其承銷積極性,服務地方債順利發行。在2024年4月債券市場快速調整、價格下跌期間,地方債承銷團成員面臨較大的承銷壓力,部分承銷團成員使用國債期貨進行套期保值,對沖地方債中標后的持倉風險,并在現券賣出時同步平倉期貨頭寸,取得了較好的利率風險對沖效果。
(三)助力健全國債收益率曲線,促進貨幣政策有效傳導
2024年以來,我國進一步健全市場化的利率調控機制,貨幣政策調控框架加快向價格型演進。國債收益率作為政策利率向市場利率傳導的重要一環,提升其定價有效性和準確性對于逐步理順由短及長的利率傳導關系、實現貨幣政策目標至關重要。市場參與者在國債期現貨市場開展多種策略交易,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國債現貨市場流動性提升,夯實國債收益率曲線編制的市場基礎,提升國債收益率曲線的準確性和有效性,使貨幣政策操作利率變化能夠在不同期限國債收益率上得到更充分、快速的反映,促進貨幣政策有效傳導。
(四)助力機構風險管理,促進債券市場穩定運行
在低利率環境下,市場機構在采取拉長久期策略的同時,積極運用國債期貨管理利率波動風險,對提升機構經營穩健性,進而促進債券市場平穩運行發揮了積極作用。2024年上半年債券市場價格整體上漲期間,部分保險資產管理機構為了能夠以期望的價格買入特別國債,運用30年期國債期貨買入套期保值策略提前鎖定買入價格,后續逐步從二級市場買入特別國債,同時平倉國債期貨多頭合約,鎖定了配置成本。9月下旬債券市場調整期間,部分證券公司利用10年期、30年期國債期貨對沖利率債、信用債價格下跌風險,降低組合收益損失,減少債券拋售壓力,助力市場穩定。
(五)豐富機構投資策略,更好地滿足居民財富管理需求
市場機構運用國債期貨豐富交易策略、提升資產配置組合收益,在賦能金融產品創新、服務居民財富管理需求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在債券市場整體走強的背景下,2024年債券型基金受到青睞,發行規模明顯上升。根據萬得(Wind)統計,2024年末債券型基金資產凈值為10.54萬億元,同比增長16.52%?;疬\用國債期貨可以有效提升現券配置效率,靈活管理資產組合久期,在降低組合凈值波動的同時,提高組合收益,優化了基金的風險收益特征,更好地滿足了居民財富保值增值需求。
我國國債期貨市場發展展望
2025年,外部環境不確定性增加。從國際看,近期美聯儲會議釋放漸進式降息信號,增加了未來降息節奏的不確定性,將對資金跨境流動產生影響,并給我國債券市場、外匯市場帶來一定壓力。從國內看,在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下,超長期特別國債和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規模將繼續提升,貨幣政策工具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將進一步深化。總體來看,在宏觀基本面、市場資金供給、投資者預期和境外市場風險溢出等因素影響交織的情況下,維護國債期貨市場平穩運行對促進資本市場和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將發揮重要作用。一是在做精做細已上市產品的基礎上,完善場內利率衍生品產品線,進一步拓展國債期貨市場服務實體經濟和債券市場高質量發展的廣度和深度。二是優化市場參與者結構,推動更多中長期資金入市,提升各類中長期資金參與程度,促進債券期現貨市場協同發展。三是在統籌發展與安全的基礎上,探索推動國債期貨對外開放,提升我國債券市場整體影響力和吸引力,助力高水平金融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