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饒市廣豐區永豐中學堅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鑄魂育人,構建“內外協同、常長結合、知行合一”的紅色文化育人體系,推進理想信念教育制度化、常態化,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內外協同,拓展育人空間
在校內建設紅色景點。學校強化校園“一磚一瓦皆育人”理念,打造系列紅色景點,實現紅色文化可視化。例如,在校園里打造無產階級革命家方志敏等革命家雕塑群,“文化長廊”鑲嵌《可愛的中國》等若干幅紅色浮雕作品,校史室陳列銅鈸山紅軍巖戰斗故事和圖片,“格言牌”動態更新師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感悟,“黨建長廊”以編年體形式展示黨的百年奮斗歷程……通過這些方式,紅色文化在校園內“目之所及皆可學”。
在校外讓學生走進歷史發生地。學校創新紅色研學模式,每年組織學生開展紅色研學活動,參觀上饒集中營舊址、走訪懷玉山“清貧碑”及方志敏清貧事跡陳列館、調研廣豐縣蘇維埃政府舊址等。學生置身于歷史發生地的真實場景中,沉浸式感受革命先輩的堅定信仰和家國情懷。研學返校后,學校以“紅色基因代際傳”為主題,開展短視頻展示、講紅色故事、唱紅歌比賽等系列活動,讓紅色血脈賡續。
常長結合,筑牢育人根基
注重常態。學校構建“日周月期”四級思政教育時序鏈。每日實施“紅色浸潤6分鐘”,在每天上午和下午第一節課的課前3分鐘,校園廣播準時播放紅歌,學生一起學唱紅歌;每周升國旗儀式后,學校組織學生圍繞愛國、理想等關鍵詞進行“國旗下講話”;每月主題黨日,學校組織黨員教師向學生分享《習近平談治國理政》中的系列金句;每學期,教師對學生的綜合表現進行考核,促進學生全面健康成長。
注重長效。學校注重師資培養專業化,開展“青藍工程”師徒結對,組建由骨干教師構成的思政教研團隊;實施“領航計劃”,選派優秀教師外出參加思政課教師研修;推行“名師工作室”,培育省級學科帶頭人。學校注重考核評價體系化,構建“三維評價模型”,采用過程性評價、表現性評價、結果性評價相結合的方式,建立“育人過程跟蹤卡”,追蹤學生價值觀、行為習慣、勞動實踐的長期變化,為學生“成長畫像”。同時,學校實行“師德一票否決制”,將思政教育成效納入教師績效考核體系。學校注重協同育人制度化,開展“學英模、愛英?!焙汀皬V豐籍科學家進校園”活動,定期邀請老戰士和廣豐籍科學家進校園為師生宣講。
知行合一,賦能成長實踐
構建“大思政課”體系。學校開齊開足思政課程,創新思政課程模式,協同推進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實施“思政教育5分鐘”,要求各學科教師在教案中明確標注思政融合點,從而達到潛移默化的教育效果。如物理學科結合“兩彈一星”精神講解物理知識,美術學科通過革命題材版畫創作傳承紅色基因等。
搭建成長賦能平臺。學校打造“紅綠古”三項文化教育品牌。紅色方面,學校開展“六個一”行動,即開展一次祭掃革命英烈活動、舉辦一次紅歌比賽、讀一本紅色經典書籍、寫一篇讀后感、講一個紅色故事、演一部紅色課本劇;綠色方面,依托學校勞動實踐基地和廣豐馬家柚產業基地,學校組織學生開展勞動教育實踐活動,提升學生勞動技能和素養;古色方面,根據學生興趣,學校開設多個社團,設置國畫、太極拳、書法、剪紙等課程,讓學生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增強文化積淀。
(作者單位:江西省上饒市廣豐區永豐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