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圍繞大監督體系框架下國有電力企業財會監督的作用及發揮機制展開探究。在國有企業改革持續深化、監管要求不斷提高的背景下,強化財會監督對國有電力企業提升管理水平、防范財務風險、推動合規經營意義重大。本文采用文獻綜述、案例分析與實踐調研相結合的方式,剖析了財會監督在預算管理、內部控制、會計信息質量及監督體系構建等方面的影響與面臨的挑戰,并提出針對性改進建議,旨在充分發揮財會監督在大監督體系中的核心效能,助力國有電力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
隨著改革逐步深入以及市場經濟體制日益完善,國有企業經營環境愈發復雜,面臨的監管要求也愈發嚴格。電力企業作為國民經濟的關鍵支柱,其穩定運營對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在快速發展的道路上,電力企業也遭遇了諸多難題,諸如財務風險加劇、內部控制失效、會計信息失真等。這些問題不僅損害了企業的經濟效益,還可能引發系統性風險。因此,加強財會監督、構建完備的大監督體系,成為電力企業提升治理水平、防范財務風險的關鍵舉措。
一、大監督體系及財會監督概況
大監督體系是黨和國家監督體系的重要構成部分,是保障國家治理高效、有序運行的重要基礎。該體系整合了黨內監督、人大監督、民主監督、行政監督、司法監督、審計監督、財會監督、統計監督、群眾監督和輿論監督等多層次、多類型的監督力量。各監督主體分工清晰且相互協作,共同構建起全面覆蓋、權威高效的監督網絡。
財會監督作為大監督體系的關鍵環節,具有重要地位。財會監督涵蓋財務監督和會計監督兩方面,對財政資源的分配、使用以及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完整性和準確性開展全面監督。它不僅是經濟活動正常運轉的保障,更是防范經濟金融風險、財政風險以及廉政風險的重要防線。在黨和國家的治理體系中,財會監督憑借其專業性、基礎性和廣泛性的特點,為其他各類監督提供了有力的數據支持和信息依據。
近年來,黨和國家高度重視財會監督工作,將其納入監督體系作為重要組成部分,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強化推進。例如,《關于進一步加強財會監督工作的意見》發布,為新時代財會監督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該意見明確了財會監督的政治定位、職能定位以及基本原則,強調財會監督在黨和國家監督體系中的基礎性、支撐性作用,要求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切實履行財會監督主責,推動財會監督工作高質量發展。
在實際工作中,財會監督與其他監督主體有機融合、相互配合,形成強大的監督合力。一方面,財會監督憑借專業優勢,能夠及時發現并糾正經濟活動中的違規行為,為紀檢監察、審計等部門提供精準線索和證據;另一方面,財會監督積極參與維護財經紀律、規范市場秩序,推動建立健全公平競爭的市場經濟環境。由此可見,財會監督在防范風險、促進治理、提升效能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國有企業財會監督內涵和重要性
在國有企業的運營管理中,財會監督占據著關鍵地位,其內涵豐富且意義重大。財會監督不僅僅是對財務活動和會計信息進行全面審查與規范,更是確保經濟活動合規、提升財務透明度、增強內部控制有效性的關鍵手段。
具體而言,財會監督的內涵體現在嚴格把控財政資源的分配、使用效率以及會計信息質量。這就要求國有企業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和會計準則,建立完善的財會監督體系,通過事前預防、事中控制和事后監督相結合的方式,實現對財務活動的全流程閉環監管。同時,財會監督還注重對財務風險的識別、評估與應對,保障企業財務狀況穩定,為企業的持續健康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從重要性方面來看,財會監督主要發揮以下作用:其一,維護國家財經紀律和市場秩序。加強財會監督,可以有效杜絕企業違規操作,維護國家財經法規的嚴肅性和權威性。其二,提升企業財務管理水平。通過優化財務資源配置、提高資金使用效率,推動企業財務管理工作朝著科學化、精細化方向發展。其三,防范經濟金融風險。財會監督能夠及時識別并糾正企業經濟活動中的潛在風險,為企業的穩定運營提供有力保障。其四,促進企業內部治理結構完善。強化財會監督有助于企業建立健全內部控制機制,提升整體治理水平。
由此可見,國有企業應高度重視財會監督工作,持續完善財會監督體系,提高財會監督效能,充分發揮其在企業經營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三、財會監督實踐中常見問題及分析
(一)內部控制機制不健全
內部控制是財會監督的重要基礎,其完善程度直接影響監督效果。在制度設計方面,部分企業的內部控制框架未能緊密貼合企業實際運營需求,導致制度在執行過程中難以落地。在執行層面,即便存在完善的制度,也常常由于執行不力而流于形式。尤其是在物資管理、資金管理及項目建設等關鍵環節,內部控制的缺失給違規行為留下了可乘之機,大大增加了資金流失和資產損失的風險。此外,內部審計作為內部控制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職能的弱化進一步削弱了內部控制的整體效能,使得監督效果大打折扣。
(二)會計信息失真與透明度不足
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和透明度是財會監督的核心要素。如果會計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加之會計準則執行不嚴格,就會埋下會計信息失真隱患,難以保證會計信息質量。而會計信息受到不當干預和操縱的風險,將直接影響會計報告對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反映的真實度和可信度。會計信息失真,不僅弱化了財會監督的可靠性,還可能誤導企業的戰略決策,影響資源的合理配置。同時,透明度的缺失加劇了信息不對稱問題,損害了企業的公信力和外部投資者的信心,進而可能對企業的融資成本和市場競爭地位產生負面影響。
(三)預算管理粗放與執行力不強
企業在預算管理方面存在粗放和執行力度不足的問題。預算管理本應是資源配置和成本控制的重要工具,但在實際操作中,預算編制過程往往缺乏科學性和合理性,未能充分結合企業實際運營狀況和市場環境,導致預算方案與實際執行存在較大偏差。此外,預算執行階段缺乏有效的監控機制和考核機制,預算目標設定隨意以及執行過程中靈活性過大,削弱了預算的約束力和指導作用。預算管理的不精細和執行力度不足,不僅導致資源利用效率低下,還可能引發資源浪費和成本超支等問題,甚至為腐敗行為提供滋生土壤。
(四)監督體系不完善與監督合力不足
在構建大監督體系的背景下,企業存在監督體系不完善和監督合力不足的問題。大監督體系強調監督主體之間的協同合作和信息共享,但在實際工作中,企業內部各部門之間的溝通協調機制不夠健全,導致監督信息流通不暢,監督資源無法得到有效整合和利用。同時,外部監督機構如審計、稅務等與企業內部監督之間的協作也較為松散,未能形成有效的監督合力。這種監督體系的碎片化和割裂狀態,不僅降低了監督效率,還易引發監督空白和重疊現象,使潛在問題無法及時被發現和糾正。此外,監督體系的不完善還會影響監督的權威性和公信力,不利于企業整體治理水平的提升。
四、大監督體系下加強國有電力企業財會監督工作的建議
(一)強化內部控制機制建設
進一步強化內部控制機制,需要從完善制度、強化執行以及提升審計效能三個方面著手。首先,要緊密結合電力企業的運營狀況和發展方向,全面審查和修訂內部控制制度,確保制度設計科學合理且具有高度的可操作性,為內部控制提供堅實的制度保障。其次,明確內部控制責任主體,建立健全針對內部控制執行情況的監督和考核機制,通過定期檢查、專項審計等方式,確保內部控制制度的各項要求得到有效執行,形成剛性約束。最后,增強內部審計機構的獨立性,拓寬審計范圍至企業運營的各個環節,提高審計頻率,實現對內部控制的持續監控,及時發現并糾正內部控制中的缺陷和漏洞,保障企業的穩健運營。
(二)提高會計信息質量與透明度
在當前電力企業綠色轉型、高質量發展的形勢下,首先,加強對會計人員的專業培訓和職業道德教育,提升其專業素養和業務能力。會計人員必須嚴格遵守會計準則,準確、真實地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其次,完善會計信息披露制度,明確信息披露的內容、格式、時間等要求,定期向利益相關者公開企業財務報告和關鍵財務指標,提高信息的透明度和可比性。同時,建立健全公司治理結構,明確管理層的職責權限和行為規范,避免會計信息受到不當干預和操縱,確保會計信息的客觀性和公正性。這些措施的實施,可以有效提升會計信息的質量和透明度,增強外部投資者和監管機構的信任,為企業發展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三)優化預算管理流程
電力企業提高預算管理效能,需優化預算編制、執行監控以及考核激勵三個方面。首先,引入零基預算、滾動預算等先進的編制方法,基于企業戰略目標和實際情況,科學預測和合理分配資源,確保預算方案既具有前瞻性又具備可操作性,為企業的穩健運營提供有力支持。其次,建立預算執行監控機制,采用精益化管理模式,實時跟蹤預算執行情況,定期評估預算達成度,及時解決執行過程中的偏差問題,確保預算目標得以有效實現。最后,完善考核與激勵機制,將預算執行情況作為績效考核的重要指標之一,與員工薪酬、晉升等切身利益掛鉤,形成正向激勵機制,激發員工參與預算管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推動預算管理水平不斷提升。
(四)完善監督體系與加強監督合力
構建高效協同的大監督體系,需要從內部協調、外部協同以及監督優化三個方面入手。首先,加強企業內部各職能部門之間的溝通協調,建立常態化的信息共享機制和聯合監督機制,打破部門壁壘,實現監督資源的高效整合和優化配置。其次,積極與外部審計、稅務等監督機構開展合作與交流,建立信息共享平臺,共同開展聯合檢查和專項審計,形成監督合力,增強監督的權威性和有效性,共同提升企業治理水平。最后,明確各監督主體的職責范圍和監督重點,通過優化監督流程、完善監督制度等方式,消除監督空白和重疊現象,降低監督成本,提高監督效率和效果,為企業的健康發展營造良好的內外部環境。
五、結語
綜上所述,財會監督在大監督體系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是國有電力企業保障穩健運營、提升治理效能的重要手段。通過優化預算管理流程、強化內部控制機制建設、提高會計信息質量與透明度以及完善監督體系與加強監督合力等措施,國有電力企業可以充分發揮財會監督的職能作用,有效防范財務風險,促進合規經營。隨著國有企業改革的持續推進和監管要求的不斷提高,財會監督將面臨更多新的挑戰和機遇。因此,國有電力企業應不斷創新財會監督理念和方法,加強與其他監督主體的協同合作,共同構建高效的大監督體系,為自身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作者單位:華能江陰燃機熱電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