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支柱性產業之一的建筑業,在陜西省經濟發展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但建筑業的行業弊端,嚴重阻礙了新型建筑業的發展。因此,推動建筑業數字化轉型不但是陜西省經濟穩步發展的必然要求,更是當前建筑業寒冰期促進其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
2024年10月,住建部發布《“數字住建”建設整體布局規劃》,首次將“加快數字化發展,建設數字中國”作為一個專篇編制,數字應用場景和數字生態給建筑業數字化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幾年,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陜西省產業變革深人發展,產業數字化開始駛入快車道,建筑業數字化平臺應運而出。2023年11月,陜西建工數字科技有限公司自研數字化產品“項目智慧管理系統”正式發布;2024年7月,陜西建工材料設備物流集團有限公司獲得陜西省首張上海數據交易所發布的《數據產品登記憑證》;2025年3月,陜西省西安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印發了《西安市智能建造工程項目實施指南》,旨在提升建筑工程項目智能化、綠色化、數字化發展,指導建筑工程智能建造項目創建,推廣智能建造技術在工程項目中的應用。在建筑行業持續低迷的背景下,探索數字化協同轉型刻不容緩。本文主要通過研究陜西省建筑業數字化轉型的現狀,找到現階段建筑業數字化轉型存在的主要問題,針對問題提出優化方案,為陜西省建筑業數字化轉型提供理論依據。
陜西省建筑業數字化現狀分析
2024年,陜西省建筑業總產值10705.18億元,同比增長 3.8% ,產值總量位列全國第13位,其中由建筑業數字化直接或間接產生的經濟產值約500億元,占陜西省建筑業總產值的 4.7% ,同比增長 25% 。在陜西省建筑業總產值增速持續走低的情況下,由建筑業數字化直接或間接產生的經濟產值增速明顯增加,說明數字化對建筑業發展的具有較大的促進作用。通過對陜西省內建筑企業數字化發展現狀調查發現,中小型建筑企業基本沒有制定數字化戰略,只有大型施工單位在積極推進建筑業數字化轉型。
目前,陜西省內針對建筑業數字化轉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利用BIM等數字化技術推動數字建造技術與復雜工程施工融合。以陜西建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鉑利特智能工廠項目數字化實踐應用為例,項目投人使用了BIM5D + 智慧工地數字決策系統,該系統就是以BIM技術為基礎載體,使物聯網、人工智能、數據中臺和業務中臺實現了數據的全面匯總,最后將數據進行互聯互通形成BI(商務智能)可視化數據看板,進行全面數字化呈現,為項自管理提供了管理工具,為企業經營提供了決策方艙。主要應用模塊如表1所示。
綜上可以發現,現階段陜西省建筑業對數字資源的開發還只是停留在相關數字技術利用階段,相對于全產業鏈數字化協同促進建筑業數智化發展還有較大的差距,這也意味著陜西省建筑業數字化還有較大的發展前景。
建筑業數字化發展參與主體分析
基于上述對陜西省建筑業數字化現狀的分析,本節主要利用政府、產業和大學三重螺旋模型理論,結合陜西省建筑業數字化轉型的實際情況,從政府機構、高校和科研機構、建筑企業和數字化方案解決供應商四個方面來討論[1]
如圖1所示,由于數據資源、社會定位、承擔責任的不同,在數字化發展過程中,建筑業數字化的參與主體將會以不同方式決定信息技術、人力資源、專項資金等要素的流通,良性的流通方式將會為陜西省建筑業數字化轉型提供源源不竭的動力。
(一)政府機構
作為具有制定規則能力的政府主體,在行業轉型過程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政府制定的發展規劃具有協調社會資源、引導現金流向、改變市場風向的重要作用。在當前建筑行業發展整體處于寒冰期的情況下,如何讓各方利益相關者積極參與進來,對于加快建筑業數字化技術創新、推動建筑行業實現數字化轉型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因此,政策的制定對社會各行各業的發展具有引導作用。我國發布的《“十四五”建筑業發展規劃》著重強調了建筑業數字化的發展,國內龍頭建筑企業紛紛在各自五年規劃中將數字化列為下一步發展規劃,持續加大企業數字化發展資金投人,為推動建筑業技術創新、產品創新以及數字化轉型創造了良好的社會環境。
(二)建筑企業
建筑企業是指一切生產經營活動以盈利為自的,從事建筑業中設計規劃、施工建設、裝修維護等相關活動的法人組織。建筑企業作為建筑業數字化發展的參與主體,是數字化技術創新的主要推動者。調查發現,陜西建筑業數字化技術的使用者以中建八局、中鐵二十局、中交二局、陜西建工等為代表的大型國企為主,建筑企業作為宏觀經濟下的微觀個體,是實現建筑業數字化目標的實施者和需求者,建筑行業自前面臨的困境和未來的發展需求決定了其選擇實施數字化戰略,數字化本身并不具備創造經濟價值的能力,只有將數字化相關技術運用到建筑企業的項目建設或商業模式中,才能創造出經濟產值。
(三)高校和科研機構
高校和科研機構既是數字化人才的培養基地,也是數字化研究的基礎承擔者,建筑業數字化發展離不開高校的人才供給和科研機構的實踐研究。隨著新型建設技術的日益成熟和數字化建設理論的逐漸完善,建筑業數字化轉型對于既掌握工程實踐和理論,又懂數字信息技術的人才需求逐漸增加。而當前形勢下,陜西雖然高校林立,但僅有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專門設置了智能建造等此類與建筑業數字化緊密相關的專業,而且還是2023年新設專業,相關人才的短缺嚴重制約了建筑業數字化的轉型。因此,發揮高校和科研機構的主觀能動性,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建立人才培養基地,加快培養建筑業數字化轉型的創新型人才極為迫切。
(四)數字化解決方案供應商
數字化解決方案供應商作為推動建筑業數字化轉型的重要角色,在數字化發展主體中擁有起承轉合的作用,高校、科研機構、建筑企業和政府機構可以分別對數字化解決方案供應商進行人才、技術、資金和政策支持,在四者共同作用下,數字化解決方案供應商可以不斷進行技術創新,創新成果的不斷迭代可以推進建筑業數字化解決方案逐漸趨于成熟化。例如,廣聯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立足于數字化商業模式,在市場競爭環境的促使下,將數字技術和建筑產業深度融合,為傳統建筑業提供專業的數字化新基建,通過數字化技術手段將金融服務滲透到建筑業的每一個環節,加速了建筑業數字化的轉型進程。
陜西省建筑業數字化轉型面臨的問題
(一)建筑業數字化轉型的基礎薄弱
陜西建筑業數字化發展水平普遍不高,只有某些大型建筑企業將BIM技術運用到項目施工上。2024年陜西省住建廳統計顯示,省內僅約 30% 的特級資質建筑企業建立了BIM協同平臺,而中小型建筑企業BIM應用率不足 5% ,大多數建筑企業未使用任何數字化技術,尤其是對云技術、區塊鏈技術及數字建模等數字技術的利用程度較低,作為建筑業數字化核心的產業互聯網技術,尚未得到陜西建筑業的普遍使用。由于缺少必要的數字化基礎設施,陜西絕大多數建筑業的數字化只是停留在財務核算、審批流程等辦公系統自動化軟件上。2024年陜西建筑業信息化調研顯示,僅 15% 的建筑企業建立了統一的數據標準, 70% 的建筑企業數據仍分散在財務、人事等獨立系統中,對企業云服務、數據資源采集等信息化應用基礎普及率不高,嚴重制約了數字化核心技術的供給,加深了建筑行業對商業模式全流程的采集難度,致使其全產業鏈協作難以推動,建筑業數字化轉型速度緩慢。
(二)建筑企業對數字化轉型認知不足
數字化時代背景下,作為支柱性產業的建筑業應該加速與數字化的融合,但建筑行業由于自身管理能力、知識框架、戰略認知等原因,對于數字化轉型認知不足,不了解建筑業數字化的概念,不熟悉建筑業在數字化轉型發展過程中的實施路徑,更不理解數字化未來的優勢和必要性。從陜西建筑業數字化轉型現狀來看,大型建筑企業雖然加深了對數字化的學習和討論,但認知決定思維,思維決定行動,在認知不足的情況下,行動力幾乎停滯不前,無方向、無自標成為建筑業數字化轉型的最大困難。例如,2024年陜西征集數字化應用場景時,相較于裝備制造、能源化工產業,建筑行業申報數量明顯不足。
(三)建筑業數字化轉型的資金不足
在《“十四五”建筑業發展規劃》的要求下,建筑業數字化的發展不僅需要管理者具備數字化思維,積極開展數字化轉型的實踐,更需要大量的資金投人。一方面,作為傳統的建筑行業,其本身的資金鏈脆弱性使其面臨市場競爭和轉型升級的壓力較大,技術創新方面的難題使其在數字化發展方面劣勢顯著,項目墊資開發增加的成本使其轉型更是雪上加霜,而且疫情過后低迷的房地產市場導致建筑行業的訂單數量下滑嚴重,資金回籠時間被無限延長,難以承擔數字化轉型的初期投人。另一方面,任何企業在決策前考慮的最重要問題便是收益,如果無法明確收益的時間和大小,企業決策將會存在明顯的滯后性,其中建筑業尤為突出。根據中國建筑業協會發布的《2024年建筑業發展統計分析》顯示,2024年全國建筑業產值利潤率僅為 2.3% ,陜西省處于全國平均水平之下,其資金鏈的脆弱性會使其選擇保持傳統經營模式,給建筑業數字化發展帶來較大困難。
陜西省建筑業數字化轉型的優化 路徑
建筑業數字化轉型不是一蹴而就的,只有將建筑業全參與、全周期、全要素數字化,才能推動建筑業數字化的轉型,才能推動陜西建筑業數字化的發展創造更多、更健康、更良性的經濟價值2]
(一)夯實數字化基礎設施,完善數字化相關政策
在人才培訓、技術扶持、設備購買等方面加大數字化基礎設施的投入,為建筑業數字化的轉型打下良好的基礎。實施數字化智能建造試點示范行動,完善數字化智能建造產業體系和政策優惠,引進建設一批示范項目,組成建筑業數字化試點基地,在此基礎上總結推廣可復制機制。支持建筑業數字化轉型成功的典型企業編制《建筑業數字化白皮書》,推廣數字化相關技術,培育建筑業數字化產業基地,形成立項策劃、數字設計、智能施工、智能裝修等全流程融合一體的數字化智能建筑產業體系。針對建筑業數字化資金不足問題,加大資金方面的扶持力度,完善資金制度,提供資金幫扶。一方面出臺建筑業數字化發展的專項政策;另一方面完善建筑企業融資政策,設立專項資金,為建筑企業數字發展解決資金缺口,助力陜西建筑業數字化轉型升級。
(二)強化數字化轉型思維,推廣施工全過程數字化
建筑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最有力的推動因素便是個別企業數字化實踐出現較天成果。自前,陜西省內的天型建筑國企陜西建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個別項目已經將數字化信息建設模型BIM運用到項目施工過程中。從利用數字化技術豐富項目創作方法,建立數字化設計平臺,到推進建筑業設備管線、結構設計、裝修維護等協同合作,實踐證明建筑業數字化對于提升項目管理的科學性、可靠性和有效性,實現項目精準化、精細化、精益化管理具有較大的幫助3。陜西省內的大型建筑國企都應該承擔起數字化發展的創新作用,持續優化建筑業數字化創造途徑,從而推動整個建筑行業的數字化發展進程。首先,建筑企業從業人員應該積極開展數字化學習,了解數字化對經濟發展的重要性,系統理解數字化的概念、內涵和意義,重視數字化轉型的作用,意識到數字化轉型的迫切性;其次,企業領導層要對數字化的商業模式保持敏銳洞察力,改變以往的管理模式,鼓勵員工積極參與數字化活動,提升全體從業者數字化認知能力;最后,企業應該積極響應政府的數字化指導工作,根據政策指導構建數字化平臺,提高建筑業整體數字化水平。
(三)提升數字化信息技術,打造數字化融資平臺
建筑業作為資金密集型行業,建筑施工企業可謂是處于行業供應鏈的中樞位置,行業特性決定了上下游的每一筆交易過程復雜而冗長,結算的標準化和數字化較低導致金融產品在建筑行業推行不理想。基于此,廣聯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推出了“建筑供應鏈平臺”和“資產管理平臺”,資產管理平臺幫助建筑企業將產生的各類應收應付數字化,形成統一的標準化資金池,對接各類融資機構的金融產品,基于資產管理平臺的金融機構平臺幫助建筑企業優化各種融資產品的使用,賦能供應商緩解資金壓力,極大地推動了建筑業數字化的轉型進程。4因此,陜西省數字化解決方案供應商應加強數字化平臺的打造。數字化解決方案供應商應該加強與高校和科研機構的合作力度,建立數字化相關新型研發機構,共建聯合實驗室,共同開發數字化相關項目,加大建筑業數字化互聯網平臺技術共性攻關力度。加大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云計算等技術在建筑企業項目施工的全過程集成與創新,利用數字化成果推動建筑業協同創新發展,利用雙方共享技術推動自身信息化技術進步,為數字化解決方案供應商打造數字化互聯網平臺提供技術支撐5。 D
參考文獻
[1]陳珂,杜鵬,方偉立,等.我國建筑業數字化轉型:內涵、參與主體和政策工具[J].土木工程與管理學報,2021(4):23-29.
[2]孫芳城,胡俊,鐘廷勇.數字化轉型提升企業資本配置效率的機制研究[J].西部論壇,2023(4):17-31.
[3]伊金浩,張毅,陳善樂,等.基于BIM技術的接觸網三維數字化設計軟件研究[J].鐵道標準設計,2023(10):171-178.
[4]朱蕾,張玉海.建筑業供應鏈金融數字化的路徑探索一一基于廣聯達數科供應鏈金融整體解決方案的研究分析[J].管理會計研究,2022(1):32-39.
[5]程慧,方美蘭.數字化基礎設施建設與旅游經濟耦合協調發展研究一一以長江經濟帶為例[J].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3(3):83-96.
作者簡介
夏朋陜西建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項目技術負責人,中級工程師翟恒陜西建工材料設備物流集團有限公司核算會計,助理會計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