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多學科融合教學備受關注.多學科融合教學是指在當前學科教學的基礎上,將其他學科的知識、思維和方法納入教學中,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初中數學作為基礎學科,對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和邏輯推理能力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從多學科融合的角度探究初中數學教學路徑具有重要的意義.
1多學科融合下初中數學教學的意義
多學科融合可以增加不同學科之間的聯系,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數學知識.數學作為一門抽象的學科,在初中階段常常難以引起學生的興趣.多學科融合的教學方法可以將數學知識與其他學科聯系起來,將數學問題置于實際情境中,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力.例如,在解決運動問題時,教師可以引入物理知識,通過運動的速度、加速度等概念幫助學生理解數學中的運動問題,加深對數學知識的認識和理解.數學是一個應用廣泛的學科,但學生往往難以將數學知識應用于實際生活中,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不足.通過引入其他學科知識和方法,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數學問題的實際意義和應用場景,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多學科融合對初中數學教學具有重要的意義.教師通過引人其他學科的知識和方法,可以增加學科之間的聯系,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應用數學知識.同時,多學科融合教學可以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科之間的交叉學習,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1因此,教師應積極探索多學科融合教學的方法和途徑,使數學教學更加生動有趣、富有啟發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和綜合能力,
2多學科融合下初中數學教學現狀
在新課程改革提出之后,許多學校開始引入全面的實用數學課程,但并沒有采取具體措施,從而導致課堂教學效率低下.這種現狀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學校和教師仍然堅持原有的教學理念,重學習知識輕學習實踐,忽視綜合實踐課程的開發.事實上,學校和教師對綜合實踐課程的重視不足與認同缺失,制約了學生潛能的充分發展.初中數學“綜合與實踐”作為新課改革新增的課程模塊,目前配套教材與教學資源仍顯不足.許多教師無法創新或從中學習,只能忽略這一部分.第二,教學模式過于統一,許多教師在講課時仍然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在這種模式下,教師在講臺上教學,而學生被動地學習.這種教學方法非常枯燥,造成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混亂,從而沒有興趣學習.
3初中數學教學實踐中的多學科融合策略
3.1創設引發學生興趣的情境
3.1.1引入物理實際場景
教師可以將物理中的運動、力學等概念與數學進行結合,創設有趣的問題情境.教師可以通過模擬物理實驗或生活場景,以測量汽車行駛的速度、重物下落的加速度等為例,引發學生對于速度、加速度、力和質量的理解和探究.通過與物理實際場景結合,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更加直觀地理解和應用數學知識.
3.1.2利用地理實際場景
地理中的尺度、比例尺和統計概念可以與數學進行有機融合.教師以真實的地理數據和地圖為依據,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例如,通過給出不同城市的距離和地圖信息,引導學生計算和比較兩個城市之間的尺度,進而引發學生對于尺度問題的興趣和思考.
3.1.3通過語文增強形象性
中國的語言和文字廣泛且深刻,充滿藝術魅力.數學學科中的概念、定理也包含豐富的語言藝術,與語文學科的有效結合能幫助學生更好、更深入地理解數學知識.其中,古代詩歌文化是語文和數學融合的\"巨大寶庫”.教師必須仔細研究,提取可以用于數學教學的詩歌,引導學生對詩歌進行數學研究.例如,在學習“解一元一次方程\"時,融入古代數學經典著作《算法統宗》的詩句“遠望巍巍塔七層,紅光點點倍加增;共燈三百八十一,試問尖頭幾盞燈”,引導學生在古詩之中解答數學問題.學生假設頂層有 x 盞燈,下面依次為 2x 盞燈、 4x 盞燈最后一層有64x 盞燈,最終便可確定塔頂共有3盞燈.
3.1.4設計探究性課題
教師可以設計一些探究性課題,讓學生自主探索、發現數學知識在其他學科中的應用.例如,教師可以提出一個開放式的問題,要求學生利用數學知識進行調查和分析,以解決問題.通過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和探索,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學習動力,
3.2多學科知識的交叉應用
多學科知識的交叉應用在課堂教學中具有重要的意義,可以培養學生跨學科的思維方式,提供綜合性的學習體驗,豐富學生的知識和認知能力.具體來說,具有以下優勢.
首先,多學科知識的交叉應用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通常對單一學科的學習容易感到枯燥乏味,難以理解知識的實際應用價值.然而,當不同學科的知識相互交叉應用時,學生能夠看到不同學科之間的聯系,從而更好地理解和應用所學知識.例如,在數學教學中引入物理知識幫助學生理解運動問題,或在地理教學中引入數學知識幫助學生理解尺度問題.這樣的跨學科應用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對知識的探究欲望.
其次,多學科知識的交叉應用可以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通過將不同學科的知識進行融合,學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問題的本質,學會運用多個學科的知識和方法進行分析和解決問題.跨學科應用能夠促進學生的綜合思考、綜合分析和綜合創新能力的發展.例如,在解決實際問題時,學生需綜合運用數學、科學、社會等多個學科的知識,進行全面的思考和解決方案的設計.這種綜合能力的培養不僅對學生的學業發展有重要意義,也能幫助學生未來更好地應對復雜問題和挑戰.
最后,多學科知識的交叉應用可以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和創新思維.不同學科之間的融合可以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創新思維,為學生解決問題提供更多的思路和方法.例如,在藝術與數學的交叉應用中,學生可以通過學習藝術圖形中的幾何概念,提高幾何認知和創造力.此外,多學科融合需要學生與其他同學分享不同學科的知識和思維方式,共同解決跨學科問題,從而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和溝通能力,這樣的合作與交流能力對學生的人際交往和未來職業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
3.3探索性學習和合作學習
探索性學習和合作學習是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重要策略,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鼓勵學生在實踐中主動探索和構建知識體系.
首先,探索性學習能夠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可以設計一些探究性的問題和情境,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合作探究.學生通過自己的思考和實踐,逐步形成對問題的理解和解決方法.這樣既提高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又培養了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
其次,合作學習可以培養學生的交流與合作能力.在小組合作中,學生需要相互討論、合作完成任務.通過互相傾聽、交流和合作,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和應用數學知識.同時,學生還可以互相提出疑問,通過合作解決問題,提高彼此的溝通和合作能力.
最后,探索性學習和合作學習還可以促進不同學科之間的融合.數學與其他學科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系.通過跨學科的融合,教師可以加深學生對數學概念和方法的理解,如數學與物理、化學等科學的融合,可以幫助學生更深刻地理解數學在實際問題解決中的作用.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通過探索性學習和合作學習的策略,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交流與合作能力,促進不同學科之間的融合.教師在教學中要積極引導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思考和創新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2]
3.4適當融入現代化技術
教師應關注數學學科融合的發展趨勢,并將計算思維和現代教育技術融入數學教學.為了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保持一定的課堂學習熱情,教師應利用多媒體技術優化學習過程,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還可以運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通過分層遞進的教學設計,將抽象的課程目標轉化為具體的學習任務.基于認知發展規律,從記憶、理解到應用創造逐步推進,最終實現課堂教學目標.同時通過多媒體技術,將抽象知識可視化,減少知識學習的難度,突破學習重點,促進學習目標的實現.
例如,在講解“立體幾何\"知識時,教師必須逐步完成教學目標,并分析哪些技術可以在課堂上使用.教師可以從日常生活中選擇合適的物體,并將其抽象為三維幾何模型.這種方式能夠使學生直觀感知抽象圖形,填補學生想象中的空白,利用多媒體技術優化教學內容,克服教學的重點和難點,讓學生更好地學習數學知識.
4結語
多學科融合的初中數學教學是一種創新的教學模式,能夠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在教師和教育研究者的共同努力下,多學科融合教學成效將顯著提升.未來教學實踐中,需重點探索初中數學多學科融合的實施路徑,通過跨學科教學實踐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培養其終身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郭貞貞.多學科融合視角下高中數學特色校本課程的實踐研究[J].數學教學通訊,2025(12):64-66.
[2]邱財泉.發揮小組合作學習優勢構建高中數學高效課堂[J].數理化解題研究,2025(6):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