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士檔案作為紅色檔案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記錄烈士的生平事跡、革命斗爭歷程、取得的功績和英勇犧牲精神的重要文字、圖表、聲像等載體的珍貴歷史資料。烈士檔案承載國家和民族的歷史記憶,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革命傳統教育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生動鮮活的教材,對于銘記歷史、緬懷先烈、激勵后人繼承烈土遺志等方面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歷史和現實意義。
縣級綜合檔案館作為保存地方歷史檔案資料的重要基地,承擔烈士檔案的收集、整理和保護管理的神圣職責。這些烈士是為了黨和國家的千秋大業以及在現代化建設、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過程中獻出保貴生命的英雄群體。加強對烈士檔案的保護與管理,是檔案館管理者義不容辭的光榮職責和神圣使命。
1烈士檔案產生的價值
1.1歷史價值
烈士作為歷史的親歷者和見證人,是在特定歷史時期的社會背景、革命斗爭形勢下,人民群眾涌現出的偉大力量。檔案館作為這些珍貴資料的守護人,保管好烈士檔案,是為研究特定的歷史提供寶貴的第一手資料,有助于后人銘記歷史,深入了解和研究革命先輩的奮斗歷程和豐功偉績,通過還原歷史,讓人感受歷史的厚重與真實。
1.1.1可以作為各級政府、史志部門歷史研究的可靠資料的來源。一些烈士的生平事跡、參與重大歷史事件的細節以及參加戰爭時的社會背景,是具有極強歷史憑據價值的。可以通過某位烈士的檔案還原某場戰役的時間、地點、敵我力量對比等關鍵性信息,為撰寫歷史的工作人員提供珍貴的第一手材料。另外,烈士檔案中的遺書、信件等,可以作為研究當時的社會文化、人民生活提供重要的線索。
1.1.2可以真實還原歷史真相。烈士檔案不單是研究歷史的珍貴資料,還是還原歷史真相的重要保障,很多歷史事件的細節和烈士的個人經歷,只有通過這部分檔案才可以得到準確的記錄。戰爭時期的烈士所遺留下來的相片或者底片,經過戰火的洗禮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傷,運用先進的修復技術進行復原,可為還原歷史提供寶貴的支持。
1.2教育價值
烈士檔案中蘊含著豐富的愛國主義、革命英雄主義和高尚的無私奉獻精神。檔案館通過展出烈士的英雄事跡,或走進學校、社區宣講,可以激發群眾的愛國熱情,增強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培養青少年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傳承烈士的革命精神,培養熱愛祖國,熱愛生活,為國家繁榮富強而努力奮斗。有助于他們在學習中克服各種困難,為實現中華民族復興偉業而努力拼博,從而實現社會教育和學校教育下的健康成長。
1.2.1可以作為各級學校弘揚烈士精神的正面教育素材。通過各種宣傳途徑,展示烈士的英勇事跡和高尚情懷,可以讓同學們在圖文并茂的教育指引下,更加直觀地感受我們今天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深切體會烈士的偉大精神和崇高的愛國情懷。
1.2.2對正在形成世界觀、人生觀的青少年,是可以獲得的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載體。縣級綜合檔案館可以借用當地博物館的一角,向來觀者集中展示烈士檔案中的一部分內容,如信件手稿、黨中央及各級黨委、政府給予的獎勵獎狀等。這些珍貴的資料不僅是烈士光輝事跡的體現,還體現愛國主義教育是潛移默化形成的,在學習烈士的優秀品質中,一些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會隨著愛國主義教育的過程自然而然地形成。
1.3文化價值
烈士檔案作為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體現著中華民族不屈不撓、英勇抗爭的精神品質,對于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為那些史學專家和文學專家提供最生動的研究版本,創造出更好、影響更廣泛的文學作品和軍事題材的影視作品。
1.3.1烈士檔案在我們傳承革命歷史的進程中是不可小視的橋梁與紐帶。在我們進行歷史文化教育的過程中,通過烈士檔案的展示和宣傳,可以牢牢記住革命的故事并且代代相傳下去。
1.3.2烈士檔案可以作為增強社會教育凝聚力的一種特別的工具。講好烈士故事,在愛國主義傳承與教育的同時,也是社會人心的一次大凝聚。在增強全社會共識方面,烈士的愛國精神無不牽動每個人的心潮,每個熱血的中華兒女都會一顆紅心向著黨、向著正義而努力前行。
2烈士檔案保護與管理工作狀態
2.1得不到應有的重視
縣級綜合檔案館中的烈士檔案由于鮮少被查閱和利用,基本是存放于檔案柜最深處的角落,長期無人問津,利用率極低,導致被人遺忘。相當大的原因是各級黨委、政府部門和領導對烈士檔案的重要性認識和宣傳
|主編特約|
教育不足,缺乏足夠的重視和投人,宏觀上看似已經有些動作,但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還有一些不足。在檔案管理工作中,檔案館管理時往往將烈士檔案與其他檔案混在一起,沒有設置專題檔案進行二次整理歸檔,沒有給予專門的保護和管理。
2.2管理不規范
縣級綜合檔案館在烈士檔案管理方面存在不規范現象,如整理過程中檔案分類不科學、前后順序混亂、編號不統一、檢索工具不完善等,這些不規范的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檔案的利用效率。一是縣級綜合檔案館在烈士檔案的管理上還停留在科室職責內的多人管理,人員職責分工不清,沒有經過系統的培訓,導致多數人員業務不熟、不精,在管理烈士檔案上仍然存在整理、利用滯后的問題。二是縣級綜合檔案館管理烈士檔案的機構均為管理科室,相關工作人員沒有承擔過檔案的指導與整理工作,對于烈士檔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和利用等工作不能以專業的角度去開展,在整理過程中大多是機械性操作。這就導致烈士檔案在歸集上不規范,收集不齊全。而分散的檔案資料征集難度也比較大。比如一些烈士的資料還保存在當地村委會或是烈士家屬的手中,年代又久遠,對于存放在檔案館中有一定的顧慮。因此,難以實現統一管理,在征集工作不能順利開展的情況下,檔案資料收集不利,未及時進館,珍貴的資料便有丟失的可能性。
2.3保護措施不夠完善
縣級綜合檔案館由于經費不足和專業人員短缺、設施設備和技術落后等原因,雖然采取了一些保護措施,基本上做到檔案的專業保管,但仍然存在保護力度不足的問題。
筆者曾經在伊通滿族自治縣檔案館做過一次烈士檔案的專門調研。作為專業保管烈士檔案的縣級綜合檔案館,整體上按照有關檔案的管理規范做到不會丟失和有效保護,但存在的問題也是不容小視的。有的烈士的入黨申請書被血跡和水漬模糊,有的幾經周折,因為折疊痕跡和紙張的脆弱,很多已經破損、毀字和腐蝕,所以在檔案搶救和修復上需要更好的技術和專業人員支持。同時,檔案庫房條件簡陋,沒有能力購置專業的保護設備,在現有條件的基礎上缺乏必要的保護措施,無法滿足檔案長期保存的要求。
2.4開發利用不充分
目前,縣級綜合檔案館對烈士檔案的開發利用主要局限于查閱、展覽等傳統方式,利用形式單一,很多珍貴的檔案資料沒有得到充分挖掘和利用。在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中,烈士檔案的歷史價值與教育價值沒有得到充分發揮。
3烈士檔案的保護與管理
3.1改善認識,領導先行
近年來,隨著國家對紅色文化的重視,縣級綜合檔案館對烈士檔案在管理上的意識逐漸提高,開始加大對烈士檔案的收集、整理和保管力度。縣級綜合檔案館要充分認識烈士檔案的重要性,將其納入重要的議事日程。要加強組織領導,加大對烈士檔案保護與管理工作的投入,確保各項工作順利開展。
3.2管理明確,分工清晰
建立健全烈士檔案管理體制,明確科室的職責分工。檔案館要加強與民政、文化、史志等部門的合作,共同做好烈士檔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和利用工作。要建立健全烈士檔案管理制度體系,從檔案的收集開始,規范檔案管理流程。建立烈士檔案的征集機制,定期開展征集活動,制訂征集計劃,在各種傳媒上發通告、搞宣傳,確保烈士檔案應收盡收,應歸盡歸。
制定科學的烈士檔案分類方案和編號規則,確保檔案分類準確、編號統一,方便管理。完善檢索工具,建立烈士檔案專題目錄和數據庫建設,加強檔案管理人員的業務培訓,提高業務水平,規范檔案管理流程。
3.3保護到位,保管到位
縣級綜合檔案館要采取一系列保護措施,加大對烈士檔案保護的經費投人,改善檔案庫房的保管條件,在保證檔案實體安全的同時,配備必要的防潮、防火、防蟲等設施,對破損的檔案要及時修復和搶救,延長檔案的使用壽命。
3.4信息化支持,精細管理
當前,部分縣級檔案館采用數字化管理手段,對烈士檔案全文掃描和錄人,建立專門的烈士檔案數據庫,提高了檔案的利用效率。比如,伊通滿族自治縣檔案館在烈士檔案管理上確實做到了這一點。對館藏烈士檔案進行數字化處理,建立烈士檔案數據庫。通過網絡平臺,實現烈士檔案的信息化管理和資源共享,提高檔案管理效率和利用水平。
3.5開發利用,發揮作用
縣級綜合檔案館烈士檔案不再僅局限于傳統的查閱和利用研究,還以更多樣化的形式被利用。一是舉辦烈士事跡展覽、開展紅色文化主題教育活動、拍攝紀錄宣傳片,做一些有特點的宣傳手冊介紹英雄事跡,讓烈士檔案走進學校、社區、企業,充分發揮其教育和激勵作用。同時,利用互聯網平臺,將烈士檔案進行線上展示,建立烈士檔案網上展示平臺,擴大烈士檔案的影響力和傳播范圍。加強對烈士檔案的研究和開發利用,深入挖掘檔案中的歷史價值、教育價值和文化價值。通過舉辦展覽、出版書籍、制作影視作品等形式,廣泛宣傳烈士的事跡,弘揚烈士精神。加強與學校、社區等單位的合作,讓更多人了解烈士事跡,傳承烈士精神。要將烈士檔案與愛國主義教育、革命傳統教育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相結合,充分發揮檔案的教育作用。二是結合當地旅游資源,開展紅色之旅特色旅游模式,讓這些不會流動的檔案走出檔案館幽閉的鐵門。與博物館深度合作,在愛國主義教育展廳添加一些紅色元素,將烈士檔案的部分內容融合進去,讓參觀者更加直觀地感受烈士的豐功偉績,同時受到一次高尚的心靈洗禮。三是在文創的開發上加大力度。檔案館在宣傳展示烈士檔案上固然重要,但取決于宣傳的方式和方法。以烈士檔案內容為素材,開發一些有意義的文創產品,比如紀念冊、周邊、書簽等,增加對來訪者的吸引力。如果有能力,可以爭取一些支持,出版一些英雄傳記和故事的集結,這是一項非常有意義之舉,既豐富了檔案館編研成果,又達到文化上的高度。
3.6克服困難、迎接挑戰
助力檔案管理進一步邁向數字化、網絡化和社會化,始終做到與時俱進,不斷提高檔案工作的整體水平,發揮檔案“存史資政育人”功能,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蘭臺人的智慧和力量。
首先,烈士檔案大多為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以及建國后等時期的文字、圖表、聲像等,由于歷史原因,部分烈士檔案存在著殘缺不全、信息不準確等一系列問題,給整理和保護工作帶來一定的困難。其次,專業檔案管理人員的缺乏也是一個突出問題。技術滯后,整理不規范,任何細節的操作不當,都會給烈士檔案的保管帶來不小的麻煩。這些突出的問題,影響了檔案管理工作的質量和水平。最后,在信息化時代,如何確保烈士檔案的安全,防止檔案被篡改、丟失或者是泄露,是需要認真思考和亟待解決的問題。
縣級綜合檔案館在烈士檔案管理與保護中肩負著重要責任。在新形勢下,遇到的困難時時都會有,挑戰也無處不在。一是通過加強檔案的收集、整理。規范檔案管理、加大保護力度和充分利用檔案等措施,可以提高縣級檔案館對烈士檔案的管理水平,更好地傳承和弘揚烈士精神,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支持。二是加強隊伍建設,培養專業的檔案管理人才,提升檔案工作人員的業務能力。通過線上線下培訓,讓每一個檔案管理者都能夠接受正規系統的專業教育,提高檔案管理人員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三是加大資金投入。爭取黨委、政府的扶持力度,支持改善檔案保管條件,全面推動數字化建設。引用圖像技術,掃描技術等,對破損的烈士檔案進行深度細致的修復和數字化保存。
結語
烈士檔案是國家和民族的寶貴財富,是歷史的見證,它猶如一座不朽的歷史豐碑,記錄著烈士的英勇事跡、堅定信念和無私奉獻。讓后人能夠了解那段波瀾壯闊的歲月,感受烈士的偉大情懷。每一份烈士檔案都蘊含著一個感人至深的故事,是對烈士最好的緬懷和紀念。加強烈士檔案的保護與管理,意義重大而深遠,是檔案管理者的責任和義務,這不僅是我們對歷史的尊重,更是未來賦予我們的光榮責任。縣級綜合檔案館要高度重視烈士檔案工作,不斷完善管理體制,加大保護力度,深人開發利用,確保管理工作的規范化、標準化,讓烈士檔案在傳承和弘揚烈士精神、推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作者單位:吉林省伊通滿族自治縣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