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建筑行業的發展,建筑工程項目的規模和復雜性不斷提升。工程造價控制一直是影響項目收益的關鍵因素,其中施工階段作為建筑規劃落地的主要環節,對工程造價有著巨大影響。施工過程涉及諸多環節,施工工藝的選擇、人力物力資源的調配都會引起造價的波動,影響整體經濟效益和預期目標的實現。因此,施工企業需要重點關注施工階段的造價管理工作,深入分析影響造價的關鍵因素,探索切實可行的控制管理措施,以提升建筑工程項目在各階段的造價控制效果,推動建筑工程項目有序進行并取得良好效益。
施工階段影響工程造價的因素
工程變更因素。項目施工過程中經常會發生工程變更,背后的原因多種多樣,比如調整建筑功能布局、設計方案存在不足等。一旦發生工程變更,工程量就會隨之改變,可能就要增加一定的結構施工內容、調整裝飾工程等,工程造價也會隨之變動,原本的預算工作要重新調整。
施工組織設計因素。項目施工組織設計是否科學合理直接影響工程造價,如果在施工過程中順序錯亂,就會出現交叉作業,導致人工和物力的成本增加。比如,混凝土澆筑順序不對,就會延長施工時間,進而產生額外的資金成本。
材料設備價格變化因素。建筑材料、設備價格與多種因素有關,如市場供需變化、原材料價格波動等。就像項目中常用的鋼材和水泥,一旦市場需求增加,價格就會迅速上漲,這樣就會出現項目超預算的情況。
施工階段建筑工程造價控制管理措施
嚴格管控工程變更。提升施工階段的造價控制管理效果,建筑單位可從工程變更管理入手。先建立變更審批機制,詳細說明工程變更的申請、審核與批準程序,確保任何變更都經過專業人員審查。例如,針對涉及大額費用的變更,組織建設單位、設計單位等要共同商討。相關部門不僅應該從技術方面分析變更的必要性,還要從經濟方面分析其合理性,只有所有部門審批通過后才能實施變更。同時,要嚴格控制變更的范圍和內容,在審核變更期間,盡量縮減變更范圍,避免引發其他連帶變更。以一個商業綜合體項目為例進行分析,需要對原設計的商場外立面裝飾材料進行變更,審批的時候要求設計單位盡可能優化變更區域,針對一些不影響效果和功能的地方要保持原本狀態,這樣可以有效減少變更給項目帶來的額外工程量和造價。
優化施工組織設計。工程項目施工期間,施工組織設計如同作戰藍圖,其科學性和合理性直接影響工程造價和項目推進效率。在項目運行期間,施工企業需要根據工程特點和實際的施工條件,精心規劃施工順序。以高層建筑施工為例,必須嚴格遵循“先地下后地上、先主體后裝飾”的順序,這不僅是歷經長期實踐驗證的科學方式,還能有效預防因工序顛倒而造成的施工混亂和重復作業,最大程度減少資源浪費和時間損耗。在此基礎上,引入數字技術優化進度安排,通過合理調配資源、優化工序銜接等方式,有效縮短關鍵線路工期,降低因工期延長而產生的管理費用和設備租賃費。前期的規劃做好,緊接著施工組織要合理配置施工機械和人員,按照具體的工程量和施工工藝要求,運用專業知識計算所需施工機械數量和人員配備情況。例如,在道路施工項目中,不僅要考慮道路長度、寬度等要素,還要確定攤鋪機、壓路機等設備的臺數,確保設備不出現閑置狀況,避免增加閑置成本,也不會因數量不足延誤進度。當前是數字化飛速發展的時代,建筑單位應積極擁抱新技術和新工藝,充分利用這些新產品提升工程質量,并降低工程成本。以混凝土施工為例,采用泵送技術和高性能混凝土,不僅能提高混凝土澆筑效率,減少運輸和澆筑環節的損耗,縮短施工時間,還能節省人力和物力成本,為項目創造更多經濟效益。
加強材料設備成本控制。材料設備成本管控也是施工階段造價控制的關鍵內容。采購期間,加強對材料和設備的采購管理,提前開展市場調研,優先選擇質量可靠、價格合理的供應商建立長期合作關系,以獲取更優惠的采購價格。例如,某建筑公司采購瓷磚時,對比多家供應商的產品質量、價格和售后服務,選擇了高性價比的廠商,并根據施工進度分批采購,有效控制了材料成本。完成采購之后,建筑單位要建立嚴格的材料、設備驗收和領取機制,對所有進入施工現場的材料、設備都要進行嚴格驗收。以鋼結構安裝項目為例,要對所有進入現場的鋼材進行稱重,仔細核對材料規格,使用人員需要根據圖紙和定額標準領用鋼材,一旦發現超量使用,第一時間采取優化措施。
科學處理索賠管理。在施工階段控制工程造價,妥善處理索賠能夠保證項目成本可控和各方利益不受侵害,具體有以下幾個方面需要注意:前期做好索賠預防工作。施工中一旦出現索賠,往往會打亂原有的造價計劃,增加額外成本,所以預防十分重要。比如建設單位按時提供檢驗合格的施工場地、交付施工圖紙,為后續施工打好基礎;施工企業時刻監督,確保所有施工活動規范進行,這些行為都能降低索賠發生的概率,讓工程造價更穩定。即便做好了預防,索賠仍可能出現,這時就需要秉持客觀原則解決。雙方要嚴格遵循合同約定的索賠程序和方法,收集相關證據,真實準確地反映事件發生情況并整理好造成的損失。在施工中若遭遇不可抗力導致工程停工,施工企業可依據合同約定,索賠停工損失。建設單位就應當同監理單位等相關方,深入施工現場,仔細核實停工的具體天數、損失的人工數量以及消耗的材料等費用,依照事實和合同條款合理賠償。只有這樣公正處理,才能保證工程造價合理,維護好各方權益。
施工企業在探索施工階段建筑工程造價控制管理時,需要充分認識到這項工作的復雜性。造價控制貫穿所有施工環節,直接影響項目的有序進行和獲取的經濟效益。通過嚴格管理工程變更、加強材料與設備成本管理等措施,呼吁各方協同合作,共同應對施工階段造價管控中的挑戰。未來建筑工程項目會愈加復雜,相關人員要累積經驗,探索更有效的管控方法,推動建筑項目在科學的造價管控下取得最佳效果。