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H172 【文獻標識碼】A
【D0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5.25.034
【文章編號】2096-8264(2025)25-0111-04
一、引言
隆昌市,地處四川省東南部,東臨重慶市榮昌區,南接四川省瀘縣,西接四川省富順縣,北連四川省內江市市中區,下轄11個鎮,2個街道。根據《中國語言地圖集》,隆昌話屬于西南官話——仁富小片[]。本文的隆昌話是指金鵝街道的隆昌話。隆昌話音系如下:
聲母24個,分別是:p、p?、m、f、h、t、t?、1、ts、tsh、s、ts、 tsh,s,za tc、 teh 、n、c、k、 kh 、n、x、0。
韻母38個,分別是:1、、i、u、y、a、ia、ua、o、io、e、ie、ue、ye、u?、?、ai、iai、uai、au、iau、ei、uei、?u、i?u、an、ian、uan、yan、?n、in、un、yin、an、ian、uan、on、ion。
聲調4個,分別是:陰平35、陽平42、上聲51、去聲11。
在隆昌話口語中,副詞“接”使用頻繁,讀為[tcie]。“接”在句中做狀語,具有唯狀性,用在動詞性詞語前,有“趕快、一直”之意,表示在一段時間內,動作不間斷或迅速發生。例如:
(1)你看他接跑,看來要得第一名了。(你看他一直跑,看來要得第一名了。)
(2)天都要黑了,你接走嘛。(天都要黑了,你趕快走嘛。)
副詞“接”語法形式多樣,且極具方言特色,在隆昌話口語中使用頻繁。但目前還沒有學者對該副詞進行研究,本文針對其豐富的語法形式和對其本字進行探究,旨在揭示該副詞的語法特征,防止隆昌話多樣性流失。
二、副詞“接”的語法形式
隆昌話的副詞“接”在句中作狀語,一般和謂詞性詞語搭配構成狀中結構。謂詞性詞語包括動詞和動詞性短語(動賓短語、狀中短語、連謂短語等),在句中作謂語。按照“接”的句法分布,主要可以分為以下三種結構形式:
(一)接 +v
“接”作為副詞可以直接修飾動詞,構成“接 +v ”句式,動詞一般為單音節動詞,該句式在隆昌話口語中使用比較頻繁,例如:
(1)飯都要冷了,接吃嘛。(飯都要冷了,快點吃嘛。)
(2)我昨晚上接寫,生怕第二天交不倒作業。(我昨晚上一直寫,就怕第二天交不了作業。)
(3)那天老板請客,你沒看到,他拿起酒杯接喝,就怕別個對他印象不好。(那天老板請客,你沒看到,他拿著酒杯一直喝,就怕別人對他印象不好。)
(4)才拿給你,你就接丟了。(才拿給你,你就馬上丟了。)
馬慶株(1981)將動詞分為持續性動詞和非持續性動詞。2觀察以上例句可知,“接”后可以是持續性動詞,如例(1)一(3)中的“吃、寫、喝”,也可以是非持續性動詞,如例(4)中的“丟”。除了例(4),還有其他非持續性動詞可以跟在“接”之后,例如:
(5)這集電視還有一點沒看完,你就接關了。(這集電視劇還有一點沒看完,你就急著把電視關了。)
(6)那個老頭賣的蘋果一點也不好吃,你還接買。(那個老頭賣的蘋果一點也不好吃,你還老是買。)
(7)風太大了,你晾的襪子接落,我都給你撿起來了。(風太大了,你晾的襪子一只接一只地掉,我都幫你撿起來了。)
以上例句中,“接”后的動詞“關”“買”“落”后面都不能跟“著”,是瞬間發生的動作,屬于非持續性動詞。這樣的非持續動詞進入該語境后,動詞所指代的動作行為可以只發生一次,例如:
(8)你就接去嘛,人家請客沒都沒喊你。(你趕著去干什么?人家請客根本沒叫你。)
例(8)中“去”為非持續性動詞。該小句意為:“你趕著去干什么”,“去”這個行為只發生一次。有些非持續動詞所指代的動作行為可以在句中重復發生,例如:
(9)這個燈接閃,眼睛都睜不開了。(這個燈不停地閃,眼睛都睜不開了。)
例(9)中“閃”這個動作是瞬間完成的,為非持續性動詞。該小句意為:“這個燈不停地閃”,可知“閃”這個動作行為發生了不止一次,即重復發生。不管這些動作在句中只發生一次還是重復發生,它們都能進入該結構。
“接”前還可以添加副詞,在句中起到補充語義、增強語氣的作用,例如:
(10)他一上桌子就接吃,幾下就把菜洗白了。(他一上桌就一直吃,很快就把菜吃完了。)
(11)沒領到工資,他咋個接笑,是不是精神出問題了。(沒領到工資,他怎么還一直笑,是不是精神出問題了。)
(12)你快接寫嘛,馬上就要交作業了。(你趕快寫吧,馬上就要交作業了。)
例(10)中“接”前的副詞“就”,在句中有補充語義的作用,若將“就”去掉,該句子就不成立。例(11)中“接”前的副詞“咋個”,也起到了補充語義的作用,若去掉,該句子就不成立。例(12)中“接”前的副詞“快”,在句中只起到增強語氣的作用,若去掉,句式也成立,只是催促的語氣減弱了。
以上討論的都是“接”和單音節動詞的組合。在隆昌話口語中,“接”和單音節動詞組合的結構形式是非常普遍的,但也有少量的多音節動詞能和“接”構成“接十V”的結構,例如:
(13)水燒開了,接冒泡。(水燒開了,一直冒泡。)
(14)他弟弟調皮得很,你看嘛,沒依倒他,就接打滾。(他弟弟調皮得很,你看嘛,沒順著他,就一直打滾。)
(15)那個小娃兒冷得嘴巴接打啰啰,說話都說不清那個。(小孩冷得說話都說不清楚。)
(16)他才喝了酒,走路接打偏偏。(他才喝了酒,走路老是東倒西歪。)
(17)年齡大了,走路接打贊贊。(年齡大了,走路經常走不穩。)
例(13)一(14)中副詞“接”后為雙音節動詞。例(15)一(17)中副詞“接”后為具有隆昌話方言特色的多音節動詞。例(15)中“打啰啰”在句子中用來形容因冷而說話含糊不清的狀態。例(16)中“打偏偏”在句子中有走路不穩而偏向一側的意思。例(17)中“打”在句子中有腳步不穩,跌跌撞撞的意思。這些詞語都是作為一個整體來使用,具有固定的搭配和意義。
(二)接+VP
“接”除了修飾單音節動詞外,還能修飾動詞性短語(動賓短語、狀中短語、動補短語、連謂短語),構成“接+VP\"的句式。例如:
(18)看到爸爸搞不贏了,弟弟接幫他。(看到爸爸時間來不及了,弟弟趕快去幫他。)
(19)都要冷了,你接把飯吃了嘛。(都要冷了,你快把飯吃了嘛。)
(20)別個又沒喊你,你接跑過去干什么。(別人又沒叫你,你急著跑過去干什么。)
(21)他接跑過去幫忙。(他馬上跑過去幫忙。)
“接”所在小句的主語一般是有生名詞,如例(18)-(21)中的“弟弟”“你”“他”,都是人稱名詞或代詞。例(18)動賓短語中的賓語為單賓語,除此之外,還能是雙賓語。如:
(22)他看我沒吃飯,餓得很了,接給我吃的。(他看我沒吃飯,餓得不行,趕快給我吃的。)
“接”所在小句的謂語中心一般來說都是單音節動詞,但也有少量雙音節動詞充當謂語中心,例如:
(23)他接在床上打滾。(他一直在床上打滾。)
(24)那里唧子接在冒煙?(那里怎么一直在冒煙?)
(25)水唧子接在冒泡?(水怎么一直在冒泡?)
可以看出,例(23)-(25)中“接”后的謂詞性成分都是狀中結構,雙音節動詞更多地出現于狀中結構中。
比較特殊的是“接”修飾連謂短語的情況,“接”的語義一般指向離“接”更近的謂語中心,因此該謂語中心一般為單音節動詞,而離“接”更遠的謂語中心不受“接”的語義限制,可以是單音節動詞也可以是雙音節動詞,例如:
(26)她媽媽才打工回來,接買些衣服給他娃兒。(她媽媽才打工回家,買了好多衣服給她小孩。)
(27)你家里人都不夠用,你還接來幫忙,太感謝你了。(你家里人都不夠用,你還一直來幫忙,太感謝你了。)
例(26)中離“接”更近的謂語中心為單音節動詞“買”,更遠的為單音節動詞“給”。例(27)中離“接”更近的謂語中心為“來”,更遠的也可以為雙音節動詞“幫忙”。由此可以得出結論,“接”在修飾連謂短語時,離“接”更近的謂語中心一般為單音節動詞,更遠的則不受約束,可以是單音節也可以是雙音節動詞。
不過,也有例外,與“接”更接近的謂語中心也可以是雙音節動詞,這是比較少的情況。例如:
(28)小剛也在接幫忙打掃衛生啊,你怎么光夸小紅不夸小剛啊。(小剛也在一直幫忙打掃衛生啊,你怎么只夸小紅不夸小剛啊。)
VP中的謂語中心也大部分是可持續性動詞,例如:
(29)她丟了個金戒指,接在地下找。(她丟了個金戒指,不斷地在地上找。)
(30)接把頭發梳好嘛,馬上就要出發了。(快把頭發梳好嘛,馬上就要出發了。)
以上例句中的動作行為“找”“梳”都持續了一段時間,屬于可持續性動詞。少數VP中的謂語中心也可以是非持續性動詞,例如:
(31)就幾顆藥,你接吞下去嘛。(只有幾顆藥,你快吞下去吧。)
(32)你就接給他嘛,他兩天就把錢花完了。(你馬上就給他了?他兩天就把錢花完了。)
以上例句中的“吞”“給”都是一瞬間發生的動作,是非持續性動詞。
(三)接V接V
“接”修飾單音節動詞構成“接+V”的結構,該結構整體可以重疊成“接V接V”這個新的結構形式,例如:
(33)我昨晚上接寫接寫,還好睡覺前把作業寫完了。(我昨晚上一直寫一直寫,還好睡覺前把作業寫完了。)
(34)小黑在坡上接喊接喊,喊了半天,沒得人答應。(小黑在坡上一直喊一直喊,喊了半天,沒有人答應。)一般只有持續性動詞才能進入該結構,例如:
(35)小明端倒碗接喝接喝,喝完還夸他媽媽燉的湯鮮。(小明端著碗大口大口地喝,喝完還夸他媽媽燉的湯鮮。)
(36)天啊,古宇湖的水接漲接漲,馬上就要淹倒屋門口了。(天啊,古宇湖的水一直漲一直漲,馬上就要淹到家門口了。)
以上例句中的“喝”“漲”都是持續性動詞。但還有一部分非持續性動詞可以進入該結構,這些動詞所指的動作行為在句中重復發生,例如:
(37)喊你去拿藥你不拿,現在接咳接咳,安不安逸嘛叫。(你去拿藥你不拿,現在咳得這么厲害,舒不舒服嘛。)
例(37)中的動作行為“咳”,瞬間完成,是非持續性動詞。但“接咳接咳”有“一直咳”的意思,是“咳”這個動作的重復不斷。而還有些非持續性動詞所指的動作行為在句中不能重復,這樣的動詞不能進入該結構,例如:
(38)*你就接去接去嘛,人家還等著呢。(你就快去吧,人家還等著呢。)
“去”為非持續性動詞,但在句中不能重復發生,不能進入該結構。
在隆昌話中,“接”作為一個副詞能夠修飾動詞和動詞性成分,“接”和單音節動詞組合的結構在日常口語中使用比較頻繁,且該結構還能重疊,用來表示語義的強調和語氣的加深。另外,“接”和動詞性成分組合的結構在日常生活中也會使用,有較強的口語色彩,具有夸張的含義,值得仔細探究。
三、“接”的本字討論
本文探討的副詞[tcie\"],是其他學者未曾深入研究的領域,其本字尚不明確。但根據考證,本文認為本字當為“接”。
據《康熙字典》記載,“接”字具有“續也,連也”的含義[3]。例如,《禮記·曲禮》中提道:“堂上接武。\"[4]注釋中指出:“武,跡也。跡相接,謂每移足半躡之。”此處“接武”意指小步前行,行走時后腳的腳印緊隨前腳腳印的一半,可見“接”在此句中表達了相連、相續的意味。再如《前漢書·西域傳》中記載:“烏托國民接手飲。\"注釋中解釋:烏托國百姓直接用手捧水飲用,他們的動作可能是一捧接一捧地掬水飲用,可見“接”在此句中同樣蘊含了相連、相續的含義。
此外,據《康熙字典》記載,“接”字還具有“捷”的含義。《禮記·曾子問》中提道:“曾子問曰:當祭而日食,太廟火,其祭也如之何?孔子曰:接祭而已矣。”該句的意思是,曾子問孔子道:“如果正在祭祀的時候而發生了日蝕,或太廟失火,祭禮還要不要繼續進行呢?”孔子答道:“在這種情況下,要簡化程序,趕快進行。”可知“接”在原文中具有“趕快、迅速”的意思,并且此時“接”修飾“祭”,屬于副詞的用法,與隆昌話中的副詞“接”用法相似。
另外,《荀子·大略》中提道:“先事慮事謂之接,接則事優成。”意為在事情發生之前就考慮到這件事,這叫作敏捷,表現得敏捷,那么事情就會圓滿成功。楊驚在《荀子注》中認為這里的“接”通“捷”,表示敏捷的意思。由此可見,“接”在這句話中同樣表達了敏捷的含義。
以上討論均聚焦于“接”在古代的含義。發展至今,“接”依然保留了“連續、繼續”的意思。例如,“接二連三\"形容接連不斷。“接踵\"形容人或事物一個接一個地接連不斷。“接著\"表示跟前面的動作緊密相連。5然而,在現代漢語中,尚未發現“接”表示“快速”意思的例證。
綜上所述,從古代開始,“接”便具有“連續、繼續”的含義,與隆昌話中的副詞“接”所表達的動作行為不間斷、重復的含義相近。同時,古代也有用“接”表示“敏捷”的用法,這與隆昌話中的副詞“接”表示動作迅速發生的含義相吻合。不僅如此,現代漢語中的“接”也能表示接連不斷。
四、結語
副詞“接”在隆昌話中有“接十V”“接 + VP\"“接V接V”三種常用的句法形式,“接”一般只能修飾動詞,不能修飾形容詞,動詞大部分為可持續性動詞,少部分為非持續性動詞,且“接”一般只修飾單音節動詞,只有一些特殊情況可修飾雙音節動詞,其語法形式多樣。
作者簡介:
經過對副詞的本字進行分析探討,最后考證得出其本字當為“接”。從“接”的古代漢語和現代漢語的意義
黃利花,女,湖南邵陽人,師范大學文學院2023級碩士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漢語語法學。
入手,發現“接”從古代就具有“連續”“繼續”“敏捷”的意思,且“連續”“繼續”的意思一直延續到如今。
參考文獻:
[1]中國社會科學院和澳大利亞人文科學院合編.中國語言地圖集[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87.
[2]馬慶株.時量賓語和動詞的類[J].中國語文,1981,(2):86-91.
[3]張玉書等編.康熙字典[M].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85.
[4]陳注,金曉東校點.禮記[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
[5]《現代漢語大詞典》編委會編.現代漢語大詞典[M].武漢:崇文書局,2008.
作者簡介:
文欣雨,女,漢族,四川隆昌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漢語方言。劉秋蘋,女,漢族,江西贛州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漢語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