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強調,必須切實解決干部隊伍中出現的亂作為、不作為、不敢為、不善為等問題。擔當作為,既是基層干部的政治責任和歷史使命,也是其精神風貌和工作作風的體現,更是必須具備的核心素養與能力,是衡量優秀基層干部的關鍵標尺。
面對大是大非勇于亮劍。基層干部的身份是干部,必須堅守正確的價值觀,時刻站穩正確的政治立場。衡量基層干部能否勇于擔當,關鍵在于其在重大原則問題、政治考驗面前是否立場堅定、態度鮮明;面對矛盾勇于迎難而上。矛盾與挑戰的應對態度,最能檢驗基層干部的擔當底色。真正的擔當者,遇矛盾不避讓、見問題不推脫,勇于深入矛盾破局解困;面對危機勇于挺身而出。是否勇于挺身而出,是檢驗干部黨性原則和工作作風的試金石。驚濤駭浪,方顯英雄本色;危局當前,更見中流砥柱。勇于擔當不僅顯現在危急時刻,更閃耀于日常、體現在經常。緊要關頭豁得出、頂得住。緊急狀況,果斷決策、迅速行動;面對歪風邪氣勇于堅決斗爭。面對形形色色的不正之風,是成為鎮邪除惡的磐石,還是充當圓滑世故的庸人,考驗著每位基層干部的黨性原則。對工作懈怠、推諉塞責者,敢抓嚴管、重拳出擊;對紀律松弛、作風渙散者,鐵規立矩、重典整治;對生活腐化、驕奢淫逸者,勇于亮劍、堅決零容忍;對一切違法違規違紀行為及社會丑惡現象,毫不留情、依法嚴懲。
新時代新任務需要基層干部勇于擔當。新時代新任務賦予基層工作全新內涵,基層干部作為政策落實“最后一公里”的關鍵力量,更需以擔當為帆、實干為槳。鄉村振興的藍圖要靠基層干部走村入戶丈量土地、挖掘特色產業;基層治理的創新需基層干部直面群眾訴求,在矛盾調解中探索共建共治新模式;生態保護的重任期待基層干部扎根田野,用腳步守護綠水青山。這種擔當,不是口號式的表態,而是躬身入局的行動自覺。面對突發公共事件,基層干部要化身“逆行者”,在抗洪搶險的洪流中筑起人墻;面對群眾急難愁盼,他們要甘當“貼心人”,為留守老人解決就醫難題,為返鄉青年搭建創業平臺。新時代基層工作千頭萬緒,風險挑戰復雜多變,唯有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胸懷,把責任扛在肩上、把群眾放在心中,才能在鄉村振興的壯闊征程中書寫無愧于時代的答卷;好干部新標準需要基層干部勇于擔當。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當干部就要有擔當,有多大擔當才能干多大事業,盡多大責任才會有多大成就”,“干部敢于擔當作為,這既是政治品格,也是從政本分”。勇于擔當作為,是干部的職責所系、價值所在。唯有勇于擔當,方能成為新時代的好干部。
基層干部是否敢于擔當,關鍵在于內心的信仰、信念和信心。擔當是外在體現,覺悟是內在根基。在革命戰爭時期,共產黨人面對槍林彈雨沖鋒陷陣、前赴后繼;建設年代,他們在田間地頭、工廠車間揮汗如雨、拼搏奮斗;改革時期,他們勇立潮頭、砥礪前行,這一切都源于覺悟的驅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邁入新時代,基層干部更需激發主觀能動性,自覺強化內生動力,持續錘煉擔當品質。只有從思想根源上樹立正確的政績觀,才能在面對急難險重任務時,主動站出來、頂上去,不辜負組織的信任和群眾的期待。擔當作為,更要落腳到真抓實干的行動中。用“釘釘子”精神把每一項工作做細做實,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守護一方平安、推動一方發展。同時,勇于擔當還需要過硬的能力作支撐。面對新形勢新任務,基層干部要主動學習新知識、新技能,提升科學決策、應急處突、群眾工作等能力。既要敢于打破思維定式,在改革創新中破解難題;也要善于總結經驗,在實踐中不斷錘煉本領,真正成為群眾信得過、靠得住的“主心骨”,在新時代的趕考路上交出優異答卷。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刀要在石上磨,人要在事上練,不經風雨,不見世面是難以成大器的。”基層是國家治理體系的“末端環節”,基層干部是這一環節中的“關鍵節點”,作為推動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骨干力量,基層干部擔當作為的能力直接決定著黨和國家事業的成敗。新時代基層干部唯有直面困難,方能戰勝挑戰;唯有不懼風險,才能開辟新局;唯有錘煉“越是艱險越向前”的意志品質,才能以行動堅定信心,用確定性戰勝不確定性,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基層干部擔當作為的強大力量。
基金項目:2024年度寧波市黨校(社院)系統規劃課題“應然·實然·使然:基層干部擔當作為的動力發生機制研究”(項目編號:2024NDKT29)階段性成果。
(作者單位:中共浙江省委黨校四明山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