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破題解難,貴南縣緊扣海南州示范區建設要求,聚力政策、人才、科技、品牌多維賦能,推動黑藏羊產業加速駛入可持續發展快車道。
海南州自獲批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范區(以下簡稱海南州示范區)以來,瞄準農牧業養殖科學化、高效化、特色化方向,不斷轉變發展方式,整合生產資源,創新發展模式,推廣高效養殖,打造發展樣板。如今,海南州在推動農牧業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不斷探索出具有自身特色的產業發展新模式,其中被譽為高原“黑珍珠”的黑藏羊正在領跑貴南畜牧業發展,成為示范樣本。
藏羊是青藏高原特有畜種,也是寶貴的基因庫。藏羊作為青藏高原特色優勢畜種和青海省農牧區的支柱產業及民生產業,其優勢突出、發展潛力巨大,是牧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徑。在青海省海南州貴南縣,除了常見的白色藏羊外,還有被列入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名錄的黑藏羊。然而,黑藏羊在20世紀90年代曾面臨種群瀕危的困境,如今卻成為當地的“金字招牌”,助力牧民增收致富,成為推動當地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
青藏高原上“黑珍珠”從瀕危到轉型
貴南縣地處“白蘭古道”要沖,黃河環繞、雪山拱衛,是青海畜牧業重要發祥地。貴南黑藏羊作為青海藏系羊特色良種,歷經青藏高原數千年自然與人工選育,曾憑黑紫羔皮、二毛裘皮聞名,被譽為貴南草原的“黑珍珠”和“金名片”。自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實施以來,混群放牧致使黑藏羊毛色混雜、品質下降。加之保種機制缺失,又逢皮毛市場價格低迷,牧民養殖熱情受挫,導致黑藏羊數量驟減。為保護這一珍貴畜種,1951年原省畜牧廳設立選育場,后經多次調整完善保種體系。2015—2017年,貴南黑藏羊連獲三項國家級地理標志榮譽。2019年,貴南縣創新“1210”發展模式,以“黨建 + 產業”融合,推動黑藏羊向特色優勢產業轉型。
然而,貴南縣推動黑藏羊向特色優勢產業轉型過程中面臨著多重挑戰,包括技術轉化與創新能力不足、傳統模式與現代化需求脫節、經驗傳承與知識更新矛盾凸顯、資金短缺與融資困難、牧民動力養殖動力不足。
多措并舉,全力打造黑藏羊特色產業
為破解難題,貴南縣緊扣海南州示范區建設要求,聚力政策、人才、科技、品牌多維賦能,推動黑藏羊產業加速駛入可持續發展快車道。
加大政策扶持,夯實黑藏羊產業基礎貴南縣積極爭取鄉村振興銜接資金、牛羊調出大縣獎勵資金及農牧業生產發展資金等,累計投入3834.3萬元用于黑藏羊種公羊選育、建立擴繁母羊群及黑羊羔補貼等,其中2020年選育黑藏羊種公羊240只、選育擴繁母羊5萬只,建立核心母羊群250群;2022年選育黑藏羊種公羊1093只;2023年鑒定羊羔3.26萬只、鑒定擴繁母羊2033只,選育黑藏羊種公羊440只,2024年選育黑藏羊種公羊250只,擴繁母羊1625只。
強化人才引育,構筑人才發展格局。貴南縣緊扣鄉村振興戰略,以“引育結合、產教融合”雙輪驅動,構建黑藏羊特色產業人才發展新格局。通過項目引才、兼職引才、飛地用才等多元模式,面向省內外匯聚高層次人才及團隊,同步完善服務保障機制,推動人才帶項目落地,深度參與黑藏羊專業技術指導與養殖技術革新;激活“京青專家”“援青人才”“昆侖英才”等優質資源,聯合青海大學畜牧學院,采用“理論 + 實踐”“線上 + 線下”等模式,開展全鏈條技術培訓,培養青年技術骨干。同時,加強貴南縣職業技術學校與黑藏羊繁育中心共建“產教深度融合、工學有機結合”的育人平臺,依托繁育中心設立實訓基地,構建以就業為導向的協同育人體系,聘請行業專家開展涵蓋采血采精、人工授精、疫病防治等核心技術的實踐教學,實現專業知識與崗位需求精準對接,為黑藏羊產業高質量發展和鄉村振興注入強勁人才動能。
強化科技創新,保種擴繁齊頭并進。貴南縣依托“1210”黑藏羊繁育工程,堅持保種與擴繁并重,成立黑藏羊擴繁辦公室統籌技術指導,編制《貴南縣黑藏羊擴繁建設項目實施方案》構建科學繁育體系。以森多鎮、塔秀鄉為重點區域,聯動多方主體組建250個藏系羊母羊核心群(每群200只基礎母羊),采用自然交配與人工授精結合方式,推行“六統一”管理模式,配套政策激勵,推進黑藏羊擴繁。同時,通過增溫、營養調控等技術示范,實現黑藏羊6月齡出欄,縮短生長周期、降低養殖成本,緩解草場載畜壓力、釋放更多養殖空間,增加群眾收入。2024年末,全縣黑藏羊保種擴繁規模預計達到11.1萬只。良種化率顯著提升。
強化品牌引領,提升黑藏羊產業活力。貴南縣依托藏羊產業聯盟,對品牌進行統一運營,形成“政府主導、企業參與、部門監管”的品牌運營管理模式,加大黑藏羊品牌宣傳推介力度,在持續拓展傳統銷售渠道的基礎上,積極借助青洽會、農交會、豐收節、主流媒體、自媒體、農博會等省內外平臺和網絡新媒體,開拓黑藏羊產業的國內市場,做大叫響“天路飄香”區域公用品牌。同時,在西寧四城區、揚州市、成都市溫江區成功舉辦“流彩貴南·臻品不凡”2024年貴南縣“黑藏羊美食盛宴”暨綠色有機農畜產品和文化旅游推介會,12月27日貴南縣委、縣政府舉辦了以“新質生產力激發‘貴南黑藏羊'品牌新活力,助推貴南縣經濟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的貴南縣黑藏羊國家地理標志品牌建設成果發布會,通過推介會和發布會的成功舉辦進一步激發了“貴南黑藏羊”品牌新活力,提高了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
解鎖高原畜牧業高質量發展“密碼”
經過這些年的積極探索,貴南縣黑藏羊告別了瀕危的困境,實現了特色產業發展的成功轉型,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可以為我國高原地區農牧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有益借鑒。
強化組織引領,筑牢產業發展責任鏈。由貴南縣委、縣政府主要負責人聯點抓產業、鄉(鎮)村黨政負責人抓管理、黑羊場負責人擔任示范村第一書記抓技術,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戰斗堡壘和黨員示范帶頭作用,實現黨建和黑藏羊產業發展深度融合。同時貴南縣農牧水利科技局黨組建立縣鄉村三級技術指導責任人,“手把手、面對面”開展黑藏羊高效養殖技術指導和培訓,進一步提升農牧民對黑藏羊高效養殖技術應用水平。依托高原牧業肉食品加工基地和貴南縣現代草業公司形成“企業 + 合作社 + 牧戶 + 基地”的產業鏈,轉變黑藏羊產業發展方式,實現黑藏羊產業前端優質、后端優價。
堅持科技支撐,跑出高效養殖“加速度”。貴南縣堅持科技支撐、機制創新,建立健全黑藏羊產業技術支撐體系,健全完善州、縣、鄉鎮三級專家、技術員技術服務體系,加大黑藏羊產業標準化生產力度,堅持保種和擴繁兩條腿走路,積極推廣青海大學專家技術團隊高效養殖技術,建立黑藏羊高效養殖示范點22個,涉及黑藏羊1萬余只,開展了早期斷奶、同期發情、羔羊6月齡斷奶和母羊當年發情配種技術推廣,充分挖掘了羔羊的生長潛力。全縣黑藏羊高效養殖率達到了 35%c 0
借鄉村振興東風,激活產業發展“滿格動力”。為進一步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全力推進黑藏羊擴繁,使“黑藏羊”這個特殊藏羊品種得到有效開發和利用,帶動全縣經濟發展和增加牧民群眾收入。自2024年
1月以來,組織縣鄉鎮獸醫站技術人員開展黑藏羊鑒定工作。截至目前,全縣共鑒定黑藏羊5.81萬只,其中母羊2.29萬只,羔羊3.52萬只,發放補貼資金581.09萬元。
龍頭企業領航,探索特色產業協同發展模式。貴南縣通過完善“龍頭企業 + 協會 + 合作社 + 農牧戶”的協同發展模式,充分發揮高原牧業、貴南三江純等龍頭企業的示范引領作用,依托塔秀佳益、茫曲沙拉等新型經營主體的輻射帶動,聯動牦牛、藏羊、飼草等協會組織,進一步深化新型經營主體與農牧民的利益聯結機制,推動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發展。同時,組織73家龍頭企業、生態畜牧業合作社及農牧民專業合作社等經營主體,在西寧四城區、揚州市、成都市溫江區成功舉辦“流彩貴南·臻品不凡2024年貴南縣‘黑藏羊美食盛宴’暨綠色有機農畜產品和文化旅游推介會”。活動集中展示牦牛、黑藏羊、蠶豆、馬鹿等227種特色優質有機農畜產品,累計實現銷售額7200萬元。
從特色產業到民生產業,助力牧民增收致富。貴南黑藏羊資源為根基,通過科技創新驅動、品牌運營賦能,成功實現從特色產業向民生產業的跨越升級。在產業發展進程中,通過保種擴繁提升產量、“六統一”模式降低成本、多渠道品牌營銷拓展市場,既讓農牧戶通過養殖銷售、技術服務獲取穩定收入,又依托產業聯盟、合作社等組織形式,整合資源推動村集體經濟發展,實現農牧戶個人增收和村集體經濟同步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