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館是傳承物質文明、精神文明的重要載體,具有促進全民閱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功能。近年來,隨著“互聯網 + ”、數字技術的發展,圖書館文獻資源的數字化轉型工作已經成為圖書館工作的重點與難點。因此,加快圖書館文獻資源的數字化轉型是順應時代發展的需要,同時也為發展新質生產力滋生動力。
1圖書館文獻資源數字化轉型的必要性
文獻是支撐圖書館存在的靈魂。從圖書館的發展歷程可知,圖書館文獻資源的使用方式是對社會發展現狀的正確反映。新時代,只有對圖書館文獻資源的數字化轉型才能緊跟時代步伐,順應信息化社會發展的需要,為用戶提供更加精準的服務。
1.1有助于優化文獻資源管理
圖書館文獻資源的數字化轉型可以實現文獻跨區域、跨地域的收集與整理,打破傳統的報紙、期刊等紙質文獻收集整理方式,利用數字技術對文獻資源進行優化整理與分類。可以減少檔案原件的使用率,有效保護檔案原件,又可以簡化檔案資源服務的流程,優化檔案資源的管理。所形成的電子書、在線期刊、有聲小說等電子文獻,這樣既節省成本,還能為讀者提供更多更豐富的文獻資源,滿足讀者的多樣化、個性化的閱讀需求。
1.2有助于提高服務效率
圖書館文獻資源的數字化轉型對圖書館服務水平的提高起到至關重要的推動作用。圖書館文獻數字化可以實現通過自主服務器達到自動化借書還書流程、預約服務、線上問答、自主檢索等功能。同時,通過圖書館在線系統捕捉大數據,針對讀者進行個性化推薦,這樣改變了傳統的文獻資源存儲方式,拓展其他存儲空間,還節約了一定的人工成本,避免資源的重復和浪費,不僅提升了服務質量,還滿足了讀者的個性化需求。這種提高資源檢索和利用效率、豐富服務內容和形式的舉措有助于提高服務效率,優化讀者的閱讀體驗。
1.3順應信息化時代發展的需求
圖書館文獻資源數字化轉型是適應信息化時代發展需求的重要手段。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人類社會已經進人信息時代。這個手機、電腦等智能產品主宰的時代,對圖書館的文獻資源存在形式和服務模式提出新的要求。圖書館文獻資源數字化轉型可以使圖書館緊跟時代技術發展的潮流,更好地適應這一變化,不被社會所淘汰。通過數字化手段實現了數據和信息的快速存儲,提高文獻資源的安全性和傳播效率,在信息時代保持競爭力,滿足讀者多樣化的信息需求。
2當前圖書館文獻資源數字化轉型存在的問題
2.1對圖書館文獻資源數字化轉型的認識不足
圖書館文獻資源數字化轉型在起步階段時,設備不先進,大眾讀者和工作人員也沒有認識到數字化轉型對圖書館文獻資源的管理、升級與服務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并且對圖書館人員的安排工作方式、管理文獻方式、服務方式等都認識不足。沒有認識到這些層面對圖書館文獻資源數字化轉型起著很重要的作用。而且還會出現一部分文獻資源是紙質的,一部分文獻資源是已經轉化的電子版,有的文獻來源存儲在優盤里,有的文獻記錄還在工作日志上的沒有系統化、成體系的管理。因此,圖書館人員、大眾讀者對圖書館文獻資源的數字化轉型給自身及各方面帶來的有利影響的認識不足,導致文獻資源的數字化轉型面臨很大的難題,甚至處于起步階段就出現困難瓶頸。
2.2圖書館文獻資源數字化轉型資源分配不均
圖書館文獻資源的數字化轉型需要資源、資金支撐與扶持。最開始的數字化轉型對于圖書館工作者來說是一個摸著石頭過河的階段,即使有其他行業數字化轉型成功的先例與案例,但是他們也需要結合本行業的特點與實際情況進行數字化轉型。這就導致在文獻資源數字化轉型時,在資源分配方面出現了眉毛胡子一把抓、分不清主次及當下重難點的情況,導致資源、資金等分配不均,加大圖書館文獻資源數字化轉型的進度與難度[1]。如圖書館文獻資源數字化轉型的資源包括文獻資源、人才資源和資金支持。資金不僅要用來購買大量文獻,還要用來人才引進,開設培訓班進行技術培訓等方面,如果資金全部用來購買文獻,那么在圖書館文獻資源數字化轉型階段就會出現人才匱乏,人員技術水平相對較低的情況,反之亦如此。因此,只有二者兼顧,衡量好文獻和人才、培訓之間的關系,確定好資源分配問題,才能為以后的圖書館文獻資源數字化轉型暢通道路。
2.3圖書館文獻資源數字化轉型的路徑不全面
轉型路徑覆蓋圖書館文獻資源數字化轉型的始終。當前圖書館文獻資源數字化轉型在路徑探析方面存在不全面、不充分的問題。存在只關注政策支持而忽略實際情況的問題,資源利用不當、不重視人才引進以及培訓技術等問題,還有路徑考慮不足、忽略細節等問題。這些都是在圖書館文獻資源數字化轉型過程中不可忽視的方面,不但要全面探究路徑,全面考慮所有方面,而且要突出當下轉型的重難點,做到全方位覆蓋,多層次、多模塊的轉型,才能早日走上與時代步伐一致的數字型圖書館。
2.4圖書館文獻資源數字化轉型的人才匱乏
目前圖書館文獻資源數字化轉型存在人才匱乏的問題。圖書館沒有認識到人才引進的重要性,致使技術更迭換代緩慢,落后于社會發展的步伐,導致圖書館文獻資源數字化轉型的路徑不全面、深入且徹底,還會降低服務質量,弱化讀者的閱讀體驗。因此,人才引進對于圖書館文獻資源數字化轉型至關重要。
3圖書館文獻資源數字化轉型面臨的挑戰
3.1開發智能化信息檢索性能,優化文獻資源數字化服務平臺
隨著圖書服務受眾群體的差異化及日常生活時間的碎片化,人們的閱讀需求變的更加多元化,這就要求圖書館文獻資源數字化檢索平臺在不斷地滿足大眾化需求的同時還要增強個性化檢索服務功能。同時,文獻資源數字化平臺亦要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而持續優化,促進技術性能提升增強圖書館數字資源服務群體的獲得感。例如,數字服務平臺擴容、數字資源個性化服務及AI(人工智能)智能書單匹配等項目功能的開發,這對于圖書館文獻資源數字化開發而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
3.2受眾群體需求的多元化,文獻數字資源服務的針對性增強
由于現代人生活節奏的快速化,越來越多不同年齡段和不同需求的群體會通過電子圖書閱覽滿足個人的閱讀需求。這就要求圖書館的數字資源轉化和服務需要不斷升級。尤其是圖書館要結合現代人群的閱讀需求,投入大量的人力開展深入的調研,持續的創新數字資源服務模式滿足受眾群體多元化的閱讀需要,提升數字資源服務的針對性,這對于圖書館而言也是一項巨大的挑戰。
3.3持續性數字化人才培養的資金投入,高技術、高職稱的人才引進
人才是圖書館數字化建設的重要支撐,是提升圖書館文獻資源數字化服務質量的重要保障。而在信息時代背景下,圖書館需要投人大量的資金用于為數字化人才創造培訓機會,進修途徑乃至數字化技術升級創新獎勵等,加強人才培養的投入。同時,亦要持續投人資金吸引高技術、高職稱人才充實圖書館數字化建設人才群體,進一步提升技術創新的活力和內驅力[3。
4圖書館文獻資源數字化轉型的路徑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需要探討圖書館文獻資源數字化轉型的路徑,使圖書館文獻資源順應信息化發展潮流,緊跟時代步伐,與時俱進。
4.1完善制度體系,提升服務質量
嚴密完整的制度體系是圖書館文獻資源轉型的第一棒。在21世紀“互聯網 + ”的時代,要與時俱進地制定與社會發展要求相匹配的圖書館文獻資源管理、服務等制度體系。一方面是文獻資源的管理、分類、收集、整理的制度體系和規章制度;另一方面是文獻資源轉型之后的服務體系,包括線上服務與售后等方面。各大高校在進行圖書館文獻資源數字化轉型時應制定相關的文獻資源管理制度,一方面保障了文獻資源的安全度與保密度,另一方面制度嚴謹保護了作者的著作權等權益,減少糾紛,提高服務效率與質量,提升讀者的閱讀體驗,提高圖書館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節約成本,并提高服務水平。
4.2加強平臺合作,發揮資源優勢
|他山之石|
平臺合作是圖書館文獻資源數字化轉型之根本手段,開放理念是圖書館文獻資源數字化轉型的精神支撐,只有加強平臺合作,秉持開放共享理念,實現文獻資源的共享,發揮各種文獻資源的優勢,圖書館文獻資源數字化轉型之路才能熠熠生輝。各種互聯網交流渠道、網站、專業的電子閱讀平臺等都可以互相開放,達成共識,資源共享,信息同步,并根據各自平臺的優勢與特點,推出讀者喜聞樂見的內容。某馬拉雅可以通過有聲配音、感情朗讀等方式向讀者提供所需內容,并可以提高讀者的閱讀興趣。同樣的內容,某信可以通過公眾號,使用圖文并茂的方式向廣大讀者;而某站可以通過更加有趣的方式“搞笑動畫”“視頻游戲”等手段,不僅不會降低讀者的興趣,還會使讀者樂在其中,還可以避免資源的重復建設和資源浪費,從中提升讀者的閱讀體驗和參與感。
4.3培養專業人才,提高專業技能
專業人才是圖書館文獻資源數字化轉型的人才支撐,專業技能是圖書館文獻資源數字化轉型的必備手段。圖書館文獻資源數字化轉型的第一步是建立完善的制度體系,緊隨其后的就是培養專業人才,提高專業水平。當然,專業人才的培養離不開資金的補貼,政策的支持。首先就需要引進人才,吸引人才,可以采取“一帶多”的方式開展培訓班,發揮引進人才的優勢,實現技能共享,全面提高圖書館管理人員的技術水平,不僅做到文獻資源的數字化轉型,還可以做到人員技術的數字化轉型。傳統的圖書館文獻資源主要以紙質形式存在,如報紙、期刊、專著等。但是有了專業人才和先進的技能,就可以讓讀者通過電腦、手機等搜索關鍵詞進行線上檢索,找到所需的文獻,并獲取所需信息,這樣不僅節約讀者的時間成本,還節約圖書館工作人員的時間成本,并且省時省力,能夠隨時滿足讀者的多種需要。
4.4豐富資源內容,擴大推廣途徑
資源內容是圖書館文獻資源數字化轉型的核心要素,把文獻資源和現代化信息技術有機結合起來,打造出順應時代潮流的數字化產品,同時還可以利用3D虛擬等方式讓讀者身臨其境,賦予文獻資源的生命力,滿足讀者的沉浸式閱讀體驗。比如央視大型文化節目《典籍里的中國》,通過時空對話的形式,利用舞臺演繹讓典籍“活”起來。圖書館文獻資源數字化轉型的同時還要加大宣傳,擴大推廣途徑,利用某音、某號等方式,宣傳圖書館文獻資源數字化轉型的優點以及未來轉型的路徑、手段等5。同時及時發布關于圖書館數字化轉型的新聞報道和專題報道,制作視頻、海報等宣傳材料,通過圖書館網站、社交媒體平臺以及線下渠道廣泛傳播。此外,還要緊跟社會熱點,比如圖書館可以抓住各種節假日的時機,舉辦相應的具有時效性的活動,如在4·23世界讀書日舉辦數字閱讀推廣月、數字資源講座等活動,吸引讀者參與并了解數字化資源的使用方法。
結語
伴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圖書館文獻資源的數字化轉型成為發展的必然。加快推進圖書館文獻資源的數字化轉型不僅是符合時代發展的要求,還是賦予文獻新的生命力的必要手段。圖書館文獻資源數字化轉型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并取得相應目標的,需要持續漸進地變革,通過完善制度體系,提升服務質量;加強平臺合作,發揮資源優勢;培養專業人才,提高專業技能;豐富資源內容,擴大推廣途徑等方式,促進文獻資源走入人們的日常生活,為讀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個性化的信息服務。推動圖書館數字文獻資源建設邁上新臺階,實現文獻服務于發展與新時代進步發展的需要。
參考文獻
[1]冀穎.新時代圖書館數字化轉型的價值意蘊與路徑選擇[J].吉林農業科技學院學報,2024,33(05):75-78.
[2]劉建平.融媒體視域下高校圖書館轉型策略研究[J].中國報業,2024(18):88-89.
[3]毛葉鳳.新建高校圖書館數字文獻資源推廣存在的問題及改進策略[J].文化產業,2023(10):124-126.
[4]蔣顏萍.試論公共圖書館地方文獻數字化閱讀推廣[J].蘭臺內外,2024(21):78-80.
[5]李翠花.大數據與人工智能在圖書館文獻資源建設中的聯合運用[J].大數據時代,2024(09):65-69.
作者簡介:周雨(1982—),大學學歷,重慶市巴南區圖書館館員,主要從事數字圖書館建設、大數據與公共文化服務、互聯網新媒體與公共文化服務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