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既要A,又要B,還要C,這是基層干部常常陷入的多重任務漩渦:政策要落地、指標要漂亮、矛盾要化解,卻往往資源有限、時間緊迫、權責不清。
目標考核是推動各項工作落實的關鍵手段。隨著國家治理日益系統化,地方治理模式正從單一中心目標轉向多重目標統籌,高度統籌性成為基層治理轉型的顯著特征。然而,在此轉型過程中,基層面臨的任務負擔不斷加重,尤其是在無限責任與有限能力這一核心矛盾的情況下,上級部門本應該做好正確的統籌與合理的資源配置,幫助基層完成任務、解決問題,可是治理模式的轉型進度仍滯后于實際需求。
那么“三要”困境該如何破局?給基層減負、為干部賦能,讓基層干部回歸主責主業,是一些干部和專家學者破除“三要”困局的主要建議。
回望歷史,古代吏員同樣掙扎于職責模糊與嚴苛考核的夾縫。如今,全國各地已有許多優秀的治理經驗,如“屬地責任清單”的試點分析、“一件事一次辦”的便民系統、容錯清單不斷更新落地等。這些手段,都在努力地減輕基層的不合理負擔,讓基層的職權范疇更明確。但要想徹底讓基層干部從“三要”困局中解脫出來,回歸服務群眾的本職,還有很長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