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25)15-0153-05
英語單詞解碼是學習英語的一條必經之路,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先要學習單詞,流利讀出單詞,而后才能進行句子、段落的學習。英語單詞解碼是把書面語(字母)轉化成語音(音素),然后把這些聲音合起來拼讀出單詞的過程,是一種運用形音對應規則拼讀單詞的能力。簡而言之,解碼英語單詞的能力就是“見詞能讀,聽音能寫”的能力:遇到的英語單詞不管是否學過,無需查字典,無需教授,自己就能夠獨立拼讀和拼寫出來,包含拼讀技能和拼寫技能。學生認出一個單詞的過程為:書面語概念—字母名稱音一語音意識一單詞拼讀一流利拼讀出單詞。本研究的英語單詞解碼能力專指能夠流利拼讀出單詞的能力。
一、英語單詞解碼的國內外研究
近20年來,國內英語學界對英語單詞解碼能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語音意識、閱讀流暢度與英語語音加工等研究上。在語音意識研究方面,國內研究集中在語音意識對英語拼寫能力的影響及兒童漢語語音意識和英語語音意識之間的影響上。研究者通過對我國兒童的測試,發現語音意識與單詞拼寫有顯著相關(丁朝蓬,彭聃齡,1998;張積家,林志華,2002)1,但沒有提及對這些兒童進行單詞拼寫能力的測試或訓練。王燕在進行文獻梳理時得出結論,即語音技能尤其是語音意識在兒童的拼音文字閱讀能力發展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通過對兒童進行語音技能訓練,可以顯著提高其閱讀水平(王燕,2004)[2]。但沒有提及如何進行語音技能的訓練。筆者對我國151名大一英語專業新生的英語單詞解碼能力進行了測試,發現他們的英語單詞解碼能力比較弱,需要對他們進行英語單詞解碼能力的培訓(梁澤浩,2022)[3]。韋曉保在以71名小學漢語兒童為研究對象的研究中,介紹了單詞解碼能力對英語讀寫能力發展的預測作用(韋曉保,2019)4,研究了英語單詞解碼能力與讀寫能力的關系,但沒有提及本科大學生英語單詞解碼的具體能力問題。
綜上所述,我國目前進行英語單詞解碼能力的研究多集中在對兒童的語音意識與單詞解碼的關系、單詞解碼能力的檢測以及英語單詞解碼的重要性方面,對單詞解碼能力培養方面的實證研究比較少見,對本科院校學生尤其是英語專業學生單詞解碼能力的研究暫未查到。
國外學者對英語單詞解碼的研究成果集中在單詞解碼與閱讀理解之間的相關性,一些研究發現兒童時期的閱讀理解能力對整個兒童時期的學習成績以及成年后的職業選擇和社會交往結果都有影響。同時,這些學者還研究了理解閱讀成功的構成技能方面,如規則的輔元輔單詞、單音節詞和輔音連綴、雙音節詞的單詞解碼能力與閱讀成正相關。這表明,在兒童開始學英語時進行英語單詞解碼能力的教學,是提高英語閱讀水平的關鍵。英國、美國、澳大利亞等以英語為母語的國家把自然拼讀法列入英語課程標準中,要求學生通過自然拼讀法的學習提高英語單詞解碼的能力,從而提高他們的英語閱讀能力。
英語單詞解碼能力在英語學習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因此筆者對我國學生尤其是本科院校英語專業學生的英語單詞解碼能力進行研究。
二、實驗設計
本課題采用實驗研究的方式,通過對桂林某本科院校英語專業一年級151名新生進行英語單詞解碼的教學實驗,對學生尤其是本科院校英語專業學生的英語單詞解碼能力進行教學研究。
本研究擬分析桂林某所本科大學外語學院一年級英語專業學生的教學實驗研究數據,旨在回答以下問題:1.我國本科院校英語專業學生的單詞解碼能力通過單詞解碼教學后是否發生顯著性差異?2.如何提升我國本科學生尤其是英語專業學生的英語單詞解碼能力?3.對英語教學有何啟示作用?
本研究根據Starpoint Phonics Assessment(SPA),測試的工具為Nonsensewords編制的一套拼讀測試題和一套聽寫測試題。一是測試學生的“見詞能讀”拼讀能力,共拼讀20個假詞,每個單詞5分,滿分100分;二是測試學生的“聽音能寫”能力,聽寫缺失的輔音字母、元音字母、輔音字母組合或元音字母組合共25個,每個單詞4分,滿分100分。
三、實驗過程
(一)拼讀、聽寫前測
第一次課進行英語單詞解碼能力的測試。拼讀測試的步驟:讓學生找一個安靜的地方讀出單詞并錄音,然后以“學號 + 姓名”為文件名發給學習委員,由學習委員統一收齊交給任課教師。測試前告訴學生,這個假詞測試只用于研究,測試結果不與成績掛鉤,不必請教別人,也不必查字典,對不會讀的單詞憑感覺讀。測試題如下。
請讀出以下單詞并用手機錄音,以“學號后三位數 + 名字”命名,如“101張明”,然后交給學習委員,學習委員收齊后統一打包發給教師。
nash quen mip yod wunk tade sheal pice lome mur tain foat caw dar jor telbin minzif pight nater gapple
任課教師課后聽錄音,給學生評分,讀對一個單詞得5分,總分100分。此測試的目的是檢測學生“見詞能讀”的能力。
聽寫前測的步驟:讓學生聽錄音填寫缺失的字母,在課堂上由任課教師統一播放單詞錄音。這部分的測試題如下。
聽錄音,填寫缺失的字母。例如:你看到f_t,你聽到fit,你就在空格處填i。下面我們開始聽寫。
1.h_de 2.m_p 3.t__n 4._ike
5.g_- 6.b__ 7._eat 8.r_nk
9.__esp 10.p__t 11.z_d 12.s_g
13.d_p 14._ur 15.__ogging 16.__en
17._od 18._or 19._ote 20.ko_ _
21._ight 22._ade 23.p_ce 24._ade
25._unk
播放完畢,學習委員收齊試卷后交給任課教師,任課教師課后批改,寫對一個單詞得4分,總分100分。此套測試題的目的是檢測學生“聽音能寫”的能力。
(二)教學實驗過程
本次教學實驗研究采取線上線下混合的模式進行,教材使用潘清和黃曉萍主編的由合肥工業大學出版社出版的《自然拼讀法實用英語語音教程》,線上課程為由潘清、梁澤浩、曹曦勻制作的慕課《英語單詞解碼初級教程:自然拼讀法》,本慕課自2019年3月開始在中國大學慕課平臺播放。課前要求學生觀看相關視頻,并完成線上的測驗、討論和考試,線下課堂教學主要對學生進行線上內容學習的檢測和補充,包括檢查學生對術語的理解、對拼讀規則的理解、運用拼讀規則進行單詞解碼的能力、對容易讀錯或容易混淆的字母在單詞中發音的掌握、對重難點的補充和操練、布置作業等六個方面。線上課程分為六個單元(第六單元為音節的劃分),與前測后測知識相關的為五個單元,線下課程10課時,每課時40分鐘,每次課2個課時,共5次課。
第一、二單元的教學內容為輔音字母與輔音字母組合在單詞中的發音,第三單元為元音字母在單詞重點發音,第四單元為元音字母在單詞中讀長音,第五單元為r音節的發音規則以及常見的元音字母組合在單詞中的發音規律。在每次課的一周前通知學生完成慕課相關單元的學習和測驗,教師在上課前兩天查看學生的線上學習情況,提醒沒有完成學習和測試的學生盡快完成,查看學生疑問,回復學生的問題。在線下課堂,對學生的學習進行四個維度的檢查:第一,檢查學生是否掌握字母(組合)在單詞中的發音規則;第二,檢查學生能否讀準輔音字母和組合在單詞中的發音;第三,檢查學生“見詞能讀”的能力;第四,檢查學生“聽音能寫”的能力。
教學過程:運用診斷式教學法進行教學,教學目標遵循從易到難、從簡單到復雜的原則,同時按照布魯姆教育目標的分類,從低級到高級,實現教學目標。以第三單元元音字母讀短音的知識點為例,設計的教學目標如下。
目標1為知識記憶:拼讀bad和cab這兩個單詞。
目標2為理解:了解在“元 + 輔\"結構中元音字母讀短音的發音規則。
目標3為運用:根據“元 + 輔”結構元音字母發短音的規則,讀出單詞dab/cad。這個目標細分為三個小目標:先讀出單個單詞,接著讀出詞組,最后讀出句子中符合這種發音規則的單詞。
目標4為分析:分析單詞cad/ha/hate,哪個屬于“元 + 輔”結構?遵循怎樣的發音規則?
目標5為評價:學生自我評價,學生互相評價,教師對學生的評價。
目標6為創造:根據在“元 + 輔”結構中,元音字母讀短音的規則,用a/b/c/d/e這五個字母造詞,可以是假詞(如bad/cab/dab/bed/cad/deb等)。
因為時間有限,大多數情況下課堂上能實現教學目標1一5,目標6作為課外作業,讓學生課外完成。圍繞教學目標1一5,組織的教學活動如下。
Step1導入新知識:元音字母a在“元+輔\"結構的發音。
1.下列單詞,你會讀嗎?
gab lag wax sap tag rat tax lamp多讀幾遍,能找到什么規律?
2.請學生說出他們找到的規律。以小組為單位,說對的給小組加分。
3.教師總結:如果一個單詞或音節只有一個元音字母,而且這個元音字母在輔音前(r除外),我們把這種結構叫“元 + 輔”結構,在“元 + 輔”結構中,元音字母通常讀短音。
Step2學習理解元音字母a在“元+輔”結構的發音規則。
1.教師提問:元音字母a在“元 + 輔\"結構中讀什么音?這個音怎么發?
2.教師總結,示范發音。
Step3學會運用元音字母a在“元 + 輔\"結構的發音。
操練:教師帶著學生操練,利用身勢語,邊做手勢邊讀。教師切分單詞,學生合成單詞。教師合成單詞,學生切分單詞。這里也可以用卡片操作。例如:
a-t,at a-n,an a-m,am a-sh,ash
學生兩兩操練,邊做手勢邊讀,練習“切分一合成”,學會分辨一個單詞有幾個音素。
b-a-t,b-at,batm-a-t,m-at,mat
Step4檢測學生對元音字母a在“元 + 輔”結構的發音情況。
1.見詞能讀檢測:教師出卡片,學生讀。先全班讀出,后從各小組中抽出任意一人拼讀。例如:
Ban pan hand Sam bank
2.理解分析檢測:把含有短音a(如bat)的單詞 圈出來,然后讀出來。
(1)ax six beg fish (2)cake cap dig egg
3.聽音寫詞檢測:聽寫元音字母a在“元 + 輔\"結構中的單詞。例如:
bat mat pan hand bank
檢測結束后,教師根據學生的情況,對學生未掌握的內容,教師換一種方式進行解釋并組織學生操練,直到學生掌握要點。
(三)后測
學習結束后進行英語單詞解碼能力測試,測試題是符合讀音規則的假詞,內容跟前測一樣,只是順序不同?!耙娫~能讀”的單詞為期末考試的一個部分,學生一個接一個進行口試并錄音,教師邊聽邊標記,學生考完試后任課教師根據標記打分,拼讀部分為20個單詞,每個單詞5分,總分為100分。學生口試的教師與前測教師為同一人。后測聽寫為聽錄音填寫單詞中缺失的字母,操作與前測聽寫步驟相同。
四、實驗總結
(一)實驗結果
把學生單詞拼讀和聽寫的前測、后測成績輸入SPSS中進行配對樣本T檢驗比較,實驗結果表明,假詞拼讀前測與后測具有顯著差異,顯著性Sig.雙側等于0.000,小于 0.05(t=-18.417,df=149,plt;0.05) ,假詞拼讀前測明顯低于拼讀后測(均值 =-18.23 (見表1),后測拼讀平均分比前測拼讀高出18分,前測聽寫與后測聽寫也有顯著差異,顯著性Sig.雙側等于0.000,小于 0.05(t=-16.293,df=149,plt;0.05) 前測聽力顯著低于后測聽力(均值 --18.1 (見表1),也就是說后測聽寫平均分比前測高出18.1分。這說明單詞解碼能力的學習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單詞解碼能力。
(二)學生反思
1.學生反思之一一 課程收獲
課程結束后,從學生的反思可見:學生在課程教學目標的實現、運用拼讀規則學會拼讀單詞、認識字母的長音和短音的發音規則等方面均有了長足的提升,增強了“見詞能讀,聽音能寫”的能力。
2.學生反思之二——喜歡的教學活動
學生喜歡的線下教學活動:漢語拼音與英語發音比照教學、生動活潑的教學模式、對單詞各種發音技巧的詳盡講述、教師善用肢體語言聯系單詞的教法等。
3.學生反思之三- -慕課的優勢
學生對慕課教學的反思,充分體現了慕課的優勢,集中在以下幾方面:線上課程印象最深的是教師的示范,特別是視頻中清晰的發音演示;線上測試能隨時檢驗自己的成績;課后的線上教學豐富且畫面簡潔,還能用手機直接學習,非常方便;線上課程圖文并茂還可以反復觀看視頻;線上課程的學習時間短,但濃縮了很多重點內容;線上線下相結合,既有利于預習又有利于復習。
五、討論
研究發現,通過線上與線下混合單詞解碼教學后,本科院校英語專業學生單詞解碼能力有了顯著的提高,可見學生的英語單詞解碼能力通過短期的培訓后可以迅速提高。《兩百萬孩子都成功》一書中,作者提出了“人人都能成功”的說法。美國語言專家通過對“人人成功”項目研究的成果表明,母語為英語的孩子,其早期學習是否成功取決于英語閱讀,而英語閱讀能否順暢進行取決于閱讀起始階段的“閱讀根”(ReadingRoots)?!伴喿x根”解決閱讀教學中的核心要素一音素意識、自然拼讀、流利朗讀、理解和詞匯的問題。本文研究的單詞解碼指達到“閱讀根”前面兩個階段的程度。“閱讀根”的研究結果與1984年美國國家教育學院(theNationalAcademyofEducation)的一份關于閱讀教學研究和教學實踐的現狀報告中指出拼讀能力可以有效提高孩子辨別單詞的能力相似。而2000年,美國國家閱讀委員會明確指出指導孩子閱讀有效的方法包括單詞解碼。2010年美國、英國的英語課程標準開始要求對小學生進行拼讀法的教學,并提出對英語單詞解碼教學的具體要求。
中國教育部2022年頒布的《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中的語音知識內容要求為能夠“借助拼讀規則拼讀單詞”,提出了五、六年級學生應該借助拼讀規則拼讀單詞,具備基本的英語單詞解碼能力。而在英語課程標準指導下的小學英語教材,從一年級到六年級鮮有對英語單詞解碼能力進行培養的內容。筆者研究發現,我國普通本科院校英語專業學生在入學前很少接受過英語單詞解碼的教學,多數學生在入學的單詞解碼測試中普遍存在解碼能力低(單詞解碼入學測試平均分在60分以下)的問題(梁澤浩,2022)[2]。美國、英國、澳大利亞和加拿大的研究表明英語解碼能力對閱讀能力發展的影響非常顯著,其效果超出其他方法。徐琴芳的研究表明影響學生閱讀理解和英語水平的關鍵因素是單詞朗讀和篇章閱讀的流利性,提出大學英語教學中依然要重視單詞教學,注意單詞讀音和意義掌握,加強流利性訓練(徐琴芳,2015)[5]。所以對我國所有學生進行英語解碼能力的培養是必需的。而本實驗的結果表明,對本科院校英語專業學生進行短期的英語單詞解碼培訓是有效的,這個結論與張文娟的觀點相同(張文娟,2022)[6]。

本研究還發現,對中國本科院校英語專業學生進行英語單詞解碼能力的培訓,運用線上與線下混合教學效果尤為顯著。線上學習后,線下課堂上教師基于學生課前學習情況進行知識回顧,并進行新知識的講授,課堂上講的新知識比線上課程的內容難度更深,同時進行課堂互動,對知識點進行操練應用,課后布置作業。教師采取線上線下混合學習的方式,能夠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更加準確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科學制訂適應學生學習水平、滿足學生需求的教學目標,并依據教學目標進行教學內容的選擇及設置相應的教學步驟等。
本研究通過對桂林某本科院校英語專業學生進行英語單詞解碼能力的教學實驗,結果證明,經過10個課時的教學,學生的英語單詞解碼能力明顯提高;
開展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效果更為顯著。然而,需要指出的是,本次研究的對象是本科院校英語專業的學生,他們的學習動力與非英語專業的學生相比有所不同。在未來的研究中,可挑選不同專業、不同學段及不同水平的學習者開展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丁朝蓬,彭聃齡.漢語兒童英語語音意識與拼寫[J].心理學報,1998,30(3):248-253.
[2]董桂娟,董文芳,王文靜.英語閱讀流暢性教學的有效開展[J].中國教育學刊,2013(7):57-58.
[3]梁澤浩.本科院校英語專業新生英語單詞解碼能力現狀及對策[J].廣西教育,2022,3(9):147-149.
[4]王燕.漢語兒童閱讀能力發展中的語音加工技能研究[J].心理科學進展,2004,12(4):489-499.
[5]韋曉保.英語語音加工技能、單詞解碼及一般認知能力在漢語兒童英語讀寫能力發展中的作用[J].外語教學,2019,40(5):61-65.
[6]徐琴芳.中國大學生語音加工、詞匯知識、流利性與英語閱讀的關系[J」.瘋狂英語教師版,2015年(3):4-7.
注:本文系桂林旅游學院教學成果獎培育項目“大學生英語單詞解碼能力培養的應用研究”(2021PY08)的研究成果。
(責編秦越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