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家住杭州的王阿姨因為頭暈去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就診。醫生問她:“以前是否有高血壓?最近在吃什么藥?”王阿姨一拍腦門:“哎呀,上次體檢報告放家里了,吃的降壓藥我也不記得名字了……”像這樣的情況,很多老年人都經歷過。但你知道嗎?現在有一本“電子健康日記”能幫你記錄所有的健康細節,甚至還能救命——它就是電子健康檔案。
電子健康檔案,也稱電子健康記錄,是以居民個人健康為核心,并伴隨著居民一生的健康管理過程、科學電子化醫療衛生服務信息記錄,是實現居民自我保健和健康管理、健康決策需要的重要信息資源。與傳統的或是日常熟悉的醫院紙質或電子病史不同,它是基于不斷發展完善的全民健康信息平臺功能應用。
電子健康檔案集成了居民個人從出生到死亡在所有醫院就診、住院、檢查、用藥等醫療衛生服務相關電子數字信息。針對兒童、孕產婦、老年人以及慢性病(高血壓、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與肺結核病患者等特殊人群,還匯集了在轄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接受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等健康管理信息,包括居民個人連續的身高、體重、血壓(糖)等一般狀況、生長發育、產前產后健康體檢、運動飲食等健康狀況與生活方式的調整變化,以及家庭醫生或社區醫生針對健康問題提供的健康評價、健康指導與健康干預措施等。
想象一下,從你出生的第一聲啼哭開始,你每一次體檢的身高體重、每一針疫苗的接種記錄、每一次感冒發燒的用藥,甚至像王阿姨這樣每次血壓的波動,都被完整地記錄在一個安全的電子檔案里。以后去醫院就診就不再需要拿著一大袋檢查單了,你只需要告訴醫生個人基本信息,醫生就可以從電子健康檔案中隨時查看到你最近的健康情況,比如血壓是否穩定、上一次配的降壓藥是什么等一系列健康信息。
從2009 年開始,電子健康檔案作為國家面向城鄉居民提供基本公共衛生服務12 項主要內容之一,隨著國家基本公共服務項目的廣泛實施而在全國范圍內得到了快速完善。在浙江,像王阿姨這樣已經建立了電子健康檔案的居民已不是少數。據統計,浙江省這樣的檔案已經覆蓋了超過5000 萬人。而且其中87% 的電子健康檔案已通過“浙里辦”App 向居民個人開放。這也就意味著,浙江省居民個人只要輕輕一點手機,就可以通過“浙里辦”App 在“浙里健康”“浙里健康e 生”模塊中隨時查看到自己的健康報告、就診信息、用藥信息、健康體檢結果、預防接種情況等健康信息。
“我們的個人健康信息這么私密,放在網上是否安全呢?”這是很多人關心的問題。

其實,電子健康檔案的秘密級別堪比銀行系統。所有數據存儲在政務云平臺,查閱信息需要人臉識別+短信驗證雙重認證。無論是三甲醫院的專家,還是社區診所的醫生,如果想要查看你的個人電子健康檔案,只有經過你本人的同意,才可調閱這份檔案。而且,每次醫生調閱檔案都會生成記錄,患者能在手機上實時查看“誰在什么時候看了我的檔案”。法律更是畫出紅線:泄露健康信息可能面臨刑事責任。
在居民本人知情與授權同意下,可以實現在不同地區、不同醫院之間通過網絡電腦與手機端的實時檔案調閱與信息使用,為居民個人與醫院實現方便、快捷、安全的智慧化醫療衛生服務奠定了基礎。同時也為醫院創新智慧化醫療衛生服務模式,提供個性化的遠程智慧醫療、輔助臨床精準診斷治療以及實現不同醫院各種實驗室檢驗與影像學檢查結果互認創造了條件,為政府與公共衛生管理部門開展社區主要健康危害因素、傳染病疫情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監測預警、應急處置等提供了信息數據支撐。
居民電子健康檔案信息包括接受醫療機構提供的且涉及健康狀況、醫療服務、公共衛生等醫療衛生服務信息,如就診信息、用藥信息、健康體檢結果、預防接種情況以及慢性病健康管理檔案信息等均實現了一鍵查詢與調閱,并形成了健康概況評估結果(健康畫像),為居民實現自我健康管理提供參考與依據。同時信息平臺整合了在線預約掛號、在線就診取號、在線預約健康體檢、網上醫院咨詢就醫與健康科普等功能應用,著重匯聚“ 全人群、全要素、全周期”個人健康數據,為推進實現以人為中心,連續、綜合、精細的全生命周期數字健康新服務提供信息數字化技術支撐與應用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