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623.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8918(2025)20-0009-04
綜合實踐活動是經驗性課程,是一門強調以學生的經驗、社會實際和社會需要,以及問題為核心,以主題的形式對課程資源進行整合的課程,有效培養和發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探究精神的課程。尤其注重學生多樣化的實踐性學習方式,轉變學生單一的以知識傳授為基本方式、以知識結果的獲得為直接目的的學習活動?!读x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2022年版)》指出,“義務教育階段各門課程,用不少于 10% 的課時開展跨學科主題學習,培養學生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如何充分發揮各學科 10% 的跨學科綜合實踐活動,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文章探索在綜合實踐活動中“四合”維度的項目式學習,讓學生聯系生活情景,探究學習、反思總結,提升學生解決問題的技巧和能力,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
一、“四合”維度的綜合實踐活動項目式學習概述
(一)“四合\"維度
“四合”維度指聚焦小學綜合實踐活動,整合義務教育小學階段各學科相關知識內容,開展跨學科融合、課內外整合、多向互動配合、生活化綜合的實踐活動,挖掘其他學科和德育活動、社會熱點問題,開展主題項目式學習活動,提升學生綜合素質和核心素養。
(二)綜合實踐活動項目式學習
基于核心素養的項目式學習與傳統教學模式的區別在于傳統教學模式注重知識的掌握,而項自式學習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項自式學習是一種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法,通過項目式學習,學生主動探索現實世界的問題和挑戰,從中獲得知識和技能,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和潛能,讓學生從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在項目式學習中,學生課堂參與度高,能夠更好地發揮主觀能動性,學生學習的形式主要是小組合作學習。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承擔各自的角色,解決一個個開放式問題,以發展學生解決問題的技巧和能力,培養學生應對未來挑戰的綜合素質。綜合實踐活動項目式學習旨在綜合實踐活動中挖掘其他學科和德育活動、社會熱點問題的項目,在綜合實踐活動中相互融合,開展項目式學習活動。學生以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以項目為中心,開展學習活動,提升學生問題解決的能力。
(三)“四合”維度的綜合實踐活動項目式學習內容開發
“四合”維度的綜合實踐活動項目式學習內容開發,依托學科融合,統整多維度活動主題;依托年級學科活動,將“跨學科融合、課內外整合、多向互動配合、生活化綜合”作為選題方向,以學科和學生日常生活、學校德育活動等融合,從“人與自然、人與健康生活、人與社會”三個維度出發,以學段為單位,對綜合實踐和學科內容進行歸類融合,從不同年段、不同年齡學生特點,擬定小學生多維度發展的綜合實踐活動項目學習的內容。綜合實踐活動項目學習的內容開發從三個方面人手:一是以校內學科課程活動為內容;二是以課堂之外學生生活、德育、社會熱點等項目活動為內容;三是以校外家庭、社區課程活動為內容,形成“四合”維度的小學各年級綜合實踐活動項目式學習內容體系。比如,三年級學科類融合的項目式學習,第一學期有“秋之韻”主題的項目式學習—賞秋色,贊秋葉;聽秋聲,記秋思;誦秋詩,品秋韻;觀秋景,寫秋文等。第一學期社會生活及德育融合關于中草藥的主題項目式學習——認識幾種常用的中草藥、幾種常用中草藥的功效、認識常用的香草、幾種常用中草藥的藥食同源等。第二學期“我喜歡的風箏”主題的項目式學習——風箏知識我探究、畫風箏、制作風箏、放風箏、寫風箏、暢談風箏、舞動風箏、暢想風箏等系列項目式學習;“我們來造紙”主題的項目式學習——紙的發明、現代“小蔡倫”,我們來造紙、我和紙的故事等。第二學期社會生活及德育融合項目式學習內容有體檢表主題的項目式學習一—體檢表健康知識探究、關于貧血的探究、關于心臟病的探究等。
(四)“四合”維度的綜合實踐活動項目式學習途徑
“四合”維度的綜合實踐活動項目式學習的實施途徑主要有五種方式:第一種課堂學習活動,以學科項目為教學素材,開展實踐活動。第二種生活類項目活動,如垃圾分類、健康急救等項目學習實踐等。第三種領域活動,一是德育少先隊領域活動,難忘小學生活實踐展示活動等;二是家庭領域活動,如碳排放家庭說明書的宣傳實踐等。第四種社區實踐活動,讓學生走出校門,到社區或敬老院等介紹、實踐,如對中草藥功能的認識與體驗、愛心義賣等。第五種社會熱點事件項目活動,如奧運知識的探究等。
二、基于“四合”維度的綜合實踐活動項目式學習探索
(一)跨學科項目式學習—化知為深
項目式學習是21世紀培養學生綜合素養的重要途徑之一,在全球范圍內得到了廣泛的推廣和持續性研究。核心素養是我國教育方針的具體化。在新課程改革中,要注重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從學習知識轉變為發展素養。如何在課堂上讓核心素養落地,是一線教師急需思考和解決的問題。項目式學習作為改變育人模式的一種新載體,落實在學科教學中,可以更好地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因此,在“四合”維度的綜合實踐活動項自式學習探索中,文章采用跨學科項目式學習,讓學生的學習知識走向深度。
跨學科項目式學習,是融跨學科意識綜合性與探究性為一體的深度學習方式。通過學生探究的主題學習,打破學科界限,培養學生的寬廣視野;關注不同學科間的縱向、橫向聯系,利用跨學科知識點進行融合教學,既培養學生思維的深度參與,又有眾多的基本概念支撐,有利于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
文章在探索實踐中從一個學科的知識點展開,進行跨學科的項目式縱向學習設計,讓學生的知識學習由淺入深。比如,結合三年級習作課“放風箏”,開發“我喜歡的風箏”主題的跨學科項目式學習,通過關注不同學科間的縱向聯系,“風箏之約\"之一《探究風箏》綜合實踐活動,學生進行風箏知識的初步探究;“風箏之約”之二《繪畫風箏》美術課,學生在畫風箏的過程中,創造屬于自己的風箏;“風箏之約”之三《制作風箏》勞動課,學生嘗試動手制作風箏,知道風箏的基本構造;“風箏之約”之四《放飛風箏》體育課,學生縱情放飛風箏,感受風托著風箏飛起的快樂;“風箏之約”之五《趣寫風箏》習作課,學生用筆書寫放風箏時的喜和樂;“風箏之約\"之六《暢談風箏》匯報課,學生分小組交流探究結果,學習如何更好地表達;“風箏之約”之七《舞動風箏》音樂課,學生認識風箏與音樂融合在一起的不同表現形式;“風箏之約”之八《暢想風箏》綜合課,學生進行“我與風箏故事”的創編等。
“我喜歡的風箏”主題跨學科項目式學習歷時兩個多月,整合綜合實踐活動以及各個學科,從多維度發展出發,引導學生對風箏知識進行深入的探究學習。學生在“我喜歡的風箏”主題跨學科項自式系列學習活動中,化風箏這一單一知識進行多學科的深度學習,學生行走在美的課堂,美的創作,美的律動中培養學生合作力、創造力。老師們深深感受到原來一堂語文習作課,可以通過其中的主題開展跨學科項目式學習,讓學生探究、繪畫、制作、放飛、歌唱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學生有了這樣的項目式探究經歷,再次寫起風箏來更加得心應手,富有真情實感,三年級學生關于風箏的習作水平已遠遠超過六年級學生的習作能力。
(二)課內外整合項目式學習——化知為德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國家必修課程,實施現狀呈現淺、散、亂的現象,如何有規劃、有深度地實施,項目式學習構建了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校本化實施的新路徑。通過內容、時間、空間的課內外整合,讓項目式學習花開有聲,推動深度學習,使學校和教師真正站在距離學生最近的地方去設計課程,促進學生生命成長,立德樹人?!罢n內外整合”項目式學習將課堂教學延伸至課外,學生運用綜合實踐主題活動方式,如創意設計、社會服務等,策劃一些很有意義的活動,愛心義賣,慰問敬老院老人等,這樣的項目式學習化知識為德育,促進學生養成關鍵能力和必備品格。
比如,“冰糖葫蘆”主題的項目式學習,綜合實踐活動讓學生制作冰糖葫蘆,學生在冰糖葫蘆知識的學習中融德育于其中,采用巧手匠心“品”冰糖葫蘆,傳統現代“串”趣味童年,紅領巾義賣獻愛心的項目式學習活動,勞動課讓學生對北京冬奧會吉祥物“冰墩墩”的糖葫蘆進行探究性學習,了解、交流、制作冰糖葫蘆的方法和注意事項,小組合作現場串果、裹糖、冷卻,展示分享自己制作的作品名稱和設計創意。學生不僅體驗到制作冰糖葫蘆的快樂,還傳承了工匠精神和非遺文化。美術課引導學生做冰糖葫蘆代言人,設計“冰糖葫蘆”吉祥物,運用神奇的熱縮片制作冰糖葫蘆吉祥物,體驗動手制作的樂趣和創作作品的成就感,滲透宣傳優秀的傳統文化;體驗傳統文化與新材料碰撞的“守正創新”之旅。少先隊活動設計紅領巾義賣活動,學生把自己制作的冰糖葫蘆和自己設計制作的冰糖葫蘆熱縮片等,進行義賣,然后把義賣所得款項資助社區敬老院老人和貧困兒童,這樣課內外整合的項目式學習,讓學生“學、研、產、助”一條龍活動,讓項目式學習走進尋常課堂,走向學科融合,讓知識素養轉向核心素養,立德樹人。
(三)多向互動配合項目式學習—化知為智
綜合實踐活動,是以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為學習方式,將課內學習的知識與社會實踐相結合,拓展學生知識。它強調學生的親身經歷,注重學生對生活的體驗和理解,讓學生在多向互動的實踐活動中感悟生活,發展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多向互動配合的項目式學習,通過師生對話、生生對話和情境對話,把知識往外延展,培養學生邏輯思維和知識融合的能力,實現知識的建構,化知識為智慧。比如,學生面對學校紙張浪費的現象這一主題,開展了關于“紙張的前世今生”的項自式學習,綜合實踐活動課關于紙的前世今生的探究,勞動課進行造紙,少先隊活動開展浪費紙的調查、采訪活動,與學科老師對話,與復印室的老師對話、與總務處老師對話、與同學對話等,了解校園紙張浪費現象。數學綜合實踐活動開展關于1億張紙的厚度與重量的探究活動,從1張A4紙重0.5克推算出1億張A4紙的厚度與重量,再到1億張面巾紙的厚度與重量、1億張卡紙厚度與重量等的推算,以及自己學校平均一天用紙多少張?一年用紙多少張;全市小學一天用紙多少張?一年用紙多少張。最后讓學生以制造1噸紙要砍伐20棵成年樹木計算自己學校、全市小學一天、一年的砍樹量。通過這樣的邏輯思維和知識融合,學生既實現知識的建構,也理性的得出浪費紙張與破壞環境的可怕,懂得紙是有生命的,要愛惜紙張,保護環境。學生面對如何節約用紙,紛紛提出:減少樹木的砍伐,回收廢紙,再造紙,減少對環境的破壞;廢紙回收做好垃圾分類等。學生將這些研究所得,用海報、廣播、微信、公眾號進行宣傳,節約用紙的理念深入學生、教師、家長等心中。可見多向互動配合的項目式學習,學生在實現知識建構的同時,把知識轉化為智慧,有效解決了生活中人們紙張浪費的問題。
此外,結合社會熱點開展的“北京冬奧知識知多少”主題的多向互動項目式學習,讓學生通過學習、探究、采訪,收集資料等,了解2022年北京冬奧開幕式的元素、理念、感人故事、獎牌榜等,同時了解往屆冬奧會知識,梳理、總結冬奧知識,明白北京冬奧會節儉辦會,創造歷史奇跡!通過這樣的項目式學習,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
(四)生活化綜合項目式學習——化知為能
項目式學習以真實的問題為驅動,讓學習與社會生活緊密相連;以真實的情境為載體,讓知識容易掌握和理解;以真實的學習為體驗,讓知識生成與建構;以真實的評價為激勵,讓能力得到發展。學生在生活中學習,真實思考、真實體驗、真實探究,從重視知識獲得的結果回歸能力提升的過程。通過真實的學習經歷,學生從被動學習轉向主動生長,得到全面發展。生活化綜合的項目式學習基于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的理念,在教學內容處理上,將書本知識與學生的日常生活和社會生活有機關聯,學以致用,解決問題,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跨學科實踐能力,提升學生核心素養。
當今時代,學生衣食無憂,但缺乏健康知識,教師可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開展健康保健主題的項目式學習活動。例如,開展“節氣養生”的項目式學習,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收集各種節氣的詩歌,綜合實踐活動引導學生探究二十四節氣的養生知識,在勞動課制作節氣美食。學生通過學習,明白白露以養陰潤燥為主,日常飲食可吃梨、銀耳、蜂蜜、蓮子百合粥、銀杏雞丁等,喝白露茶等。學生把學到的節氣養生知識帶回家,學以致用,為家人設計節氣健康養生粥、養生湯、養生茶等。學生掌握了適宜的節氣養生健康知識,自我保健的能力增強,同時也影響到家人,一舉兩得。家長反映孩子不挑食了,也喜歡上吃銀耳、蓮子、百合了。通過這樣生活化綜合的項目式學習,極大地發揮優勢,有利于學生健康習慣的養成,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知識、在實踐中運用知識的能力。
生活化綜合項目式學習,還開展了關于體檢表主題的項目式學習活動,讓學生學會測量血壓,為長輩監測血壓;學會使用電子體溫計,并學會發燒的物理降溫;學會心肺復蘇和心臟病的保??;觀察正常的肺活量,懂得愛運動、愛唱歌、跳舞、游泳、打球的同學肺活量高,身體更健康學生運用學到的這些健康知識到實踐活動中,可以幫助更多的人,提升學生的健康保健能力,服務自己、他人和社會。
三、結論
總之,基于“四合”維度的綜合實踐活動項目式學習從書本中來,在知識層面學習、探究,五育融合,立德樹人;基于“四合”維度的綜合實踐活動項目式學習到生活中去,化知識為智慧,在實踐中運用,解決問題,提升學生能力,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同時,基于“四合”維度的綜合實踐活動項目式學習讓教學有效率,“形”與“質”耦合度高;讓教學有效果“課程化”與“教師詮釋能力”相匹配;讓教學有效益“主體介人”與“小組學習協作氛圍建構”協調發展。
參考文獻:
[1]劉和平.基于項目式學習的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探索[J].基礎教育論壇,2020(23):11-13.
[2]陳青.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堂提升學生學習力的路徑探索[J].華夏教師,2023(13):20-22.
[3]李響.以“項目式學習”為途徑提升學生學科綜合能力的方法探究[J].考試周刊,2021(66):13-15.
[4]顧迪.基于項目式學習的綜合實踐活動組織[J].小學教學研究,2022(15):48-49,54.
[5]楊明全.核心素養時代的項目式學習:內涵重塑與價值重建[J].課程.教材.教法,2021,41(2) :5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