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ssion on Quality Control of MicrobiologyLaboratories in Grassroots Disease Control Centers
SUN Ying, LIU Jia (Shijiazhuang Qiaoxi District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Shijiazhuang O5oooo, China)
Abstract: The microbiology laboratory of the disease control center,as acrucial component ofthe public health system,shoulders important taskssuchas disease monitoring,detectionofhealth hazard factors,investigatioand handling of epidemic situations.It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ensuring people's health and social stability.Therefore, in daily work,thequality control of the microbiology laboratory must be emphasized to ensure the accuracy of detectionresults.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intemal qualitycontrol ofthe microbiology laboratory from multiple aspects, including enhancing the profesionalqualities andoperationalstandardizationofpersonnel,strengtheningthemanagement and maintenanceofinstruments and equipment,ensuringthequalityand managementoflaboratorymaterials andreagents, optimizing laboratoryoperation standards,creatinga suitable inspectionenvironmentand strengthening safety management. Atthe same time,laboratory external qualitycontrol measures were summarizedfromthe aspects oflaboratory comparison and abilityverification,aiming toimprove thequalitycontrol efect,promote thescientificandstandardizeddevelopment of the laboratory,and enhance the quality of microbiological inspection in public health.
Keywords: microbiology laboratory; disease control center; quality control
疾控中心微生物檢驗在預防疾病及科研工作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為了保障檢驗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工作中應注意開展實驗室質量控制。本文將從室內質量控制、室間質量控制兩方面,探討提升微生物實驗室質量控制成效的有效策略,助力實驗室科學化、規范化發展,保障實驗室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
1實驗室室內質量控制
微生物實驗室室內質量控制是確保實驗室檢測和校準結果準確性、可靠性和一致性的關鍵活動,涉及人員、設備、材料、方法、環境等多個方面。
1.1提升人員專業素養與操作規范
人員作為最具主觀能動性的因素,對整體質量控制效果起著決定性作用,從專業素養、操作規范到質量意識,每個方面節都影響著實驗數據的準確性與可靠性。
實驗室工作人員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是開展微生物實驗的基石。不同類型的微生物檢測項目對工作人員的知識體系有著差異化要求。例如,在進行病毒核酸檢測時,工作人員不僅需要精通分子生物學理論,明晰核酸結構特性與擴增原理,還需要熟練掌握核酸擴增儀等設備的運行機制、參數設定規則,方能確保儀器操作規范,保障檢測結果的科學性與準確性。嫻熟的實操技能同樣不可或缺。微生物實驗操作具有高度精密性,無菌操作技術貫穿實驗全程,任何細微疏漏都可能導致雜菌污染,干擾實驗結果的真實性。經驗豐富的實驗人員能夠憑借標準化操作流程,在超凈工作臺環境中規范完成樣本接種、培養等關鍵步驟,有效降低實驗污染風險。
實驗室工作人員的質量意識直接關系到室內質量控制的成效。實驗室工作人員需嚴格遵守操作規范[。實驗前,對儀器設備運行狀態及試劑有效期進行全面核查;實驗過程中,嚴格執行原始數據如實記錄制度,不隨意篡改;實驗結束后,分析實驗數據,妥善處理實驗廢棄物,避免環境污染。質量意識淡薄的人員可能會忽視操作細節,導致實驗結果出現偏差。
為持續提升人員的專業水平與操作規范性,實驗室需建立完善的培訓與考核機制。定期組織內部培訓,邀請專家進行專業知識講座,分享最新研究成果和實驗技術[2-3];開展實操培訓,讓工作人員在實踐中不斷提升技能。同時,通過嚴格的考核,對工作人員的學習成果進行檢驗,促使其不斷進步。
疾控中心微生物實驗室室內質量控制影響因素中,檢測人員是保證微生物檢測結果準確可靠的核心要素,其必須具有相應的資質和經驗[4。只有充分發揮人員的主觀能動性,提升專業素養,強化質量意識,建立完善的培訓與考核機制,才能切實保障實驗室檢測質量,為公共衛生事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的技術支撐。
1.2強化儀器設備管理與維護
在疾控中心微生物實驗室的室內質量控制中,儀器設備管理對檢測結果的準確性與可靠性具有重大影響。作為微生物檢驗工作的物質基礎,科學規范的儀器設備采購與全生命周期管理,對保障檢測質量、提升實驗室技術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在儀器設備購置階段,采購團隊應根據實際檢驗需求,篩選技術先進、質量可靠、滿足檢驗檢測要求的儀器[5。在采購期間,需針對市場上不同品牌、型號的設備展開充分調研。評估過程涵蓋技術指標是否先進、設備可靠性是否達標以及售后服務是否到位等關鍵要素。經過全面考量,確保采購設備能夠滿足實驗室長期穩定運行的要求。
定期校準儀器設備,是保障檢測結果準確性的關鍵措施。實驗室需構建一套完備的設備校準計劃,依據設備特性與使用頻次,遵循規定周期與方法,將設備送至具備資質的計量機構校準,確保設備測量值可溯源至國家、國際標準。校準完成后,校準證書必須詳細記錄校準結果、不確定度等信息,并妥善保存校準證書。此外,實驗室自身也要擁有校準結果評估、確認能力,保證校準后的設備滿足檢測標準,為檢測工作的高質量開展筑牢根基。
確保儀器設備性能穩定、運轉正常,不僅是實驗室檢驗檢測工作得以有序開展的根本前提,更是實現精準量值溯源、保障檢測數據可靠的關鍵舉措[]。實驗室應制訂全面的維護保養計劃,定期對儀器進行清潔、檢查和維修。操作人員要嚴格依據儀器設備操作規程使用設備,每次使用后及時進行清潔,清除設備表面灰塵、污漬和雜物,防止雜質對設備造成侵蝕或引發故障。同時,及時處理潛在問題,降低儀器故障率,延長儀器使用壽命,為微生物檢驗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堅實保障。
1.3保障檢驗材料和試劑的質量與管理
微生物實驗室所需實驗材料與試劑種類繁多,涵蓋培養基、保存液、生化試劑、染色液等消耗品,以及試管、接種環等實驗器具。在實驗材料和試劑的采購方面,應優先選擇信譽良好的供應商,通過嚴格審核其經營資質、質量認證文件及售后服務能力,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為實驗材料的質量管控奠定基礎。
材料和試劑到貨后,應即刻開展驗收工作,全面核查包裝完整性,排查破損、滲漏及受潮情況;對照采購清單逐一清點數量,確保無短缺或多余;詳細查驗生產日期、批號及有效期,確認儲存條件(如溫濕度要求)符合產品標準。同時,需仔細核對產品說明書、成分表、pH值參數及安全數據。針對培養基、生化試劑等核心材料,除常規性狀檢查外,還需依據國家標準采用標準菌株進行性能驗證;必要時,對關鍵批次實施抽樣檢測,確保其質量完全滿足實驗要求[。若發現不合格項,如成分不符、過期、包裝破損等,應立即拒收并記錄。
在儲存與管理方面,材料和試劑應存放在專門的試劑柜或試劑架中,按照不同類型存放,精確記錄材料和試劑的名稱、批號、有效期等關鍵信息,防止因記錄失誤導致材料和試劑過期浪費。材料和試劑按照存放要求儲存,存儲環境要求避光、防潮、防火、通風良好,溫度控制在適宜范圍內。材料和試劑應設有進銷存記錄,定期進行清點和盤點,確保賬物一致,實現材料與試劑全生命周期的動態監控。
1.4優化實驗室操作標準
在疾控中心微生物實驗室,制定并嚴格落實實驗室操作標準,對營造安全高效的工作環境至關重要。實驗室操作標準的編制具有很強的專業性,需遵循國家、地區的法律法規要求和相關標準,并充分借鑒國際前沿做法,涵蓋檢驗環節的消毒殺菌工作、實驗過程中的規范操作、各項檢驗條件的達標把控及檢驗記錄的準確登記等內容。通過標準操作規范的引導和約束,確保每項檢驗工作都能高質量完成,進而為疾病防控工作提供可靠的數據支撐。為保證操作標準的適用性和先進性,實驗室應定期對操作標準進行回顧與更新,及時吸納新的技術和理念,適應不斷變化的公共衛生需求。
1.5營造適宜檢驗環境與強化安全管理
在微生物實驗室建設的全周期中,生物安全是首要考量因素,貫穿項目籌備、建設與運營的各個環節。實驗人員的人身安危不容有失,實驗室周邊的生態與公共衛生安全同樣重要。為此,要構建嚴密的生物安全防護體系,借助多重防護機制與應急處置預案,從源頭上阻斷微生物泄漏途徑,構建嚴密的生物安全屏障,有效防范公共衛生安全事件的發生。
實驗室的規劃設計需圍繞檢測對象的生物特性展開。選址時,綜合分析周邊人口密度、交通網絡,規避干擾的同時,降低實驗室對周邊的生物安全威脅。規劃布局和空間時,依據實驗流程與生物安全等級,清晰劃分功能區,設立明確警示標識,防止氣溶膠等因素造成的交叉污染[8。配備先進的儀器設備,如高效空氣過濾系統與生物安全柜,對溫濕度、潔凈度、通風等環境參數進行精細調控,為實驗樣本檢測創造適宜的環境條件,確保環境因素不會對實驗結果的準確性與可靠性產生負面影響
在生物安全管理體系中,廢棄物處置是關鍵環節。實驗結束后,需立即對實驗場所開展清潔消毒工作。完成清潔流程后,對實驗廢棄物進行滅菌處理,并交由有資質的醫廢處置機構集中處置[。同時,實驗室應建立完善的醫療廢棄物管理制度,規范廢棄物從產生、收集轉運到最終處置的全流程,明確各個崗位的責任分工,定期對制度執行情況進行監督考核,確保每個環節都有章可循、責任到人,切實降低生物安全隱患
2實驗室室間質量控制
微生物實驗室的室間質量評價,是質量保證體系中極為關鍵的一環。其通過綜合考量,評判實驗室的工作水準與能力,同時也能檢驗實驗室內部質量控制的成效。因此,在做好室內質量控制的同時,實驗室應盡可能參加范圍更廣泛的室間質量評價活動,以提高衛生檢驗人員的檢驗水平和檢驗結果的準確性[10]
2.1 實驗室間比對
實驗室間比對指在預設條件下,兩個或以上實驗室對相同樣品開展檢測,并由組織方負責實施與評價的過程。在實驗室間比對中,根據實驗室數量和樣品用量,將待檢樣品混勻分樣,各實驗室用相同方法檢測后,分析評估結果,得出比對結果。該過程能評判實驗室檢測能力,發現問題與差異。實驗室間比是借助外部力量提升實驗室能力水平,判斷、監控及提升檢測能力的有效途徑。
2.2 能力驗證
能力驗證是由實驗室管理部門牽頭組織的實驗室間相互比對活動。按既定規則收集各實驗室結果,用數學統計手段評估其能力水平。與實驗室間比對的區別在于,該活動由管理部門組織,參與實驗室數量較多,事先制定明確的評價規則,并依照規則進行統計分析,判斷各實驗室檢測能力是否符合要求。在量值難溯源或無法溯源時,可借助能力驗證證實測定結果的可靠性。開展能力驗證,不僅能發現實驗室之間的差異,評估新方法的適用性,還能幫助實驗室及時識別潛在問題,采取糾正與預防措施,實現風險管控和持續質量改進。
3結語
實驗室質量控制本質上是一項極為復雜的系統工程,涵蓋人員、設備、材料、方法、環境和管理等多個關鍵環節。通過加強內部的精細管理、積極參與外部的能力驗證和比對,實驗室構建起閉環式質量管控機制,從而確保檢測數據的準確性與實驗結果的可靠性,為微生物研究提供堅實的數據支撐與技術保障。實驗室檢測各環節緊密關聯、相互影響,任一環節的缺陷或疏漏均可能引發系統性誤差,對檢測結果產生負面影響。因此,必須采取系統化、協同化的管理策略,構建全方位、多層次的質量控制體系,持續提升實驗室檢測數據的準確性、可靠性與一致性,為公共衛生、臨床診斷、科學研究等多領域提供高質量檢測服務,進而推動科學技術創新發展,為衛生健康事業的高質量發展注人持久動力。
參考文獻
[1]羅瑤,秦利平,涂琴.疾控機構實驗室質量管理存在問題與應對舉措[J].中國防癆雜志,2024,46(增刊2):42-43.
[2]白俊花,吳賢,李艷梅,等.食品微生物檢測實驗室的質量控制探究[J].現代食品,2023,29(22):156-158.
[3]翟紅梅.疾控中心實驗室質量管理與檢驗檢測能力提升策略探究[J].實驗室檢測,2025,3(3):47-50.
[4]范蕊,阿依努爾·阿娜比亞,曹雪琴,等.食品
微生物檢驗及實驗室質量控制[J]食品安全質量檢測學報,2021,12(9):3824-3829.
[5]高飛.淺談檢測實驗室質量管理[J]化工管理,2025(7):10-13.
[6]張蕊蕊.淺談食品微生物檢驗檢測實驗室質量控制[J].中國食品工業,2024(4):72-74.
[7]張先菊.實驗室間比對混合菌種鑒定結果分析[J]實驗室檢測,2025,3(1):119-121.
[8]宋文淑.公共衛生中微生物檢驗標本不合格的原因及質量控制對策[J].當代臨床醫刊,2023,36(1):119-120.
[9]楊家麗,鄭玲,賀爾讓,等.微生物實驗室的質量管理與控制措施及效果分析[J]中國衛生產業,2024,21(10):61-64.
[10]吳東坡,田佳麗.煤炭檢測實驗室檢測質量控制方法研究[J].內蒙古煤炭經濟,2025(1):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