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課程建設與管理是構建高質量教育體系的重要環節。立足育人目標的全面發展維度,挖掘教育現代化背景下校本課程的價值和內涵,以“五育”并舉全面發展的課程體系整體育人,探索新時代普通高中課程建設的提質之路。
學校課程建設的歷程
課程建設契合全市基礎教育課程教學改革行動,聚焦培養目標、學生成長需要、辦學理念落實等需求,歷經探索開發(2005一2021年)、集中研發(2021—2023年)、固化迭代(2023年至今)三個階段。學校制訂三年發展規劃,搭建微課題、微課例、微課程、微共同體\"四微”平臺,組建微課程團隊,研制課程綱要、打磨課程文本和編寫多種課程模式,通過實證教學開展診斷和評測,緊隨時代、政策、課標、學情、目標變化進行修訂。
\"弘源\"課程體系的構建邏輯
學校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以“人的全面發展”為價值取向,基于“目標引領,多元發展”辦學理念和“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基”辦學宗旨,構建以國家課程為核心和校本課程為拓展補充的“弘源”課程體系。“弘源\"課程體系包括“一核五系”,“一核\"指國家課程實施的核心,“五系”即指向五育的“弘德、弘智、弘毅、弘美、弘遠”。
“弘源”課程的具體實施
“弘德\"課程,指向德育,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定思想基礎。學校秉持“一切課程皆德育”的大德育觀,挖掘學科課程的綜合育人價值,注重學科德育滲透;對學校文化進行深度挖掘,發揮其在價值引領、思維啟迪和塑造學生品格方面的作用;對學校德育進行傳承與創新,形成主題課程。“弘智”課程,指向智育,提高國家課程的實施質量。學校基于新課標,以課標操作化、層級化分解為支撐,以新教材為依托進行校本化實施,促進學生學科核心素養與關鍵能力提升。“弘智\"課程包括專題知識拓展、學習策略、競賽輔導等六類。“弘毅”課程,指向體魄美、有毅力的身體教育,打造健康體魄和堅強毅力。學校把籃球、足球、田徑三大項作為必修,同時開設八大選修科目,塑造學生強健體魄。“弘美\"課程,指向美育,為學生發展奠定心靈基礎。學校開設合唱課、藝術鑒賞課等選修課,培養學生的心靈美、會審美、會創造美。“弘遠”課程,培養學生適應未來發展的健全人格及能力,包括勞動教育、“三滴水\"綜合實踐活動和生涯規劃三類子課程。
“弘源\"課程實施的評價
基于“目標一過程一結果”一體化邏輯,學校構建了“三維四階\"課程評價框架,包含評價模型、工具方法、實施流程及保障機制,突出可操作性和發展性,推進課程完善和改進。學校從課程開發質量的設計科學性、教學實施效能的過程有效性與學生發展成果的目標達成度三個維度,從開發階段的輸入性評價、實施階段的過程性評價、學期/學年末的輸出性評價與長周期追蹤的增值性評價四個階段的八項核心指標對課程實施開展評價。
學校首先聚焦“弘德”“弘智\"開展試點,形成標準化流程后推廣。學校開發“教師評價工具包”,包含課堂觀察量表、學生訪談提綱等;開展“供給側”調研,精準匹配學生需求;建立課程實施動態預警機制,當課程連續3周學生情緒負面率大于 5% 時,自動觸發會診;基于選課數據與測評結果,推進課程優化與迭代。
課程建設是持續進行和生成的過程。我們堅持“評價即改進\"理念,將靜態評估轉化為持續優化的動力源,持續推進課程體系的優化與改進。我們將深入探析“五育\"并舉,以課程建設推進育人方式變革,培養學生面向未來的能力,推動學校實現內涵發展。
(本文系河南省教育科學規劃2024年度一般課題“新時代普通高中‘五育并舉'校本課程體系構建及實施研究”的成果。課題批準號:2024YB1427)
(責編桑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