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目的:探究早期心理護理聯(lián)合疼痛干預在機器人輔助手術治療子宮頸癌患者中的臨床療效。方法:選取2021年7月—2023年12月黃岡市中心醫(yī)院行機器人輔助手術治療子宮頸癌的患者30例,隨機分為對照組(n=15)和觀察組(n=15)。對照組給予術后常規(guī)疼痛護理干預,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早期心理干預,干預4周,比較兩組患者圍手術期護理滿意度、心理狀況、疼痛程度、睡眠質量、生活質量及術后相關并發(fā)癥。結果:觀察組在服務態(tài)度、護理操作及心理護理方面的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lt;0.05);觀察組患者的抑郁自評量表(SDS)、焦慮自評量表(SAS)及視覺模擬評分量表(VA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且使用鎮(zhèn)痛泵的次數也低于對照組(Plt;0.05);觀察組的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PSQI)和生活質量評分量表(QOL)各項評分均優(yōu)于對照組(Plt;0.05);兩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gt;0.05)。結論:早期心理護理聯(lián)合疼痛干預在機器人輔助手術中的應用改善了子宮頸癌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有效緩解患者術后疼痛,提高患者睡眠質量、生活質量及滿意度,臨床值得推廣。
關鍵詞 子宮頸癌;機器人輔助手術;早期心理干預;疼痛護理
中圖分類號 R473.7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6-7721(2025)03-0498-06
Application of early psychological nursing care combined with pain intervention in patients undergoing robot-assisted surgery for cervical cancer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early psychological nursing care combined with pain intervention in patients undergoing robot-assisted surgery for cervical cancer. Methods: 30 cervical cancer patients who underwent robot-assisted surgery in the Huanggang Central Hospital from July 2021 to December 2023 were selected.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routine postoperative pain management, n=15)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early psychological nursing care combined with pain intervention, n=15). All patients were intervened for 4 weeks, and the perioperative nursing satisfaction, psychological status, pain levels, sleep quality, quality of life, and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scores of service attitude, nursing operation, and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lt;0.05), and the scores of SDS, SAS, and VAS and the frequency of using analgesic pump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lt;0.05).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a higher PSQI and QOL scores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lt;0.05), and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occurrence of complica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gt;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early psychological care combined with pain intervention in robot-assisted surgery can not only improve the psychological state of cervical cancer patients, but also effectively relieve postoperative pai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sleep and life, and increase patients’ satisfaction, which is worth promoting clinically.
Key words Cervical Cancer; Robot-assisted Surgery; Early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Pain Management
子宮頸癌作為婦科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近年來其發(fā)病率持續(xù)上升,對女性健康構成嚴重威脅。2022年我國宮頸癌新發(fā)病例約15萬,死亡人數超過5萬,且患者逐漸趨于年輕化[1-2]。該疾病治療難度大、治愈率低、耗時費力且費用高昂。目前,外科手術是主要的治療方式,但傳統(tǒng)手術方法存在諸多限制。隨著醫(yī)療技術的進步,機器人輔助手術逐漸成為子宮頸癌手術的首選,其具有定位精準、創(chuàng)傷小、手術時間短等優(yōu)勢[3]。然而,手術創(chuàng)傷和術后疼痛仍給患者帶來了巨大心理壓力,影響預后效果[4-5]。臨床上針對術后疼痛的護理已較為成熟,可有效改善患者術后疼痛[6]。但術后恢復期患者心理狀態(tài)不穩(wěn)定,易產生負面情緒,且會降低疼痛閾值,增加疼痛感[7]。有研究表明,早期心理護理的實施可顯著優(yōu)化子宮頸癌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強化自我效能感[8]。目前針對機器人輔助手術治療子宮頸癌的術后干預措施尚不完善,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討早期心理護理聯(lián)合疼痛干預在機器人輔助手術治療子宮頸癌患者中的臨床效果,以期改善患者預后。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21年7月—2023年12月黃岡市中心醫(yī)院行機器人輔助手術治療子宮頸癌的患者30例,隨機分為對照組(n=15)和觀察組(n=15)。對照組給予術后常規(guī)疼痛護理干預,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早期心理干預。比較兩組基線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gt;0.05),見表1。本研究已獲得醫(yī)院倫理審批(審批號:202301018)。
納入標準:①臨床癥狀和影像學檢測結果符合子宮頸癌臨床診斷標準者;②經陰道檢查、子宮頸脫落細胞檢查或組織檢查發(fā)現癌細胞者;③年齡18~70歲者。排除標準:①合并急性感染性疾病及嚴重高血壓者;②合并精神疾病者;③既往有嚴重心理障礙或軀體疾病未接受過心理咨詢及治療者;④合并其他嚴重基礎疾病者;⑤妊娠期及哺乳期患者。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機器人輔助腹腔鏡手術治療。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常規(guī)消毒,全身麻醉,頭部略低于足部,約傾斜30°,再次進行陰道消毒。定位鏡孔位置,在臍上4橫指左邊旁開2 cm處做一約12 mm的橫切口,置入Trocar及機器人腹腔鏡,在進鏡孔左側8 cm、右側12 cm處做一約8 mm的穿刺孔,置入機械臂,待順利進入腹腔后根據手術方案進行子宮、附件、淋巴結等相關部位的切除及清掃。后期進行常規(guī)沖洗、縫合、放置引流管等[9]。
1.3術后護理干預 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guī)術后護理干預,包括入院宣教、生命體征監(jiān)測、常規(guī)疼痛管理、術后并發(fā)癥預防、飲食指導和傷口護理等。具體措施包括定期監(jiān)測生命體征,適時給予鎮(zhèn)痛藥物,預防術后并發(fā)癥,提供飲食和傷口護理指導等。
觀察組患者在此基礎上接受早期心理護理干預,主要包括心理護理、疼痛干預、健康教育、心理支持、出院指導5個方面[10-11]。
①心理護理:醫(yī)護人員應與患者進行深入的溝通交流,全面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況,包括擔憂、恐懼以及可能存在的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醫(yī)護人員需具備高度的同理心和專業(yè)素養(yǎng),耐心傾聽患者的傾訴,給予足夠的理解和支持。同時,針對患者的負面情緒,醫(yī)護人員應運用專業(yè)的心理學知識和技巧,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和疏解,幫助患者調整心態(tài),緩解緊張情緒。此外,醫(yī)護人員還應詳細告知患者手術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風險以及相應的應對措施,讓患者充分了解手術的全過程,從而增強患者對手術治療的信心和配合度。
②疼痛干預:術前醫(yī)護人員應給予患者適量的鎮(zhèn)痛藥物以及阿片類藥物,進行鎮(zhèn)痛處理。術后密切關注患者的疼痛情況,并根據實際情況及時采用鎮(zhèn)痛藥物,最大限度地減輕患者疼痛感。同時,向患者及家屬傳授疼痛管理的相關知識,指導其正確使用鎮(zhèn)痛藥物,并告知可能出現的副作用及應對方法。③健康教育:醫(yī)護人員應通過多種形式向患者傳授健康知識,包括疾病的成因、治療方法、預防措施以及正確的生活方式和習慣等。通過健康教育,使患者掌握自我管理和自我照護能力,從而更好地應對疾病帶來的挑戰(zhàn)。同時,醫(yī)護人員應鼓勵患者積極面對疾病,保持樂觀的心態(tài),幫助患者提高生活質量。④心理支持:醫(yī)護人員對患者及家屬進行宣教,使其了解手術的重要性及意義,明確手術對于患者康復的積極作用,讓患者及家屬消除對手術的擔心和顧慮。此外,醫(yī)護人員應向患者家屬講解照顧患者的技巧和方法,以便更好地照顧患者的身體和心理需求。⑤出院指導:主要包括生活方式、飲食、運動及自我管理等方面的具體建議。醫(yī)護人員會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制定個性化的出院計劃,確保患者在家中得到妥善的照顧和管理。出院后1個月,通過電話隨訪的方式了解患者的病情恢復情況,并根據需要及時給予指導和幫助。
1.4觀察指標 ①比較兩組患者圍手術期護理滿意度,主要涉及住院環(huán)境、服務態(tài)度、護理操作及心理護理4個方面,滿分為100分。②比較兩組患者心理狀況。采用抑郁自評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和焦慮自評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評估患者護理干預前后的心理狀態(tài),評分與抑郁、焦慮程度呈正相關。③比較兩組患者疼痛程度。采用視覺模擬評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48 h使用自動鎮(zhèn)痛泵的次數評估患者疼痛程度,VAS評分和鎮(zhèn)痛泵使用次數的多少與疼痛程度呈正相關。④比較兩組患者睡眠質量。采用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評估患者睡眠質量,總分為0~21分,評分與睡眠質量呈負相關。⑤比較兩組患者生活質量。采用生活質量評分量表(Quality of Life,QOL)評估患者術后的生活質量,主要包括情緒角色、心理健康、生理健康和社會功能4個方面,評分與生活質量成正相關;⑥比較兩組患者術后相關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情況。
1.5統(tǒng)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采用SPSS 226.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數資料用例數(百分比)[n(%)]表示,組間行 χ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組間行t檢驗。Plt;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護理滿意度 觀察組在服務態(tài)度、護理操作及心理護理方面的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lt;0.05);比較兩組患者對住院環(huán)境的評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gt;0.05),見表2。
2.2心理狀況評分 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前SDS評分和SAS評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gt;0.05)。與護理前相比,護理后兩組的SDS評分和SAS評分均顯著降低,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lt;0.05)。此外,護理后觀察組的SDS評分和SAS評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lt;0.05),見表3。
2.3疼痛程度 與對照組相比,除術后1 d外,觀察組在術后3 d和術后7 d的VAS評分更低,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lt;0.05);術后1 d觀察組VAS評分略高,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gt;0.05);觀察組術后48 h使用鎮(zhèn)痛泵的次數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lt;0.05),見表4。
2.4睡眠質量 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前的睡眠質量評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gt;0.05);護理后兩組患者睡眠均得到改善,且觀察組的睡眠質量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lt;0.05),見表5。
2.5生活質量 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前的生活質量評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gt;0.05);護理后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均提高,且觀察組的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lt;0.05),見表6。
2.6術后并發(fā)癥 比較兩組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gt;0.05),見表7。
3 討論
機器人輔助手術作為一種先進的手術操作技術,已逐漸成為婦科微創(chuàng)手術的新選擇。其通過精細的三維立體成像系統(tǒng)和精準操作,可在狹窄區(qū)域內有效避開神經、血管等重要組織,減少手術創(chuàng)傷和出血量,縮短手術恢復時間,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使手術操作更加精準、安全[12-13]。然而,子宮頸癌患者的手術治療通常涉及子宮及周圍組織的切除,這意味著患者生育能力的喪失和身體結構的改變,且患者術后可能面臨疼痛、出血、感染等并發(fā)癥,進而引發(fā)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和手術效果[14]。因此,除了常規(guī)的疼痛護理外,早期的心理干預對患者的術后恢復具有重要意義。
本研究結果表明,在常規(guī)疼痛護理干預的基礎上,早期對患者進行針對性的心理干預可顯著緩解患者的焦慮、抑郁情緒,降低了SAS和SDS評分,這與此前的研究結果一致[15-19]。心理干預治療有助于幫助患者重新評估病情和康復過程,糾正消極認知,培養(yǎng)積極思維,增強康復信心,從而緩解焦慮和抑郁情緒。此外,心理干預還可通過家庭治療、群體治療等方式,幫助患者建立積極的社會支持系統(tǒng),增加與他人互動,緩解孤獨感和社交障礙,提高自尊心和自信心,從而進一步改善情緒[20]。
本研究還發(fā)現,接受心理干預的患者其術后疼痛評分降低,鎮(zhèn)痛泵使用次數有所減少,這表明心理干預能夠有效減輕術后疼痛。這可能是由于心理干預可幫助患者轉移對疼痛的注意力,并將疼痛視為身體恢復的指示,而非單純的痛苦體驗。此外,心理干預治療可能通過提高神經生長因子和興奮性神經遞質的釋放,提升疼痛閾值,從而減輕疼痛[21-25]。
在心理干預的幫助下,患者的術后睡眠質量得到了顯著提高。已有研究表明,心理干預通過放松和支持性療法緩解患者負面情緒,促進內啡肽的分泌,抑制兒茶酚胺的釋放,從而改善睡眠質量[26-29]。隨著抑郁、焦慮情緒的緩解,疼痛的減輕和睡眠質量的改善,患者的總體生活質量得到了提高。研究表明,負面情緒是影響生活質量的主要因素,且可能通過血小板聚集等機制加速血栓形成,從而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進一步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30]。因此,早期心理干預不僅能緩解患者的焦慮、抑郁情緒,還能改善睡眠質量和生活質量,促進術后恢復,具有重要的臨床應用價值。
綜上所述,早期心理護理聯(lián)合疼痛干預在機器人輔助手術治療子宮頸癌患者中的應用不僅可以緩解患者的焦慮、抑郁情緒,還可以提高其睡眠質量和生活質量,且術后恢復效果顯著,值得在臨床早期推廣使用。但本研究樣本量較小,未來仍需擴大樣本量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 周暉, 劉昀昀, 羅銘, 等.《2024 NCCN子宮頸癌臨床實踐指南(第1版)》更新解讀[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 2023, 39(11): 1119-1121.
[2] 努爾比亞·依比布拉, 路鵬霏, 張華.子宮頸癌免疫治療現狀及展望[J].中國婦產科臨床雜志, 2025, 26(1): 82-84.
[3] 鄭文瑾, 葉明俠, 李立安, 等.國產手術機器人輔助腹腔鏡下宮頸癌根治術: 國內首例報道[J].機器人外科學雜志(中英文), 2024, 5(2): 244-248.
[4] 王軒, 王世軍.子宮頸癌術后化療患者抑郁和焦慮狀況及相關因素分析[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 2019, 35(9): 1035-1038.
[5] 李陽, 張偉茹, 周月, 等.子宮頸癌預后影響因素的研究進展[J].中外醫(yī)學研究, 2024, 22(36): 171-175.
[6] 毛興普.早期疼痛護理干預對宮頸癌術后患者鎮(zhèn)痛效果的影響評價[J].黑龍江中醫(yī)藥, 2018, 47(2): 98-99.
[7] 石鳳玉, 薛玲, 肖林, 等.序貫式心理護理在宮頸癌根治術后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西藏醫(yī)藥, 2022, 43(3): 98-100.
[8] 倪東華, 徐艷松, 董晶.以自我管理導向為基礎的5A護理對子宮頸癌患者生存質量, 自我效能及心理狀態(tài)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 2022, 41(3): 4.
[9] 張頤, 王亞靜, 李芳梅, 等.機器人輔助手術治療子宮頸癌中國專家共識(2024版): 附視頻[J].機器人外科學雜志(中英文), 2024, 5(1): 102-108.
[10] 尹君, 高虹, 王曉玲. 子宮頸癌患者性心理調查及干預的研究[J]. 河北醫(yī)藥, 2012, 34(19): 3016-3017.
[11] 邢乃玲. 心理干預對子宮頸癌患者圍手術期焦慮抑郁狀況效果評價[J]. 臨床心身疾病雜志, 2007, 13(5): 435-436.
[12] 葉明俠, 李震, 孟元光.機器人手術系統(tǒng)在婦科應用的前世、今生和未來[J].實用婦產科雜志, 2023, 39(10): 721-724.
[13] 趙金燕, 公丕軍, 白莉, 等.機器人手術在婦產科的應用現狀及未來[J].機器人外科學雜志(中英文), 2023, 4(1): 1-11.
[14] 黃玲, 王顏, 王洪偉, 等.宮頸癌中晚期患者心理痛苦程度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醫(yī)藥導報, 2021, 18(20): 168-171.
[15] 任朝芝.心理干預對宮頸癌患者情緒障礙的影響[J].四川醫(yī)學, 2009, 30(8): 1338-1339.
[16] ?st L, Enebrink P, Finnes A, et al. 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 for obsessive compulsive disorder in routine clinical care: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 analysis[J]. Behav Res Ther , 2022, 159(1): 104170.
[17] 王亞娟, 孫蘇紅.認知行為干預對局部晚期子宮頸癌患者心 理狀況和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 2018, 25(12): 1510-1512.
[18] Davidsons F, Snow S, Hayden J A, et al.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s in managing postoperative pain in children: a systematic review[J]. Pain, 2016, 157(9): 1872-1886.
[19] ZHANG X, LEI B, YUAN Y, et al. Brain control of humoral immune responses amenable to behavioural modulation[J]. Nature, 2020, 581(7807): 204-208.
[20] 易斌, 李佳萌, 龔靜, 等.同伴教育聯(lián)合心理干預對艾滋病患者治療效果的研究[J].華南預防醫(yī)學, 2024, 50(11): 1075-1078.
[21] 賈錳, 武慧玲, 夏冰, 等.心理干預聯(lián)合可視音樂干預對小兒上肢骨折疼痛程度及治療依從性的影響[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 2024, 32(12): 1841-1845.
[22] Seaton N, Hudson J, Harding S, et al. Do interventions for mood improve inflammatory biomarkers in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Ebio Medicine, 2024. DOI: 10.1016/j.ebiom.2023.104910.
[23] Kalmbach D A, Anderson J R, Drake C L. The impact of stress on sleep: pathogenic sleep reactivity as a vulnerability to insomnia and circadian disorders[J]. J Sleep Res, 2018, 27(6): e12710.
[24] Blake M J, Trinder J A, Allen N B. Mechanisms underlying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insomnia, anxiety, and depression in adolescence: implications for behavioral sleep interventions[J]. Clin Psychol Rev, 2018, 63(1): 25-40.
[25] Rutledge T, Redwine L S, Linke S E, et al. A Meta-analysis of mental health treatments and cardiac rehabilitation for improving clinical outcomes and depression among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J]. Psychosom Med, 2013, 75(4): 335-349.
[26] 楊嵐.心理干預聯(lián)合舒適護理在小兒肺炎霧化吸入治療中的應用[J].婚育與健康, 2024, 30(18): 130-132.
[27] 姚嘉良, 程璽, 田建輝, 等.調神治癌方聯(lián)合心理干預治療卵巢癌術后合并抑郁臨床研究[J].山東中醫(yī)雜志, 2024, 43(11): 1188-1195.
[28] 陳桂玲.解郁安神湯聯(lián)合心理干預治療肝郁氣滯型產后抑郁臨床療效觀察[J].黑龍江中醫(yī)藥, 2024, 53(3): 7-8.
[29] 魏瑩潔, 李月瑋, 閆麗君, 等.柴胡加龍骨牡蠣湯加減聯(lián)合心理干預治療腫瘤相關性抑郁癥臨床研究[J].基層中醫(yī)藥, 2022, 1(3): 40-44.
[30] 郝苓吉.子宮頸癌患者治療中心理護理干預的應用效果觀察[J].中國婦幼健康研究, 2017, 28(S2): 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