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現今復雜多樣的商業環境里,企業為了提升運營效率、減少費用、強化競爭實力,不斷尋求創新的管理路徑。財務共享服務作為一種集中式的財務審核模式,把在企業內分散的財務業務流程聚合到一個共享中心來處理,依靠標準化、程序化的作業,做到了對財務資源的高效統籌。內部控制作為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保障企業財務信息的完整性、資產的穩定性以及經營活動的合規性起到關鍵作用。
財務共享服務模式的引進,會對企業內部控制的各個方面產生影響,全面分析這種影響并制定合理的優化措施,對于企業全面發揮財務共享服務的優勢、提升內部控制質量具有現實意義。
財務共享服務對企業內部控制的影響
對控制環境的影響一是組織架構變革。傳統企業財務部門一般依照地域抑或業務板塊設定組織架構,容易出現職能重復、效率欠佳的弊端。企業通過財務共享服務模式可以把財務職能歸攏到共享中心,構建出更趨扁平化的組織模式,大大壓縮了管理層級,讓信息傳輸愈發迅速、準確,有助于提高決策水平。共享中心的專業分工令財務人員得以聚焦特定領域,增強業務處理的專業性及熟練度。在實施共享服務后,財務人員得以按照財務流程進行專業化分工,如設立專門的應付賬款處理團隊、應收賬款處理團隊等。
二是人員管理變化。財務共享服務要求財務人員掌握更綜合化的知識與技能,不僅要熟稔傳統財務核算,也要掌握信息技術、流程管理等相關范疇的知識,這驅使企業加大對財務人員培訓的投入。
對控制活動的影響一是流程標準化與優化。財務共享服務看重業務流程的標準化,把分散在各部門的財務流程加以梳理及整合,制定統一的辦事準則和流程,這消除了人為因素的干擾,縮小了差錯率,提升了財務事務處理的準確性與效率。在財務共享服務模式下,企業可以對授權審批流程進行重新梳理和優化,通過建立統一的電子審批系統,將審批流程線上化,從而進一步提高內部控制的效果。
二是信息技術應用加強。財務共享服務借助前沿的信息技術平臺,如財務軟件系統、電子審批系統等,信息技術的采用讓財務數據的聚集、傳送和處理更自動化,減少了手工操作環節,提高了數據的及時性與精準性,依靠配置系統權限與審批流程,實現對財務活動的恰當管控,增強內部管理控制的力度。
對信息與溝通的影響通過采用財務共享服務模式,將全部財務數據聚集到共享中心進行處理與存儲,維護數據的一致性及準確性,采用模板化的流程與系統,可以迅速生成高質量的財務報表與管理報告,為企業管理層提供精準、可靠的決策依據。共享中心作為企業財務信息的集中收聚點,加速了各部門之間的信息溝通與合作。業務部門可借助共享中心迅速獲取財務數據,了解業務活動的財務結果;財務部門還可以更及時地跟業務部門交流,給業務決策提供財務支撐;信息技術的采用令信息傳輸更為迅捷,打破了時空的限制。
對內部監督的影響傳統的內部督察主要依靠內部審計人員的現場查看及事后審核。而基于財務共享服務模式,業務流程呈現標準化與云端化,企業可憑借信息技術完成對財務活動的實時管控,采用設定關鍵參數與預警機制,迅速察覺潛在問題,引導內部監督從事后監督向事中、事前監督轉變。財務共享服務把分散的財務業務集中管理,讓內部監督的范圍愈發全面,使內部審計人員能通過共享中心查看、校驗所有業務的流程與數據,識別潛在的危機與風險。
基于財務共享服務的企業內部控制優化策略
完善控制環境一是優化組織架構。企業要依照財務共享服務的特點,進一步進行組織架構優化,明確界定共享中心跟各業務部門的職責,建立有效的溝通協調機制,推動財務共享服務模式穩步實施,抓好共享中心內部的組織統籌,恰當安排崗位,防止職責混淆與權力交叉。
二是加強人員培訓與管理。鑒于財務共享服務對人員綜合素養的要求,企業應制訂系統的培訓計劃,對財務人員進行專業知識、信息技術和流程管理等方面的培訓;同時,構建全面的績效考核體系,引導員工積極提升自身的綜合業務素養,并為員工搭建晉升階梯和發展平臺,增強員工工作的滿意度及忠誠度。
強化風險評估企業應根據財務共享服務模式的特點,構建全面的風險評估體系,定期對企業遇到的財務風險和業務風險開展評估,采用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等技術,優化風險評估的精準性和及時性,依照風險評估結論,制定針對性的風險防控方案。可以采用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方法,運用問卷調查、專家訪談等形式,收集各部門對風險的認知與判斷。在定量方面,借助數據分析模型,例如通過對歷史財務數據的趨勢分析,預測可能出現的預算偏差,利用應收賬款賬齡分析識別壞賬風險等。在出現重大風險時,應成立專門的風險處理團隊,并跟查實施成效,優化動態化的風險應對策略,依照內外部環境的變化及時調整風險應對手段。
提升信息與溝通效率企業須進一步優化財務共享服務的信息系統,加大系統的融合性和擴展性,實現財務系統和業務系統的深度融合,并確保數據的實時互享和傳遞。在集成方面,通過開發接口程序,實現財務系統與企業資源計劃(ERP)系統、客戶關系管理(CRM)系統、供應鏈管理(SCM)系統等業務系統的深度融合。
加強內部監督企業應搭建完整的內部監督體系,厘清內部審計、風險管理等部門在內部監督實施中的職責分配,著重聚焦內部監督人員的培訓及管理,提升監督人員的專業水平和業務素養,建立科學的績效考核機制,激勵監督人員積極履行職責,保障內部監督工作高效開展。同時,強化對內部監督結果的分析與整改,及時找出內部控制存在的弊端,提出改進舉措,并將監督結果與績效考核相關聯。
總之,財務共享服務作為一種創新的財務管理模式,為企業內部控制帶來了諸多積極影響。通過優化控制環境、強化風險評估、完善控制活動、提升信息與溝通效率以及加強內部監督等措施,企業能夠更好地運用財務共享服務模式,提升內部控制水平,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作者單位:中國電建集團吉林省電力勘測設計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