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慶陽市寧縣人大常委會通過“五微”工作法,即搭建“微平臺”、暢通“微渠道”、打造“微陣地”、健全“微體系”開展“微服務”,建設基層立法實踐基地,正成為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要窗口。慶陽市人大常委會在2025年工作要點中明確提出,要構建“基層治理 + 人大代表 + 網格\"履職新模式。寧縣人大常委會以此為遵循,將“三官”(法官、檢察官、警官)進家站室活動與“五微”工作法深度融合,形成“市級統籌、縣級創新、網格落實”的三級聯動機制,推動人大代表家站室成為收集民意、化解矛盾、促進和諧的重要平臺。寧縣新寧鎮馬坪社區立法實踐基地以“五微”工作法為抓手,將民主理念轉化為治理效能。通過搭建干部下訪“微平臺”,變被動接訪為主動服務,每月10日的“流動議事廳”成為居民家門口的解憂站。“五微”工作法的創新之處,在于實現了“三個轉變”:從單一立法征求到多元治理服務,從被動應對矛盾到主動化解糾紛,從單向政策傳遞到雙向民主互動。代表聯絡站與立法實踐基地的融合建設,不僅提升了群眾的法治參與感,更將立法實踐轉化為基層治理的“潤滑劑”。寧縣的創新實踐,正是慶陽市人大系統深化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