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探討基于思維導圖的目標教學在新生兒肺炎實訓課教學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23年7月至2024年7月在寧波大學附屬婦女兒童醫院學習臨床技能學課程的48名本科四年級見習學生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24名。試驗組采用基于思維導圖的目標教學,對照組采用傳統教學,均教學4學時。比較兩組學生的理論考試成績和對教學效果的評價。結果"試驗組學生的理論考試成績顯著高于對照組[(89.35±3.26)分"vs."(80.59±3.68)分,t=3.56,Plt;0.01]。問卷調查結果顯示,試驗組學生認為思維導圖教學方式有助于提高臨床思維、提高對新生兒肺炎的了解程度、提高學習興趣、促進知識遷移和整體教學滿意度的比例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lt;0.05)。結論"思維導圖教學模式有助于提升教學效果,提高大四學生的臨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值得推廣實施。
[關鍵詞]"思維導圖;目標教學;新生兒肺炎;見習學生
[中圖分類號]"R722.1""""""[文獻標識碼]"A""""""[DOI]"10.3969/j.issn.1673-9701.2025.10.016
新生兒肺炎是新生兒期常見的嚴重感染性疾病,其高發病率和潛在的生命威脅性不僅要求醫護人員具備高度的專業技能和敏銳的臨床判斷力,也對醫學教育提出嚴峻挑戰[1]。見習學生作為未來醫療團隊的重要成員,在掌握新生兒肺炎相關理論知識和臨床技能中面臨理論與實踐結合、知識整合與應用等多重考驗[2]。傳統的實訓教學模式在知識傳授和技能培養方面發揮重要作用,但面對復雜多變的臨床情境時,見習學生往往難以快速形成系統的臨床思維有效應對相關的診療挑戰[3]。因此,探索一種能夠促進學生臨床思維發展、提高實訓效果的新型教學方法顯得尤為重要。
思維導圖作為一種可視化學習工具,通過將復雜信息以圖形化、結構化的方式展現,有助于增強記憶、促進理解并激發創新思維[4]。思維導圖在醫學教育領域已被證明能顯著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和臨床決策能力;通過繪制思維導圖,醫學生可將繁雜的醫學知識系統化、結構化,更好地理解和記憶。同時,思維導圖還可幫助醫學生在臨床實踐中快速提取和應用相關知識,提升臨床決策能力。此外,思維導圖還能激發醫學生的創新思維,培養自主學習能力。因此,越來越多的醫學院校和教師開始重視思維導圖的教學應用,將其納入醫學教育的必修課程,以期培養出更多具備高效思維和臨床能力的醫學人才。將思維導圖與目標教學相結合,不僅能明確學習目標,引導學生聚焦核心知識點,還能通過思維導圖的構建過程促進學生主動探索、深度學習和知識整合。本研究旨在探討基于思維導圖的目標教學在見習學生新生兒肺炎實訓教學中的應用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選取2023年7月至2024年7月在寧波大學附屬婦女兒童醫院學習臨床技能學課程的48名本科四年級見習學生為研究對象,所有學生對本研究內容均已知情同意。通過簡單隨機分組將1個班級的24名學生設為試驗組,另1個班級的24名學生設為對照組,48名學生均為臨床醫學專業,具有可比性。
1.2""教學實施
兩組學生均以第9版《兒科學》[5]中新生兒感染性肺炎章節為理論教材。授課教師、教學大綱相同,課程均為4學時。根據寧波大學醫學院臨床見習教學大綱總體要求進行授課。對照組采用傳統教學法:按照教材進行統一授課,講解新生兒感染性肺炎的理論知識,同時結合日常工作中的經典病例著重進行重難點講解,最后床邊教學。試驗組采用思維導圖教學法:①教師與學生共同繪制包含新生兒感染性肺炎病理生理、癥狀體征、診治關系及與其他學科知識相關聯的思維導圖,見圖1,然后教師帶領學生進入新生兒病房進行床邊見習教學。②課后每位學生總結自己所學內容,鞏固新生兒肺炎的思維導圖,實現對知識的深入理解和掌握。
1.3""教學效果評價
①課程結束后進行理論考試,均由同一教師出題,為閉卷考試,滿分100分。②自行設計調查問卷,通過問卷星匿名調查,課程結束后現場填寫調查問卷,兩組學生針對課程學習的體會進行評價,調查內容包括是否有助于提高臨床思維、對新生兒肺炎的了解程度、提高學習興趣、促進知識遷移、整體教學滿意度5個方面,均為單選題。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軟件對相關數據進行統計學處理。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數(百分率)[n(%)]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lt;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學生的理論考試成績比較
試驗組見習學生的理論考試成績顯著高于對照組[(89.35±3.26)分"vs."(80.59±3.68)分,t=3.56,Plt;0.01]。
2.2""兩組學生的問卷調查結果比較
本研究共發放問卷48份,回收有效問卷48份,有效問卷回收率100%。結果顯示,試驗組學生認為思維導圖教學方式有助于提高臨床思維、提高對新生兒肺炎的了解程度、提高學習興趣、促進知識遷移和整體教學滿意度的比例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lt;0.05),見表1。
3""討論
思維導圖是一種以視覺方式創建和連接想法的技術,也是一種高效、直觀的思維工具,它利用圖形、線條、色彩等元素,以視覺化的方式創建和連接各種想法、概念和信息。通過繪制思維導圖,可清晰展現思維過程,把握全局與細節,發現不同元素之間的聯系,從而激發創造力和想象力。無論是在學習、工作還是生活中,思維導圖都能幫助人們更好地整理思路、規劃行動、提升記憶和理解能力。思維導圖是一種簡單而強大的方法,可讓思維更加有序、高效和富有創意。思維導圖現已成為不可或缺的思維輔助工具。本研究發現在新生兒肺炎教學中使用思維導圖作為學習工具的學生的學習表現明顯優于使用傳統講座學習工具的學生。在醫學教育中,講座是最常用的教學方法。PPT講座作為一種現代教學手段,因便捷和內容豐富而廣受教師青睞。PPT可展示文字、圖片、圖表等多種元素,將復雜的信息以直觀、簡潔的方式呈現給觀眾,非常適合用來講解概念和展示數據。但PPT講座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6]:幻燈片之間的切換速度較快,觀眾可能難以把握幻燈片之間的聯系,導致對整體內容的理解不夠深入;此外,一些教師在使用PPT時過于依賴幻燈片,忽略與學生的互動和溝通,可能導致學生的注意力分散,影響課堂效果。
思維導圖是一種可視化映射技術,不同來源的信息被轉換為與研究主題相關的重要關鍵詞并以圖形展示,可幫助學生認識各種概念之間的內部相互關系,從而反映現實世界思維[7-8]。思維導圖可作為教學資源準備和復習講座、快速復習筆記及更新信息,用于基于問題的學習、一對一情境、小組教學等多種教學情境[9]。
Farrand等[7]發現思維導圖可改善對書面信息的長期事實回憶,但與自選學習技術相比,使用該技術的動機較低Wickramasinghe等[10]開發一種根據結構和內容對學生準備的思維導圖進行評分的方法,結果顯示思維導圖作為一種教學工具可能無法有效增強短期信息保留。Kotcherlakota等[11]提出一種將口頭報告與思維導圖相結合的學習策略,幫助學習者將分類或概念聯系在一起進行推斷。D’Antoni等[8]在對醫學生的研究中發現,通過思維導圖學習可在短期內成功檢索信息,但從長遠來看,與標準筆記組相比,批判性思維和信息檢索并沒有增加。
研究顯示在教學中應用思維導圖可提高護生的批判性思維[12]。通過理解進行學習可將新概念與之前學過的概念加以鞏固,從而有助于在長期記憶中保留信息,通過整合思維導圖中的概念獲得的信息有助于學生達到元認知水平[13]。在醫學教育中,思維導圖獨特的添加色彩和圖片可吸引廣泛的視覺和線性學習風格的學生[8]。本研究發現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更加專心,表現出良好的興趣,且更具互動性。
大多數在藥理學課程中使用思維導圖的本科醫學生希望講師將其用作PPT等傳統教學格式的替代方案[14]。一項薈萃分析表明,思維導圖與基于問題的學習相結合可提高學生的自學和實踐能力[15]。Ordu等[16]研究表明思維導圖組護生的學習率和正確診斷率均更高。Choudhari等[17]的研究中思維導圖組的醫學生成績顯著優于對照組,與本研究結果一致。
綜上,思維導圖是醫學教育中新穎且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思維導圖的引入,不僅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還促進其批判性思維和創新能力的發展,為醫學人才的培養注入新的活力。未來,可將思維導圖應用于更多課程中,相信思維導圖將進一步推動醫學教育的創新與發展,培養出更多具有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的醫學人才。
利益沖突:所有作者均聲明不存在利益沖突。
[參考文獻]
[1] ZIV"O,"KRAUS"M,"HOLCBERG"R,"et"al."Acute"otitis"media"in"infants"younger"than"two"months"of"age:"Epidemiologic"and"microbiologic"characteristics"in"the"era"of"pneumococcal"conjugate"vaccines[J]."Int"J"Pediatr"Otorhinolaryngol,"2019,"119:"123–130.
[2] DEGUTIS"L"C,"KELLERMANN"A"L,"JACKSON"K,""et"al."Graduate"medical"education"in"the"military"health"system:"Strategic"analysis"and"options[J]."Mil"Med,"2023,"188(Suppl"1):"1–7.
[3] ZHENG"K,"SHEN"Z,"CHEN"Z,"et"al."Application"of"AI-empowered"scenario-based"simulation"teaching"mode"in"cardiovascular"disease"education[J]."BMC"Med"Educ,"2024,"24(1):"1003.
[4] PALANIAPPAN"V,"KARTHIKEYAN"K,"MOHAN"R."Mind"mapping"as"a"novel"method"in"teaching"the"morphology"of"skin"lesions:"A"quasi-experimental"study[J]."J"Adv"Med"Educ"Prof,"2023,"11(2):"80–85.
[5] 王衛平,"孫錕,"常立文."兒科學[M]."9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8.
[6] JOHNSON"L"R."Using"mind"maps"to"teach"medical"students[J]."Med"Educ,"2014,"48(11):"1124–1125.
[7] FARRAND"P,"HUSSAIN"F,"HENNESSY"E."The"efficacy"of"the"‘mind"map’"study"technique[J]."Med"Educ,"2002,"36(5):"426–431.
[8] D'ANTONI"A"V,"ZIPP"G"P,"OLSON"V"G,"et"al."Does"the"mind"map"learning"strategy"facilitate"information"retrieval"and"critical"thinking"in"medical"students?[J]."BMC"Med"Educ,"2010,"10:"61.
[9] EDWARDS"S,"COOPER"N."Mind"mapping"as"a"teaching"resource[J]."Clin"Teach,"2010,"7(4):"236–239.
[10] WICKRAMASINGHE"A,"WIDANAPATHIRANA"N,"KURUPPU"O,"et"al."Effectiveness"of"mind"maps"as"a"learning"tool"for"medical"students[J]."South"East"J"Med"Educ,"2011,"1(1):"30–32.
[11] KOTCHERLAKOTA"S,"ZIMMERMAN"L,"BERGER"A"M."Developing"scholarly"thinking"using"mind"maps"in"graduate"nursing"education[J]."Nurse"Educ,"2013,"38(6):"252–255.
[12] WU"H"Z,"WU"Q"T."Impact"of"mind"mapping"on"the"critical"thinking"ability"of"clinical"nursing"students"and"teaching"application[J]."J"Int"Med"Res,"2020,"48(3):"1–8.
[13] MOORE"Z,"DOWSETT"C,"SMITH"G,"et"al."TIME"CDST:"An"updated"tool"to"address"the"current"challenges"in"wound"care[J]."J"Wound"Care,"2019,"28(3):"154–161.
[14] YING"G,"JIANPING"X,"HAIYUN"L,"et"al."Using"mind"maps"to"improve"medical"student"performance"in"a"pharmacology"course"at"Kunming"Medical"University[J]."J"Coll"Physicians"Surg"Pak,"2017,"27(7):"404–408.
[15] GAO"X,"WANG"L,"DENG"J,"et"al."The"effect"of"the"problem"based"learning"teaching"model"combined"with"mind"mapping"on"nursing"teaching:"A"Meta-analysis[J]."Nurse"Educ"Today,"2022,"111:"105306.
[16] ORDU"Y,"CALISKAN"N."The"impact"of"a"web-based"mind"map"learning"technique"on"students’"nursing"knowledge"of"the"nursing"process[J]."Int"J"Nurs"Knowl,"2023,"34(2):"108–115.
[17] CHOUDHARI"S"G,"GAIDHANE"A"M,"DESAI"P,"et"al."Applying"visual"mapping"techniques"to"promote"learning"in"community-based"medical"education"activities[J]."BMC"Med"Educ,"2021,"21(1):"210.
(收稿日期:2024–12–04)
(修回日期:2025–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