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央軍委政治工作會議上,習近平主席凝練概括新時代政治建軍方略“十個明確”的內涵要義,其中明確“掌握思想領導是掌握一切領導的基礎”,深刻揭示了思想領導在領導體系中的基礎地位,是對軍隊黨的建設規律的深刻揭示。
人民軍隊思想政治教育,是黨在軍隊鑄魂育人的工作,是黨對軍隊實施思想政治領導的基本途徑,是軍隊政治工作的重要內容,是增強部隊凝聚力向心力創造力戰斗力,團結動員官兵投身強軍實踐、履行新時代軍隊使命任務的中心環節。隨著信息網絡日新月異,官兵容易受到多元思想文化、各種價值觀念的沖擊和影響,推進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發展勢在必行,必須點準穴位、戳中麻骨、敲到鼓點、做到心坎,讓教育更加有溫度、有實感,有效動員官兵投身強軍實踐、履行新時代軍隊使命任務,著力培養聽黨指揮的接班人、砥礪能打勝仗的戰斗隊、培塑作風優良的子弟兵。
準確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本質特性
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人、培養人、塑造人的系統工程,只有精準把握內在的、本質的、必然的特點規律,才能做到有的放矢、高質高效。
核心在于提純靈魂。崇高的理想、堅定的信念,是革命軍人的靈魂,是克敵制勝、拒腐防變的決定性因素。要通過思想政治教育,引導官兵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在幫助官兵個人成長進步的同時,確保他們始終堅定政治立場,聽黨的話,跟黨走。要引導官兵不斷將“小我”融入祖國的“大我”、人民的“大我”、軍隊的“大我”之中,讓個人夢與強國夢強軍夢同頻共振,堅決完成好黨和人民賦予的各項任務。
關鍵在于以人為本。思想政治教育是在人的頭腦里搞建設。官兵頭腦就像一塊土地,如果不種莊稼就會長雜草,如果不用黨的科學理論和先進文化去強固,就會被歪理邪說和腐朽思想所侵蝕。當前,官兵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受市場經濟環境和社會風氣影響,思想獨立性、選擇性、多變性、差異性明顯增強,思想政治教育更要注重以人為本,著力在撬動官兵心靈、滋潤官兵心田、觸及官兵靈魂上下功夫,既要堅持教育人、引導人、鞭策人,又要尊重人、關心人、幫助人。
活力在于緊跟時代。人民軍隊在不同歷史時期,都準確把握時代基本特征、本質規律,有效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引領官兵圓滿完成肩負的使命任務。進人新時代,面對諸多新情況新挑戰,更加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與時代同頻共振,打開網絡天窗、實現思維升級、提供優質內容、主動占得先機,推動思想政治教育與網絡信息技術高度融合,探索實踐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
落點在于解決問題。思想政治教育要取得實效,就要奔著現實問題和活思想去。人民軍隊自成立之日起,就自覺把維護官兵切身利益與關注官兵思想狀況聯系起來,把解決官兵思想問題與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使思想政治教育發揮出巨大威力。黨的十八大以來,全軍思想政治教育始終堅持問題牽引、緊貼官兵需求,有什么問題、什么問題突出就搞什么教育,有效提升了官兵的思想認識和行動自覺,為增強部隊戰斗力和凝聚力提供了思想保證。
目的在于激發斗志。人民軍隊自組建以來,之所以能戰勝不可一世的強敵對手,不斷奪取一個又一個勝利,靠的是“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堅定信念、“犧牲我一人、幸福千萬家”的奉獻精神、“我在陣地在、寸土不能丟”的優良作風。這些寶貴品質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因為軍隊有著重視教育、善抓教育的政治優勢和光榮傳統,戰場在哪里教育就跟進到哪里,部隊征戰到哪里課堂就拓展到哪里,做到打一次仗思想就經受一次洗禮、行一次軍斗志就得到一次激發,真正把教育鼓舞人、激勵人的功能發揮到了極致。
切實認清當前思想政治教育現狀
黨的十八大以來,各級堅持不解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深人貫徹習近平強軍思想,構建新時代人民軍隊思想政治教育體系,著力培養“四有”革命軍人,鍛造“四鐵”過硬部隊。
教育地位重要,認知更需深化。教育是塑造靈魂的基石。各級堅持抓住思想政治教育這個中心環節不放松,嚴格落實教育制度,但個別基層單位也存在一些片面模糊認識。有的習慣于用老套路搞教育,用“昨天的自我”看待“今天的官兵”,以自我為中心搞教育,采取“我說你聽、我講你記”的“填鴨式”灌輸,甚至把教育看成包治百病的“靈丹妙藥”,賦予過多的內容。
教育分工細化,組織更需嚴密。抓教過程中,各級始終堅持全程謀劃、嚴密部署、協調推進,保證教育嚴格落實、有序推進,但教育的計劃性還有待加強。有的層次區分不夠,習慣“蘿卜白菜一鍋煮”,沒有很好做到因人施教,一個小時講完“兩個半天”的“濃縮式”教育還未杜絕,特別是對動散條件下人員在位率低、教育難集中、時間難保證等特點研究探索不夠。
教育聚焦實踐,內容更需精準。聚焦備戰打仗是教育的著眼點。各級始終把學習貫徹黨的創新理論與備戰打仗主責主業實踐相結合,推動體系化研學、系統化灌輸,但少數也還存在把得不準、抓得不實等偏差。有的把政治教育課上成工作講評課、提要求的課,講得都是大道理,論述見理不見事、見物不見人,見事遲、反應慢,跟不上官兵現實需求和活思想。
教育創新方式,破題更需努力。在科技高速發展運用之下,各級適應網絡時代、網生一代特點,充分運用網絡平臺創新教育方法,從“筆尖”拓展到“指尖”增強教育時代性,但一些問題亟待關注。有的把主要精力放在教育形式標新立異上,教育內容的深度和思想性不夠,對現有的網絡教育平臺開發利用不夠,新媒體賬號點擊量大的精品不多,沒有形成特色品牌。
教育隊伍盡力,能力更需加強。新時代以來,各級施教隊伍緊扣時代脈搏、緊貼官兵實際、緊跟使命任務,通過集中輪訓、崗位練兵和精品好課評選等活動,不斷提高組教施教的能力水平,但與時代要求、官兵期盼仍有差距。有的囿于日常事務性工作,對官兵關注的時事熱點、輿論焦點反應不靈敏,對官兵腦子想什么、心里要什么不敏銳,導致搞教育缺乏針對性和實效性。
持續推進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發展
習近平主席指出,人民軍隊的力量來自改革創新,人民軍隊必須勇于改革、善于創新,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永不僵化、永不停止。持續推進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發展,著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質量水平,需要在教育理念、內容、方式等方面進行探索創新,力求“創”到點子上、“新”在關鍵處。
擰緊“總開關”,增強思想政治教育向心力。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對人們的思想和行為起著支配作用,是“方向盤”和“總開關”。而要把好這個“方向盤”,擰緊這個“總開關”,必須通過扎實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用黨的創新理論持續灌輸,確保官兵聽黨話、跟黨走。一是灌之有“魂”。要把思想武裝、理論灌輸作為鑄魂育人、立德樹人的基礎性經常性工作抓緊抓實,從微觀上合理選擇和設計不同階段、不同層級的具體目標,使每一次主題教育、專題教育、隨機教育都成為鑄魂育人鏈條中的有機組成,更好地培養“四有”新時代革命軍人。二是灌之有“理”。始終堅持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思想武裝的核心,科學構建理論灌輸的內容體系,借鑒現代管理理念進行一體化設計、工程化推進,確保教育灌輸持續發力。三是灌之有“術”。要靈活采用官兵喜聞樂見的啟發式、研討式、案例式、沉浸式等教育方法,把握好教育的時度效,適時選擇教育時機,科學控制教育強度,合理把握教育頻次,使理論灌輸不越位不缺位,提升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服務“打勝仗”,增強思想政治教育貢獻率。軍隊是要準備打仗的,一切工作都必須堅持戰斗力標準,向能打仗、打勝仗聚焦。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務在于服務和保證提升部隊戰斗力,把官兵士氣鼓舞起來、打勝仗。一是深扎一心向戰的思想根子。兵之初、官之初、人黨之初就要把當兵打仗作為必修的第一課,切實講清為什么當兵、入黨干什么、當干部意味著什么,增強官兵的使命感責任感,把當兵就要履行打仗之責烙印在腦海中。二是錘煉“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戰斗精神。廣泛開展讀紅色經典、學英模事跡、講紅色故事、看紅色影視活動,組織踏訪戰斗遺址、祭掃烈士陵園,常態開展豐富多彩的挑戰性、對抗性、實戰性比武競賽活動。要把心理行為訓練納人軍事訓練計劃,讓官兵在實打實的對抗、硬碰硬的較量、真刀真槍的比拼中經受磨礪考驗、砥礪血性膽魄。三是營造“拿敵練兵、大抓備戰”的礪戰氛圍。注重遴選具有濃郁戰斗氣息的標語口號、戰史戰例和士兵格言進燈箱、人櫥窗、上展板,用好新媒體平臺,積極播發反映練兵動態、訓練標兵的文字、聲音和視頻,鼓勵官兵在訓練場、試驗場、陣地上把戰斗口號喊起來、把戰斗歌曲唱起來、把戰斗激情激發出來,讓官兵一走進軍營就能感受到濃濃的戰斗氣息。
找準“需求側”,增強思想政治教育原動力。解決好思想政治教育貼不緊、跟不上、做不實的問題,關鍵在于改進創新教育形式和方法,做到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一是用好調查研究“傳家寶”。要深入一線、住到班排、走近官兵,進行深人系統的調查研究,真正掌握官兵所思所想所需所盼。要保持“脫鞋下田”的優良作風,放下架子、撲下身子,真正把自已擺進去,將調查研究作為一種能力素質、一項基本任務,充分利用參加戰備訓練任務、檢查指導工作和當兵蹲連鍛煉等時機,邁開雙腿走出辦公室,張開嘴、拿上筆、帶上本,多與官兵拉家常、侃大山,耐心聽取官兵的訴求和心聲,掌握真實準確、豐富生動的第一手資料。二是當好官兵思想“把脈人”。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既要講共性也要講個性,既要講原則也要講靈活,少搞居高臨下、多搞換位思考,少搞你講我聽、多搞互動交流,少搞照本宣科、多搞娓娓道來,在“面對面”的促膝交心談心中,把準官兵思想的脈搏、扎準情緒的穴位、敲準心靈的鼓點。三是做好舒心解扣“治療師”。讓教育者走心、使受教者動情,是教育的題中應有之義。用好用活課堂教育灌輸、群眾自我教育等方式方法,將經常性教育、經常性管理和經常性心理疏導有機結合起來,常解官兵思想的困惑點,常敲官兵情感的共鳴點,把解決思想問題、心理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統一起來,形成思想疙瘩有人解、遇到困難有人管、受到挫折有人幫的良好局面,確保官兵思想不拋錨、心理不失常、行為不失控。
當好“擺渡人”,增強思想政治教育推動力。政治干部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組織者,更是示范者,自身能力素質和事業心責任感的強弱,關系到思想政治教育的質量和效果。一是用心。俗話說,給人一碗水,首先自已要有一桶水。如果懂得比官兵多、學得比官兵快、用得比官兵好,搞得教育官兵就愿意聽。要善于發揚“擠”和“鉆”的精神,利用一切可以學習的時機和場合,開闊視野、儲備知識、積累事例、悟出道理,開展教育就能得心應手。二是耐心。思想政治教育有其不可違背的規律,它是一個循序漸進、和風細雨的過程,不可能畢其功于一役,而要把功夫下在平常、做在經常,這就需要施教者懷著誠心和真心開展教育,以自己誠心換取別人真心,受教育者就會慢慢被感化,就會心甘情愿地去接受教育。三是盡心。政治干部是官兵思想靈魂的“塑造者”、成長成才的“工程師”,要清醒認識到自身職責使命,切實扮演好政治“宣傳員”、理論“輔導員”、心理“服務員”三種角色,臺上當老師,臺下樹榜樣,始終做到盡心盡責,一門心思干事業,全力以赴抓好思想政治教育,以自身的人格感召力影響帶動官兵。
(作者系青海省委常委,省軍區少將政治委員、黨委書記)
責任編輯 孫強
數字編輯 趙雨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