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治療師莫妮克·湯普森曾分享過一個真實案例:來訪者杰克是一個剛入職場的新人。他總覺得自己沒有團隊中的其他人聰明,好像始終沒有辦法讓老板百分百滿意。杰克的這種念頭,逐漸影響到自己的正常工作。于是,他開始遲到,逃避開會,以避免與老板接觸。時常是一天下來,似乎沒干什么事,卻感到特別累。他還擔心老板會注意到自己,并因此解雇他。當老板發現杰克狀態不太好,就建議他休幾天假,好好照顧自己。
杰克卻認為,這是老板在變相告訴自己:“要么振作起來,要么卷鋪蓋走人。”結果,他感覺更糟糕了,每天活得戰戰兢兢,甚至根本無法專心工作。
湯普森教授指出杰克這種思維形成的可怕之處在于:它構成了一個“念頭—情緒—行為”的循環,進而把人困在內耗里出不來。很明顯,長期陷在這個結構性鎖死的困境里的人,已經中了思維的毒。
現實中的我們或多或少都有過這樣的經歷:習慣負面解讀,以為世間種種都是和自己作對,這樣的行為,在心理學上被稱為“內耗型人格”。可以說,內耗已經成為現代人的精神苦役。容易內耗的人,常常會不自覺地跟隨自己的念頭上天入地。
作家李一諾說:“主導我們人生的,正是我們內在的信念體系。”此言非虛,一個人的核心信念,往往能解釋發生在他身上的所有事情。《向上的奇跡》一書中,作家馬歇爾提及了兩種截然不同的人:第一位名叫鮑勃,是一名專辦離婚案件的律師。職業使然,他每天不是聽憤怒的夫妻吵架,就是跟咄咄逼人的對手打交道。他腦海里總是冒出很多負面的念頭,逢人就唉聲嘆氣,抱怨自己入錯了行。其實曾有行業專家建議他轉到其他法律領域,重新培養客戶。但是鮑勃只是一味任由自己被這股負能量拽著走。時間久了,他的工作表現越來越差,名聲逐漸變得糟糕,客戶也越來越少。另一個人是威爾,剛到雜志社工作 6個月,就不幸趕上出版業沒落,慘遭解雇。面對突如其來的失業,威爾決定轉行當律師。眾所周知,司法考試的難度極大,身邊的人都不看好他,威爾逐漸對自己生出懷疑和否定。直到他看到“街頭哲學家”朱爾斯·埃文斯的一句話:有些事取決于你,有些則不然,但我們的唯一信念,即我們就是國王。這句話點醒了威爾。他很快就打起精神專心備考,心無旁騖地學習,用積極行動抵消那些無謂的念頭。最終,威爾順利通過司法考試。
事與愿違和如愿以償,往往就像一枚硬幣的兩面,只在一念之別。馮唐曾說:每個人都是一個能量磁場,你的能量高低,決定了你的生活質量。現實中,每個人的人生際遇,都是自己的個人特質吸引而來的。如果一直在負面念頭里打轉,就會形成一個低能量磁場,容易吸引負面的人和事物;相反,若是內心清明,保持積極的念力,就能被正向磁場包裹,為自己吸引到好運。我們所有的心念,都會直接影響到自己獨一無二的磁場。與其讓有毒的念頭吸食自身的能量,不如像扔垃圾一樣把它扔掉。人生時有煩憂處,只有不往壞處想,人才能往好處走。
心靈導師羅賓·夏瑪曾開解學生說:“恕我直言,你真的承擔不起消極的念頭,哪怕只有一個。”
(1)覺察內在,把負能量擺到桌子上
耶魯大學林賽·德雷頓博士提出“把負能量擺到桌子上”。這個方法強調了將腦子里的負面念頭視覺化。用筆把你目前升起的念頭寫到一張紙上,然后擺在桌子上。平靜地退后一步,靜靜地看著它,保持 1~5分鐘,給自己一個覺知空間。你只需要告訴大腦:“嗯,我知道了,我看到你了。”如此,這些負面念頭就會瞬間失去力量,大腦將不再對此產生新的想法。當我們以一個旁觀者的角度,重新審視所謂的苦難,就會發現一切都只是思維的騙局。化解自己頭腦中有害的念頭,就從“看見”開始。
(2)轉化思維,及時更新內在“GPS”
心理學家懷斯曼研究發現:“我們的大腦在篩選信息、分析問題、做出決策時,總會沿著過去熟悉的方向和路徑進行思考。”習慣把過往經驗奉為圭臬,已然形成思維定式的人,時常會陷入一種人生無解的怪圈中。其實能困住人的,從來不是高山大海,而是腦海中僵化的思維模式。要知道拿著舊地圖,永遠到不了新大陸。唯有主動折疊過往經驗,打破固有認知,才能越過經驗主義的陷阱。行進在追逐愿景的路上,及時更新自己的內在“GPS”,需要有意識地為自己完成思維的轉化升級。
當覺察狀態不好的時候,給大腦換一個頻道,嘗試建立起對積極信息的鏈接。這時,我們不妨多說一些好話,多想一些好事,對自己進行積極的心理暗示。哪怕間有烏云,也能看到每一朵烏云背后,都鑲著銀邊。因為你若內心明好,外在便是晴天。所以,記得嘴角輕揚,保持一念即達,未來就一定會有好事發生。人生際遇起伏不定,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難關要渡。凡事往壞處想,必定處處是苦,關關難過。心懷正念者,反而會迎來新的轉機,發現命運藏起來的驚喜。不好的念頭往往伴隨著壞運氣,好運氣只會留給思慮極簡、內心豐盈的人。前路尚遠,何不扔掉那些有毒的念頭,輕裝上陣。
(大浪淘沙摘自微信公眾號“帆書樊登講書”圖/羅再武)
春天就要來了
而我 ,只有一個早已忘卻的
乏味童年的我
覺得自己就像個孩子
闖入了一個
大人們重歸于好的場面
什么也不明白
只是聽到他們難得的笑聲
就跟著開心起來
——菲利普·拉金《來臨》
你虧了
我說:“我骨質疏松了。”
朋友說:“是可樂喝多了吧!”
我說:“我很少喝。”
朋友問:“什么,你沒喝可樂就骨質疏松了?”
我說:“對啊!”
朋友想了想,說:“那你虧了。”
留點兒面子
兒子跟我商量:“媽媽,春節期間我們家來客人時你別總說我,給我留點兒面子。”
我笑道:“你也得表現好點兒。”
兒 子 說:“我肯定特別乖。”
我問:“那如果有人問你成績呢?”
兒子說:“你就趕緊反問他年終獎,也讓他啞口無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