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高中英語單元整體教學已成為一種關鍵的教學策略。該策略以單元為核心,運用綜合性的教學方法,在新課程標準的指導下實現教學的深化與拓展。它超越了傳統知識傳授的范疇,更加重視對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全面培養。通過這種教學模式,教師被激勵進行系統化和整體化的教學規劃,構建一個完整且連貫的學習體系,以促進學生在英語學習的各個領域均衡發展。通過強化教師對單元整體教學的理解和把握、構建多元化差異化的教學體系、建立科學全面的教學評價和反饋體系以及優化教學資源配置等措施,可以不斷提升單元整體教學的質量和效果,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和進步奠定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新課標;高中英語單元;整體教學
新課程標準實施后,高中英語教學要求更嚴格。單元整體教學模式作為一種有效方法,在新標準下變得關鍵。該模式強調將單元內容整合,設計聽說讀寫等語言活動,讓學生在真實或模擬情境中運用知識,提高語言能力和素養。教師需探索創新教學方法,適應發展需求和學生學習需求。本文探討新課程標準下的單元整體教學路徑,為教師提供參考,幫助他們適應新要求,提升教學效果。
一、新課標視域下高中英語單元整體教學的必要性
新課標的頒布標志著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對于高中英語教學而言,新課標的實施不僅意味著教學內容的更新和教學方法的變革,更是一次教育理念的深刻轉變。在新課標的引領下,高中英語教師需要重新審視英語教學的目標和任務,積極探索符合時代要求和學生需求的教學模式。單元整體教學作為新課標視域下的一種重要教學理念,其強調的整體性、綜合性和實踐性,與新課標的核心素養要求不謀而合。因此,深入分析和研究新課標視域下的高中英語單元整體教學現狀,對于推動英語教學的改革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首先,單元整體教學可以克服傳統教學知識點割裂的弊病,將英語學科知識體系系統整合,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不僅能夠有助于提升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也能幫助學生對英語文化進行深入的理解和感知。
其次,新課標突出了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如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等,而單元整體教學設計的語言實踐活動是綜合性的,學生在做任務的過程中,順其自然地運用所學知識,有利于核心素養的提高;同時,單元整體教學能夠在一定的情境中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在任務驅動下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他們在主動探究和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學習方法和策略,為其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于是,如何在新課標視域下積極探索、實踐高中英語單元整體教學的新路徑,既是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也是提高英語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需要。
二、新課標視域下高中英語單元整體教學現狀
當前,隨著新課標的深入實施,高中英語單元整體教學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同時新課標視域下高中英語單元整體教學現狀也存在一些問題和挑戰。具體如下:
(一)教師對單元整體教學的理解和把握不夠深入
由于在新課程標準下的單元整體教學已經為很多英語教師所理解和接受,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有的教師對單元整體教學的理解和掌握并沒有達到一個很高的水平。只感覺到單元整體教學是一個概念,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不能將單元整體教學理念與自己的教學活動融會貫通。依舊用以前的分課時教學模式進行單元教學,沒有對單元的整體內容、教學目標、教學方法進行系統的安排和設計。造成了單元整體教學在實際教學中的優勢得不到較好的體現,同時影響了教學的整體效果。
除此之外,有一些教師對單元整體教學的內涵和外延理解不夠全面,有時會將單元整體教學和一些其他教學理念混為一談。比如,有的教師認為單元整體教學無非就是把教材的內容簡單地整合在一起,或者把幾個課時的教學內容放在一起來進行教學。這都是對單元整體教學的表面化認識,沒有把握住單元整體教學強調的“整體性”“綜合性”和“實踐性”;沒有抓住單元整體教學與新課程標準強調的核心素養的內在聯系,在教學實踐中就會出現難以把握單元整體教學關鍵所在的情況,導致教學實踐出現偏頗。
(二)在單元整體教學中無法兼顧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
在高中英語單元整體教學實踐中,教師普遍會遇到的一個問題是學生英語素質差異很大。由于學生英語基礎、學習能力、興趣點等方面的差異,在對整個單元進行教學時,教師難以做到因材施教,真正做到適用于各個層次的學生。一些教師往往采用“一刀切”的做法,勢必忽視了學生間的個體差異,造成個別成績較好的學生所接受的課程內容太簡單、學習起來無挑戰性,而差一些的學生所接受的課程內容太難、學習起來也沒辦法掌握。
此外,知識系統的有序性、連貫性是單元整體教學的基本要求,但在單元整體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們可能會過于強調整體教學效果,而忽視不同個體的差異性。部分學生因為教學整體進程安排的不適應,導致其無法領會課堂所講授知識,因而失去對學習英語的興趣。就此問題,如何設計科學合理的單元整體教學既要滿足整體教學的要求,也要適配不同層次學生的教學效果將是以后需要解決的。
(三)缺乏有效的教學評價和反饋機制
在單元整體教學實施過程中,教與學的效果很難進行評價。在實際教學時,很多教師在進行單元整體教學過程中,關注教學方法的改變和教學目標的實現,但是忽略了對教學評價的重視。在教學中,往往會忽視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學習成果,造成教學過程中對教學反饋把握不充分,更難對教學進行查漏補缺[1]。
另一方面,沒有具體的明確標準。單元整體教學中,教師要對學生的某些研究目標做出一個科學、合理的評價標準,以檢驗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然而,有部分教師由于自身水平有限,只是基于自身的主觀認識和經驗,主觀做出評價,而沒有一個較為客觀、科學和全面的評價依據。這就會導致評價結果的不公正和不準確,從而有可能挫敗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自信心。
另一方面,存在缺乏及時、有效的反饋。在單元整體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搜集學生對于自己的反饋意見,及時了解學生的疑難點。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中,有的教師會顧及時間稍緊、精力不濟等原因,而一味地強調自己的講解,而忽略了真正的反饋,導致教師忽視了對于學生出現的這些問題的解決,學習的疑難點越來越多,無法為整體的教學帶來集中的效應。
(四)教學資源分配不均影響單元整體教學實施效果
新課標視域下的高中英語單元整體教學中,教學資源分配同樣值得引起重視。由于地區和學校的不同,教學資源被劃分不均衡的情況也很容易發生。有的學校可以擁有充足的師資、教學設備等教學資源,為學生的英語學習提供很好的支撐;有的學校則由于資源匱乏,很難進行符合單元整體的教學[2]。
一些教師在實施單元整體教學的時候會遇到困難,比如一些必要的教學輔助材料、教學教具、信息技術手段等資源的缺乏都會使教學活動無法順利開展;而教學資源不足,師資匱乏也容易使一些教師的教學不夠創新,探索出的教學模式也難以貼合本校學生的實際情況。
最后,對于學生而言,教學資源分配不均亦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學生學校教學的資源匱乏也許不能接觸到優質教學資源和信息,這樣一來勢必會使得部分學生學習上不占優勢,會使學習上的差距拉大,繼而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興趣。
三、新課標視域下的高中英語單元整體教學路徑
(一)強化教師對單元整體教學的理解和把握
要真正將高中英語單元整體教學落到實處,就要切實提高全體教師對單元整體教學理念的認識和把握,學校和教育主管部門應經常組織有關專家或教師分享積累的教學經驗和心得,給教師提供更多學習、思考、討論的平臺和機會,分析什么是單元整體教學,什么是單元整體教學的深度融合與拓展,掌握單元整體教學的方法和實施要點等[3]。
同時鼓勵教師積極進行教學實踐和探索,讓單元整體教學理念真正落實到教學實踐中。學校設立教學創新基金或獎勵制度,對在單元整體教學方面作出突出貢獻的教師進行表彰獎勵,調動教師積極性和創造性。
而且還要建立起教師之間互相交流合作的機制,通過集體備課、相互聽評課、相互學習經驗等來相互交流,相互借鑒經驗,增進教師對單元整體教學的認識和把握能力。
(二)構建多元化、差異化的教學體系
在新課標視域下的高中英語單元整體教學中,還要注重構建多元、差異化教學體系。針對學生參差不齊這一情況,教師要從學生實際入手,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策略。
一方面,根據學生的學習基礎和能力水平,將學生劃分為不同的學習小組,制訂不同的教學計劃和學習目標,對于優等生,教師可以設置更高、更深的學習任務,既激發優秀學生的學習潛能,也能夠刺激他們更深入地探索,尋求問題的解決辦法;對于基礎較差的學生,教師要給予充分的關心、輔導,循序漸進地提高學習成績[4]。
另一方面,要改變各種不良教學方法和教學方式,讓諸如內容單一、教學方式單一等,可以采用層次教學、個別指導、小組討論互動等各種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改變以前那種教師“一統天下”的教學模式。可以采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結合在線教學平臺、多媒體教學、視頻教學等,為學生提供更有效的教學手段。
教師在構建多元化、差異化的教學體系時要注重對學生個體差異的關注與尊重。每個學生都有其獨特的特性,學習風格各異,興趣愛好也各不相同,學習的認知特點、需求各不相同,這就需要教師充分了解每個學生的學習狀況與需求,為不同層次的學生提供個性化的學習支持和指導。教師通過構建多元化、差異化的教學體系可以很好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的需求,促進不同層次學生的發展與進步。
(三)建立科學、全面的教學評價和反饋體系
建立科學、全面的教學評價和反饋體系,在新課標視域下的高中英語單元整體教學中,對于保證教學質量和效果有著重要作用,此類教學評價和反饋體系應涵蓋對學生的聽課學習過程和學習成果的評價,以及教師的教學效果反饋。
首先針對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學習成果,要有所依據,有所標準。對學生的語言知識掌握能力、語言技能提升能力、文化素養積累能力以及學習方法的學習能力等應該有明確、具體的標準,這樣才能更客觀和準確地對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評價,進而指導和幫助學生。
其次,做到及時、有效的反饋。課堂中教師應注意觀察學生的學習狀態,發現問題,收集學生意見,作出及時、有效的反饋,如課堂觀察、課后談話、作業評改等。收到學生產生的意見應認真梳理,調整教學策略[5]。
同時,形成教師之間的相互評價、相互反饋機制。通過觀摩彼此的教學、分享彼此教學經驗、教學心得,教師之間相互學習、相互借鑒、共同進步。學校以及教育主管部門可以定期組織教學比賽、評優等活動,為教師創造展示自己教學成果的平臺,同時鼓勵教師之間相互評價、相互學習。
(四)優化教學資源配置提升單元整體教學效果
一方面,要強化英語教學投入,給資源貧困化的學校和未成年人更優惠的政策和資金。引進先進的教學設備、多樣的教學輔助材料、教具,引進先進的教學資源、信息。縮小地區、學校間差距,讓更多的學生享受好的教學資源、環境。
另一方面則是鼓勵教師和學生根據自己實際來開發和利用資源,充分調動教師和學生本身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依據各自學校情況合理安排并調整教學方法和安排,設計出適合自己學校學生的教學模式。同時學生也可積極參與到教學資源的開發和利用中來,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等,拓寬自身學習渠道和資源[6]。
此外,還可以建立教學資源共享機制。學校之間可以形成一定的合作關系,在資源共享的同時,也可進行教學信息的相互傳遞,這樣就能避免一些資源的重復建設和資源浪費,還能實現學校之間的交流和合作,共同提高英語教學水平。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新課標的指導下,高中英語單元整體教學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同時新課標視域下高中英語單元整體教學現狀也存在教師對單元整體教學的理解和把握不夠深入、在單元整體教學中無法兼顧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缺乏有效的教學評價和反饋機制、教學資源分配不均影響單元整體教學實施效果等問題。通過強化教師對單元整體教學的理解和把握、構建多元化差異化的教學體系、建立科學全面的教學評價和反饋體系以及優化教學資源配置等措施,可以不斷提升單元整體教學的質量和效果,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和進步奠定堅實的基礎。同時,也需要保持開放的心態和創新的精神,不斷探索和實踐新的教學路徑和方法,以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和學生不斷變化的學習需求。只有這樣,才能在新課標的引領下,推動英語教學的改革和發展不斷向前邁進。
參考文獻
[1]馬如蘭.新課標下高中英語單元整體教學實踐探究[J].中學生英語,2024(46):49-50.
[2]王玉嬌.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英語單元整體教學研究[J].高考,2024(22):30-32.
[3]盧奕伶.新課標下高中英語單元整體教學實踐路徑探究[J].英語教師,2024,24(3):47-49.
[4]郭瓊聰.新課標背景下的英語單元整體教學研究[J].文理導航(上旬),2024(1):85-87.
[5]黃少凡.大觀念下的高中英語單元整體教學實施路徑研究[J].名師在線,2024(27):58-60.
[6]蔣繼軍.新課標背景下高中英語大單元教學策略研究[J].試題與研究,2024(32):118-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