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青年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給謝依特小學戍邊支教西部計劃志愿者服務隊全體隊員回信中寫道:“希望廣大青年堅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國情懷,練就過硬本領,發揚奮斗精神,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發光發熱,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貢獻青春力量。”這不僅是對謝依特小學支教志愿者們的鼓勵,更是對我們全體青年的殷切期望。作為新時代青年,我深受鼓舞、倍感振奮,也深感使命在肩、責任重大。
堅定理想信念,筑牢信仰之基
謝依特小學是一所距離邊境線47公里的村級小學,學生們多數是柯爾克孜族。在這里支教的志愿者們平均年齡僅24歲,他們離開舒適的生活環境,遠離家鄉、遠離親人,懷著滿腔熱血,踏上偏遠的土地,用雙手為邊疆學生們點燃了夢想與希望,以實際行動踐行新時代青年的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燈塔,指引著我們青年一代前進的方向。作為新時代青年,要牢記囑托,感恩奮進,聽黨話、跟黨走,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偉大征程中確立正確的人生目標,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挺膺擔當、奮楫篤行,努力成為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
厚植家國情懷,勇擔時代使命
家國情懷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中華民族精神內核,是對國家和民族飽含深情的大愛。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英雄,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青春之歌。謝依特小學支教志愿者們奔赴祖國西部邊疆,為當地教育事業添磚加瓦,為促進民族團結進步貢獻力量,用青春和汗水生動詮釋了什么是家國情懷。作為青年一代,我們更應厚植家國情懷,為積極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而不斷努力,學習關注民族地區發展經濟方面的相關政策,深刻理解黨和國家區域協調發展戰略、走共同富裕道路的重要意義,探索運用所學專業知識服務民族地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通過課題調研、社會實踐等方式到少數民族地區了解當地的鄉村產業發展、文化傳承等方面情況,點燃心中支援邊疆、無私奉獻的火種,為少數民族地區建設發展注入青春動力。
練就過硬本領,投身國家建設
青年想要在時代浪潮中有所作為,不僅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和深厚的家國情懷,還要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和過硬的本領,只有這樣才能經得起風雨、受得住磨礪、扛得住摔打。謝依特小學支教志愿者們面對邊疆地區教育資源匱乏、學生基礎薄弱等艱難現狀,沒有畏懼、沒有退縮,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刻苦鉆研、提升教育教學水平。短短一年,他們就把學校班級的優秀率從0%提升到了50%,及格率達到96%,更是在2023年取得了建校以來的最好成績,首次有學生考取疆內初中班。他們扎根邊疆、奮發進取的工作精神,為高校的青年學子樹立了榜樣。當代大學生要珍惜青春,不負韶華,充分利用寶貴的學習時間,投身知識海洋,汲取知識力量,為投身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打牢基礎、貢獻力量。
發揚奮斗精神,書寫青春華章
青春因奮斗而精彩,奮斗是青春最亮麗的底色。從新中國成立初期青年建設者們 “把青春獻給祖國”的豪情,到改革開放時期青年創業者們“敢為天下先”的壯志,一代又一代青年用奮斗書寫著時代的華章。“志之難也,不在勝人,在自勝。”即使在惡劣的環境下,只要持之以恒播撒希望的種子,也能迎來繁花似錦。謝依特小學支教志愿者們面對高原反應、氣候不適、語言障礙等情況,每天堅持修改雙語教案,徒步20公里進行家訪,更是在周末、節假日主動放棄休息,開放教室,創新推出預約授課機制,為學生們提供課業輔導和托管場所。他們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奮斗精神的內涵,也用奮斗詮釋了青春的價值,書寫著帕米爾高原上的“青春邊塞詩”。
黨和人民事業發展離不開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的拼搏奉獻,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需要一代代青年前赴后繼、艱苦卓絕的奮斗。新時代青年要自覺肩負起歷史賦予的重任,志存高遠、腳踏實地,始終保持奮斗姿態,讓青春在搏擊人生、奮進新征程中繪就絢爛篇章。
作者單位:中央民族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