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specific efectsofdiferentanalgesic methodsonthe hemodynamic indicatorsand sleep quality inpatintsafteradicalresectionofcolorectalcancer.Methods:Atotalofeightypatientswhounderwentradicalresection dueto colorectalcancerinthe hospitalfrom April2O23 toApril2024wereselectedandrandomlydivided into two groups byrandomnumbertable,with40cases ineachgroup.Thecontrol groupreceived intravenousanalgesia,while theobservation groupreceived epiduralanalgesiaanesthesia.Thehemodynamicindicatorsandsleepqualityof thepatientsinthetwogroups wereobserved andrecorded.Results:Thescores inthesleepqualityat each phaseof theobservation groupafterthe surgery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Plt;0.05 );On the1st and 3rd days after the operation,all the sleep indicators of 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lt;0.05 ). The hemodynamic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relatively stable,and the occurrence of severe sleep disorders was relatively rare( Plt;0.05) . Conclusion: Epidural analgesiaanesthesiacan helppatients havemorestable hemodynamicindicators,improve sleepqualityof patients.Itisof greatsignificanceforthepostoperativerecoveryof patients.Multiplefactors needtobecomprehensivelyconsideredtooptimizetheanalgesia protocol.
KeywordsRadical resectionofcolorectal cancer;Analgesic method;Hemodynamics;Sleepquality;Sleepeficiency;Arousal index;Epidural analgesia; Intravenous analgesia
中圖分類號:R273;R338.63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 issn. 2095 -7130.2025.04.008
直結腸癌(ColorectalCancer,CRC)作為常見的消化道惡性腫瘤,近年來發病率在全球范圍內呈上升趨勢。直結腸癌根治術是目前治療該疾病的主要手段,但術后疼痛是患者面臨的重要問題之一[1]術后疼痛不僅會給患者帶來身體上的痛苦,還會對其生理和心理產生一系列不良影響。血流動力學的穩定對于直結腸癌根治術后患者的康復至關重要,疼痛刺激可導致機體產生應激反應,引起血壓、心率等血流動力學指標的波動,影響重要臟器的灌注,增加心血管等并發癥發生的風險[2]。同時,睡眠質量也與患者術后恢復密切相關,良好的睡眠有助于身體功能的恢復和免疫功能的提升。而術后疼痛往往會干擾患者的睡眠,導致睡眠障礙,進而影響患者的康復進程[3]。本研究旨在探討不同鎮痛方式對直結腸癌根治術后患者血流動力學以及睡眠質量的影響,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23年4月至2024年4月泉州市第一醫院收治的接受直結腸癌根治術患者80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0例。對照組中男22例,女18例;年齡 47~69 歲,平均年齡( 58.13±2.58) 歲;麻醉分級:I級28例、Ⅱ級12例。觀察組中男21例,女19例;年齡 47~69 歲,平均年齡( (58.22±2.67) 歲;麻醉分級:I級25例、Ⅱ級15例。2組患者一般資料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gt;0.05, ,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過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并經患者及其家屬知情同意。
1.2納入標準1)經病理確診為直結腸癌且擬行根治術者;2)美國麻醉醫師協會(AmericanSocietyofAnesthesiologists,ASA)分級I\~Ⅲ級;3)精神、認知正常,能配合睡眠質量評估。
1.3排除標準1)有藥物濫用或成癮史;2)術前長期使用鎮痛藥物;3)患有血液系統疾病影響凝血功能;4)近期有其他重大手術史者;5)嚴重心、肺、肝、腎等重要臟器功能障礙
1.4研究方法患者進入手術室后,先開通靜脈通道并連接監護設備,進行心電、血壓測量和中心靜脈壓監測,同時建立靜脈通路;接著緩慢輸注乳酸鈉林格(四川科倫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5488)500mL和羥乙基淀粉氯化鈉注射液(北大醫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64368)200mL ;然后用超聲定位患者腰部 L2~L3 間隙并標記,將導管向頭部方向插入 3~5cm ,注入 2% 利多卡因(山東圣魯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7021309)3mL和 0.5% 羅哌卡因(廣東嘉博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 H20113381)6~10mL ,調整麻醉平面至 T10~T12 ,最后協助患者平躺。在實施麻醉誘導階段,分別給予患者咪達唑侖(江蘇恩華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43222)阿曲庫銨(江蘇恒瑞醫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8304),劑量均為 0.5mg/kg ;依托咪酯(江蘇恒瑞醫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 H32022379)2mg/kg 舒芬太尼(江蘇恩華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203650)0.6μg/kg ;隨后進行氣管插管,確認導管位置和深度合適后,開始機械通氣,呼吸機參數調整為:呼吸頻率12次/
,呼吸比 1:2 ,潮氣量8mL/kg 。手術過程中,持續向患者體內輸注丙泊酚(江蘇盈科生物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223914),劑量范圍為每小時每公斤體質量 2~ 6mg ;同時輸注瑞芬太尼(宜昌人福藥物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20030197),劑量每小時每公斤0.1~
0.3μg 。手術開始前 15min,2 組患者均接受氟比洛芬酯(北京泰德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41508) 100mg 和格拉司瓊(太極集團四川太極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30161) 3mg 的輸注。對照組術后實施靜脈鎮痛:將 100mg 舒芬太尼和150mg 氟比洛芬酯用生理鹽水稀釋至 200mL 進行輸注。設置輸注背景速率為 4mL/h ,鎖定時間為15min 。觀察組術后采用硬膜外鎮痛麻醉方式,將濃度為 0.12% 的羅哌卡因和 0.001% 的枸橡酸鈉舒芬太尼混合成 100mL 的溶液用于輸注。在輸注過程中,速度的基礎值設置為每小時 2mL ,每2次輸注之間的間隔時間為 20min ,所有患者在使用 48h 后,均停止使用鎮痛泵。
1.5觀察指標1)睡眠質量評分:采用匹茲堡睡眠指數量表(Pi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4]總分0\~21分,由睡眠質量、入睡時間等7個因子組成,每個因子按0~3分計分,得分越高睡眠質量越差;總分大于7分提示存在睡眠障礙,分數越低表明睡眠質量越好。2)睡眠指標:分別在手術前以及手術后
的夜間,使用多導睡眠監測設備對睡眠效率指數(SleepEfficiencyIndex,SEI)、覺醒指數(A-rousalIndex,AI)和快速眼動睡眠時長(RapidEyeMovement,REM)占總睡眠時長的比例 (%) 進行監測記錄。3)血流動力學:記錄患者在切皮時的心率、舒張壓、收縮壓相關信息。4)不同時間嚴重睡眠障礙發生率:統計患者在術后不同時間里,有無出現嚴重的睡眠障礙情況,并記錄發生例數。
1.6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25.0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值 ± 標準差
表示,進行 χt 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率 (%) 表示,進行 χ2 檢驗,以 Plt;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睡眠質量評分術前2組患者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gt;0.05) ;術后各個時間點,觀察組睡眠質量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lt;0.05) 。見表1。
2.2睡眠指標比較術后1d、3d觀察組患者睡眠各項指標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lt; 0.05)。見表2。
2.3血流動力學觀察組患者各項血流動力學指標水平較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lt;0.05) 。見表3。2.4嚴重睡眠障礙發生情況觀察組嚴重睡眠障礙的發生率較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lt;0.05) 。見表4。







3 討論
直腸癌與結腸癌的手術治療,目前主要以根治性手術為核心方式。在眾多手術方式中,腹腔鏡手術憑借其較小的創傷以及相對簡便的操作流程等優點受到關注[5-6]。然而,在腹腔鏡手術麻醉階段,患者較易引發應激性反應,此類反應可能會干擾機體的神經功能和免疫功能,使其陷入不協調狀態,從而對患者術后的恢復情況帶來負面影響。而術后患者出現睡眠障礙的主要因素包括生理與心理兩方面。生理上,術后傷口疼痛、留置引流管不適等影響睡眠;心理上,對癌癥復發的擔憂、生活方式改變帶來的壓力等易造成焦慮、抑郁,進而引發睡眠問題[7-8]因此,為患者挑選恰當的疼痛緩解方法顯得極為關鍵,這對于促進患者術后康復進程有著極為顯著的意義。
臨床中,靜脈鎮痛和硬膜外鎮痛是直結腸癌根治術后常用的鎮痛方法,靜脈鎮痛操作簡便,能較快緩解疼痛,使患者因疼痛干擾睡眠的情況減少,但可能有惡心、嘔吐等不良反應,一定程度影響睡眠[9-10]。硬膜外鎮痛可提供更持久穩定的鎮痛效果,精準控制藥物作用區域,能顯著改善患者睡眠,不過其穿刺技術要求高,有發生硬膜外血腫、感染等風險,若出現相關并發癥也會影響患者睡眠[11-12] 。
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睡眠質量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lt;0.05) 。原因如下:一方面,手術創傷會帶來明顯疼痛,疼痛是影響患者睡眠的關鍵因素。硬膜外鎮痛麻醉可有效阻斷痛覺神經傳導,減輕術后疼痛程度,讓患者身體處于相對舒適狀態,減少因疼痛刺激導致的頻繁覺醒,利于入睡和維持睡眠[13-14];另一方面,疼痛會引發患者焦慮、緊張等不良情緒,進而干擾睡眠[15]。該麻醉方式緩解疼痛后,能改善患者心理狀態,減輕負面情緒,使患者心理放松,從而更易進入并保持良好的睡眠狀態,提升睡眠質量[16] O
多導睡眠監測技術可在患者睡眠時全程檢測腦電波、呼吸等10多項指標,并通過設備自動分析與人工復核,獲取客觀、科學、量化反映睡眠質量的數據,是目前唯一能準確呈現睡眠質量的方法[17]。結果表2顯示,術后
后患者SEI有所升高,相反AI下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lt;0.05) 。由此可知,該鎮痛方式對患者睡眠質量情況有一定的緩解作用。除此之外,觀察組患者血流動力學比較穩定,這是因為,該麻醉方式能有效減輕手術創傷引發的疼痛刺激,降低機體的應激反應,避免因疼痛導致的交感神經興奮、血壓升高和心率加快[18-19]。硬膜外鎮痛可阻滯交感神經傳出纖維,使外周血管擴張,降低外周血管阻力,減輕心臟負荷,從而讓患者的血壓、心率等血流動力學指標維持在相對穩定的狀態[20]
直結腸癌根治術后患者采用硬膜外鎮痛麻醉能降低同時間嚴重睡眠障礙發生情況,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硬膜外鎮痛能精準給藥,有效控制疼痛,減少了為緩解疼痛而使用的阿片類藥物劑量。阿片類藥物對睡眠影響有劑量效應,大劑量使用時,會干擾睡眠結構,增加睡眠障礙發生率,而硬膜外鎮痛減少了其用量,減輕對睡眠的不良影響。同時,該影響存在時效性,術后早期大量使用阿片類藥物可能使睡眠障礙風險持續升高,硬膜外鎮痛方式讓藥物作用更穩定,避免短時間高劑量沖擊,從而降低嚴重睡眠障礙發生率。
綜上所述,硬膜外鎮痛麻醉方式表現較優,能更好地穩定患者血流動力學指標,同時有助于改善睡眠質量,為臨床術后鎮痛方案選擇提供了重要參考。
利益沖突聲明:無。
參考文獻
[1]李宜聰,董曉禹.觀察不同鎮痛方式對直結腸癌根治術后患者血流動力學以及睡眠質量的影響[J」.世界睡眠醫學雜志,2023,10(5):975-977.
[2]張恒春.右美托咪定對腹腔鏡結直腸癌根治術患者術后血流動力學及鎮痛效應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21,41(21):4711-4714.
[3]肖少文,陽艷暉,張華,等.不同麻醉方法對直腸癌根治術老年患者術后睡眠質量影響探討[J」.中外醫療,2024,43(27):13-17.
[4]鄭火娣.高血壓腦出血術后患者實施認知行為護理聯合激勵護理后情緒及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的變化[J].基層醫學論壇,2024,28(34) :127-129,144.
[5]徐俊華.單切口腹腔鏡結腸癌根治術對老年結直腸癌患者術后免疫能力和應激反應的影響[J].現代養生,2025,25(3):166-
169.
[6]郭志杰,陳桂培,紀騰飛,等.不同劑量舒芬太尼復合羅哌卡因椎管麻醉對腹腔鏡結直腸癌根治患者麻醉效果及睡眠狀況的影響[J].世界睡眠醫學雜志,2023,10(9):2014-2017.
[7]張美峰,武淑芳,苗清華,等.不同麻醉方式對結直腸癌根治術患者圍手術期免疫功能及蘇醒期質量的影響[J].國際麻醉學與復蘇雜志,2022,43(1):45-50.
[8]代莉,鄧恢偉,郭華靜,等.術中持續輸注艾司氯胺酮對腹腔鏡結直腸癌手術患者術后睡眠質量的影響[J].中華普通外科學文獻(連續型電子期刊),2023,17(6):408-412.
[9]王建東,胡強夫,鄭鵬遠,等.智能化自控靜脈鎮痛在老年患者腹腔鏡結直腸癌根治術后應用的效果[J].臨床麻醉學雜志,2022,38(4) :341-345.
[10]韓白雪,李達,林家嘉,等.結直腸癌根治術后老年患者睡眠障礙的前饋控制[J].護理學雜志,2022,37(21):19-22.
[11]石超,賈利紅,楊禮,等.硬膜外鎮痛和靜脈鎮痛對結直腸癌根治術患者術后睡眠質量影響的比較[J].復旦學報:醫學版,2023,50(2):224-230.
[12]殷德坤,石金鑫,曹彥.三種不同區域麻醉方法對腹腔鏡下結腸癌根治術患者術后鎮痛的比較[J].南通大學學報:醫學版,2024,44(4) :337-341.
[13]趙永森,李永健.硬膜外麻醉與全身麻醉聯合應用對老年結直腸癌患者腹腔鏡手術后應激反應及恢復的影響研究[J].大醫生,2025,10(1) :34-37.
[14]宋恒雅.硬膜外應用艾司氯胺酮聯合羅哌卡因對結直腸癌患者術后鎮痛效果及量效關系的研究[D].江蘇:南通大學,2023.
[15]張冉,徐國亭.硬膜外麻醉聯合全麻在老年結直腸癌患者腹腔鏡手術中的應用價值[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22,28(14):1982-1985.
[16]陳小芳,呂麗霞,吳娟.腹腔鏡進行結直腸癌根治術患者經過手術室護理對睡眠狀況的影響[J].世界睡眠醫學雜志,2020,7(11):1990-1991.
[17]楊逢,李金華.兩種鎮痛方案對結直腸癌根治術后患者恢復進程及睡眠質量的影響[J].浙江創傷外科,2023,28(9):1796-1798.
[18]楊明寶.硬膜外麻醉復合全麻對結直腸癌手術患者組織氧合、麻醉用藥劑量的影響分析[J].黑龍江醫學,2023,47(18):2225-2228.
[19]高靜丹,陸群英.全麻復合硬膜外阻滯麻醉在老年結直腸癌患者腹腔鏡手術中的應用評價[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2020,20(90):125-126.
[20]成穎,劉明群,梁勇,等.復合羅哌卡因硬膜外阻滯緩解腹腔鏡結直腸癌全身麻醉術后疼痛的效果[J].西北藥學雜志,2024,39(6) :217-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